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一瞬间,神龛里东皇太一的面容与冥王身影重迭诡谲。
  “警察同志,这边请!”祠堂外骤然响起喧哗。
  楚云霁睫毛微颤,透过缝隙看见几个警察跨过门坎,向他们走来。
  “这些就是盗墓团伙?”一个年轻警员屈指叩了叩困住他们的绳子。
  村民们连连点头。
  警察们互相对视一眼,不像。
  一个警察上前,拿着冷水微微洒着,将众人滴醒,“醒醒,醒醒。”
  陈原最先醒来,猛然抬头,看到面前的警察,喉结滚动间扯出沙哑嘶吼:“同志!我是京市xx派出所的!”
  林晓南此刻也醒了过来,小声喘着气,“我们不是盗墓贼。”
  楚云霁和卫然也跟着睁开眼。
  那警察上上下下的打量着陈原,“别胡说八道,京市距离n省那么远。”
  陈原赶忙示意警员翻找口袋,“我衣服口袋里有证件。”
  警察掏了掏陈原口袋,陈原的警官证啪地展开,国徽映得满室生辉。
  村长还正念祭祀语呢,只往这边瞥了一眼,手中三炷香“啪嗒”掉在供桌上,但他也顾不上捡,赶忙跑了过来。
  “误会!都是误会!”村长老脸涨成猪肝色,哆嗦着去解众人腕上麻绳。
  警察们问道,“那你们跑这山沟沟里干嘛?”
  “我们搞民俗研究的!”卫然赶忙接道,适时摸出手机,亮出账号及粉丝数,“我们来做田野调查,陈警官是随行安保。”
  楚云霁揉着腕间的红痕起身,瞥见冥王正俯身拾起那三炷香,苍白的指节抚过香尾焦痕,插入香炉里。
  青烟袅袅,没入东皇神像微阖的眼帘。
  冥王周身萦绕着一种楚云霁从未在冥王身上见过的情绪。
  脆弱的、落寞的。
  楚云霁的心倏忽地漏掉一拍。
  神也会……可怜吗?
  而且冥王大人这个样子,他都不好意思算刚刚的账了。
  于是他面向村民们,突然问道,“盗墓贼是怎么回事?”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解释,虽然杂乱,但也让楚云霁听懂了。
  青槐村附近的山上有一个大墓,三十年前考古队来过,七天死了十二人。
  之后,那座墓就被回填了。
  可是最近,又有一伙盗墓贼盯上了那座墓。
  村民们就将外来的楚云霁等人当成了盗墓贼。
  “你看我们这什么都没拿的,像盗墓贼吗?”卫然郁闷的吐槽。
  警察也都笑了笑,他们刚刚进来一眼也看出来不像。
  这四个一个个细皮嫩肉的,尤其是不怎么说话的那个青年,俊的像明星。
  哪还需要盗墓。
  “大早上的,你们从山南边那条路跑过来,我们可不就是怀疑吗。”一个村民低头说道。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村长边道歉,边在一旁狠狠瞪了那多嘴的村民一眼。
  “对了,我们过来的时候,听到有个村民说山南都是横死鬼,这是怎么回事?”楚云霁将来时提到的话拿出来问道。
  “误会误会,”村长赶忙解释,“这不是要吓唬那些盗墓贼吗,村里人编的。”
  楚云霁和卫然对视一眼,他们刚刚还以为是真闹鬼呢。
  见是一场误会,警察们也都撤退了,来得快去的也快。
  楚云霁见事情解决了,下意识往冥王大人那看去。
  冥王大人的玄色袍袖垂落,香炉青烟在冥王眉宇间缭绕,他凝望神像的神情专注,整个人好似沉浸在那方天地中一样。
  楚云霁本想上前的步伐瞬间又后退半步。
  于是看向礼貌询问道,“村长,我们能在村子里逛逛吗?”
