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孟天不再强求,对庆明帝拱了拱手。
  “陛下,在大事未定之前,我的儿子女儿,都不着急婚配,还请您管束好您的后宫,算我求您了。”
  “今日之事,是朕失察,你放心,以后不会再发生让孩子们为难之事。”
  庆明帝拍着胸脯保证,笑得亲切,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
  孟蕊都看愣了,皇帝陛下在宴会上雷厉风行,私底下这么和蔼可亲的吗?
  庆明帝笑眯眯地看着孟蕊,“蕊儿年纪还小,不着急婚配,以后有看中的郎君,只管来找朕,朕给你们赐婚。”
  “多谢陛下关心。”孟蕊规矩行礼。
  庆明帝又笑着对孟天说:“蕊儿是个有主意的孩子,以后遇到心悦的郎君,也不必一定要勉强人家入赘吧?”
  孟天眉头蹙起,正想着要如何反驳,听到庆明帝继续说:
  “你家二郎也姓孟,可以担起孟家门楣,朕准备下旨,调他来京城,就在兵部任职,你们一家也能团聚,孟夫人以为如何?”
  孟天想要反驳的话堵在喉中,她与二儿子孟瑜,确实好久未见了,庆明帝的这个提议,很让她心动。
  当年从京城逃离时,孟瑜三岁多,对父亲谢清源和他们一路的艰辛已有记忆。
  小时候生活在京城的孟瑜,是个开朗爱笑的孩子。
  跟随母亲从京城逃离后,不知是否因为目睹母亲一路杀戮奔逃,受了刺激,孟瑜性情大变,之后一直沉默内敛,不喜说话。
  在离开京城的前两年,孟天忙着照顾还是婴儿的姜瑶,对年纪相对较大的儿子孟瑜,难免有所忽视。
  有了妹妹后,孟瑜仿佛一夜长大,他很乖,也很听话,不吵不闹,还会帮母亲一起照看姜瑶。
  孟天很欣慰儿子的懂事,不自觉将更多精力,放在照顾年幼体弱、又爱哭闹的姜瑶身上。
  当孟天发现儿子与自己不亲时,孟瑜已经七八岁了。
  小小的少年,已是在孟天的教导下,练就了一身武艺,在同龄甚至更大的孩子中,战无敌手。
  农庄周边被孟瑜打了的孩子的父母们,联合找上门来,要孟天给个说法。
  孟天让孟瑜赔礼道歉,孟瑜倔强得不肯认错。
  孟天只能自己替他赔罪,又给各家赔钱了事。
  后来,孟瑜为了救姜瑶,亲手射杀了自己最喜欢的两条雪狼,伤心消沉了许久。
  孟天的叔父孟逐风提出,要带着孟瑜习武,出门历练,才让孟瑜的双眼重新亮起。
  孟瑜一走就是五年,回来时,已是能与孟天百招之内不分输赢的高手。
  按孟逐风的意思,霸天帮本是要让孟瑜继承,但孟逐风突然去世,孟瑜当时年纪还小,镇不住帮众,才先将帮主之位传给了孟天。
  孟逐风去世后,霸天帮混乱过好一阵,孟天忙着整肃帮内各派势力,也不想让儿女参与江湖上的血雨腥风。
  她让人送孟瑜回江州的宅子安顿,和姜瑶住在一起,兄妹俩也能有个照应。
  大半年后,当孟天赶回江州才知道,孟瑜已经从家中离开,不知去向,姜瑶一问三不知,孟天花费了好大力气,查了许久才知道,孟瑜去南边参了军。
  孟天对儿子孟瑜,总觉得亏欠。
  特别是这次来了京城,知道了姜瑶心机深沉的真面目后,孟天再反复推敲孟瑜和姜瑶的那几次看似不大的小矛盾,顿觉细思极恐。
  她依然不太敢相信,那样小的女孩子,就能有那么重的心机?
  ……
  孟天和谢清源,都想让孟瑜来京城团聚,他们分别给孟瑜写了信,孟瑜的回信都是:
  忙于练兵,不来京城。
  但若是有兵部的调令,庆明帝亲下的圣旨,让孟瑜回京任职,那孟瑜应该会回来。
  在孟天看来,她和谢清源的账没算完,但不能让孟瑜因此受委屈。
  她也从没想过,要让父子俩形同陌路。
  孟瑜既然选了从军这条路,他父亲能给的资源好处,不占白不占,先把孟瑜调回京城再说。
  第160章 冷情冷性?
  “陛下英明!我觉得,您这个决定非常好。”
  孟天态度大变,笑着恭维起庆明帝来。
  “不过,我那个儿子犟得很,谢清源写信让他回京,他不愿意,劳烦陛下您费费心,编个合适的理由调他回来。”
  庆明帝笑着应下,“朕会亲自过问此事,你放心。”
  “多谢陛下。”孟天抱拳,对着庆明帝作揖,态度比之前诚恳许多。
  庆明帝和蔼地看向孟蕊。
  “你二哥要回京了,你欢喜吗?”
