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她出来后直接去见了皇后,和敬抱着皇后哭了很久,虽然知道女儿是注定要嫁科尔沁的,但她心里心疼的不行。
  送走和敬公主,皇后看着窗外的景色出神。
  莲心端着点心进来,见皇后担忧,蹲在她腿边给她捏腿。
  “娘娘,您想开些,公主聪明伶俐,又有皇上的安排,一定不会被人欺负的。”
  皇后微微叹出一口气,点点头:“本宫舍不得啊。”
  说着她转头看向莲心:“这次事情闹的大,本宫也算看明白了。”
  她自嘲一声:“大清长公主的婚事倒是被她们嫔妃指手画脚了起来,是当本宫这个皇后不存在吗?”
  莲心不轻不重的给皇后捏着腿,面色不变,她也听到和敬公主说娴嫔去劝乾隆的事情。
  想起早上蒋之恒和自己说的话,莲心垂下眼帘,随即左右看看,抬头看向皇后低声道:
  “娘娘,奴婢听说太后同意嫁恒缇公主的前一天夜晚,娴嫔去见过太后。”
  皇后放下茶碗看向莲心,眉头轻蹙:“本宫就说,怎么太后就突然这么主动要嫁恒缇了,原来是她。"
  想到娴嫔在背后联合太后使计,就算最后结果改变不了皇后还是很生气。
  “不能就这么便宜了她。”
  莲心看了看外面,见没人靠近,压低声音说道:“娘娘,既然她和太后娘娘联合,那我们何不让她们反目,也削弱她们的联系。”
  皇后觉得莲心的话有些道理,缓缓点头:“但现在和敬出嫁科尔沁的事已经定下,她们又会因为什么反目?”
  莲心边给皇后捏腿边思索,片刻后,她轻声道:“现在只有皇上和您,还有公主知道这个事,太后估计还在为恒缇公主担忧。”
  听到莲心的话,皇后眸底倏然一亮,随即思索起来,莲心没有说话,专心给皇后捏腿。
  片刻后皇后轻声道:“随本宫去见皇上。”
  说着起身去见乾隆。
  可能是定下和敬去和亲,乾隆见到皇后的时候心虚了一些,态度也比以往温柔。
  皇后墩身低头没有起身,语气带着哀求道:“皇上,臣妾知道此事已定,但臣妾心疼。”
  乾隆快步过去轻柔扶起皇后,语气无奈道:“琅嬅,璟瑟是朕第一个女儿,朕也心疼。”
  随着乾隆的力道起身,夫妻两人坐下,皇后带着哽咽的声音哀求道:“臣妾有一事相求,只希望璟瑟以后能过的好些。”
  乾隆静静看了皇后片刻,最后长长叹出一口气点头:“好。”
  第178章 逾制了
  皇后离开后,乾隆将进忠叫进屋。
  “传出消息去,就说朕打算成全太后心意,选恒缇长公主出嫁科尔沁。”
  进忠眼眸闪了闪,低头恭敬道:“嗻。”
  慢慢退出里屋,不用他去散播消息,打探消息的人自然会凑上来。
  进忠一边收着贿赂一边模棱两可地说一些消息,没有一次说完,反而更显真。
  乾隆也没有只是散播消息,而是召见了一些大臣,表达了自己为孝顺,决定选恒缇长公主到科尔沁。
  太后很快就知道了消息,气得在屋中砸东西。
  “孝顺!皇帝就是这样孝顺哀家的!”
  终究年龄大些,摔了一会儿东西,太后就累得坐下。
  福珈连忙上去给太后顺气:“娘娘,身体要紧,这事还没有下旨,还有回转余地。”
  “呵。”
  太后嗤笑一声:“哀家已经将话说出去了,难道还要哀家去求皇帝不成?”
