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如今看来,那就只剩下一个选择了,幼皇登基,能臣辅佐。
  “还望项太傅保护大齐的血脉。”
  “项太傅……”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以大学士为首,几位臣子对着项衔修拱手,在场的几人,项衔修本事最高,也是出了名的贤臣,只有他可以胜任辅佐幼皇的位置。
  “定不负诸位的期望。”
  项衔修半点没推辞,把重担揽在了自己的身上,再抬眼,项衔修和苏浅对上视线,不过一秒又错开,除了穆尚无人发觉。
  虽说是商量好了对策,但还是要依李铉之的情况来做真正的决定。
  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一位小太监匆匆闯入,把正在打瞌睡的苏浅吵醒。
  好消息是李铉之没死,还醒过来了,但坏消息是,李铉之瘫痪在场,眼斜口歪,无法说话,这辈子怕就是这样了。
  “如此,先向其余大臣汇报这个消息吧。”
  听到消息的大臣先是默然,然后沉沉地叹了口气,短时间内,朝堂上站满了臣子。
  李铉之虽然不能说话,但好在眼珠子还能转动,他有些无法接受现在的自己,也不想退位,但这并非他能决定的事情。
  最终,在项衔修的‘劝说’下,由项衔修代笔,写下来传位的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择日起由大皇子李齐继位,太傅项衔修担任辅政大臣一职,钦此。”
  诏书当着所有大臣的面一字一句念了出来,在礼部尚书羡慕惊怒的目光中,项衔修站出来,朗声开口。
  “臣斗胆,还请皇后娘娘垂帘听政,辅佐幼帝处理朝政。”
  在一旁牵着李齐的苏浅一愣,没想到项衔修会在这时说这种事情,但转念一想,如今确实是说这件事的最好时候。
  “臣附议!”
  穆尚第一个跳出来,应和项衔修的话,有他带头,项衔修和穆尚的势力也纷纷反应过来,加入了请柬大队。
  礼部尚书脸上的惊慌一扫而空,他女儿垂帘听政,居然还有这好事!
  “臣附议!”
  苏浅听到声音往礼部尚书那看了一眼,心中冷哼,怕是不能如他的意愿了。
  “朕,朕也同意。”
  李齐拉着苏浅的手指,奶声奶气地开口,把有些神游的苏浅唤了回来。
  “齐儿,这是谁与你说的?”
  “没有人,齐儿想要母后垂圆听朕。”
  话都还说不明白呢,怎么能懂这四个字的含义,苏浅好笑地捏了捏李齐的脸蛋,李齐红着耳朵,躲在苏浅的怀里。
  这么多人要母后垂,垂帘听政,肯定是好事,李齐心想,他牢记惠妃给自己的嘱咐,在李齐心中,苏浅的重量可以和惠妃画上等号。
  在一片‘和谐’的氛围下,苏浅成功走出了后宫,坐在了朝廷之上。
  第118章
  自打苏浅成为太后垂帘听政,到如今,已经过去三年的光景。
  李铉之成为太上皇,被放在太和殿由宫人照料,他自打生病以来就无法自理,全凭一口气吊着,能活到现在,也算李铉之命大。
  至于苏才德,早在事发的三日后,就被处以绞刑,没人为他求情,毕竟这算是苏才德咎由自取,为了给自己泄愤,苏才德在是李铉之的眼前行刑的。
  就连李铉之都恨死苏才德了,要不是他在一旁唆使,自己也不会喝下那么多猛药,导致如今这个下场。
  皇位不在,原本围聚在李铉之身边的人做鸟兽散,除去一个哑巴宫女,再无一人照顾李铉之。
  李铉之愤怒又惶恐,他不愿自己下半身就这么苟延残喘,但又没胆子自缢,只能成天躺在床上,看着狭小的空间咿咿呀呀,吐出一些没有意义的音节。
  这样一看,自己这个皇帝当得还真是失败,就连自认为被宠在心尖尖上的皇后,也不曾来看过自己一面。
  时间一长,李铉之对苏浅心生怨念,但更多是渴望,渴望再见到苏浅一面,时间一天天过去,李铉之每天睁眼就开始期待,到了夜晚含恨闭上眼睛。
  除去这两人,苏莲儿和乔菱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其余嫔妃歇下了争宠的心思,过得越发和乐。
  苏莲儿被一条白绫夺去生命,乔菱怀有龙胎勉强保住了性命,只是腹中的胎儿一出生,就被天钦阁算出此子和国运相冲,乔菱在京城呆不下去了,只能狼狈地抱着自己的孩子贬至皇陵生活。
  起初,那些臣子对苏浅颇有微词,也忌惮苏浅扶持外戚干政,没看苏浅握有实权后,礼部尚书整个人都傲起来了,仿佛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是他一般。
  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苏浅第一个开刀的人就是礼部尚书,想要拉他落马也很简单,礼部尚书的证据跟筛子似的,随便找几个,都足以要了他的脑袋。
  "苏浅!你会后悔的,没有苏家,你拿什么在朝廷上立足!!"
