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湖羊是太湖流域的一种绵羊品种,因为它的核心产区在浙江省湖州市,所以这羊叫湖羊。
要说这羊肉多好吃那是真不至于,姚新泉看中它的是湖羊的繁殖能力。
一般情况下母羊怀孕绝大多数都是单胎,双胎的比较少,三胎的那更是没几个。
可湖羊不
一样,湖羊每年可以产两胎,每胎基本都是双羔或者三羔。
同样的饲养条件,时间更短,那这就是钱啊!经济效益不就这样提升上去了?
但是也有问题,湖羊更习惯南方湿热的气候,适合圈养。但是他们北疆这边除了特殊天气以外还是以放牧为主的,如果只是引进湖羊那可能不太行。
所以就得配种,配其他的以保证能适合本地气候,并且还能提高肉质。
所以姚新泉又盯上了本地的阿勒泰羊跟外国的杜泊羊。
阿勒泰羊那就不用说了,这算是新省比较优良的品种。除了其本身更适应本地气候以外,让姚新泉同样在意的是它的耐粗饲以及抗逆性。
在大雪封山以前姚晓刚他大学教授的爱人给他邮寄了好几本跟牲畜饲养、培育等等相关的书籍。刚好因为楼宇那阵子要去北京出差,所以姚新泉又让他帮自己跑了一趟那边的书店,把跟牲畜饲养有关的书全买了邮寄回来。
一个冬天她至少好好看完了二三十本专业书,笔记都做了好几本,这是她觉得比较好的一种杂交培育方式,即阿勒泰羊、杜泊羊和湖羊的三元杂交培育。
杜泊羊的话,这是一种原产于南非的肉用绵羊,适应干旱气候。这种羊的肌肉发达,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也还行,最重要的是肉质还很好。脂肪分布均匀,瘦肉率高,口感也很细嫩,算是国际上肉质比较受认可的羊肉了。
姚新泉目前盯上的市场除了新省本地的之外,其实比起内地市场,她甚至更重视中亚这边。
为什么?因为新省太大了,出国都比去内地近!
如今交通又没有那么发达,肉类往内地运也很费事儿,成本也高。这成本一高,人家还不如买本地的。
但是如果出口就不一样了,交通成本绝对是会考虑在肉本身的价格内的。
出口的话那肯定还是要对肉的品质有一些要求,所以姚新泉才想着哪怕阿勒泰羊的口感其实不错,但还是有改良的空间。
至于到底用谁的母本谁的父本这个再说,毕竟杜泊羊也不知道搞不搞得到呢,希望能找到杜泊的种公吧!
怕姚新泉失望影响了两人的合作,马强咬牙,“这样,妹子你先别着急,我去找人问问,那杜泊羊我确实是没招了,湖羊那边我去帮你打听打听!”
姚新泉自然是说了一篮子的好话才挂了电话,挂了电话她也没了睡意,“系统,你那边有杜泊羊的获取渠道吗?”
“没有哦!本系统是救助系统,因为只对方圆一百公里范围内的单子进行派单,所以系统提供的其他有效信息也只是方圆一百公里范围内呢!”
行吧,姚新泉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而且她本身也不可能将所有希望寄托在系统身上。
目前比较靠谱的话还是得去找找那位教授,杜泊羊这个品种都是从他那些材料里知道的,想来也许有渠道?
只是两人非亲非故,姚晓刚的关系都隔了好几道弯儿,贸然找过去让人家帮忙确实也不太合适吧!
目前她的最优选择是用湖羊的母羊与杜泊羊的公羊进行第一代杂交,让这一代杜湖杂交羊兼具多胎跟增重快、肉质好的特点。
之后再用这一代的杜湖杂交羊与本地阿勒泰羊进行再次杂交,产生三元杂交的后代,期望的是能够综合多胎、增重快以及口感好、抗逆性等特点。
当然了,是期望能有。
姚新泉还挺看中抗逆性这个特点的,要是抗逆性不行,这好不容易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没两代又回去了,或者往不好的方向去发展,那就亏大了。
阿勒泰羊作为本地羊,它们是经过长期自然选育保留了抗逆相关基因的,在杂交中都有可能发挥作用,作为杂交父本更好,能提升后代的环境适应能力。虽然说目前她没打算用杂交羊再去培育,但还是很看重这项特质的!
