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是,大周是大国,璃国是小国,可以不要证据,这么猜测,然后问责。
毕竟,谁让大周强呢。
但问题是,这要昭武帝去问责,陈王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哪怕,璃国使团见了陈王恭敬无比,哪怕,璃国是小国,但一个国家的至高存在,绝不能是陈王去问责。
若是陈王去问责,那就相当于是,非常看不起璃国,想要挑起璃国的怨恨与战争。
可是,昭武帝去问,陈王这件事的处理就不能让他完全翻身。
相当于是,陈王给了理由,但是事情的烂摊子还是昭武帝收拾。
也就是,赵王问的一针见血又不怀好意。
第118章 第118章立储(5)
若是陈王没有能够自己处理的两全办法,那陈王这次翻身就只能翻一半,剩下的一半,大抵是要埋了的。
朝堂上立着的,哪个不是人精,是人都想明白了这个关窍,现在,就看陈王怎么应对了。
在赵王问出口的一时间,目光都聚集在了陈王身上——陈王接下来的应对,决定了他还能不能力压赵王他们。
陈王能用这么一番话洗白名声,后面要怎么处理他自然是心中有数的,只见陈王噗通一下,就这么直直跪下了。
他低着头沉默了一瞬,再抬起头时,双眼湿润,一滴泪缓缓从他脸庞划下——若说先前朝中的沉默是静待审视陈王怎么结果此事,现在则陷入了一种古怪的气氛之中,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陈王您这……
顾丛嘉瞪大了眼,被惊讶过后,只剩下满脸都要吃瓜看戏的情绪。
康郡王他们也被惊着了,尤其是康郡王,虽然他现在还能在明德殿里站着,但那只是因为他还是个郡王,当今的子嗣而已,毫无政治意义,纯粹是个吉祥物,也就是目前对朝政,他是没什么发言权的。
包括,此次陈王后宅出事,璃国公主之死的事件。自从被削了爵位,再加上康郡王妃的请求,康郡王一下子就老实多了,此次陈王失势,他就老老实实当个吉祥物,光看着,心中腹诽都少的近乎于无。
但此刻,看着陈王落泪,康郡王是真的忍不住吐槽,很小的时候,他对陈王冷嘲热讽,恶作剧一个半月,陈王都没哭,后来,硬是忍着这一个半月告到了皇后那里,让他被罚,现在,都这么大了,陈王居然哭了?
他可不信陈王是因为害怕恐惧等情绪落泪的。
这是熏了多少生姜大蒜啊?
仔细一看,现在陈王湿润的眼睛里好像是有些红……也不知是经过多少次流泪才能达成今日这在昭武帝,在满朝文武眼前瞬间面前哭泣的效果。
康郡王所腹诽的,其他人自然也想到了,此时此刻,雍郡王和楚郡王对于陈王算计他们,导致他们被削亲王爵位,一直到现在还没恢复的怨恨都清澈了些许——虽然昭武帝忽视他们,但物质上并没有让他们缺衣少粮,也就是,他们其实并没有怎么吃过苦,尤其,这苦还是他们自己弄的。
眼前这一幕,只能说,陈王那是真狠啊,对自己也毫不留情。
在满朝文武都瞪大了眼的情况下,陈王泪眼蒙眬,道:“父皇,是儿臣愚钝,没有从一开始就察觉到璃国的心怀不轨,让一心一意对待儿臣的宣侧妃……到现在,儿臣的嫡长子也不知何时能再来……”
他说着说着,就垂下了头,语气很是低沉,而后又抬起头:“还要烦心父皇处理此事,是儿臣不孝啊。”
说着,几滴泪落下来,砸到了明德殿的地板上。
顾丛嘉看着,在心中为陈王鼓起了掌声,陈王这一番举动,妙啊。
首先,陈王噗通下跪,而后流泪,就给人一种他对此事很痛苦的样子,而后,又说自己愚钝,没有一开始就察觉到了璃国的狼子野心,这不是废话,若不是出了这件事,有陈王的猜测和种种迹象作证,谁能想到璃国这么一个依仗金矿的小国有这么大的胆子,窥伺大周,其次,又说他已经无了的嫡长子,痛心疾首,有一个问题,他的嫡长子也是昭武帝的孙子。
后面,又说自己不孝,要麻烦昭武帝,再加上那落泪的神来一笔……即便本质上是陈王需要昭武帝处理此事,但他这一番举措下来,世人对他无能,引出璃国恶性邦交的无能之辈也会变成对此陈王也很痛苦,满朝文武都没看出来,他此前没看出来多正常啊的同情。
即,原本此事针对陈王无能能打击到让其在政治上慢性死亡,在经过陈王今日一辩后,陈王是被削弱了,也是要满朝文武后面好好考虑一下交给他任务的,但,从原先的杀伤力百分之九十一下子降到了百分之四十,最起码,这件事不会很影响陈王后续争取什么了,即,他登大位的道路还宽着,并没有被缩窄进而渐渐关闭。
最最妙的一点是,陈王都如此了,昭武帝若是不想被大臣背后蛐蛐不慈,在史书上留下不慈的名声,昭武帝就不能因此事训斥陈王,说他无能,也不能说他不处理此事——陈王到底是帝之二子,陈王都痛苦成那样了,当场落泪,作为父亲,昭武帝能说的话有限。
昭武帝此时能开口的,就是安慰一下陈王,然后表示他处理此事。
所以说,顾丛嘉觉得陈王此举是真妙啊,也是真豁得出去,说落泪就落泪……要知道,这件事是一定会被记到史书里的,璃国公主之死,与外邦的关系。
魏王看着陈王,听着昭武帝安慰陈王,而后释放宣璐,让其余生于陈王府吃斋念佛,休养生息,往后莫要再这么冲动的话,咬紧了后槽牙。
魏王一直奉行,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然也不会特意的去偶遇璃国公主,今日,他倒是觉得,他还不够不拘小节!
