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金元背着背着脑袋瓜就转向了外面,“夫子,下雪了!”
  吕秀才也看了过去,“白雪任来往,世好非所关。”(注1)
  金元抬头看吕秀才,“夫子,你说啥呢。”
  “没事,出去玩吧,难得今儿下雪了。”
  瓜州的雪不比清河县下得大,到了冬天虽然冷但却不常下雪,能薄薄一层盖住地面就算是大雪了,落在地上没多久就会化开了。
  金元一听不用背书了,欢呼一声把手上的书本给丢开了,杨顺被他更快,这会儿都已经跑院子里去了。
  杨天青则坐在门口看金元追着雪玩,小翠推开了窗子趴在窗台上看下雪。
  不大的小院都是金元和杨顺的嬉闹声,就连吕秀才都不由露出了笑脸,心中的愁苦也一扫而空,可怜他寒窗苦读数十载,竟然连个秋闱的机会都没有,哎。
  白氏大老远就听见金元的笑声,想来是吕夫子让几个孩子赏雪呢,从家里提了些红枣桂圆过来,又包了些撒子捡了几个芋头过来。
  白氏一进院子就看见金元和杨顺嘴巴张得老大在那接雪呢。
  白氏噗嗤笑了一声,“怎么这般傻。”
  金元闭上嘴巴一看是他娘了,跑过来接了他娘手上的东西,“娘,你来了,夫子说今儿不用读书了!”
  难怪这么高兴呢。
  吕秀才也起身行了个礼,“白家娘子。”
  白氏没有进屋,“先生,带了一些东西过来供夫子赏雪。”
  “多谢了。”
  白氏送完东西就走了,家里还要忙活呢,不少妇人娘子都在屋里做针线活呢,她得照看一二。
  金元可算是高兴了,围着火盆子烤芋头吃,上面还坐了个茶壶煮着红枣茶,等他回家的时候嘴巴上吃得黑漆漆一片。
  小翠看他那模样笑得前俯后仰的,金元也跟着咧着黑乎乎的小嘴傻乐。
  今年难得是个富裕年,上面有白氏操持着,金元四人也不用为了生计东奔西跑,身上的袄子也都穿得厚厚的,四人一溜得养得格外精神。
  回到了家还早,白氏早早就买回了羊肉,杨天青一回了家就开始收拾了。
  今年日子过得比去年强多了,去年冬天四人都得帮着家里做活儿,今年用不上他们了。
  白氏很会做生意,她的浆洗针线生意做得格外的红火,人手不缺了,铜板也哗啦啦往家里流,一个月怎么也能剩个七八两银子,如今手上也存下了小五十两银子了。
  吃食儿上更是不缺了,隔三差五就能吃上肉,今儿下雪了还特意割了一吊羊肉暖身子。
  杨天青在灶房做饭,金元守着灶台烤火,映得小脸红通通的,火塘下面还烤着几个橘子,火一烤散发着一股清甜的味道。
  杨天青的羊汤也煮好了,先打了一罐出来给金元,“给夫子送过去。”
  “哎!”
  旁边的笸箩里放着刚炕出来的白面饼子,金元用小篮子装了两个,一手拎着瓦罐一手拎着篮子跑了出去。
  白氏笑着嘱咐了他一句,“金元,慢些,雪天路滑。”
  “知道的娘!”
  金元跑着给吕秀才送吃食去了,屁股后面还跟着大黄,到了吕秀才家先喊夫子,放下东西就又跑回来了,吕秀才话都没说上一句呢,人都已经转去他家院门没影了。
  吕秀才放下手里的书笑着摇了摇头,这小子跑得可真快。
  自从吕秀才做了金元几人的夫子,他的日子也跟着好起来了,今年冬天还新添置了一件棉袍子,让他夜里苦读的时候不至于冻得瑟瑟发抖。
  吃食上更是好了不少,白家那边若是炖肉了毕竟先给他送过来一份,吕秀才很是感激白氏,要不是她,这乱世里他哪里能过上这种好日子。
  吕秀才自愧不如,白家娘子一个人照顾四个孩子还能一边顾着生意,不少男子都比不上她呢。
  而且自从金元四人跟着他读书,他沉寂的小院也热闹起来了,叽叽喳喳地倒是多了不少的生气。
  金元送完东西就跑回来了,撩起堂帘跑进了屋,“娘,送过去了!”
  “洗下手吃饭了。”
  屋里很是暖和,一进来一股暖风铺面而来,屋里笼了火盆子,桌子上摆着一碗碗奶白的羊汤,里面放了羊肉羊血还有嫩豆腐,上面飘着几颗碧绿的小葱花看起来很是诱人。
  金元洗好手就坐到了杨天青身旁,金元一坐好,那边杨顺就迫不及待抓了个饼子吃了起来。
  金元吹了两口也舀了一勺子,“天青哥哥,好喝!”
