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好了,筠儿,你别说话了。”
  永宁侯夫人让丫鬟脱下外衣,给纪华筠披上。
  “快去把湿透的衣裳换下来才是要紧,千万别着凉,这里的事,交给母亲来解决。”
  永宁侯夫人让跟随而来的心腹丫鬟,扶着纪华筠去换衣裳,又让婆子把碧莲的嘴堵了,押着不许她动。
  孟天抱着手臂,沉默地站在一边,好整以暇地等着看永宁侯夫人怎么处理此事。
  孟蕊走到孟天身边,发现娘亲脸上带着若隐若现的笑,奇怪,纪华筠被丫鬟推入湖中,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吗?
  孟蕊觉得,突然出现的罗杰裕很不寻常,此地偏僻,少有人来,怎么碧莲一喊,没见其他人来救纪华筠,只有罗杰裕恰好那么快跑来,就像是算好了时间,等在附近似的。
  若是丫鬟碧莲与罗杰裕联手,将纪华筠推入湖中,制造机会,让罗杰裕英雄救美,在水中肌肤相亲,再被围观的几位小姐看到,那纪华筠就算是毁了清白,按规矩,她是要嫁给罗杰裕的。
  罗杰裕为了攀上高门,使出这种下作手段,真令人不耻!
  孟蕊鄙夷地瞥了罗杰裕一眼,庆幸还好她们刚好在不远处,听到呼声赶过来,没让罗杰裕这个道貌岸然的小人得逞。
  永宁侯夫人看到罗杰裕时,眉头微不可察地皱起。
  “罗杰裕?你怎么在这里?你也与此事有关?”
  此处只有罗杰裕一名男子,永宁侯夫人没法不多想。
  “回纪夫人,我是听到了碧莲的呼救声,来救纪小姐的。”罗杰裕连忙解释,“在场之人都可为我作证。”
  永宁侯夫人审视的目光,在罗杰裕和碧莲两人身上打转,显然,孟蕊想到的事,永宁侯夫人也想到了。
  “雅娴,你来说下当时的情形。”
  永宁侯夫人看向她最熟悉的赵雅娴。
  赵雅娴的母亲,与永宁侯夫人是手帕交,两家常有走动,两家的女儿也延续了上一代的情谊,关系要好,常在一处玩。
  赵雅娴回想了一下,说道:
  “大概小半个时辰前,我与阿筠带着丫鬟,从紫宸殿中出来透气,阿筠嫌坐在廊下无聊,碧莲就提出来花园里走走,不知怎么就走到这湖边。
  当时我遇到李小姐她们,过去打招呼,阿筠跟在我后面,然后就听到‘噗通’一声,我一回头,就看到阿筠不见了,已经落入湖中。
  我不会凫水,所以连忙问了这里其他人有没有会水的,可惜众位小姐和丫鬟们,都说不会,我心急如焚,立即让丫鬟去找人过来救阿筠,然后……”
  赵雅娴看了看罗杰裕,蹙了蹙眉,继续说:
  “然后,罗公子不知从哪里跑出来,一来就脱了衣服,要跳进湖里救阿筠,可是之前阿筠和我抱怨过,说罗公子举止轻浮,令她不快。
  我觉得一切太过巧合,心生警惕,当即拦住了罗公子,焦急地盼着丫鬟能快点带人过来救阿筠。
  莹姨,我当时很着急,很纠结,也很害怕,我怕阿筠撑不到救她的人来,又怕罗公子心怀不轨,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赵雅娴越说情绪越激动,抑制不住地哭了出来,泪眼决堤般泪流不止,还在强忍着泪意,抽噎着说:
  “还、还好孟夫人从天而降,把阿、阿筠救了起来……呜呜……您可以问李小姐她们,大、大家都看到了……呜呜……”
  “纪夫人,我是真心想救纪小姐,没有心怀不轨!”
  罗杰裕向前几步,走近永宁侯夫人,为自己辩解。
  “您是看着我长大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您最清楚,我绝不会做伤害纪小姐的事。”
  “退回去!我还没问你话。”永宁侯夫人忌惮地盯着罗杰裕。
  身材强健的婆子挡在罗杰裕面前,“请罗公子退后,待我家夫人问话再上前。”
  罗杰裕不得不又退后几步,面色阴郁。
  赵雅娴还在嘤嘤哭泣,永宁侯夫人安抚地顺着她的背,双眼已看向李小姐一行人。
  李小姐她们心领神会,七嘴八舌地说起自己方才目睹的情况:
  “纪夫人,赵小姐说的都没错,和我看到的一样。”
  “对呀,我们几人结伴出来,一路说笑,就在这御花园中越走越深,然后就遇到了赵小姐和纪小姐,后面就和赵小姐说的一样了。”
  “我记得当时,赵小姐过来的时候,好像听见碧莲喊了声湖中有鱼,也许是纪小姐探头去看湖鱼,才没有一起过来,被推下了湖。”
  “我倒是没有听见,不过那时纪小姐身边只有碧莲一个人,不是她推的,还能是谁?”
