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他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姚新泉的肩膀,她抬起头,看到他,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彼此的心意都已明了。
吃过晚饭后,两人也不嫌热挤在一起靠在躺椅上看星星。“明天去拉机器?”姚新泉问。
师月江点头,“之前就商量了,厂里除了给大哥、还有专门找他预定的人之外,咱们不做鲜奶生意,主要还是做奶粉跟奶制品生意。”
没办法的事情,太远了。
如果说他哥的朋友客户都在本市的话,那么做鲜奶生意无所谓,但问题是都在内地啊!总不能天天空运吧?
姚新泉家牛奶品质是好,但也没好到说是少喝一口就短几年寿命,在本身价格就不低的情况下再加上运输的成本,真没必要,还是奶粉方便一点。
至于他们不嫌价格高一定要鲜奶的,那也行,托运呗,只要有钱什么办不成?
姚新泉嗯了一声,“厂子走上正轨前你主要顾那边吧,牧场这边我自己能行!”
确认这是姚新泉的真心话后师月江也没拒绝,反正牧场真需要他的话
,就算姚新泉不说,他长了眼睛也能看到的。
第158章
苜蓿晒得差不多了,因为早晨露水又打湿了苜蓿的原因她稍微多晒了一会儿。她也没有专门测量含水量的机器,按要求是需要确保含水量在60%-65%左右。她用手拧茎秆微渗水,叶片也容易折断,估摸着应该是差不多了,这才把苜蓿都耙到了一起,然后堆放到了阴凉的地方。
不能晒得太过了,不然纤维过多,很难压实。
她打了个电话,没多久就有人驾着马车过来了,马车上放着铡草机,是姚新泉请了三个人过来。别说她家里没有铡草机,就算有,她也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弄完这么多的。
“不用切得太碎,大概两到三厘米就行了”,她大概比划了一下,“差不多食指两个指节的长度,长短差不多就行。”
几人都笑了起来,“我们干活你放心啊!”
家里人多地少的时候,不少人家就会出来打打零工,钱未必有多少,但也能补贴补贴家用。
姚新泉没留在这里监工,她回去煮了一壶奶茶拎了过来,又拿了几个碗摆在一边示意众人自取,她则是用三轮车载了几桶水去浇菜地了。
他们这儿比起南疆许多地方来说已经算是湿润了,但是种菜如果一段时间不浇水那地上都能裂口子,干的。
这块儿菜地开在这里,最开始是考虑到附近有个渠沟,浇地什么的也方便,但后来出了那事儿,虽然说上下游应该已经有人用河里的水灌溉了,但是姚新泉想了想还是决定再等等,所以不忙的时候干脆就从家里带水过来浇地。
水桶没搬下来,她把车厢上放着的水管拿了出来,然后放在桶里灌满了水,确保水管里没有空气后,她捏紧了水管的一头,另一头放在水桶里,然后拉着管子往远处走,到了需要灌溉的地方,她放低了水管,手也松开,水顺着管子便流了出来,也算是虹吸原理吧。
凑活着浇了菜地后,又把豆角摘了不少。豆角这种东西就是要么没得吃,要么怎么吃都吃不完。当然了,其他蔬菜其实也是一样。
她把豆角、黄瓜、花菜、包菜等等都弄了不少回去,放在地里不吃要么就长老了,要么就坏了。
姚新泉把豆角稍微洗了洗然后头尾掐掉在锅里烫上几分钟后捞出放在外头晒着。
又把豇豆、包菜洗净晾干水分后塞到了泡菜坛子里面。
她把泡椒、冰糖、白醋找了出来,又找了个无水无油的干净空罐子,把心里美萝卜削皮,切成块儿后放到罐子里,然后把泡椒、冰糖、白醋都依次放进去,密封上放在阴凉处,大概两三天就能吃,又酸又甜又辣,夏天吃很是开胃。
今天是点点在家玩,姚新泉在处理黄瓜的时候需要把中间的芯剔除,她剔除一根,点点就蹲在她脚边张开嘴等着投喂,看得姚新泉觉得好笑,“你怎么这么喜欢吃黄瓜啊?”把黄瓜杀了杀水分后又腌上了。
随后开始准备午饭,她和了一块儿面,准备擀面条。她家里有个特别大的案板,是专门用来做面食的,擀面条什么的特别好用。
姚新泉力气大,不管是揉面还是擀面做的都好,不过她一般懒得做手擀面,太麻烦了。
她把豆角掰断,又把提前用油炒好的五花肉片端了出来,连油带肉舀了一大勺倒进锅里,随后加入切碎的西红柿,翻炒一会儿后又把豆角放进去,加入调料跟大量的水后盖上盖子焖煮一会儿。
等水开了后,她找了个干净的碗盛出一碗汤,随后把面条铺在锅里,调小火慢慢焖煮。
那边一上午三个人把苜蓿都切碎了,姚新泉给人结了账后又约了辆拖拉机等下午过来压苜蓿。
另一边师月江到了市里后先去一家汽车店把他哥定的车提了回来,是一辆军绿色的皮卡,车斗不小,拉点什么都挺方便的。
提了车后他又赶紧去了火车站,连人带机器都接上后拉着人便往县里走。
把机器安顿好后,师月江带着人回了牧场。此时已是正午,太阳高悬,炙烤着大地。姚新泉在厨房里忙碌着,锅碗瓢盆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与外面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不久,饭菜的香气便从厨房飘散开来,勾起了人的食欲。
她琢磨着要去买一台电风扇了,别的屋子都不用,就厨房里需要,中午做饭真的要人命啊!
