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大家纷纷欢呼道:“寸步不让!”
“一定守住!”
回到月陵城后,周祈安便准备三日后与江州太守汪和平的谈判。
南吴决定放弃楚地,褚景明不想退兵,却又接连吃着败仗。
而岳阳后方的情况更乱,守军颓败、流寇四起,周权已经打到了褚景明背部,褚景明若不撤兵,便要留下来与周权决一死战。他们猜测褚景明应当不会冒这个风险。
褚景明都走了,汪和平又有何坚守的必要?
此次谈判,周祈安倒是一点也不担忧。
听闻汪和平也是个干臣,若是见过面后,汪和平果真如传闻所言,那他也考虑将汪和平纳入自己的麾下。
只是这日,荆-江关隘处的士兵却又跑回来捎信,说汪和平病了,想把原定于明日的会面延到十天之后。
汪和平在临谈判前出现反复,必然是有了什么新情况。
而在这时,周权从前线赶来,风尘仆仆。
荆州天气日渐炎热,周权脱了铠甲时全身已被大汗淋透。
盛军近来兵分两路,一路从陆路迂回,绕到岳阳后方,一路则猛攻城陵矶,试图打开褚景明大军对洞庭湖入口的封锁。
只是褚景明封锁太严,盛军又不善水战,城陵矶尚未能攻破。
堂屋内倒是凉快,周祈安给周权倒了一杯温白开,问道:“吴国不是要缩兵吗,褚景明怎么还不退?……汪和平也开始摇摆,把和谈时间往后延了十天,不知道是不是又和褚景明搞上了,在拖延时间!”
这两件事,都带来不好的预示。
周祈安甚至在想,吴国该不会不准备撤出楚地,反而要增兵支援楚地了吧?
周权咕咚咕咚喝下一杯水,他也正为此事而来,说道:“你给怀信写封信,叫他佯攻金陵,放话要直取金陵,声势越大越好,给金陵施加点压力。”
“好。”周祈安应道。
周权说:“吴国若真要缩兵,那褚景明退兵之前,江州最好能拿下来。江州在岳阳东侧,我要在褚景明退兵路上给他一击!吴国在国都附近囤积了四十万重兵,褚景明大军若再完完好好地退回去,怀信那边会很难顶。”
周祈安往椅子上一仰,说道:“大哥,我压力好大。”
周权问:“怎么了?”
周祈安道:“……累。”
计口授田也好,战局也好,都让他感到疲惫。
周权说:“别泄气,我知道你可以。”
周祈安莫名感到一丝安慰,又说道:“我听到了风声,长安最近正全军调动,恐怕是要来打我了……鹭州是怀青在守,襄州是阮迁在守,我已经派人告知,叫两州全军戒备。”
而正说着,前线又忽然有急报传来。
传令兵快步跑进了堂屋,说道:“秦王、燕王!吴军有异动,他们烧了粮仓,船队也在港口待命,他们要撤兵了!”
听了这话,周祈安突然一下精神了,腾地坐了起来道:“所以汪和平今日告病,是为了拖延时间,好让褚景明安全撤兵?”他看向周权问,“打不打?”
第231章
“快—!”
码头上, 吴军将领一声嘶吼。
褚景明五万精锐皆已上船,一艘艘楼船沿长江稳稳向东行驶。他只留下一队心腹,带领剩余军队负责将物资运上船并殿后。
士兵将一匹匹战马牵上了船只, 拴在临时搭建而成的马厩里。
水浪一来,船只晃动, 马受了惊, 开始仰天嘶鸣。
几匹马冲下了甲板, 将正在牵着战马排队上船的士兵们撞了个人仰马翻。士兵们惨叫连连,马儿继续向前狂奔,几个士兵要去追, 将领道:“别追了!已经没有时间了!”
这支由流民、流寇、起义军收编而成的军队, 大多数是楚地人。他们今日一早才得了向东撤退的命令, 而得到命令时,褚景明前线部队已经整装待发。
他们不想背井离乡,退守江南。今年楚地旱情已有所缓解, 燕王又放出话来, 说会给所有吴军俘虏分田地,这下谁还有动力真刀真枪地干?
他们原本便是在灾年贱卖了田地, 到了第二年实在没有生计, 见岳阳王挂榜募兵,说有饭吃、有钱拿, 这才跑来当了兵。
如今和盛军拼命有可能会丢掉性命, 可原地投降,不仅能捡回一条命, 还能分得田地呢!
