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蒋之恒好奇的问道:“他是怎么解决的?”
  年轻将士笑道:“他又说上次不算,这次诏书从天上传来,下降到黄鹤楼。不知道他从哪儿搞来一百多道诏书,上面不止有每个人的具体官职,还有谋反成功后的富贵生活场景。”
  这位将士应该是哪个大家族的子弟,自然知道历史上那些故弄玄虚骗人的事,所以他觉得很好笑。
  但蒋之恒却听出了百姓的愚昧无知,还有对于跨越阶级的渴求,也许被骗的人里有少数知道这个骗局,也愿意拼上命去试一下。
  将士进驻时罗田县没有什么异常,看起来似乎是马朝柱等人还不知道他们反清的事已经被人知道了。
  连罗田县知县都一脸懵,完全不知道自己辖区出现了反清组织。
  怕打草惊蛇,两位大臣商议后,决定派出一个将领先微服私访查探情况。
  看着寿春镇总兵牧光宗人高马大的模样,硕色微微蹙眉,武将没有几个是看起来斯文无害的,牧光宗已经是看起来比较过得去的了。
  蒋之恒在一旁听着两人说话,慢慢端起茶碗抿了一口茶水,现在已经入冬,今天又降温,让他背有些隐隐发痛,所以看着没了前几天的精神,正好一阵风从窗外吹进来。
  “咳咳”
  没忍住咳了两声,引得堂中几人看向他。
  第279章 逃跑了?
  蒋之恒有些歉意的笑笑:“抱歉,最近天气变化大。”
  没有对他们安排有异议的意思,免得被误会是暗示什么。
  硕色看着蒋之恒面露思索,片刻后试探的问道:“之恒公公,本官有件事想请您帮忙。”
  蒋之恒答应了硕色的请求,和牧光宗一起微服私访,他也想看看罗田县是个什么情况。
  一行人以去还愿为理由,互称兄弟坐马车前往多云山真武庙。
  一路能看到一些去多云山的百姓,多云山除了真武庙还有太阳庵和降龙石观音庵,信众颇多,就算天气寒冷也有人前往祈福。
  他不过就是一个花瓶,而牧光宗则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来往的信众中找出反清组织的人。
  蒋之恒慢慢悠悠地往山上走,尽量让牧光宗有时间仔细查看,万一就找到据点的入口呐。
  两人全程都没怎么交流,蒋之恒是没精力,牧光宗是没闲心。
  等从多云山回来,牧光宗凭着记忆将地图和可疑入口画出来。
  专业的就是专业的,蒋之恒也算知道为什么选这位低级武官去微服出访了。
  当晚,两位大臣就定下决策,立即出兵搜捕。
  晚上的气温比白天还低的多,蒋之恒披着大氅,手里拿着全禄给他准备的暖炉,骑着马跟在永常身边,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进入多云山。
  “之恒公公,一会儿刀剑无眼,你看?”
  永常看向蒋之恒,似乎怕打起来后伤到他给自己添麻烦。
  蒋之恒看着林子里若隐若现的火把,笑道:“永大人,杂家知道自己的斤两,放心,杂家一定站的远远儿的。”
  见蒋之恒坚持要跟着,永常不再劝说,跟着队伍往山里去。
  走了大概两个时辰,出去探路的斥候匆匆回来禀报:
  “大人,前方越过山梁有一处寨子,里面有一两百人生活的痕迹。”
  永常面色立刻凝重起来:“听说这多云山在元朝开始就有人聚众建寨反朝廷,看来这马朝柱等人就是在这处寨子。”
  随即他下令准备攻入寨中,捉拿逆党。
  看着大兵冲进寨中,全禄全福几人都不约而同的驱马护在蒋之恒身边。
  蒋之恒看着远处的杀戮,几乎成一边倒的局势,那些寨民根本没有任何准备。
  见没有陷阱和防备,永常这才带着蒋之恒下马往寨中走。
  一路都是因为反抗而被杀的逆党,蒋之恒用帕子遮住口鼻,微微侧目看向脚边还在抽搐的人,那血从他划破的肚子里簌簌往外流。
  蒋之恒拉了拉身上的大氅,以免粘上血液。倒不是他冷血,主要是这大氅是进忠送的,而且很贵很难清理。
  走到寨中开阔处,蒋之恒听到女子的哭喊声,循声望去,就见两个士兵正把一个少女往屋里拉。
  一看就知道他们要干嘛,蒋之恒有些厌恶的皱起眉头,转头看向稀松见惯的永常,意有所指地笑道:“永大人,恕杂家无知,这”
  他微扬下巴向拉着少女的两个士兵示意:“是军中传统?皇上可是向来以‘爱民’、‘重义’、‘尚文’治国。”
  永常的脸色变了变,他要说是,蒋之恒就可以向乾隆进言,说他带兵松散。只能黑着脸招来亲兵交代几句,很快那些欺辱女子的士兵都被拉出来,等到事情结束后当众打板子。
  蒋之恒看了一眼那些看向他时有些瑟缩的士兵,欺软怕硬是诠释的很好了。
  看着活着的人陆续被拉到空地上,蒋之恒走进看着最气派的屋子,应该是马朝柱的住处。
  “马朝柱抓到了吗?”
