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淑妃的目光锁定孟蕊。
“之前说到姜小姐的亲事,本宫才想起来,那原本是孟小姐你在安乐侯府时的亲事,现在亲事还给了姜小姐,你之后有什么打算?”
第147章 择婿入赘
问她的打算?是想插手她的亲事吧!
孟蕊听得明白,觉得淑妃的伎俩,未免太明目张胆了。
“回淑妃娘娘,臣女才回到家中不久,之后自然是要陪伴在父亲母亲身边,多多尽孝,弥补过去缺失的时光。”
孟蕊不卑不亢地答道。
淑妃明显对这个回答不满意,她眼神一转,坐在孟蕊旁侧的文远侯夫人忽然开口:
“孟小姐孝心可嘉,不过你年岁也到了,该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
孟蕊但笑不语,不接她的话。
孟天斜了文远侯夫人一眼,“有劳挂心,我女儿还小,要在家多留几年,暂不考虑亲事。”
文远侯夫人一噎,不甘心地对孟天讲起了大道理:
“孟夫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也是做母亲的,理解你疼爱女儿的心情,但女子的青春,不过这几年,我们为人父母,更该抓紧时间,为女儿挑一门好亲事,护佑她一生无虞才是啊。”
“呵,一门好亲事,就能护佑女子的一生?”
孟天冷声嗤笑,脸上的讥诮之色压抑不住。
“这位夫人,我且问你,若是明日你的夫家倒了,可能护你一生啊?”
“你胡说什么!”
文远侯夫人顿时怒了,指着孟天,气得话都说不利索。
“我好生与你建议,你居然、居然……”
淑妃见状,连忙从中调和,“孟夫人,文远侯夫人也是好意,你这样说话,未免伤人。”
“淑妃娘娘,即使是好意,多管闲事,也是会招人烦的。”
孟天随口敷衍了淑妃,又对文远侯夫人说:
“我说错什么了?你指望夫家护你一生,那夫家出了事,你不也要跟着倒霉?”
孟天伸出手,按下文远侯夫人指向她的手指,盯着文远侯夫人的双眼,认真道:
“所以人这一辈子,能够完全依靠的,只有自己!我要是等着依靠谢清源,十六年前我就已经死了,你觉得呢?”
一听孟天竟提到十六年前,文远侯夫人倏地抽回自己的手,吓得低头不语。
十六年前的京城大乱,是皇室禁忌,宫中无人敢提起,这个孟夫人出言无状,可别害到她啊!
殿内再次静谧无声,就算是挑事的淑妃,也不敢再说话。
孟天似毫无所觉,文远侯夫人战战兢兢地坐着,不回答她的话,孟天觉得没意思,转回去坐好。
在一片寂静中,许久没说话的曹太后,颇具兴味地问:
“孟天,说起十六年前……哀家很好奇,你一个女子,带着幼子,还身怀六甲,是怎么在兵乱中,逃出京城去的?”
“当然是,一路杀出去。”
孟天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无关痛痒的小事。
“我把幼子背在地上,用床单撕成条捆紧,然后左手一把剑,右手一把刀,谁敢来阻我,我就削了谁的脑袋,就这样一路从西市杀出来,又夺了一匹马,很快就骑着出了城门。”
她越说越兴奋,左右手做出持剑握刀挥砍的姿势,周围几个胆小的夫人小姐,瞬间白了脸色。
孟蕊也是第一次听娘亲说起当年的场景,她不觉得害怕,只是想到那样惊险的时刻,她就在娘亲的肚子里,更觉娘亲当时的艰难,眼中泛起泪意。
“娘亲,您为了生下我,太不容易了,以后女儿一定好好孝顺您。”
孟蕊拉住孟天的手,哽咽着说。
孟天摸了摸她的发顶,“没事,那时候你乖乖在娘亲肚子里,一点不闹,应是我骑马太过颠簸,害你早产,我只好就近找了间能够遮蔽的荒废破庙,把你生下再走,没想到遇到姜家那群人……唉……”
想到把她女儿换走的安乐侯府,孟天就觉得晦气。
曹太后听得津津有味,又问:“你本事不小,这么说,当年我儿被你打那一顿,还是你手下留情了?”
寻常人听到太后这样问,都该忐忑下跪请罪了。
但孟天只是略一点头,诚实道:
“是啊,不止手下留情,我当时大概只用了三分力,本意只是想把他打跑,但他非要与我纠缠,我才多费了些功夫,把他制住。”
“我儿是个倔强的性子。”曹太后眼神忽而悠远,“学了几天拳脚功夫,身边人都捧着他,让他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谁知遇到了不让着他的高手,他该遭此一劫。”
“也不能算是劫吧?”