褚景明早已嗅到了弥漫在军中的这股风气, 下令所有人不准再议论此事,违令者斩。
可军令下达时, 此事已传得沸沸扬扬。
大概是料到军心浮动,褚景明并未提前告知大家要撤军的消息,他们今天一醒来便被拉到此地出苦力,将辎重运上船,没穿铠甲、没带兵器,褚景明嫡系部队又拿着钢刀在外圈把守,盯着他们干活儿,他们想跑也没得跑。
///
周权、周祈安赶到了军营,两人接连在大帐外勒了马,步入营帐时,十几个将领已在帐内等候。
“褚景明已经溜了,岳阳必然兵力空虚。”周权快步走到了沙盘前,部署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说道,“后方部队必须要截杀,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
“周祈安,你带一队人从此处渡河,绕到敌军背部,”说着,周权在沙盘上划了个圈,“寿俊涛驻扎在这儿,是我们留在褚景明对面的前进基地,只是之前褚景明抵抗激烈,我们不敢冒然强攻。”
“你去找寿俊涛合兵,绕开所有城池,直抵码头,截杀准备登船的吴军。一定要快!”
周祈安道:“懂了。”
周权说:“我带骑兵去打江州,剿灭褚景明留在江州的兵力。”
“段方圆在荆-江边界的关口,”周祈安道,“带上他,他在江州潜伏了一段时间,对江州的情况比较熟悉。”
“好。”
于是盛军只留少部分人看家,其余人几乎全军出动,兵分两路各奔战场。
“快—!”
“今日天黑之前,所有物资必须上船!”
吴军士兵一整天粒米未进,运送辎重运送到此时,手脚都已经脱力,却仍在将领的呵斥声下奋力地搬运着。
而在这时,传令兵疾驰而来,下了马连滚带爬地膝行了过来。他跑得嗓子冒烟,费力说道:“将军!盛军从后面打过来了!他们带了三万精骑,直奔码头而来,张将军马上就要顶不住了!”
将领无暇考虑太多,下令说道:“不要再搬了!所有辎重原地烧毁,所有人全部上船!”
与此同时,盛军冲锋的铁蹄声已经从后方传来,大地震颤,犹如死神降临。
“快!”
“所有人全部上船!”
楼船附近的士兵们不敢造次,纷纷听命跑上了甲板。
一桶桶火油浇到了岸边数万辆辎重车上,吴军扔了只火把,火势瞬间窜了出去,岸边亮起了冲天的火光。
“来人!”周祈安骑在马上道,“去把中间那一圈辎重车挪开,以免火势进一步蔓延!”
“是!”
火光的热浪一阵阵袭来,士兵们被烘烤得满头大汗。
盛军骑着马继续冲锋,与此同时,开始有吴军身无寸铁、高举双手,奋力地向盛军跑了过来。
盛军早已杀红了眼,看到吴军便下意识地挥舞兵器,不准任何人近身,一时间,已乱刀砍伤了数十人。
“盛军听命!”周祈安骑在马上,麒麟被这冲天的火光吓到了,不断嘶鸣着扬起前蹄,周祈安控着缰绳说道,“勿伤降兵!所有降兵,都到那边!”说着,用长长的刀身指向了右侧的空地。
盛军一面接收降兵,将降兵们赶到一起,一面大声劝降,说道:“所有吴军听着!只要放下兵器,高举双手走过来,燕王便绕你们一命!不仅绕你们一命,还在老家给你们分田地!”
吴军将领站在甲板上道:“所有吴军将士听命!咸思源留下来殿后!其余人全部上船!敢当逃兵者,一律杀无赦!”
于是一部分吴军往甲板上跑,一部分吴军往盛军阵营跑,咸思源则带兵留在了码头,一面与盛军厮杀,一面惩处自己的叛徒。
几艘楼船已经装满,开始稳稳向东行驶,咸思源的兵力愈加薄弱,却仍在与盛军稀稀拉拉地打斗着。
夕阳西下,天边团团云朵犹如火烧,码头上的辎重车也在烧着,腾腾的黑烟直冲天空。
那几艘楼船已逃之夭夭,盛军打到了岸边,码头上还停靠着吴军十几艘楼船,寿俊涛便问道:“要不要上船去追?”
周祈安道:“不追了。”
寿俊涛便道:“打扫战场!清点战俘!”
盛军许久未打过如此痛快的胜仗,纷纷欢呼雀跃。咸思源则在盛军的欢呼声中,用刀捅穿了自己的腹部。
第232章
咸思源身穿铁甲, 重重跪倒在了血泊之中。他仰起头,穿过硝烟弥漫的战场,目光直刺向周祈安的背影。
周祈安勒了马, 正在原地环视战局,一回头间, 便穿过快速调动的千军万马, 蓦地与咸思源对上了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