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廖星火的心脏狠狠跳了一下,下意识走近两步。
  墨镜上并未有太多剐蹭,而且放置的角度很正,不像是意外丢失,倒像是曾有人带着轻松惬意的神情站在旁边,特意选好了位置摆上去的。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廖星火紧皱的眉心倏然松缓,如果黑眼镜不愿意,没有人能把他的墨镜拿走,更别提放在这种地方了。
  显而易见,这是黑眼镜自己放的。
  黑眼镜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墨镜放在这里?是指引,还是警告,亦或是某种代表了他内心想法的仪式?
  廖星火将那副黑色墨镜从铜铃之间拿下,握在手里,借着手电筒的光线,仔细观察。
  墨镜上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粉末,应该是残存的强碱雾气落在上面形成的。
  一种可能是在张家古楼机关启动,强碱雾气席卷而来时,黑眼镜就在张家古楼里,墨镜上的粉末是在这时留下的。
  另一种可能是黑眼镜进入张家古楼时,强碱雾气的高强度喷发已经结束了,他将墨镜放在这里,随后空中少量的强碱雾气慢慢沉淀,形成了薄薄一层粉层。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廖星火都能确定一件事——黑眼镜并未因强碱雾气而丧失太多行动能力,否则墨镜不会在这里,上面的粉末也不会只有薄薄一层。
  廖星火将墨镜放到背包里,无论黑眼镜的本意是指引还是警告,他都会继续寻找对方。
  收起墨镜之后,廖星火注意到两个铜铃似乎被移动过。
  一来,整套的青铜乐器每一个单件都有自己的位置,如果突然出现缺位的情况就会特别显眼。二来,两个铜铃左右都有着长长的拖拽痕迹,在光线下无处遁藏。
  这不合理。
  如此巨大的铜铃不要说拖拽这么久了,哪怕只是轻微动一下也会发出巨大的响声,整个张家古楼都会听到,除去他送小哥出去的那段时间,他从未听到过什么巨响。
  黑眼镜挪动铜铃做什么?
  等等,让他来梳理一下。
  黑眼镜将墨镜放在铜铃上的动作一定发生在铜铃被移动之后,否则两个铜铃不紧挨在一起,墨镜无处可放。
  他刚才想岔了,铜铃不一定是黑眼镜移动的,但是他一定从被移动的铜铃上发现了什么,所以才会把墨镜放在这里。
  黑眼镜在用他自己的方式给后来者传递信息。
  思及此处,廖星火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了铜铃上面。
  铜铃上的花纹比较简单,但是很有线条感,廖星火无法解读这些花纹代表了什么,只得无奈移开目光,若是吴斜此时在这里就好了,他一向擅长这些。
  至于材质,廖星火以自己外行的眼力来看,跟之前红绳上的六角铃铛差不了太多,应当是同一材质。
  若是真在鉴赏古董,廖星火此时应该听一听响。现在响是听不了了,他侧耳贴在铜铃外侧,想大概估算一下厚度,谁知却听到了意料之外的声响。
  那是……那是人俑里的呼吸声!
  这两个铜铃无比巨大,说是铜钟也不为过。一般的铜铃内部会置有两个圆珠,在演奏时,随着乐手摇晃或者拍打的动作,圆珠互相碰撞、撞击铃壁,使得铜铃发出声音。
  如果这两个铜铃里同样有着超出铃口大小的圆珠,那么剩余的空间绝对放不下人俑,只有一种可能……廖星火看着眼前的铜铃,脸色有些发白。
  里面的“圆珠”正是人俑。
  廖星火倒退两步,远离偌大的铜铃。
  五层很大,他在这里停留的时间有些久,接下来便在五层其他地方进行地毯式的搜寻。
  在与小哥之前被困房间呈对角线的位置,廖星火看到一条长长的走廊。
  走廊两侧一个房间都没有,只有无数的青铜铃铛悬挂在墙上,走廊之中也悬挂着铃铛以及无数的红绳交叠而成的巨网。
  青铜铃铛有大有小,形状有着细微的不同,与这条走廊比起来,廖星火之前见过的铃铛阵完全是小儿科。
  目光一路向前,走廊的尽头似乎有一扇门。
  理智告诉廖星火,没人能从这条走廊里穿过去,黑眼镜是瞎子不是聋子,更不是傻子。他现在应该做的是继续往上走,看看上面两层有没有黑眼镜的踪迹。
  可是莫名的,心底总有一道声音反复告诉廖星火,黑眼镜就在里面。
  就在走廊深处,那扇门的背后。
