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士兵们很是兴高采烈。
他们在一处湖泊旁驻营,升起篝火,宰杀猎物,扒皮砍头。
少尉问他们要不要将瞪羚的脑袋带回英国,他们可以在明天要去的小镇上找人先处理一下瞪羚脑袋,送到比勒陀利亚制作成标本,然后运回英国。
凯瑟琳并不觉得瞪羚脑袋有什么好看,大概因为瞪羚有角吧。但几乎所有随从都很兴奋,阿拉斯泰尔也很想要战利品,那就随便他好了。
*
瞪羚肉口感意外的还不错,有点像牛肉又有点像羊肉,脂肪很少,撒了香料,烤得肉香四溢,香料的味道提高了肉的鲜美,凯瑟琳吃了好些肉。
晚上在湖泊旁边露营。说实话是挺冷的。点了许多篝火,士兵们人数够多,又是冬季,因此找到了许多树枝,砍了几棵枯树。他们还带了煤块,扔在篝火中,延长了篝火的燃烧时间。
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和物品,就是荒野露营也能跟在文明社会差不多。
士兵们烧了足够多的热水,水也是自带的,中卡上有6只大水桶。
还带了木浴缸,几名保镖将浴桶抬进专门的沐浴帐篷,注入一半冷水,再倒入热水。
凯瑟琳泡在木浴缸里的时候不禁在想,生活在一切都很便捷的城市实际体验不到多少“阶级差异”,顶多就是有钱一点。生活在处处都非常落后的地区你才能真正明白钱到底都能做到什么。
*
狮子和猎豹都有自己的地盘,狮子的地盘据说至少数十平方公里,在它的地盘里不允许出现别的捕食者。好在非洲的土地也足够大,狮子猎豹各守自己的“猎场”。
在进入狮子的“猎场”后,向导说不能开车了,汽车引擎声太响,会吓跑狮子。少尉命令士兵们下车,停放好车辆,派了4名士兵看车,其他人背上步枪、弹夹袋,腰间携带两柄匕首,步行前进。
凯瑟琳穿了男式猎装,戴了英军制式头盔,一路跟随部队前进。少尉很意外看上去娇滴滴的皇储体力居然很好,没有掉队,也没有抱怨太累。
他们悄然进入到可以用肉眼看到狮子的地方,要处在下风,这样人的气味才不会被狮子闻到。所有人都右膝跪地,双手托抢,手肘放在左膝上作为支撑点,举枪瞄准。
其他人都在等待皇储开出第一枪,他们已经很明白前任王后才是这次狩猎的重点人物,反而不是他们的王子。
时近正午,狮子大概吃过午餐了,正窝在一起懒洋洋的打盹。
狮群不大,之前从望远镜中观察,大概是3头母狮、1头公狮、5头幼狮的组合。向导说这是一个新狮群,可以优先猎杀公狮,公狮是外来者。而且公狮体型大,外表美观,狩猎者都爱猎杀公狮。
凯瑟琳也不想猎杀母狮,母狮才是狮群中的捕猎者,没了母
狮,幼狮就会死掉。
她端着步枪,深吸一口气,瞄准那头公狮,扣动扳机。
一枪命中。
阿拉斯泰尔随后开了第二枪。
母狮惊惶狂奔,在这片土地上,狮子不再是食物链顶端的动物,而是——人类。它们已经记得枪声,记得这种可怕的声响。
幼狮跟着狂奔,但它们跑的没有妈妈快,眼看着就被落下了。
少尉吹响铜哨。
士兵们也狂奔出去,胡乱开枪。
阿拉斯泰尔和伊戈尔拉住凯瑟琳,不让她跟着跑上前,士兵们乱开枪,可说不好会不会有子弹打到她。
凯瑟琳十分兴奋,“是我打中了!”哇!怪不得男人都喜欢打猎呢。那天打中瞪羚她也没有多么激动,可这是狮子吔!就觉得自己超牛的!
可把她得意坏了!
*
乱哄哄了半个小时,少尉又吹哨,召唤士兵们返回。
没多久,士兵们喜气洋洋的扛着奄奄一息的公狮回来了。
少尉怀中抱着一只幼狮,看上去很小,可能只有几个月大,看着更像一只小猫,而不是顶级捕食者。
“殿下,是一头小狮子。你想养它吗?”
凯瑟琳有点犹豫,“喂它吃什么?”