  “臣女自然欢喜。”孟蕊礼貌应答,“多谢陛下费心。”
  “不必客气,朕与你父亲是多年至交,私下相处可随意些。”
  庆明帝平易近人的样子,让孟蕊有一瞬间觉得,眼前这位不像是帝王,而只是一位与父辈交情深厚的长辈。
  但她心中很清楚,帝王之尊,可以纡尊降贵,她不能恃宠而骄。
  “今日寿宴上,朕看到孟瑾对你很是照顾,你们感情很好吧?”庆明帝随和地问。
  孟蕊如实答道:“回陛下,兄长对臣女很照顾,臣女很敬佩兄长,我们相处得很好。”
  “这个孟瑾,性子冷得很,朕还是第一次看到,他如此照顾一个女子。”
  庆明帝微微侧身,再次望向那两棵繁华茂盛的梨树,颇为感触地说。
  “是好事啊,他还那么年轻,不该冷情冷性。”
  冷情冷性?孟蕊神色一凛,她大哥孟瑾是状元,以后是要做官的,皇帝给出这样的评价,可不算好事。
  孟蕊忍不住为孟瑾说话:
  “回陛下,兄长他不是冷情冷性之人,臣女能顺利找回家,多亏了兄长出手相助,热心照顾,他还帮臣女摆脱了心怀不轨之人的纠缠,相信他以后,也会是一名为国尽忠、为民请命的好官。”
  庆明帝眼神含笑,“你对他的评价很高啊,看来,孟瑾确实对你很好。”
  “臣女所言,皆是出自真心。”孟蕊正色道。
  “嗯,朕知道孟瑾的能力,不过他有时说话做事,过于冰冷,不近人情。”
  庆明帝说着孟瑾的缺点,面上却带着慈爱的笑意。
  “蕊儿,你平日里有空,多陪陪他,与他多说说话,多开导他,让他改改说话的态度和方式,特别是对朕,别总冷冰冰的,可好啊?”
  孟蕊诧异地眨了眨眼,大哥对陛下说话态度不好?冷冰冰的?
  他们一家除了她,都这么刚的吗?
  “兄长对陛下您,绝无不敬之意,臣女回去便会提醒兄长,请陛下不要介意。”孟蕊恭敬道。
  “很好!”庆明帝满意地点头,“不过不急,你多陪陪他,慢慢和他说,也别说是朕让你去说的,明白吗?”
  “请陛下放心,臣女明白。”
  孟蕊知道,皇帝也是要面子的,不好让孟瑾知道皇帝还在意他的态度。
  孟天见庆明帝得寸进尺,还想继续交代孟蕊办事,不耐烦地插话。
  “天色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孟天对庆明帝说。
  “陛下,宫里人多眼杂,劳烦您先带外边的人离开。”
  她可不想被传出帝王与臣妻私会的谣言,干脆直接赶庆明帝先走。
  庆明帝望了眼空中逐渐向西的日头,“确实不早了,你们也该出宫回府,朕先走了。”
  他转身正要离开,又不放心地对孟蕊重复交代:
  “一定记得,要慢慢和他说,啊?”
  “是,陛下,臣女一定记得。”
  孟蕊觉得有些奇怪,庆明帝对大哥,似乎太在意了些。
  结合之前大哥对宸元皇后的那些评价,孟蕊怀疑,大哥难道是因为陛下的多情,对陛下不满,在态度和语气上表露了出来?
  等庆明帝带着门外的宫人侍卫们离开后,孟天和孟蕊没有选择从大门出去。
  孟天运起轻功,带着孟蕊飞檐走壁,在孟蕊还没回过神的功夫,她们就已经跨越了两座宫殿,落脚在了御花园的僻静处。
  “娘亲,我们这样……不会被侍卫发现吗?”孟蕊担心地问。
  在皇宫中飞来飞去,真的可以吗?
  “没事,皇宫的地形我了如指掌,以前你娘我还飞去御膳房,偷烧鸡给他们吃呢,从没被发现过。”
  孟天不以为意,拍了拍袖子上的泥土,环顾周围一圈,指着一条小路说。
  “走这边,我记得过去是一片湖,咱们绕湖一圈回去,就说在湖边躲清静了。”
  孟蕊觉得可行,她也记得那片湖,就位于御花园的深处,少有人来,当做借口正好。
  母女俩还没走几步,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女子呼救的声音。
  “来人啊!救命啊!我家小姐落水了!谁来救救我家小姐……”
  孟蕊和孟天对视一眼,拉起裙摆,向着呼救声快跑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