  杨天青在一旁被他掰了一些饼子放在放在汤里面,白氏有些看不下去了,“天青,不用管他,让他自己掰。”
  小翠在一旁帮腔说道:“干娘,金元还小呢。”
  白氏无奈摇头,原以为自己已经够惯着了,结果其他也没好哪去,小崽子是高兴了。
  转眼过了年天也暖和了起来,一阵雾蒙蒙的春雨落下,河边的柳树吐出了新芽,金元的个头又拔高了一些,一家人这会儿正忙着收拾东西搬家呢。
  金元和杨顺最是高兴了,终于,终于不用读书了!
  第78章 078
  杨顺丝毫不掩饰脸上的笑意,恨不得脸都要笑烂了,在瓜州一年多了,日子过得挺好,要是不用读书的话就更好了!
  白氏手上攒了些银钱,就打算带着四人去乡下住,白氏还特意去请教了吕秀才,让他帮自己看看住在哪合适。
  吕秀才给她指了僻静的洛川县,依山傍水,也不显眼,躲避祸患倒是个好去处。
  白氏一透露出想去乡下的想法,吕秀才就催着她要走快些走,圣驾南迁到了隋州,那地离瓜州不过百十公里,到时候打过来了,他们瓜州也跟着遭殃。
  白氏本来就想去乡下置办些田产安稳度日,现在手上的银子也积攒得差不多了,吕秀才一说她觉得有道理,回来就开始准备搬家事宜。
  这次他们准备充分,雇了两辆骡车,趁着春光正好,一家人准备迁到洛川县居住。
  东西已经收拾地差不多了,箱笼也都装了车子,金元抱着他的狗子往车上拖,“大黄,别玩了,我们要走了!”
  小黄已经长大了,吃得膘肥体圆的,索性就改了名字叫大黄。
  杨天青招呼金元上骡车,“金元走了,不用管大黄,它自己会走。”
  “哎,来了!”
  杨顺也爬上了骡车,“可算是不用听吕秀才念叨了哈哈哈。”
  几人纷纷坐好了骡车,听说金元一行人要走了,巷子里不少人家出来相送。
  白氏开了浆洗铺子没少招人,金元又是个讨喜的孩子,一家人在巷子里人缘泼好。
  知道他们要走了纷纷送上些吃食过来,周婶子送了一坛酱菜,李婆子送了一些炒米,赵大娘送来两个鸡蛋……
  “路上慢这些。”
  “真走了?哎,你们不在这巷子里又要少几分热闹了。”
  金元笑着和人家招手,一溜地喊了人然后和人家说再见。
  快到吕秀才家门口的时候,金元扯了扯白氏的袖子,“娘,我们还没和夫子告别呢。”
  杨顺也说道:“那我们下去和夫子告个别,我还给他准备割了一刀纸呢,哎,可怜的吕秀才,我们一走他又成了孤寡老人了。”
  杨顺还真有点不舍,吕秀才虽然课堂上对他们挺严格的,但私下里还是挺好的,好歹是教了他们大半年的夫子,杨顺不舍归不舍,一想到不用读书了,嘴角没忍住早就扬起来了。
  白氏啊了一声,她这几天一直忙着买东西收拾箱笼,好像忘记和他们说一件事了。
  “那个,不用和吕先生告别了……”
  白氏话还没说完呢,杨顺头一个就开了口,“干娘,好歹是我们夫子哩,如今一走不知道何日能相见了,我先去给他送点东西。”
  金元也不住地点头,“就是,就是,我也下去和夫子告别,他院子里笋子都是我给偷偷拔了呜呜呜。”
  金元说着说着就开始掉眼泪,虽然他不大爱读书,但如今要走了,突然就舍不得了。
  杨天青坐在金元身旁给他擦了擦眼泪,“别哭了。”
  小翠坐在前面也晃了晃脚,“哎,夫子没收了我好几条没打完的络子呢,也不知道能不能给要过来了。”
  白氏听得额角微跳,这几个孩子,还以为不捣乱呢,原来是吕秀才脾气好没和自己说罢了!
  到了吕家门口,白氏也没下来,坐在骡车上喊了一声,“吕先生!”
  “哎!来了!”
  骡车上杨顺又愁眉苦脸又嘴角扬起,本来就生得不大好看,现在好了,脸上高兴又不大高兴的表情有点诡异,金元还掉着眼泪呢,“娘,你咋这么无情,告个别都说不用了。”
  金元话音刚落,吕秀才就背着个包裹出来了,金元擦了擦眼泪,“夫子,倒也不必如此客气,东西送得也太多了些了。”
  杨顺也说:“是呀,夫子你在家好好的,你说,我们都走了,你以后一个人日子可咋过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