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英格丽德忧伤一笑,“你说的很对,祖父他……没有遗憾。他之前还总是担忧,阿拉斯泰尔这个笨蛋恐怕找不到他爱的女孩结婚。看看你们,你们是多么幸福的一对呀!快让我看看小米沙。”
索科洛娃伯爵夫人马上让保姆抱来米沙小王子。
英格丽德很爱小教子,陪着凯瑟琳抱着孩子去见曾祖父。老王子虽然不能说话,但神智还算清醒。他动了动手臂,亚历珊德拉便示意凯瑟琳将米沙放到床上。
米沙撅着小屁股在床上爬来爬去,凯瑟琳捞回小胖子,让他抓住曾祖父的手指。
小家伙的手十分有力,曾祖父心里高兴,竟然露出微笑,口中发出“荷荷”的声音,似乎在说什么。
凯瑟琳心头怪有些难过的:人之将死,实在痛苦。
不过就像她说的,老王子的一生没有什么遗憾,出身顶级富贵,母亲是女王,因为长得像母亲,备受宠爱;兄妹关系都挺不错,没有遗传到血友病,又如此长寿;有儿有女,儿女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现在还有了第四代,他今天又见到了最小的孙子,可以安心的走了。
*
接连几天都在赶路,虽然专机上有卧室,凯瑟琳也还是觉得很累。
晚上留在巴格肖特公园,亚历珊德拉抱走了小米沙,说让他俩好好休息。
阿拉斯泰尔心情糟糕极了,晚餐都没怎么吃。
他絮絮叨叨的跟妻子说他小时候的事情,祖父很爱他,但也对他要求严格,期盼
他能为康诺特家族增添光彩,可惜他一直都很平庸,内心常常愧疚,知道自己很难达成祖父和父亲的期待。
凯瑟琳心说这有个专门的名词可以形容,叫“望子成龙”。可惜,有时候子不一定能成龙,没准成了“虫”。倒是他如今成了一国总督,还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督,这下该算是“光宗耀祖”了吧?
好好笑,耀祖,哈哈哈。
其实他能力是有的,并且还意外的靠谱,以前还是太小透明了,为人木讷,不受王室直系重视。
凯瑟琳恍然发觉,他跟她们刚认识的时候变化已经极大。难道是我让他改变的?我可真是了不起呀!
*
次日早上,先去看望了老王子,随后一家三口驱车前往白金汉宫。
作为一国君主,凯瑟琳此次是以私人身份来到英国,只谈私人感情,不谈公务。
见到乔治六世,凯瑟琳很吃惊:伯蒂表哥你怎么了?你看上去像是老了5岁!
果然,“灭国”的危机压力太大了!伯蒂是个老烟枪,伊丽莎白王后说伦敦大空袭那几个月,伯蒂全靠香烟续命,抽得贼凶!伊丽莎白想劝他少抽一点,结果,国王陛下居然哭了!
伊丽莎白也要哭了,她本来性格开朗、很爱笑,并不喜欢向别人诉苦、抱怨,可此时她也忍不住要诉一诉苦,仿佛只有凯瑟琳这个前妯娌、前王后才能理解她的苦闷。
凯瑟琳确实能理解他俩,向来灭国的末代君主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参考沙俄的尼古拉二世。王室也非常讲究这些,在他手里灭了国,可是有愧祖先、有愧国家的事情。
伯蒂有些害羞,“好啦,奥莉娅好不容易能回伦敦,你别总是说这些无用的话。奥莉娅,你过来,我有话要跟你说。”
伊丽莎白知趣告辞,“我去看看我们的小米沙。”
*
乔治国王叫了小夫妻俩去他的办公室。
墙壁上挂着一张巨幅欧洲地图,凯瑟琳看了看,有意思,用红色标注苏联目前的控制范围,用蓝色标注德国实际控制地区,其他中立国用白色标注,德国的盟友用浅蓝色标注。英国就是英国,没有特别的颜色。
“你们匆忙赶路,知道这几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德国对美国宣战了吗?”凯瑟琳问。
伯蒂摇头,“很奇怪,还没有宣战。美国目前也只是向日本宣战了。”
咦?哪里出了问题?
凯瑟琳感觉不太妙。
“德国不为它的盟友发声吗?”
“不清楚。你知道德国想跟英国和谈吗?”
和谈?
凯瑟琳觉得好笑,怎么可能嘛!带英的面子不要的吗?媾和只是投降主义者的遮羞布罢了。
“他们在做梦!”
