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连续的深夜奔波换来了一些零钱,也透支了周陆本就单薄的体力。
  运动会那天早上,当清晨的第一缕微光透过狭小的窗户,他几乎是挣扎着爬起来。
  桌上静静躺着两件崭新的纯棉白t恤,胸口印着同一个漂亮的小太阳。
  他温柔地叫醒路逢。
  “宝宝,起床了。”周陆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被他收敛下去,努力显得轻快,“看哥哥买了什么?”
  路逢揉着眼睛坐起来。
  看到那两件一模一样的衣服时,那双原本还带着睡意的大眼睛瞬间被点亮,像坠入了整个星河的璀璨光芒。
  他“哇”地一声扑进周陆怀里,小脸蹭着哥哥的脖子,前些天的忐忑和阴霾一扫而空。
  只剩下纯粹的、要溢出来的快乐。
  “哥哥!我们有一样的衣服!可以去运动会了!”他的声音清脆响亮,充满了雀跃。
  看着弟弟瞬间被点亮的笑脸,周陆数个夜晚的疲惫和心底沉甸甸的忧虑被这小小的太阳瞬间驱散了大半。
  值啦!
  他在心里默默说。
  阳光慷慨地洒满幼儿园的操场,彩旗在微风中欢快地舞动,喇叭里播放着活泼的童谣,空气里弥漫着爆米花的甜香和孩子们兴奋的尖叫。
  到处是缤纷的气球,到处是灿烂的笑脸。
  “宝宝加油!爸爸妈妈在这儿呢!”
  “宝贝真棒!跑得这么快!”
  “小心点,别摔着!”
  此起彼伏的加油声、欢笑声、主持人热情洋溢的解说,交织成一曲热闹非凡的生活交响乐。
  年轻的父母们放下平日的矜持,陪着孩子在指压板上龇牙咧嘴地奔跑,在“两人三足”的游戏中踉踉跄跄却笑声不断,在“袋鼠跳”的袋子里笨拙又努力地蹦跶。
  周陆和路逢穿着相同的干净整洁的白t恤,一大一小都好看得紧,格外引人注目。
  大的那个清冷单薄、俊逸非凡,小的那个玉雪可爱,像矜贵的小王子。
  路逢笑得像衣服上的小太阳,大眼睛亮晶晶的,小手紧紧攥着周陆的手指。
  “哥哥!看那个!”
  路逢指着正在进行“小推车运球”比赛的家庭,兴奋地跳着。
  “嗯,宝宝想玩吗?下一个好像就是我们的项目了。”
  周陆蹲下身,帮路逢整理了一下歪歪扭扭的衣服领口。
  他们的项目是“快乐传递”,即家长用勺子把乒乓球舀起,跑过一小段距离,放进孩子手持的小桶里,规定时间内传递最多乒乓球的家庭获胜。
  哨声响起。
  周陆深吸一口气,努力忽略周围那些由“爸爸”或“妈妈”组成的组合,全神贯注地拿起勺子。
  路逢则抱着小桶,站在终点线后,小脸绷得紧紧的,显得严肃又可爱。
  “路逢的哥哥,加油啊!”路逢的好朋友卢宁宁跑过来看他比赛,脆生生地喊了一句。
  “路哥哥加油冲!”路逢的另一个好朋友张大宝也不甘示弱,超大声地喊着。
  路逢立刻挺起小胸膛,大声回应:“我哥哥最棒!”
  小朋友也有好朋友啦,真好呀。
  周陆心头一暖,动作更加利落。
  他舀起一个滑溜溜的乒乓球,稳着步伐快步走向路逢。
  阳光落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整个人清俊又挺拔,在这热火朝天的场景中也是格外亮眼。
  当他小心翼翼地将球倒入路逢的小桶时,路逢立刻发出一声小小的、满足的欢呼。
  “哥哥好厉害!”他仰着小脸,笑容比阳光还要耀眼。
  那一刻,周围鼎沸的人声似乎都模糊了。
  周陆看到弟弟眼中纯粹的信任和快乐。
  酸涩又滚烫的暖流瞬间充盈了周陆的胸腔,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
  他忍不住揉了揉路逢的头发,也露出了一个毫无负担、发自内心的笑容。
  “宝宝也棒,拿稳了!”他轻声鼓励,转身又奔向起点。
  比赛结束,他们不是传递最多的,但也顺利完成了。
  路逢抱着装了几个乒乓球的小桶,像抱着什么稀世珍宝一样。
  小脸红扑扑的,叽叽喳喳地跟周陆描述着刚才有多好玩,哪个小朋友差点摔跤,哪个爸爸跑得特别快。
  周陆牵着他汗津津的小手,听着他欢快的声音,感觉心里某个空缺了很久的地方被这平凡的喧闹一点点填满。
  运动会在一片欢腾的颁奖音乐和孩子们的意犹未尽中落幕。
  回家的路上,路逢依旧兴奋着,像叽叽喳喳的小鸟一样,不停地回味着每一个细节。
  “哥哥,那个小太阳衣服,明天还能穿吗?”
