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那么是谁在背后推动这件事?
  周晗每日坐在窗边想着,想了很久,终于想明白了。
  元启公主让二公主去和亲之事,也引起了一些风波。
  有好事者直接说这是在排挤二公主,暗骂元启公主不近人情。
  却被韩延直接骂了回去。
  “既然不让二公主去,那不如让你家女儿去?可惜啊,你女儿想去也不够格。”
  “朝中就两位公主,难道让大公主去?”
  “大公主一心为国,你们都干了什么?提刀打仗不行,嘴皮子利索得很。”
  一时间,朝堂上的声音都没有了。
  和亲之事很快就定下来了,对皇帝来说,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周晗本就到了选驸马的年纪。
  去吐蕃生下有大启血脉的继承人,比在京城随便选个驸马的价值大多了。
  周晗被封为义成公主,随吐蕃王子前往吐蕃,由大将军温禄亲自送嫁。
  临走的前一天,徐如笙来了玉熙宫。
  “听说你要见我。”
  “逼得我非去和亲不可的,是你吧。”
  徐如笙目光平静,脸上的笑容却越发灿烂。
  “义成公主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明白?”
  周晗的眼中散发着死亡般枯槁幽寂的冷。
  “我只是想知道,为何非要如此对我。”
  可最终她也没有从徐如笙口中听到答案。
  义成公主前往吐蕃的时候,满城相送,京城百姓,大启子民,吐蕃使臣无不赞许义城公主当得起一个义字。
  徐如笙站在送嫁的人群中,看着绵长的队伍逐渐远去,慢慢收敛了笑容,心中道出了那日周晗想知道的回答:
  不过是让你今生尝一下阿姐前世的苦罢了。
  留你一命,你该知足。
  第167章送去天枢阁
  七月盛夏,蟋蟀鸣,晚风静。
  幽远的车铃随着缥缈的风声传来,不过霎那间,一辆繁贵富丽的马车便踏风而至。
  徐如笙满头大汗的从马车上下来,热得小脸通红。
  周曦笑吟吟的给她递了一方帕子,又让随行的宫人把伞撑好了。
  徐如笙苦夏,可她偏偏要选了今日来溪山书院。
  “这天气越发的热了,父皇带着母后去避暑了,叫你去你也不去,非要这大热天拉着我来溪山书院。”周曦温声笑笑。
  “阿姐被陛下留下监国,我自然是要留下陪阿姐的。”徐如笙冲着周曦甜甜一笑,又咬牙切齿,“谢叔非说,读书人最不能怕苦,盛夏最热的时候启程去天枢阁,才能磨炼她们的意志。”
  周曦依旧是温柔的笑,“谢先生说的有道理,若是这点苦都受不了,如何承受得住天枢阁的磨炼。”
  两人才下了马车,江晚吟便迎了上来。
  “早听闻小姐回京了,一直未得见,今日可算见到了。”江晚吟先给两人行礼,接着神色激动的看着徐如笙。
  徐如笙也趁机打量着江晚吟,三年未见,她早已没了初见时的那般死气沉沉。
  梳了一个圆髻,插了一根素银扁方簪,虽沉稳大方,可徐如笙却觉得,有些不符合她年纪的老气。
  “这些年,书院辛苦你了。”徐如笙含笑点头示意。
  江晚吟眼睛发亮,摇头说道,“当年若不是小姐救我一命,如今我只怕坟头的草都几丈高了。”
  周曦道看着徐如笙汗涔涔的,直言,“进去再说,外头热。”
  “瞧我,见着小姐和公主高兴得忘记了,快里头请。”江晚吟忙引着两个人往里走。
  溪山书院自三年前那场大火后,便重新建了。
  银子是皇帝从私库里出的。
  如今的溪山书院,在徐如笙最初的版图上扩大了许多。
  皇帝出银子给元启公主建的地方,过于寒酸有堕皇室威名。
  外头都说溪山书院是元启公主的产业,可最初进来的江晚吟却牢记徐如笙的救命之恩。
  进了大门,在往里走便是练武的地方敬武堂,才进去就看到紫烟在带着几位身姿飒爽的女孩扎马步。
  见徐如笙和周曦进来,纷纷停下行礼问安。
  周曦和她们都算熟稔,笑言,“你们继续。”
  紫烟看到徐如笙有些激动,一向沉稳的她有些按捺不住的小跑上来。
  “小姐,”喊了一声,眼眶都有些红了。
  徐如笙道:“紫烟,你随我来。”
  紫烟转头吩咐那些女孩子自己练习,她抬脚跟上了徐如笙。
  江晚吟道:“书院按照小姐之前的想法,所有的孩子先教她们读书认字,再根据考核的成绩选拔出继续读书的,其余的分去其他四堂学习谋生之道。”
  徐如笙挑眉,“这几年可还算安稳?”