  “太可怕了,看到纪小姐在水里挣扎,我吓得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也是,罗公子是外男,去水中救纪小姐确实不合适,还好孟夫人来了,一下就把纪小姐拉了上来。”
  “孟夫人真是太厉害了,今天要是没有她,纪小姐真的危险了。”
  ……
  听完这群目击者的话,永宁侯夫人的心中已经定了碧莲的罪,只是对罗杰裕是否参与其中,还不确定。
  她看向救了她女儿的孟天,有些尴尬,张了张嘴,想说感谢,话到嘴边,却成了:
  “孟夫人,关于罗公子是否参与此事,你怎么看?”
  第163章 恩人之子
  孟天对上永宁侯夫人的视线,不关己事地摊了摊手。
  “不知道啊,我光顾着救人了,要不是你说,我都没注意到这里还有个男子。”
  孟天打量了下罗杰裕,问永宁侯夫人:
  “之前听你家丫鬟喊他罗公子,这位公子与你们家有些交情?”
  永宁侯夫人原本尴尬的脸上,多了几分无奈。
  “罗公子的父亲,曾是我夫君在军中时的下属,几年前在南边剿匪时,他为救我夫君,伤重不治,家中只留病弱的儿子,夫君体恤,便将罗公子带回来,养在侯府外院。”
  “原是如此,是救命恩人之子。”
  孟天恍然大悟地点头,对永宁侯夫人认真道。
  “既然是永宁侯带回来的人,不如将事情原委,都告知侯爷,要如何处置,交给他来决定,我今日初见罗公子,不了解这位罗公子为人,不好下判断的。”
  永宁侯夫人没从孟天口中得到想听的话,略显失落,她眸光流转,又将目标对准了孟蕊,微笑着问:
  “孟小姐,你方才也在,你觉得呢?”
  孟蕊故作苦恼地摸了摸头,“纪夫人,我刚才跑得慢,到湖边时,娘亲已经把纪小姐救上岸,然后,您就过来了。”
  言下之意,孟蕊看到的和永宁侯夫人差不多,没什么好说的。
  从个人感觉判断,孟蕊偏向认为罗杰裕和碧莲合谋搞事,算计纪华筠,但她没有证据,而且孟天说要交给永宁侯来断这桩事,那她就不该插手,免得多事。
  “哦,这样啊。”永宁侯夫人脸上的笑有些挂不住。
  “纪夫人,若无其他问题,我们要回去了。”孟天直接提出告辞。
  永宁侯夫人想要留人,也没有好理由,不太情愿地向孟天道谢:
  “多谢孟夫人今日出手,救小女于危难,现下我还有些事要处理,改日一定登门道谢。”
  “举手之劳,不必客气。”
  孟天习惯性地拱了拱手,带着孟蕊径直离开。
  她们回到紫宸殿时,宫宴接近尾声,已有大臣带着家眷陆续离宫。
  孟蕊正想着爹爹和大哥会在哪里等她们时,见娘亲面带不满,盯着前方人群聚集处。
  那是大殿中靠前的位置,约莫一二十名大臣们聚在一起饮酒。
  随着娘亲走近了些,孟蕊蓦地发现,人群的中央,正是她那已喝得面色酡红的爹爹谢清源。
  而围着谢清源的人群,看官服上的纹样,是一群高阶武官。
  那个正在和谢清源勾肩搭背、举杯对饮的,居然是兵部尚书、永宁侯纪恺。
  永宁侯府,以军武传家,纪恺也是武将出身,常年的军旅生涯让他肤色偏黑,年过四旬,依然身材高大魁梧,气势凌人。
  此时,他正高举着一杯酒,对谢清源粗声喝道:
  “谢大人,再来一杯!”
  “喝!”
  谢清源豪迈地与他的酒杯碰撞,两人举杯一饮而尽。
  旁边围观的武官们拍手叫好:
  “纪大人和谢大人,都是好酒量啊!”
  “确实好酒量,我等佩服至极!”
  “快给两位大人再满上!”
  ……
  孟天看到这一幕,眉头紧锁,双眼盯着还在往嘴里灌酒的谢清源,双手紧握成拳。
  孟蕊连忙提醒:“娘亲,我们是不是要和纪大人说,纪夫人和纪小姐还在御花园里等他?”
  “这倒是件要紧事。”
  孟天眉头微松,向纪恺和谢清源走去。
  谢清源第一个看到孟天,笑眯了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