  跟在蒋之恒身边的将士犹豫了一下:“没有,说是下午时突然离开。”
  蒋之恒诧异的看了眼那将士:“逃跑了?”
  将士不确定的点头:“应该是,估计是听到什么风声。”
  蒋之恒没有再说话,他不是决策者,就是算账也算不到他头上。
  士兵们进进出出搬着东西,蒋之恒在屋里慢慢走动,查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看着眼前的书架,蒋之恒疑惑道:“马朝柱是读书人?”
  将士立刻摇头:“他们家世代佃农,没有出过读书人。”
  蒋之恒微微眯起眼睛:“这些书可不像摆设那么简单。”
  说着,他对全福示意:“查查这些书本。”
  “是。”
  跟着的小子们终于有了事做,连忙将所有书本找出来摆了一地。
  “将最常翻动的书分出来,新书也要仔细检查。”
  这时,永常和硕色走进来,看到一地的书都有些疑惑:“之恒公公,你这是?”
  第280章 公公的意思?
  蒋之恒站在一旁看着全禄他们检查书:“马朝柱家世代佃户,就算他识字也不可能看这么多这么杂的书,杂家猜,他身边应该有一个出谋划策的读书人,也许能找到他的蛛丝马迹。”
  永常和锁色对视一眼,按他们的惯例,这些书最多就是收到库房,不会想这么多。
  两人也想看看蒋之恒能找到什么,很快,有个小子发现旧书里有一本奇怪的书,前面一半是些寻常游记,后半部分完全不一样。
  “公公,这书很奇怪。”
  蒋之恒接过书翻看了一下,后面的内容杂糅着佛教和道教的名言,其中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很快蒋之恒就知道这是什么了,面色凝重的将书交给两位大臣:“二位大人看看吧。”
  两人接过简单看一下就异口同声道:“白莲教!”
  蒋之恒皱着眉头看着那些书,随后走到旧书堆里翻看。这一翻确实发现的疑点。
  不管是游记还是诗集文章,页面自然打开时,总能在字里行间找到一些关于四川的描述,还有一些用毛笔勾画了。
  “看来早有计划。”马朝柱是湖北人,从小到大只在湖北安徽等相邻省份走动,从来没有去过四川。
  蒋之恒将发现告诉永常和硕色,分析道:“很可能他身边有一个来自四川,或者是准备去四川的白莲教逆党,而他们谋反失败后的计划,就是前往四川。”
  永常和硕色齐齐松了一口气,放跑逆党头领,和知道逆党逃亡方向可是有天大的差别的。
  硕色一改平日冷淡的模样,笑着对蒋之恒拱手:“之恒公公不愧受皇上重用,才智过人在下佩服。”
  蒋之恒立刻谦虚回礼:“硕大人客气,二位忙着平叛冲锋在前,杂家一个闲人,只会注意旁的地方,当不得大用。”
  客气几句,永常和硕色着手验证蒋之恒的猜想,很快就在被抓的马朝柱结拜兄弟那里知道,马朝柱身边确实有个低调的读书人,那些“诏书”就是他带来的。
  离开时,蒋之恒走过寨子的空旷地,看着被看押着的人群,大部分都恐惧瑟缩的卷曲着,基本都是瘦的皮包骨,皮肤在火把的照应下更是黝黑。
  而那些堆积起来的尸体,很多穿的都相对好一些,还有个别穿着像戏服一样的官服,显得有些滑稽。
  蒋之恒用帕子遮住口鼻,在全禄几人的保护圈里走到收缴物资的地方。
  看到他来,负责记录的官员连忙拱手:“之恒公公。”
  蒋之恒淡淡点头,翻看他递过来的物资记录册。
  查抄出军械三百余件,硝磺数百斤。
  他看了眼那些军械,很多都不是粗制滥造的,又翻看堆放的硝石,都是大块大块没有处理的。
  要是知道,硝石可是战略资源,朝廷是严令禁售的。要是一点儿点儿收集起来的,绝对不会这么大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