“肉和奶。”向导说。
那倒是不难。
*
公狮体型庞大,身上中了数枪,血流满地,血腥味十分浓重。
向导带他们往回走,说血腥味可能会引来鬣狗群,鬣狗可是草原上的疯子,成群的鬣狗战斗力极强,什么都敢啃上一口,狮子落单也会被它们围猎吃掉。
公狮一直吊着一口气,它玻璃似的眼眸仍然有一丝光彩,还怪可怜的。这就叫“弱肉强食”吧,人类才是这个地球上的最高主宰,拥有制造、使用工具的能力,就算你是顶级捕食者,也抵不过子弹的杀伤力。
凯瑟琳若有所思。
人类社会也同样是动物社会,弱肉强食才是常态,只是因为人类发明了“文明”,发明了法律来保护弱者,才让人产生错觉,以为弱者可以生存下去。
其实不是。
人类社会一直都是这样演化的,底层没有权利延续基因,但会迭代,那些有钱人、贵族遵照“嫡长子继承制”,如此才能将财富和姓氏一代代传递下去。底层没有后代,自然会有小儿子、私生子降低阶层来成为新的底层。
但这个话题太过“社会达尔文主义”,一般社科学家对此讳莫如深。
所以普通人常说“我祖上阔过”,至少一半时候是正确的。
*
8月的最后一周,凯瑟琳与阿拉斯泰尔结束了为期8周的蜜月,返回英国。
狮子皮还留在比勒陀利亚的工匠那里进行硝制工作,没能随着他们一同返回伦敦。阿拉斯泰尔问凯瑟琳要把狮子皮放在哪里,凯瑟琳没什么意见,随便他。
他兴致勃勃的说想放在马尔洛奇庄园,明年夏天他们可以去凯恩戈姆山消夏,国王夏天也会去附近的巴尔勒莫尔城堡消夏,以前父母每年都带他去马尔洛奇庄园过夏天。
凯瑟琳是挺喜欢凯恩戈姆山的,有山有水,风景极好,气候也好。
只是明年夏天……先不要想那么早吧。
*
到达伦敦是8月的最后一天。
德国与波兰之间气氛紧张,但德国仍然没有动静。
回了克拉伦斯之屋,府邸已经全部修完毕,不能说焕然一新吧,也很让人满意,是一处温馨又宽敞的住宅。
上楼洗漱一番,倒头就睡,半夜才被饿醒。
阿拉斯泰尔不在床上,看来也是被饿醒了。下楼先看看客厅,没人。
又去厨房,少爷正在煎培根。
她还是头一次看到他下厨房,不由得觉得很好笑。
她穿着软底拖鞋,因此几乎悄无声息,走到他背后,猛地大喊一声。
阿拉斯泰尔吓得手一抖,扔了锅铲,转身抱住她。
“你可真调皮。”
“你也饿了吗?”
“饿了。你要吃什么?我只会煎培根和鸡蛋,顶多算上炒鸡蛋。”
行,至少不会饿死。
“牛奶。”
他放开她,打开冰箱,取出牛奶盒,拿了一只玻璃杯,给她倒了一杯牛奶。
“这几天的报纸呢?”凯瑟琳一口气喝了大半杯牛奶。
“在客厅吧。”
她便又去客厅拿来这一周的报纸,走到餐厅,按照日期翻看。
看着看着便皱起眉头。
阿拉斯泰尔端着托盘进来,“怎么了?报纸上有什么令人烦恼的消息吗?”
“这是25日的报纸,上面说,德国已经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协定,这是苏联自己的《消息报》报道的。”
《消息报》在苏联地位极高,是苏维埃的党/报,上面报道的消息一定是确定的。
阿拉斯泰尔放下托盘,接过报纸,迅速浏览了一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正文内容很少,一共5条,最重要的应该是第一条,“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
但这有用吗?作为军校毕业生、王室成员,很明白协定和条约最终都是会被打破的。
凯瑟琳看着他,“这份条约一签订,英国想再跟德国谈条件就更不可能了。”
阿拉斯泰尔也皱眉。
波兰?
“可能就这几天了吧。”
*
次日,9月1日,上午9点。
满大街都是报童挥舞着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号外:今日凌晨,德国入侵波兰!
*
实际相同的内容早在8点的电台新闻中便已经报道了,只是当然没有报纸详细。而且电台新闻似乎并不认为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只是简单说明了一下,开战时间是凌晨4点45分,德国军队越过边境,直奔但泽自由市。
女管家让人买回号外,自己先看了一遍:天哪!跟皇储殿下的预言一模一样!德国果然在《慕尼黑协定》签署后不到1年的时间,入侵了波兰!
第235章
德国出兵理由是前一天(8月31日)波兰人对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市电台发动攻击,并播放了反德节目,德国认为这是波兰军队的入侵行为,因此采取了反击的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