所以她还得找一下优质的阿勒泰种公,这个活儿她没找系统,在喂完牛羊后又去了萨哈列家。
其实本地买牛羊不是一定要到羊贩子家里买的,本地也有大巴扎,就是集市,也是本地的牲畜交易市场,她爸妈之前就是在那边买的。
只是巴扎里的牲畜质量参差不齐,自己想挑的话还得东家买两只、西家买五只,太费时间了。自己一个人经营这个牧场,又有很多想法,哪有时间天天泡在巴扎上买牛羊?而且还不是天天都开!
另外,看中了还得自己安排运输,太麻烦了!
萨哈列为人不错,收羊的眼光也不错,从他那边买哪怕比巴扎上贵一些,但是省事儿啊!
而且如果长期合作的话肯定还是会有一些价格优势的,所以她还是去找萨哈列。
第45章
马强挂了电话之后烦躁地揉了揉头发,马芳芳见状无语得不行,“你那头上本来都没两根毛儿了,可别再折腾你那头发了,咱俩现在站出去看着都不像同辈儿!”
马强翻了个白眼,“你知道个屁!”
“行,我不知道屁!谁能有你了解屁啊!你这没联系上人家的时候发愁,这费尽心思好不容易联系上了怎么更愁了?”
“人家给我出了个难题啊!现在是我求着人家想买东西,人家能拿捏我,我肯定得想办法给她办成这事儿,但哪有那么好解决呢?”
“她让你干什么?”马芳芳好奇了起来,咋就难成这样?
“她想搞点湖羊回来养殖,我到哪给她搞去?”马强生意做得不算特别大,基本上也就在北疆范围内,南疆都很少去,更别说内地那边了!
距离远不说,吃个饭也费劲儿,到处也找不到清真馆子,他才不乐意去呢!
可这湖羊就是人家内地的,他缩在北疆到哪找去?
“那你认识的人中有谁有这个路子吗?”
马强叹气,“我这不是正在想呢吗?我估计找私人老板可能难啊!”
“你不找私人老板你找谁?难不成你还找人家国家单位?谁理你啊?”
马强一愣,随后眼睛立马亮了起来,他搂住马芳芳便亲了一口,“你这次还真是猜对了!我有点事情要出去一趟,你自己在家吃饭吧!”说完便走了。
马芳芳切了一声继续看电视,她才懒得管他那些事情呢!
马强提前打了个电话后就跑了一趟市里,白杨见到他笑着锤了他一下,“你啥事情急成这样?电话刚撂下就来了吧?”
马强把自己顺路带来的东西给他放下后寒暄了两句便说明了来意,“你记得之前带我去过的那个畜牧业协会不?”
白杨本来脸上带着笑,听了这话笑便淡了下去,“怎么,之前带你去你不愿意加入,现在怎么又提这个?”
北疆的畜牧业协会才成立没有多久,算是起步阶段,目前主要的会员也就是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行业专家以及一些国企的代表。
但如今市面上养殖户不少,而且也有渐多的趋势,他们这个协会想要发展起来必不可少是要加入许多的养殖户代表的。
往大了说,这是对畜牧业市场的改革、技术的推广以及行业协调方面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往小了说,一个协会想发展怎么能没有活动经费呢?经费从哪儿来?还不是会员的会费?难不成还指望财政拨款?
白杨是一家国营兽药企业的员工,他的工作内容就包括了对接行业协会,听到他们在拉新所以他便想到了自己的发小马强,还带着马强去参观过协会。
他想着马强虽然不算是养殖户,但是到底每年手上也要经手那么多的牛羊,也确实该加入协会的。
谁知道他竟然没加入!
虽然说这事儿对他也没什么影响,但是就是觉得好心被人当成驴肝肺了!
马强此时也听不好意思的,但是当时他是真觉得他没必要加入啊?不说别的,一年会费500块呢!有这500块干啥不行?
他尴尬地笑了笑,“嗐,我这不
是当时目光短浅吗?你知道我的,我跟你可不一样,你是正儿八经上学出来的,我就是个野路子是个粗人,我懂什么啊?那我想着我就收羊卖羊,这协会啥样跟我有啥关系?到时候万一再强制我参加什么活动,多麻烦啊!”
白杨哼了一声心里还是不大痛快,但到底已经过去那么久了,他也早都想开了,见他这低三下四的模样倒真起了几分好奇心,“那你这怎么又突然觉得协会又用了?”
马强这人就像他自己说的是个粗人,说话做事都不喜欢兜圈子,所以便把情况大概说了一下,“她是我现在一个特别大的客户,我想跟她把这个销售渠道稳定下来,所以人家提了这个想法,虽然说没要求我必须办成,但我想这不就是个诚意吗?总得想想办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