与陈王豁出去的脸面相比,他算哪门子的不拘小节。
昭武帝:“好了,你起来罢,此事朕会去信璃国。”
昭武帝说着,眼神不住的扫过顾丛嘉,你倒是站出来啊,看热闹看的挺开心是吧?
看着昭武帝那隐隐有些黑下来的脸,顾丛嘉知道,再不站出来,昭武帝此后能让他练武练到站不直。
顾丛嘉和昭武帝并不是神机妙算,知道陈王会来这么一出,而是,肉眼可见的,这件事最后只会是昭武帝处理。
两国邦交,璃国再怎么小国,那也是国,轮不到大周的某一个官员或是王爷去处理。
即刻,秦王出列,“父皇,儿臣有一想法。”
**
那是璃国公主死于后宅,昭武帝派大理寺去调查的翌日。
昭武帝在批奏折,顾丛嘉在一旁写着课业,等写完之后,给昭武帝检查。
内侍通报:“大公主求见。”
顾丛嘉好奇的抬起了头,大公主?
昭武帝此代,九子一女,那一女就是大公主。
都说多的不值钱,稀缺的才珍贵,昭武帝只有一女,按理说,大公主应该很得父爱,但是,可能是因为苏氏,也可能是因为别的,昭武帝对大公主并没有什么特殊——同陈王一样的,漠视。
甚至,因为大公主是女孩子,不同于陈王他们在朝堂能得昭武帝半分一分的目光,大公主得到的昭武帝的注视则更少。
所以,这个大公主在顾丛嘉这里存在感也不高,现在猛然听见大公主求见,还有点惊奇。
第119章 第119章立储(6)
惊讶好奇,大公主求见昭武帝是为了什么。
昭武帝:“让她进来。”
大公主缓缓走进来,仪态端方,嗯,符合顾丛嘉对于古代公主的刻板印象。
而这个仪态端方的大公主起身后,第一件事就是:“父皇,儿臣愿为父皇分忧,嫁于璃国王子。”
啊?
昭武帝和顾丛嘉一时间都被惊到了。
怎么说,公主虽然肯定都是要下嫁的,毕竟,再没什么家庭能比皇室更尊贵,但是,这下嫁与下嫁又不一样,嫁与本国权贵子弟,和嫁于小国送来的用于联姻的王子可不一样……璃国和桑宁此次出使大周,都带了本国的王子,不同的是,桑宁带二王子来是因为看重,带来长见识的,而璃国,则是隐晦的表露过公主和王子都可以联姻的意思。
他们还是特意挑的漂亮的王子……但是,昭武帝此代只有大公主一个女儿,璃国又是依附于大周的小国,再怎么漠视大公主,昭武帝也不可能让其如此。
结果,大公主现在自己提?
刚被惊到,现在脑袋一转弯,就知道大公主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说这个了。
想到那些窃窃的传闻……
大公主是苏昭仪之女,比康郡王年龄都大,但直到现在,康郡王都快有孩子了,大公主却还没有成婚,这当然不是昭武帝舍不得女儿,谁家舍不得女儿是让女儿一直拖着的,何况,这还是保守的古代……女子一旦超过年龄不成婚,那风言碎语……若不是大公主是昭武帝之女,昭武帝又威势赫赫,换一个人,早就被人逼死了。
就这样,大公主的情况也不是很好……不,应该说相当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