“德国派了鲁道夫赫斯来伦敦谈判,他是纳|粹|党的副元首。”
凯瑟琳:!!!
你们德国人怎么回事!
不是,你们英国人怎么回事?
她想了想,“谈判失败了。丘吉尔提出什么要求?”
“退出法国,让戴高乐返回巴黎,法国普选新总统,组建新内阁。”
她摇头,“希特勒不会同意,赫斯也不会同意。”
偌大法国,有人口有资源,民间极为富有,德国不可能放弃法国。
“德国的要求呢?”
“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德国专心对抗苏联。赫斯是5月底来的,当时德军正一路高歌猛进。”
凯瑟琳点头:确实,那时候德国可是猛得让人害怕,也有足够实力跟英国谈判了。
不过么,和约就是用来撕毁的,只看英国愿不愿意陪德国玩了。丘吉尔这个坚定的鹰派,会先试探出德国的底线,然后翻个脸。
“赫斯现在在哪里?”
“丘吉尔下令将他关押起来了,在英格兰的某个地方吧。我不想知道他到底在哪里。”伯蒂又点着一根香烟。
这一会儿他抽了三根烟了,烟瘾实在太大了一点。
“伯蒂表哥,你别抽烟了,房间快被你点着了。”
伯蒂羞赧一笑,在烟灰缸里摁灭香烟,“抱歉。”
凯瑟琳在想美国与德国为什么还没有互相宣战。美国目前只对日本宣战,那就是太平洋战争;不对德国宣战,美国便不能介入欧洲战场。
她需要美国介入欧洲战场吗?其实也不是那么需要。美国只要当好世界兵工厂,这场造孽的世界大战还还是会结束的,因为谁都打不了消耗战。这也是德军为什么一直都在打“闪电战”,就是一个字,“快”,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打不起消耗战。
战争机器一旦启动,很多事情就无法控制了。
她想了好一会儿,才问:“英国对日本宣战了吗?”
“昨天宣战了。”
“还有哪些国家对日本宣战了?”
“法国、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好些国家。”
第329章
也就是说,英国的小弟们都跟着宣战了。
英法在东南亚还有好些殖民地,三大橡胶产区中,菲律宾归美国实控,印度尼西亚是荷兰的殖民地,但在荷兰被占领后,已经失去对印尼的控制,澳大利亚趁虚而入,和印尼达成了商业合作伙伴关系;至于泰国(此时国名为暹罗),她是法属印度□□与英属缅甸之间的缓冲国,因而成了东南亚唯一仍然保持独立的国家。
暹罗的橡胶产量世界第一,因此成为日本的必争之地。11月23日,日本陆军入侵暹罗,几个小时后,暹罗总理宣布与日本达成同盟合作关系;并在昨天宣布与英、美等国进入战争状态,也就是跟着日本向美、英、澳大利亚等国宣战了。
啧啧。
big胆!
目前就等于3国瓜分了最大的3个橡胶产区,德国无暇在东南亚搞事,日本除了要满足自己生产所需,还会提供给德国一部分橡胶。
所以这就是德国必须同日本结盟的意义所在。
“美国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太平洋战场上击败日本,其他国家她不会在意。物资问题不需要考虑,只需要考虑美国何时对德国宣战,或者德国何时对美国宣战。”
伯蒂长叹一声:曾几何时,大英帝国与他国开战,居然还要考虑曾经的殖民地会不会参战的问题?
伯蒂再一次感受到帝国的衰败就在眼前,他既没有办法力挽狂澜,也没有能力重铸辉煌。这令他痛苦万分。
他试探的问:“美国会对德国宣战吗?”
“不好说。按说德国应该早就宣战了。希特勒在顾虑什么?”
*
希特勒正在柏林总理府大骂日本这个猪队友!
八嘎!
你们动手前能不能动点脑子!该死的日本猪猡!
他自诩是个会动脑子的“政治家”,美国很重要吗?确实重要,美国的gdp目前是全球第一,从农产品到高科技(几乎特指军用飞机)应有尽有,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尽管德国实际并不太能计算美国的产能有多强大,但政界到军界都一致认为,美国乖乖旁观就好,千万不能拉她下水。
当务之急是苏联,德军正在莫斯科展开艰苦卓越的城市争夺战役,苏军素质可疑,但极为顽强,德军几乎是一条街道、一座大楼这样的占领。
德军集团军司令抱怨苏军就像“德国小蠊”,超级难打,德军占领了街道或是大楼后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清扫苏军残兵,他们狠到哪怕只有一名士兵存活,都能拼走好几名德国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