  反正他们现在也没有别的线索,不如多走走。
  “可以可以,我带着你们逛逛吧。”村长自告奋勇说道。
  楚云霁跟着村长向外走去,刚出了祠堂门,一只冰冷的手就覆上他手背。
  楚云霁想挣扎,但是没挣扎开。
  他侧头看向这手的主人,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冥王大人此刻,十分悲伤。
  祠堂间游荡的穿堂风掠过他后颈,带着某种欲言又止的震颤。
  于是他渐渐的放弃了挣扎。
  等他们走出祠堂门,就在村长的带领下在村子里瞎逛。
  青石板路上漾开细碎足音,村里的小孩不怎么见外人,缀满补丁的棉布鞋追逐着外来者的影子。
  梳羊角辫的女童将狗尾草环戴在鬓边,忽地挨近楚云霁身侧,一走一跳,脆生生的调子唱道,“月亮起来把头梳,清早起来打早书。”
  楚云霁俶乎的停住脚步。
  “怎么了,楚先生?”村长问道。
  “小谷杨花叶叶细,当得阴阳看好地。”这曲调从喉间溢出时,楚云霁自己都怔住了。
  孩童们眼睛一亮,忽然围作圆圈,脚在原地打出古老节拍,“千家请你去看地,早晨看是阳间地,黑时看是阴地形,当得阴阳教徒弟。血河番,血河流,树起黄翻结绣球~”
  楚云霁突然望向村口虬曲的老槐树,恍惚间,见无数褪色的红布条正在风中舒展。
  找到了。
  楚云霁轻笑,明明是摆在眼前的东西,他竟然没注意。
  第171章 痕迹
  《淮南子》有言,“槐者,鬼木也,立天地之中,掌晦明之变。”
  槐树羽状复叶昼展夜合的特性,与杨花相似,也使其成为昼夜阴阳交替的天然载体。
  而“当得阴阳看好地”正对应槐树在风水学中“通阴阳界”的特殊地位。古时堪舆师常以槐树为坐标,通过其根系走向判断地脉阴阳。
  槐树作为阴阳界碑的民俗记忆,黎明时树冠承接阳气呈伞状舒展(阳间地),暮色中气根垂落如招魂幡(阴地形)。
  “树起黄翻结绣球”,则是因为槐树花的形态就是蝶形黄白小花聚成球状。
  楚云霁的目光转回来,那槐树,得有千年历史了吧。
  这如果挖了,村里人不得打死他们。
  得想个办法。
  林晓南和陈原对视一眼,瞳孔微缩,这歌词和旋律,不是当初女鬼在他们家沙发上,操纵着玩偶吟唱的《哭阴阳》吗?
  “别淘气了,”眼见孩子们还要继续围着唱,村长随机拉住一个围着他们的小孩子,教训道,“你们这么围着,让客人怎么走啊?”
  孩子们赶忙四散逃开。
  被村长拉住的小孩儿也想跑,被楚云霁箭步拦住。
  楚云霁不过是身形一闪,就挡住了男孩去路,他俯身平视男孩,声线温润似山涧清泉,语气温柔的问道,“你们刚刚唱的,可是《哭阴阳》?”
  那小孩儿愣住了,见楚云霁温柔的态度,从小到大,他还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哥哥。
  “那是《哭阴阳先生》。”村长乐呵呵说道,“楚先生也知晓这曲儿?”
  “哦?”楚云霁转向老村长,眸光深邃,打探道,“这歌谣在此地很是盛行?”
  “可不,”村长颔首,枯瘦的手指摩挲着竹杖,“这是祖上传下的哭丧调子,村里老人小孩,人人都会哼上几句。”
  楚云霁若有所思,来的时候他有瞥见另一条路有杨树。
  前世他在高校教历史时,听过音乐史方面的专家研讨会,会上就有学者说过民歌是一方水土之魂,能反映某一地域环境、文化特色。
  于是他故意追问道:“小谷杨花叶叶细,这词中杨花,可是有所指?”
  村长抬臂遥指,“村后山腰处,有一片老杨树林来着。”
  楚云霁眯眼,站在村子里隐约可见山峦轮廓。
  众人也望过去,那边也是山南处,只不过与他们来到路不同。
  随即楚云霁与众人对视一眼,向村长道谢,动身往杨树林去。
  众人沿着蜿蜒的山路向杨树林进发,林间弥漫着薄薄的雾气。
  脚下的枯叶发出细碎的声响,林晓南的一手拽着陈原,另一只手渐渐被人托住。
  林晓南转头,就见男鬼赵盛安默默的扶着她。
  陈原赶忙瞪了过去,赵盛安将手放下。
  “你们白天能出来了?”林晓南惊讶。
  刚刚天亮后,跟着他们的二鬼就躲了起来。
  赵盛安和杜慧云点了点头。
  卫然在后面断路,解释道,“这林子里雾气大,太阳射不进来。”
  而正走在众人前方开路的楚云霁的手也还被一个鬼握着。
  楚云霁看着拉着他走的冥王,目光灼灼的看着冥王的侧脸,想着都是鬼,冥王怎么不怕太阳呢?
  “在看什么?”冥王问道。
  楚云霁赶忙回道,“啊,这片杨树林还挺大。”
  随即,他移开目光,看向四周。
  忽然,楚云霁的脚步戛然而止,他单膝跪地,修长的手指轻轻拂过地面。
  雾气中,泥土的湿气沾染了他的指尖。
  “发现什么了?”陈原压低嗓音问道,警察的直觉让他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