孟天坦诚地说。
“太后娘娘,我当时出手忍了又忍,你儿子最多是皮肉之伤,没有伤到脏腑和骨头,养上十天半月就能好,我小时候受多了这种伤,过几天又能活蹦乱跳的。”
孟天戒备地望着曹太后。
“您不会还要为二十年前的事,与我为难吧?”
殿内响起几道轻微的抽气声,为孟天的大胆直言感到惊异和紧张。
曹太后慵懒地靠在椅榻上,微眯了眼,望着孟天的目光中,不见敌意,反倒是有几分怀念和欣赏。
“你都说是二十年前了,哀家可没那么记仇。”
曹太后心情颇好地笑了笑,粉黛掩饰的衰老容颜上,绽开道道皱纹。
“你说女子要靠自己,这话哀家认同,哀家也想知道,你对你失而复得的宝贝女儿,未来有何打算?总不能把她留在家中一辈子,当老姑娘吧?”
“若是蕊儿高兴,我养她一辈子又何妨?再说,我女儿自己也能养活自己。”孟天自豪地说。
从姜瑶逃避相看,偷跑来京中欺负孟蕊,孟天就想明白了,她无法将自己的想法,压在儿女身上,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那怎么行?”淑妃不赞同地蹙眉,“哪有女子不嫁人的?”
二皇子阴柔的眼神,时不时掠过孟蕊柔美的小脸,让孟天心里很不舒服。
“怎么没有?我就没有嫁人,而是让谢清源入赘到我们孟家,儿女都随我姓。”
孟天警惕的目光,扫过不远处企图明显的淑妃和二皇子,大声道。
“我和谢清源已经决定好了,我们舍不得蕊儿日后出嫁,过几年,我们会为她择婿入赘,日后生了孙儿,也都随我姓孟。”
第148章 招赘好处
孟天这一宣告,彻底让淑妃沉了脸,没忍住脱口而出。
“门当户对的好儿郎,哪有上门入赘的?”
淑妃心中气闷,她专门把二皇子叫来,所意为何,已经很明显了,孟天就是故意拿入赘的话,来堵她的嘴。
大齐民风开化,男子入赘女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多存在于民间,京中少见。
更不用说世家高门之中,将男子尊严看得极重,几乎没有入赘一说。
这个话题不带禁忌,殿内其他夫人小姐们,不由得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孟夫人居然要给她女儿也招赘,这不是把淑妃娘娘的好意往外推吗?”
“依我看,她就是故意的,事关女儿婚事,家族兴衰,马虎不得。”
“你也看出来了?二殿下一过去,我就猜到是怎么回事。”
“嘘!别说了,当心被人听见。”
……
“其实招赘也没什么不好,要是我家中同意,我也想招赘呢。”
“说的也是,谢家不是没这个条件,再说,谢大人自己都是赘婿,心疼女儿,再招个赘婿,有什么奇怪?”
“我还听说,谢大人在教孟小姐学着管理产业呢,你们说,他会不会把皇商一职,传给孟小姐?”
“还有这事?女子行商多见,但我朝的皇商,还从未有过女子。”
“那还能有假?听说谢大人的两个儿子,一个从文,一个习武,都没有涉足商业,这女儿又是个经商高手,以后就算不继承皇商的位置,也会继承不少家业。”
“有道理,这偌大家业,若是嫁出去,难免不会被夫家惦记,但招赘就不同了,家产依然是自己的,以后再传给随自己姓的儿女,妙啊!”
“可不是,这泼天的富贵,肯定有郎君心动。”
……
这些议论,多多少少也传入了淑妃耳中。
听到还有这么多人说招赘的好处,淑妃更觉不舒坦。
“淑妃姐姐,所言可不能太绝对了。”
吴贵妃看到淑妃吃瘪就高兴。
“按你的意思,入赘的就不是好儿郎了?那谢大人在你眼中,还不够优秀?”
想到淑妃把二皇子喊来做什么,吴贵妃就觉得可笑。
以她对孟天和谢清源的了解,这对护短重情的夫妻,才不会把女儿加入皇家。
可笑淑妃这个出身曹家旁支的愚蠢庶女,进宫多年一点长进都没有,以为她的二皇子是个宝贝疙瘩,人见人爱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