第55章

  第46章 046
  一只鸡快五十文了,金元都忘记上次吃鸡是什么时候了,看见那只大公鸡也馋得不行。
  杨天青收拾鸡的时候,金元和杨顺蹲在盆前面舍不得走,金元比杨顺勤快多了,忙前忙后地帮着舀水。
  今天过节呢,各家吃得都比平日里好上一些,舍得杀鸡的倒是没几家,煮鸡的香味儿飘了好远,对门王婆子伸头直往院子了看,杨顺看见嘭得一声关上了门。
  王婆子直撇嘴,“也不知道是偷了还是抢了,哪来的银子去买鸡呀。”
  晌午杨天青煮了个鸡汤出来,又炒了碟子肉,另外搭了一碗炒青菜,三人面前一人一碗白米饭。
  杨天青给金元的碗里舀了勺子金黄的鸡汤,又来了个大鸡腿,金元拿着勺子吃得头都舍不得抬。
  杨顺今天也不争了,反正一只鸡呢,怎么也够他吃个爽快了,筷子飞速给自己夹着鸡肉。
  一只鸡被三人吃了个干净,杨顺吃得直打嗝,金元也吃得肚子溜圆,那串葡萄也洗了出来,三人坐在树下揪着葡萄吃。
  杨顺舒服地眯着眼睛,要是能天天过这种日子就好了,天天吃上鸡!
  下午金元就跟着杨顺跑着玩去了,他的小荷包里杨天青还给他装了一些葡萄,让他给人家分分,金元是个大方小孩,出了门看见他的小伙伴一人给分了两个。
  铁头几个小子哇了一声,“金元,你家竟然舍得买葡萄!”
  “不是哦,是周爷爷给我们的。”
  金元早就和铁头几个小子混熟了,杨天青怕人家不和他玩才特意给他装了些葡萄,金元跟着铁头屁股后面跑了一下午,杏花村倒处都是小孩的笑声。
  第二天一早三人又去县府和奎三学做豆腐,奎三昨儿就泡了豆子,让他们三直接过来就是了。
  奎三撸起袖子教杨天青两人磨豆子,金元就乖乖坐在院子里。
  奎三力气大,推起石磨轻轻松松的,“十来年没动这石盘了,手艺都生疏了。”
  他磨一会儿让杨天青和杨顺也下手磨一会儿,杨顺使得一头的汗,觉得这可不是个什么好活计,他一点都不想干!
  奎三突然有种成家立业带孩子的感觉,要是他不干这行怕早就成家了,孩子估摸着都和杨天青他们这么大了。
  奎三想起他小时候他爹教他做豆腐的时候,不由感慨过得可真快呀。
  金元在院子里坐了一会儿就坐不住了,也过来跑前跑后拿东西添水什么的,奎三见金元生得讨喜不由把他给抱了起来,“来,叔抱你添水。”
  金元觉得好玩,奎三就抱着他往石洞里添水。
  奎三抱着金元玩了一会儿就放了他下来,金元把他小杌子给拉了过来坐在一旁盯着看。
  奎三看了眼金元,突然想起他昨天说他爹叫金宗霖,奎三想了起来,那不是乡下的一个土财主,春天那会说是被叛军抢劫了,人也死了。
  奎三听见过些风声,说那会儿肃亲王的兵是从他们这过了,但那伙抢东西的人好像是县令的手笔,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奎三正想事情呢,有人大步流星进了院子,“老三,走喝酒去。”
  奎三摆了下手,“没看见老子忙着呢。”
  “呦,你以后改行卖豆腐了,成呀,那以后喊马六他们几个光顾你生意。”
  那人闲话了两句又看了眼一院子的小子,“这都谁呀,不出去喝酒在这养孩子呢。”
  “少屁话,没看见老子忙着呢,要喝你自己喝去。”
  见奎三真不去喝酒,那人只好走了,还把这事当笑话给人家讲了,说奎三在家卖豆腐养孩子呢。
  杨天青在这学了几日就学会了,金元刚开始跟着喝豆浆吃豆腐挺开心的,吃了几日就不吃了,一看见杨天青要炒豆腐了,金元眉毛拧着跑一边去了。
  奎三见杨天青学得挺快的,就把他家做豆腐的家伙什都给杨天青弄他家里去了。
  等地里的菜卖完了,豆子也都收了下来,杨天青就换了卖豆腐的活计。
  他们上午做豆腐下午卖,单靠杨天青两人推磨一天也只能做出来十来板,下午就挑着箩筐出去卖豆腐,一天下来也能挣个四五十个铜板。
  金元也时常跟杨天青一道,杨顺嫌累不肯去,杨天青就让他在家卖豆腐,村子里也能卖上一些。
  杨天青在后面挑担子,金元就跟着一旁喊,“卖豆腐,卖豆腐喽~”
