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不是白氏偏心眼,杨顺只比金元大上两岁,性子又是个跳脱的,年岁又不大,白氏就留他在家,若是和金元一道出去了,她哪里能放心的。
白氏揉了揉杨顺的脑袋,从袖子里拿出颗脆枣塞到了杨顺嘴里,“别给金元说哦。”
杨顺被哄得一愣一愣的,红着脸不住得点头,“知道,知道的。”
杨顺很喜欢白氏,没见过这么温柔又漂亮的人,要是他娘就好了。
白氏哄完杨顺就回去忙活去了,白氏很擅长哄孩子,金元小时候就是个闹腾的,被她哄得服服帖帖的,白氏坚信每个孩子性子不同,一个猴有一个猴的栓法。
一旁晾衣裳的柳穗有些不满也不敢表现出来,她原是亲王之女,家里败落了她爹被杀了,她逃了出来,自小到大什么时候吃过这种苦呀。。
原本以为跟着杨天青一行人到了瓜州能过上好日子,哪知道天天不是浆洗衣裳就是缝缝补补,她一个郡主,过得连自己之前的丫鬟都不如,她心里能舒服嘛。
但现在她能去哪呢,她爹抢皇位没了脑袋,她现在成了叛贼之女,说出去了哪还能活命,只能小心翼翼地活着。
“柳穗姐,衣裳要掉地上了。”小翠喊了她一声。
柳穗这才反应过来,“哎哎。”
这才把蹭上的土的衣裳给按到水里涮洗干净,凭什么每次轻便的活儿都是金元在做,而且出门送衣裳不是杨天青就是小翠,她一次都没去过,凭什么松快的活计轮不到她呀!
金元拎着篮子出门去了,他记性很好,去过一遍的地儿都记得,连给人家叫啥都知道,熟门熟路地敲人家的门,“宋奶奶,宋奶奶,开门呀,金元给你送衣服来啦。”
里面很快开了门,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出来了,看见金元先笑了起来,“是金元来了呀。”
金元把篮子给递了过去,“宋奶奶,你的衣裳。”
送完这一家在去送另外一家,白氏接的生意多是家里小富的,请不起丫鬟婆子,要浆洗的衣裳多就拿到外面洗,一件衣裳两个铜板,不贵,自己还能落个清闲。
金元在前面蹦蹦跶跶走,杨天青就拎着篮子跟在后面,送完衣裳两人就回来了。
金元每天下午凉快的时候都会出去给人家送衣裳,周围一片的人都认识了他,住在河边白家娘子的小崽子,生得很是讨人喜欢。
若是碰见没跟他家做生意的,金元也会笑着和人家打招呼,“婶婶好呀,要来我家洗衣裳吗,我娘洗衣裳可好了。”
金元每次出去送衣裳,回来的时候都会带一些回来,找他们浆洗衣裳的人家也越来越多了。
几人各有分工,平日里一道在青石岸边浆洗衣裳,下午白氏就熨烫衣服,让金元给人家送过去。
他们的生意挺好的,白氏是商贾人家出身,识文断句还颇具生意头脑。
之前她一个人忙不过来,现在人手多起来了,就给安排好各自分工,还是这一片头一家给人家送上门的,生意越来越好了起来。
“娘!”
金元从外面回来趴着门槛看他娘,白氏朝他笑了笑,“金宝儿回来了。”
“回来啦~”
现在暑气未消,小房子里烧着几块炭火,屋里有些热,白氏穿着箭袖短衫,下身系着条枣红色粗布裙子,头发用木簪子挽着,手上拿着放入炭火的火斗,额头出了一层薄汗。
“桌子上有红油凉粉,你和小翠去吃上一碗。”
“哎!”
金元跑到了院子一角,打开盖着的笸箩一看下面盖着两碗凉粉,“小翠姐姐,过来吃凉粉啦!”
“来了。”
今天是小翠和金元一道去给人家送衣裳,回来就先用凉凉的水洗了洗脸。
两人坐在桌子旁吃凉粉,金元很喜欢吃,酸酸辣辣的很是开胃,金元晃了晃小脚,“娘,是不是天青哥哥做得呀?”
白氏笑了一声,“可不是,还是天青的手艺好。”
几人的饭食多是杨天青做的,他做饭手艺好,白氏觉得他一个半大小子守着灶台转也太委屈了一些,想接手过来,最后大家一致摇头,觉得还是让杨天青做饭好。
惹得白氏笑了起来,她做饭的手艺是差了一些。
金元吃得小嘴上都是红油,“娘,你和天青哥哥吃了没?”
“吃过了,给你和小翠留的。”
金元这才又大口大口吃了起来,吃完还乖巧地拿着碗冲洗干净,拔腿就朝外面跑了过去。
“天青哥哥!”