师月江带着人回到牧场时,已是饥肠辘辘。师月江给他指了洗手间的位置后赶紧去了厨房,看到桌上的那一大盆蒸面忍不住笑了起来。
“咋了?嫌我做的不好啊?”姚新泉哼了一声。
师月江笑着解释,“没有,特别好,我们一进牧场就闻到香味了。只是觉得特别神奇,我家之前没用这种不锈钢大盆装过饭。”
姚新泉要用锅炒个花菜,所以干脆就把蒸面都盛了出来。她做的多,家里盘子都装不下,干脆就拿了一个特别大的不锈钢菜盆装面,就这样都冒尖儿了!
她把花菜盘子放在桌子上,“那你以后可得适应适应,这只是不拘小节,又不是邋遢,盆子我洗的可干净了!”
师月江赶忙讨饶,“是我说错话了,是我不好。”
姚新泉本也没计较这些,又让他把冰箱里放着的拍黄瓜和糖渍西红柿端了出来,又把提前捞出来的泡菜稍微切了切弄了一盘子摆在桌子上,等人进来后便招呼他快来吃饭。
赵群学有些受宠若惊,他不是江星集团的老人,算是师星野在买奶厂设备的过程中发现的人才,拉到北京去培训了小半个月这才过来。
师星野最开始就跟他讲明白了,招他是让他去北疆那边的,不是往北京走,去不去看他自己的选择。
他本身就出身边疆,这么些年也没去内地发展过,所以对此完全没意见。
他听江星的同事说了,这次是去帮小老板还有小老板娘做事,他当时就有点犯怵。
他上一份工作不愿意继续干下去的原因就是老板的一堆七大姑八大姨都要插手公司,并且一个个都觉得自己特别能耐,觉得自己是给他们家打工的就能对自己吆五喝六。自己好像不是他们公司的员工,而是他们家的长工。
至于什么外行指点内行的,这都不算是事儿了!
一堆破事折腾的他心力交瘁,干脆就收拾包袱滚蛋了,所以不免担心这位是不是又是会给自己添堵的主儿。
但一路上两人虽然没聊太多,他能看得出来,小老板不是个外向的性子,话不多,但是说出来的话却不会无的放矢,看着不难相处,那之后就看小老板娘了。
此时见姚新泉热情招呼他吃饭,桌上的饭跟他所想象的有钱人家天天大鱼大肉鲍参翅肚也不大一样,就是
一大盆让人看了就觉得有食欲的豆角蒸面以及几个家常菜,不算太丰盛,但是他的心好像一下就定下来了。
招呼他吃饭,姚新泉先给他挑了一大碗蒸面,师月江拿过她的碗给她盛了一碗,又给自己盛了一碗。
姚新泉想了想跑去厨房拿了一头蒜过来,“吃吗?”
师月江笑着接了过来熟练剥皮,“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为啥不吃!”
赵群学心里小老板的富豪形象渐渐倒塌,但莫名心里就高兴了起来,“我也要一瓣!”
师月江把姚新泉提前留给小家伙们的饭端了出去放在廊下让他们自己吃,又洗了手回来坐下吃饭。
吃了两口安抚了下自己的肚子后他才介绍,“这位是赵群学,之前在一家奶制品厂做副厂长,厂里的所有工作都有接触,大哥让他来是让他做厂长的,统筹厂里的所有生产。”
姚新泉把嘴里的面咽了下去笑着朝对方点了点头,“那感情好啊!大哥看人的眼光我是很信的,有他这种内行人,咱们也不至于抓瞎了。”
开好一家厂子或者一个公司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然了,草台班子什么的就无所谓了,但是想正经做一家公司出来就没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