  “哥哥,老师说下周会把照片发给我们!”
  “哥哥,下次运动会是什么时候呀?”
  周陆耐心地应着,看着弟弟满足的小脸,觉得放弃那份工钱虽然肉疼,但无比正确。
  这份简单的、属于路逢的童年快乐千金难换。
  周陆还年轻,有的是力气。
  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平衡收支的方式,虽然有些透支健康,不过无所谓,就这样吧。
  他用自己唯一能想到的方式,笨拙却执着地撑起他和路逢头顶那片狭小的天空。
  就在周陆这样打拼的同时,年幼的路逢也在按部就班地成长着。
  他的学业一点都没有落下,七岁时,路逢考进逢城最好的小学。
  孩子的成长快得惊人。
  没过多久,路逢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他跳级了。
  第12章 谁也没有回头那就,再靠近一点。……
  小学的时光就像被压缩了一样,转瞬即逝。
  随着年龄渐长,路逢身上那些惹人怜爱的稚气,如同退潮般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超出年龄的沉稳,以及对外人愈发明显的疏离。
  那双曾盛满好奇与笑意的眼睛如今逐渐沉淀下来。
  就像两口深潭,平静无波,映不出多少外界的喧嚣。
  在人前,他愈发像一尊精致却沉默的冰雕,礼貌周全却自带无形的屏障,鲜少流露情绪,更别提示弱撒娇。
  同龄人追逐打闹的喧嚣似乎与他绝缘。
  课间他常独自坐在窗边,指尖翻过书页的速度快得惊人,侧影安静得像一幅被定格的剪影。
  当同龄人还在为小升初烦恼时,路逢那张还带着婴儿肥,但已显露出清冷轮廓的脸,已经出现在逢城一中初中部的课堂里。
  他像一株被按了快进键的植物,沉默而迅猛地拔节。
  以一种近乎孤绝的姿态向上生长,枝叶间透着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气息。
  课堂上,他思维敏捷得让老师都惊讶,解题思路清晰有逻辑,回答问题简洁精准,却极少主动参与讨论。
  课下,他迅速完成作业,书包里塞着的常是高中的教材。
  对于这些变化,周陆的心情是复杂的。
  有汹涌澎湃的骄傲,也有丝丝缕缕的担忧。
  看着曾经那个需要自己牵着手过马路的小不点,如今在更高的学府里光芒初绽,解题时专注的侧脸透着一股令人心折的锐气。
  周陆胸膛里满是“吾家有子初长成”的自豪。
  小朋友确实迅速成长了,优秀得足以让人仰望。
  不过,澎湃的骄傲里总缠绕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担忧,就像藤蔓悄悄爬上心墙。
  他记得路逢小时候摔倒了以后,会瘪着嘴,带着哭腔喊“哥哥”。
  而现在,哪怕他隐约察觉路逢遇到了难题,或是受了委屈,对方也只是抿紧嘴唇,眼神更加沉寂,把所有情绪都死死地锁在那副过分早熟的面具之下。
  现在的路逢,几乎从不在他面前显露脆弱的一面。
  周陆开始怀念那个会依赖他、会对他撒娇的小暖炉,而不是眼前这个完美却有些冰冷的小大人。
  他担心路逢走得太快、太孤独,担心他过早地隔绝了属于孩童的脆弱和柔软,把自己绷成一根随时可能断裂的弦。
  不过这份担忧并未化作言语的规劝,而是沉淀为一种更深沉、更小心翼翼的守护。
  周陆成了路逢疏离世界里,唯一被默许靠近的人。
  他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揉路逢的头发逗他,而是学会了用路逢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关心。
  他会默默帮他整理好桌上散落的试卷,在他深夜还亮着台灯时,放一杯温牛奶在桌角。
  在旁人试图探究路逢的沉默时,不动声色地替他挡开那些好奇或不解的目光。
  周陆明白,路逢不需要怜悯,也不需要刻意的“慢下来”。
  他需要的是被理解和接纳。
  接纳他以这种决绝的方式成长。
  路逢的坚持是什么,或许他也明白,又或许不明白。
  而对路逢来说,周陆是他的灯塔。
  他用五年读完小学,而后直升本市最好的初中。
  其实本来可以是四年就结束的,但他哥哥不同意,觉得有点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