  福珈不敢再说话,只是低着头给太后顺气。
  想起之前信誓旦旦给她献计的娴嫔,太后将手边的茶碗扫到地上:“如懿!她这一计倒是给了皇帝一个好理由。”
  她不得不怀疑娴嫔是和乾隆商量好来套她的,越想越觉得可能:“去打听一下娴嫔。”
  娴嫔这会儿正不知怎么办,按她的想法,乾隆听到太后主动嫁恒缇长公主应该是忌惮的,再随着她的劝说,乾隆应该是不可能再考虑恒缇长公主的。
  她正不解时,皇后突然找人请她过去。
  她以为皇后会对她一阵冷嘲热讽,没想到就是闲聊,等她云里雾里的离开,乾隆又让李玉给她送了一些东西。
  娴嫔看着那些赏赐,心里有些发慌。
  她的潜意识是对的,太后知道皇后居然主动请娴嫔去闲聊,乾隆还给她赏赐。
  太后觉得自己被如懿耍了,气的呼吸都不顺畅了。
  就在她焦急着怕乾隆下旨定死恒缇出嫁科尔沁的事,不知道想什么办法时。
  和敬公主在与皇后一夜交心后,穿着自己的朝服去见了乾隆。
  “儿臣璟瑟给皇阿玛请安。”
  看着女儿一身隆重的朝服和平静的面容,乾隆心里有些难受,但事到如今,他也不得不这样做。
  “璟瑟怎么来了?快起身到皇阿玛身边来。”
  和敬公主保持墩身礼不变,缓缓抬起头看向乾隆,语气坚定道:“儿臣知道科尔沁求娶一事让您很为难,儿臣身为您的女儿,不愿看皇阿玛苦恼,自请和亲科尔沁。”
  虽然这一切都是提前商量好的,但看到自己女儿如此坚定沉稳的模样,乾隆既感动又心疼。
  不等乾隆说什么,和敬公主继续道:“皇阿玛,儿臣昨夜跪读太祖实录,见天命十年,肫哲公主年方十二,自请嫁科尔沁奥巴台吉。行前泣血叩曰:‘以身系两族百年安宁,儿之幸也。‘”
  “正因儿臣是嫡长,才该效法温庄长公主,昔年察哈尔林丹汗余孽未清,长公主携察哈尔八旗陪嫁,终使漠南归心。如今儿臣带着四十九旗工匠、农书种子西行,定让科尔沁成为第二个归化城。”
  就算乾隆再有私心,看到女儿如此决心,也不免有些眼眶湿润,
  “进忠传旨,和敬公主璟瑟下嫁科尔沁世子,依固伦长公主例,加赐三倍!”
  进忠早有准备,站出来应道:“嗻!奴才即刻拟旨:一赐妆奁田九千顷,跨直隶、热河、科尔沁三地;二赐御前侍卫三百、火器营精兵五百随扈;三赐内务府匠作四百人,含火炮匠、琉璃匠、钟表匠;四赐《古今图书集成》蒙文译本十车,嘉禾良种八十石;五赐孝庄文皇后大婚时所佩东珠朝冠,并准公主建‘归化司’掌漠南商路税赋。”
  和敬公主一惊:“皇阿玛,这,逾制了。”
  乾隆笑道:“逾制?朕就是要让蒙古诸部看着,凡忠于大清者,朕以国士待之!这朝冠上的东珠,是当年科尔沁送聘孝庄文皇后的旧物,今日朕添十二颗南海龙睛珠,要让他们记住从科尔沁草原到紫禁城,骑最快的马也得跑死三匹,但朕的恩典,一夜就能跨过万里山河!”
  和敬公主原本有些沉重的心情,犹如流入一股暖流,脸上的笑真挚了几分,低头谢恩。
  “娘娘,娘娘。”
  福珈兴高采烈脚步匆匆的进来:“娘娘,奴婢得到消息,刚刚和敬公主主动请求去科尔沁和亲了。”
  第179章 我说错了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太后问清楚事情后也止不住高兴地笑,但没一会儿她脸上的笑意就慢慢的消失了。
  “皇帝这计谋好啊,先让娴嫔迷惑哀家,让哀家主动提出嫁恒缇,他顺水推舟同意,然后再让皇后说服璟瑟自请和亲,这样他既不用顾虑哀家势大,也能为璟瑟正大光明地以依固伦长公主例,加赐三倍。”
  越说越觉得有理,太后觉得自己被乾隆和娴嫔耍的团团转,虽然结果是她想要的,但过程她就是被耍的那个。
  “福珈,传哀家口谕,娴嫔纯孝,哀家甚慰,赏经书五卷,哀家希望她能替哀家抄二十遍经书到佛龛上供奉。”
  她动不了乾隆还能动不了娴嫔吗?
  而娴嫔在知道和敬公主自请和亲后,觉得自己是被皇后耍了,也知道太后对她失去了信任感,就算再气也只能哑巴吃黄连。
  蒋之恒自然也是知道这些事的,他挺佩服和敬公主的,前两天还是个急躁天真的小公主,在知道乾隆和皇后的难处后,一夜之间就长成大清的嫡长公主了。
  “这次的事情虽然早就知道结果,但这个经过我还是没想到的。”
  蒋之恒坐在椅子上笑着看着窗外的景色,进忠坐在一旁给他剥葡萄。
  “如果太后不想那些有的没的,这事也不会有那么多波折。”
  进忠将手里剥好的葡萄喂到蒋之恒嘴边,看着他张开嘴,自己又小心的喂进他嘴里。
  “这次卫嫔算是赢家了,这些天那位天天都招她伴驾。”
  蒋之恒悠闲地咀嚼着嘴里的水果,转头看向继续剥下一个葡萄的进忠。
  “李玉是不是和卫嫔有嫌隙了?我听说最近她在接近进宝。”
  进忠手上动作不停,笑道:“估计是这次李玉给娴嫔递消息,而且娴嫔的事还被她搅了,让她觉得自己还挺能,有没有李玉都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