  这是礼部尚书对苏浅发出的最后呐喊,随后他就步入了苏莲儿的后尘,一家人整整齐齐,算是在地府相聚了。
  礼部尚书虽死,但他的话还是在众人的心中留下印记,苏浅把苏家整垮了,她还有能倚靠的势力吗。
  没把苏浅放在眼里的那些官员很快就被打脸,因为他们发现,不管苏浅说了什么,第一个响应的都是项衔修和穆尚。
  次数多了,其它大臣也反应过来了,项衔修和穆尚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苏浅给笼络过去了。
  碍眼的人不在自己面前溜达,苏浅这三年过得那叫一个舒心,前朝有项衔修和穆尚派系的鼎力支持,苏浅的大部分政策都得以实施。
  这些政策不乏有臣子激烈反对的,但苏浅从系统那学来的知识告诉自己,可以执行下去。
  在和项衔修商量过后,由穆尚亲自坐镇,大齐短短三年,彻底变了样子。
  谁能想到,三年前多地灾情不断,百姓食不果腹的大齐,如今不仅风调雨顺,国库充盈,就连各地的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
  苏浅没有对任何地方区别对待,相反,那些自古以来就是穷乡僻野的地方,苏浅还多有扶持。
  从随时会死转换到和平安宁,能吃得上饭,就已经让百姓万分感激了。
  穆尚和项衔修没有隐藏苏浅其中的功劳,使得苏浅在民间的威望,达到了一个巅峰,甚至还有不少地方,为苏浅建立了庙宇,自发供奉苏浅的雕像。
  原先反对的大臣心服口服,也知道苏浅真的在做事实,不止一位大臣私下感慨,若苏浅身为男子,那必是帝王之才。
  “何须拘泥于男子身份,这天下,可还有谁能做得比太后更好。”
  穆尚冷哼了一声,在酒桌上语出惊人,大学士手抖,一旁的酒杯跌落到地上,发出丁零当啷的响动。
  “这可不得胡说啊大将军。”
  虽然当今圣上还年幼,但也是正儿八经的皇上,穆尚这话传出去,也不怕被人污蔑。
  大学士确实是为穆尚着想,穆尚对其微微颔首,却没有停下嘴里话。
  “各位,穆某不说胡话,在场都是股肱之臣,也是穆某信得过的同僚,敢问在座各位,撇开女子这点不谈,太后真真胜任不了那个位置吗?”
  说完穆尚又喝了一杯酒,然后对着几人拱手,屋内寂静一片,谁也没有开口。
  “如此,穆某先行一步,各位继续。”
  穆尚也不在意是,对着几人咧开嘴角,然后潇洒走人,他是走得干脆了,被留下的几人心乱如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想做第一个开口的人。
  “就是不知,这是太后的意思,还是穆将军的意思。”
  大学士吐出一口浊气,艰难开口,他身边的人默默扭头,幽幽吐出一句。
  “有区别吗?”
  大学士默然不语,是啊,有区别吗,穆尚敢说出这样的话,就是料定这群人不敢说出去,想到这里,大学士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大齐的天,要变了……
  若真让太后做成了,那这史书,可就真要为太后单写一页了。
  “其实,太后想要坐上那个位置,也不是不成。”
  有一个声音传来,大学士抬头看去,发现是兵部尚书,见大学士看过去,兵部尚书摸了摸胡子。
  “太后亲手掐灭了外戚做大的可能,哪怕她真的上去了,如今的局势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再者,太后真是有把圣上当作继承人培养。”
  兵部尚书一席话,让所有人陷入深思,是啊,就是苏浅上去了,又能如何呢,她走后,这天下来是李家的天下不是吗……
  被几人议论的苏浅和李齐,此时此刻正在宣德殿对峙。
  “母后,儿臣想要出去看看。”
  小李齐比三年前长开了不少,虽然还是一副稚嫩的样子,但明显比三年前机灵多了。
  “你是皇帝,再说了,你才多大?”
  第119章
  苏浅一脸头疼地看着李齐,他很聪明,就连项衔修也觉得李齐日后是个明君的料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