河边,杨天青几人正在浆洗衣裳,杨顺拿着棒槌棒棒棒干得起劲,金元也过来了帮忙,鞋子一脱把脚给放在了水里凉快凉快。
“天青哥哥,我今天给周婶婶家送衣裳了,她还给了我几个干枣。”
金元不贪嘴,有啥好的都想着给大家分一分,从他的小荷包里掏出来干枣一人一颗,还有他娘的,刚忘记给了,一会儿给他娘一个。
“张爷爷家的猪下崽了,还喊我过去看呢,有十二个!”
“大牛还说让我去他家玩,说他新得了一个陀螺。”
金元絮絮叨叨说了起来,他一个人就能顶上几个小孩叽叽喳喳,杨天青每次都是静静地听着,时不时嗯上一声。
等日头西斜几个人把手上的活儿干活就抱着盆子回家去了,小窝棚里升起炊烟,杨天青挽起袖子开始炒菜。
现在日头一落凉快了不少,几人围坐在桌子前吃饭,看着几个孩子白氏不由嘴角带笑,原本以为孩子多了,她可能要辛苦上一些,哪知道是几个孩子帮着她做活儿。
白氏给杨天青夹了一筷子猪油炒青菜,“天青也吃,别只顾着金元。”
金元吃得小嘴巴油乎乎的,他可喜欢现在的日子了,有他娘,还有天青哥哥!
白氏说道:“这一阵攒了些铜板,我想换个宽敞点的地方,你们觉得怎么样?”
杨顺头一个赞成,谁不想住得舒坦一点呀,他们现在住的屋子又小又热,茅房还得和人家用一个,一点都不好,他不住地点头,“好呀,好呀。”
杨天青也没有意见,他们现在接的活计多了一些,没个院子凉衣裳确实不大方便。
金元和小翠也点头,柳穗也没说什么,一家人都很高兴。
白氏是想着他们如今六口人,两间小屋子住不下,孩子都挤在一块也不方便,临近中秋,刚好换个院子,大家欢欢喜喜过个节。
附近临河就有个空院子,因为现在兵荒马乱的,租金也就便宜了不少,一个月只要了三百文,院子又大又宽敞,足够他们晾晒衣裳了。
第二天几人就搬了过去,房子宽敞明亮,院子也大,院子一角还有个葡萄架子,虽然没人打理,但也结了不少。
金元喜欢吃葡萄,围着那个葡萄架子团团转,“娘,天青哥哥,好多葡萄!”
杨顺也兴奋地每个屋子都转上一转,这个小院比他们在翠霞镇租得还大呢,杨顺虽然来了瓜州没过上富裕日子,但能安稳下来他也知足了。
“我要住这间屋子!”
白氏也露出了笑脸,自从金元他们来了之后,她脸上的笑容就多了起来,看着活泼的孩子日子也有了奔头了。
一间正房带着两个耳房,还有两间东西厢房,足够他们住了。
白氏原想着让金元和她住一间耳房,金元摇了摇脑袋,“我是大孩子了,娘,金宝儿不能跟你睡张床了,我要和天青哥哥睡一个屋。”
金元喜欢黏着他娘,但现在大了也知道不好意思了,就不肯跟他娘睡了。
惹得白氏笑着捏了捏他肉乎乎的小脸,“好,那你跟你天青哥哥睡。”
白氏自己一间西耳房,小翠和柳穗睡东耳房,杨天青三个小子睡东厢房,挨着墙各有两张床,金元和杨天青睡一张大的,杨顺自己睡一张小的。
还有一间西厢房就当做挂衣裳熨衣裳的地儿,他们也能铺摆开了。
小翠的乌篷船也能栓到家门口了,之前都是栓到巷子口那,还被人家嫌弃碍事,现在好了,他们一个院子住,爱怎么打闹怎么打闹也没有人说他们了。
一家人红红火火过起了日子,白氏是个会做生意的,稳定下来之后又配了一些熏衣服的香料出来,用便宜一些的丁香藿香这些,衣服熨烫好就挂在西厢房熏衣服。
这样给人家送的时候衣服带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还能防潮防霉祛湿。
金元亮着眼睛看他娘,“娘,你可真厉害。”
“哪有,不过是多谢心思,咱家的生意才会好一些。”
大家大户的衣服都喜欢熏香,穿在身上带着股香味儿,白氏是富裕人家出身的,之前用来熏衣裳的香料都是麝香沉香这些,用那些名贵的香料熏衣裳经久不散。
一般人家哪有功夫熏衣裳的,白氏为了生意好做一些,手上有了余出来的铜板了,就多了些巧思,让生意更好一些。
和其他给人家浆洗衣裳的妇人比起来,他们人多能接更多的活计,熨烫和熏香都是免费的,这样能招揽更多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