  天冷之后青菜下去了,杨天青他们的豆腐就好卖了不少,但一天也就能做那么多,卖起来很快,卖完就回家。
  村里人说闲话的时候都说杨天青能干,不大的小子领着两个小的过得有模有样的,而且家里经常能闻见肉香。
  天快冷的时候杨天青又扯了些布买了些棉花,托周秀兰帮金元做身袄子,棉花贵得厉害,两斤棉花就花去了杨天青三百多文。
  家里还有之前杨来福盖的被子,杨天青拿了家里的旧布和被子过去,让给自己做了一身,杨顺有袄子倒是不用给他做了,只让给他做了一双棉鞋。
  杨天青要的东西多,他不好意思让人家白做,让金元给送了五十个铜板过去,金元机灵着呢,放了铜板就跑,“婶婶你不要给送过来呀,要不然金宝儿还得跑一趟。”
  惹得周秀兰笑他人小鬼大,趁着现在天还不冷呢,白日里周秀兰就坐在院子里做袄子。
  一阵风吹过树叶纷纷落了下来,村里人纷纷进山捡柴,周秀兰让王大柱帮金元他们也打一些下来。
  周秀兰手头快,没几日就把袄子给做了出来,三人一人一双棉鞋,杨天青一身旧布改成的袄子,还有一件薄夹袄,金元也是一身袄子一件薄夹袄,都是用新布新棉做的。
  一场秋雨落下天越发冷了起来,金元穿上了他的小薄夹袄,时常跟在杨天青屁股后面卖豆腐。
  小巷子里的人家一听见金元的声音就知道那卖豆腐的小哥两来了,纷纷开门买上一块。
  落雪之后杨天青就不许金元跟着他跑了,让他在家守着摊子卖豆腐,金元虽然不大乐意,但也知道杨天青为了他好。
  有了金元在家杨顺高兴了,大着胆子把金元一个人扔在家自己跑出去玩了,金元乖乖守着家,有人过来买豆腐了就给人家拿,两文钱一块,一天也能卖出去两板。
  张婶子拿着碗过来买豆腐,进来就喊了一声,“顺子,买豆腐哩。”
  金元站起来应了一声,“婶婶,在这呢!”
  张婶子一看一个裹得滚圆的小豆丁坐在小凳子上,要不是从案子后面站起来了她险些没看见,张婶子笑了,“顺子呢,怎么就你一个人在家呀。”
  “他出去玩了,我也能卖。”
  张婶子要了两块豆腐,在木盒子放下了四枚铜板,这屋里也没点柴冷得厉害,一个小孩子守在这肯定手脚都冻了。
  “金元,冷不冷呀,怎么也不点个火盆呀。”
  “金元不冷,家里的柴都是哥哥打的,要留着烧火做饭。”
  杨天青既要磨豆腐又要捡柴哪里忙得过来的,他们的柴不多只够烧火做饭的,杨天青没想到冬天要烧火盆,他长这么大哪里用过火盆呀,一时忘了金元还小。
  张婶子挺喜欢金元的,“婶婶回家弄些柴回来,一会儿给你点个火盆。”
  “哎!谢谢婶子!”
  张婶子回家就带了一捆柴过来,怕金元一个人在家烧到自己,还特意往门口放了放,“小心一点。”
  金元乖乖点头。
  杨天青回来才知道张婶子给金元点了火,这才注意到金元还小,现在还不到最冷的时候,寒冬腊月的,金元之前一直娇惯着长大怕受不住冬日的寒冷。
  杨天青干脆在家歇了两日,叫上杨顺一道进山打柴去了,惹得杨顺不住地抱怨。
  杨天青打了一些柴,虽然不够烧一个月,想着卖几天豆腐就歇一天进山打柴,下大雪的时候就在屋里笼个火盆取暖。
  杨天青下午去县府卖豆腐,留了金元两人在家,杨顺贪玩没一会儿就跑了,金元守着摊子觉得卖得太慢了,干脆拎了篮子装上豆腐出去了。
  金元是个胆子大不怕人的,之前又常跟着杨天青卖豆腐,熟门熟路地蒯着篮子叫卖了起来,“卖豆腐,卖豆腐喽。”
  不大的小豆丁蒯着个篮子,穿得圆滚滚的头上还顶着个瓜皮小帽儿,听见有人卖豆腐呢,出来一看是金元再那卖的。
  石家媳妇儿出来了,“是金元呀,怎么你一个人卖豆腐呢。”
  “我哥哥去县府卖去了,我帮我哥哥卖豆腐。”
  “你这小家伙可真懂事。”
  石家媳妇儿要了块豆腐,金元拎着篮子接着卖了起来,一篮子豆腐很快给卖了个干净,回家把门关上就跑出去找铁头他们玩去了。
  这天杨天青走了之后,金元依旧拎着篮子在村子里卖豆腐,卖完就拎着篮子回家了,回来看见他家大门虚虚掩着,金元悄声伸着脖子偷看了一眼,忙又跑到了隔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