  他必须得想办法通过这条走廊,廖星火舔了下嘴唇,嗓子因紧张而干涩,他又想到放置墨镜的两个巨型铜铃,在做足了心理准备之后,折返了回去。
  一整套的青铜乐器依旧静静伫立在那里,犹如沉默的军队、尽责的守卫、无情的旁观者。
  这一次廖星火更加仔细,在青铜乐器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路过编钟的时候,他忽然停下脚步,慢慢倒退回去。
  五层的青铜乐器比常规的都要大上好几倍,编钟也不例外。
  编钟最下层的甬钟旁边是作为装饰的人像,廖星火之前没注意,但在意识到铜铃里面的两个“圆球”是人俑之后,看到类似的东西都有些发毛,此时仔细一看,那竟然也是一具人俑。
  外形更加精美,细节更加完善,姿势也不同,不再是双手垂下的站立姿态,而是上手托举的模样。
  廖星火深呼吸两口,缓步靠近这具格外不同的人俑。
  比起三层人俑空白粗糙的五官或者五层房间外人俑脸上诡异的青铜面具,这具人俑的面部格外精致,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栩栩如生。
  这是一张清致文雅,双目紧闭的男性面容,嘴唇微微勾起,像是陷入了一场永无止尽的美梦。
  廖星火背上全是冷汗,顶着浑身发凉的感觉绕了一圈,在人俑的后颈位置发现一行小字,他凑近一些,努力辨认其中内容。
  好在这行小字不是什么天书异文,而是繁体字,非常短,只有三个字,廖星火看了许久,后知后觉这应该是一个名字。
  ——张海侠。
  第155章 鬼门关
  张海侠?
  看到这个名字的一瞬间,廖星火就联想到了张海客,两人名字如此相似,难道是同一辈的张家人?
  人俑的后颈刻着张海侠的名字又代表着什么?
  廖星火之前听到人俑内传来的呼吸声曾以为里面封着活生生的人,然而生铁浇灌得毫无缝隙,如果里面有人根本活不了多久。
  里面不是人,呼吸声又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粽子应该不会呼吸吧?
  廖星火盯着人俑看了许久,直到不受控制地轻咳一声才回过神。他抬头看了一眼楼上,发觉自己其实不用再去上面两层,因为张家古楼的最上面两层在羊角山山中湖的湖底。
  黑眼镜的目的地如果是那里,直接从湖里进去就行了,不必大费周折从样式雷标注的入口绕远路。
  标注着张海侠的人俑静静立在那里,双手掌心向上托举着第二层甬钟,手掌与甬钟接触的地方颜色却有些不大相同。
  廖星火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试探着碰了一下人俑的手臂,刚碰到便如闪电般撤出三五米,确认人俑没有反应才上前,小心翼翼地拖着人俑往外挪。
  人俑格外沉重,廖星火废了很大的力才往外挪出了三十厘米左右,期间没有碰到甬钟。
  尽管移动的距离不大也已经足够廖星火确认一件事情。
  ——人俑与编钟不是一体的,人俑是编钟的装饰部件,却不是固定的,可以“拆卸”,甚至替换。
  廖星火绕到另一侧的人俑前。
  这是个女性人俑,面容姣好,气质温婉,后颈刻着的名字是张瑞娥,与男性人俑不同的是,下方还有三个稍小一些的字,有些模糊,约莫是董其华三个字。
  廖星火:“……”
  他彻底茫然了。
  有张海客的例子在前,廖星火几乎可以确认张海侠、张瑞娥、董其华都是名字,前面两个很好理解,可是为什么突然蹦出来一个姓董的,这里不是张家古楼吗?
  难不成是假名、别名一类的?可是假名别名与真名同时出现是不是有些儿戏了,尤其是这第二个名字出现在明显带着一些神秘色彩的托举态人俑后颈上。
  廖星火暗自磨了磨牙,刚刚冒出来的一点思绪顿时被“董其华”这个名字给弄得烟消云散了。
  没有任何思路,他只能采取一些冒险的手段来往下推进,不能一直停滞在这里。
  廖星火走到两个巨型铜铃旁边,循着地上拖拽的痕迹找到了它们原本的位置,然后……然后他将背包扔到一边,卷起袖子将铜铃分别推回它们原本的位置。
  巨型铜铃远比人俑重,廖星火前前后后花费了大约半个小时才将它们复位,如他所料,铜铃全程都没有响。
  一方面是他推动铜铃的时候没用莽力,施加的力足够均匀,里面的人俑晃动的角度不大,没有碰到铃壁自然不会发出声音。
  另一方面则是廖星火听到每个铜铃里只有一道呼吸声,不用担心两个人俑互相碰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