  未等江晚吟回答,周曦先笑了,“总有一些小人作祟,不过那场大火后,倒是安稳了。”
  徐如笙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当初我的想法只有一个雏形大致摹画了出来,后面所有的问题和麻烦都是阿姐和你们解决的,这几年你们一定很辛苦。”
  周曦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你如今还学会和我说客套话了。”
  江晚吟更是语气急切,“小姐真的是折煞我了,别说这些小事情,便是为小姐豁出去性命,我也没有半分犹豫。”
  江晚吟的话十分的真情实意,溪山书院给了她第二条生命。
  “公主,小姐,”到了香墨堂,卢素琴带着五个年纪看起来比前面敬武堂的孩子大不少的女孩子朝着周曦和徐如笙行礼。
  周曦抬手,“无须客气。”又指着徐如笙,“这是我家妹妹,卢院长是见过的,你们几个这是第一次见。”
  徐如笙只一眼便知道这几个人不是当初她说的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
  “我们时间太少了,”周曦对徐如笙再了解不过,一个眼神的闪动她都能觉察到徐如笙的想法。
  “来不及从认字开始去培养能参加科举的人,好在你也意识到了,这些便是青阳和叶家姐妹边跑生意边在大启各地物色来的人。”
  “她们本身就是有些才识在身上,因为各种原因流落在外。”
  徐如笙细细打量了一番,点头道,“我之前吩咐过,寻到合适的人后,送到溪山书院,逢院试,便送回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
  周曦轻笑,“她们五位,便是过了院试的。”
  可徐如笙并不开心,将近三年的时间,也不过只有五个人过了院试,可以参加来年八月的乡试。
  看来读书科举,果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学子们寒窗苦读数十年,落榜之人不计其数,她们能临时抱佛脚过院试,已经是天赋异禀了。”周曦出言安抚徐如笙。
  徐如笙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千秋万载的事情,不能急于一时。
  徐如笙微笑颔首,看着五个女弟子,“今日我来,是要告诉你们一件事,明年八月便是乡试的日子,乡试的难度很大,所以,我给你们找了一位先生。”
  只说是先生,却丝毫没有提及天枢阁。
  五个人闻言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忍不住问道,“元启公主给我们找的女先生,个个学识渊博,胜过许多书院的先生了。”
  徐如笙淡淡一笑,“科举是考试,既然是考试,那便有它的规则和制度,也有它的规律和范围,元启公主请的先生,只能告诉你们考试的内容,我给你们请的先生,可以告诉你们考卷的内容。”
  香墨堂有片刻的寂静。
  “那不是这位先生,现在在何处,我们何时能拜见?”还是那个女弟子问道。
  徐如笙道:“我现在给你们一个时辰的时间收拾东西,一个时辰后,紫烟会带着你们去找先生,路途遥远,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五人只呆愣了片刻,便立马应下了,转身离去收拾行李。
  “她们倒是见过风浪的。”徐如笙赞道。
  周曦看了她一眼,“女子混入院试,本身就需要极大的胆气,这些年物色了成千上百人,只她们五人脱颖而出,自然不差。”
  徐如笙却突然想到另一个问题,皱眉问道,“院试和乡试浑水摸鱼进去尚且容易,只是会试如何瞒过检查。”
  周曦却是从容不迫,“科举向来是礼部负责,你且放心,我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
  说完又颇有些傲气的看着徐如笙,“你阿姐我如今也算是大启的监国公主了,这么些小事,有何难。”
  徐如笙笑容明媚的看着周曦,她喜欢这样傲气且耀眼的阿姐。
  第168章下了双份药
  而远在黎川的避暑山庄里,周衡正在发火。
  “父皇到底是怎么想的?”周衡一挥衣袖把桌子上的茶盏扫到地上,眉眼间怒气冲天。
  “居然让一个周曦监国,日后是不是还要把皇位传给她!”
  恭王等周衡发完火,才出言安抚道,“殿下消消气,这次出来避暑,陛下带着您和平王殿下还有朝中重臣都来了,京城诸多事宜,总需要人看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