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现在只是空想,没有任何证据,孟蕊压下心中的怀疑和困惑,自顾自地开始练武。
接近午时,正院传过话来,说老爷和夫人还没起,午膳不必等他们。
孟蕊从练武场回去换过衣裳,去饭厅和孟瑾一起用午膳。
吃得差不多时,孟蕊忽然想起来,她还有件事,昨日忘记告诉孟瑾。
“大哥,我昨日去偏殿找你时,遇到了秦世子,他在记录你与贺大人的对谈内容,想要拿出去售卖,我觉得不妥,建议他先拿给你们审核,得到你和贺大人同意才行,不知道他有没有和你说?”
孟瑾放下筷子,看着孟蕊的眼神温柔,“蕊儿很关心为兄?”
“你是我大哥,我当然关心,我觉得,秦世子所为实在不妥。”
孟蕊表情认真,开始细数秦仲棋的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他记录的内容也不知对不对,若是被改动,或是有心之人利用来做手脚,于大哥的名声有碍,最好还是让他不要出售。”
“蕊儿说得有理。”
孟瑾笑得如沐春风,眼底的光柔和而深邃。
“不用担心,贺大人已经严词拒绝他,私下的言论探讨,不能做生意用途,他应该已经放弃了。”
孟蕊放下心来,但又觉得有点奇怪,“秦世子直接去找贺大人说的?”
从昨日秦仲棋的表情看起来,他很不愿意与贺维钦有牵扯的样子。
“那倒没有。”
孟瑾笑着解释。
“对谈结束时,贺大人看到正在奋笔疾书的秦世子,觉得不可思议,过去看了秦世子的册子,言明不许秦世子把记录的内容发布出去。
秦世子有过前科,他以前派人搜罗了贺大人的大量言论,制成书册《礼教八十八篇》,卖得很好,等贺大人发现书是打着他的名义卖出,严令他停止售卖时,秦世子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
孟蕊不由诧异,“原来《礼教八十八篇》是贺大人的言论啊,有一阵特别有名,安乐侯还花高价,给姜铭昊买过一本。”
孟蕊惊讶之余,商人的头脑运转,开始计算起来。
她记得《礼教八十八篇》出售时,以科考必备的噱头,吸引了大批读书人购买,当时一本就要一两银子。
后来此书供不应求,书的价格水涨船高,安乐侯买的那本花了足足二十两银子。
这么算起来,秦仲棋在书肆生意这块,大赚特赚啊!
后来这本书停售,之前的书册更是涨价不断。
“秦世子这算是得罪了贺大人吧?”
孟蕊不解地问。
“贺大人没找秦世子的麻烦吗?”
孟瑾笑着摇头,“贺大人与秦世子的父亲永安伯,是二十多年前的同科进士,当年贺大人受过永安伯恩惠,看在永安伯的面子上,贺大人只要求秦世子停售书册,没有继续追究。”
“原来如此。”孟蕊颇为唏嘘,“没想到贺大人和秦世子还有这般渊源。”
“好了,不说他们了,吴宁清的消息到了,你想现在看吗?”
孟瑾从袖中拿出一个信封,在孟蕊眼前晃了晃。
“我要!”孟蕊不假思索道。
孟蕊一目十行地看完信封里的消息,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惊讶。
原来,吴宁清在太后寿宴前两天,就入宫陪伴吴贵妃了。
但昨日,吴宁清与吴夫人一同出宫后,并没有回到吴家,目前行踪未知。
“我们的人查了宫门出入记录,确定有吴宁清的出宫记录。”
孟瑾解释道。
“但安排在吴家的暗桩确定,昨日从宫中提前回来的,只有吴夫人一人,下人们只当是吴宁清还在宫中,并未在意。”
孟蕊无法置信,“可是,吴宁清不在宫中,又没有归家,她的父母亲都不过问?”
她眸光一凛,反应过来。
“也就是说,这件事,吴尚书和吴夫人是知道内情的,对吗?”
第171章 是孟家堡?
孟瑾眼眸微垂,点头道:
“今日一早,吴家对外称,吴夫人犯了腿疾,吴宁清在家中为母侍疾,以此推掉了近半个月的所有邀约帖子。”
“他们把吴宁清关在家里?”
孟蕊蹙眉摇头,立刻否定。
“不对,吴宁清没有回吴府,她被藏在了外面?”
孟瑾赞同地补充:“应该是在出宫之后、回吴府之前的这段路途之中,吴宁清被带走藏了起来。”
“这么说,吴宁清现在应该没有危险,他们这样做,是不想让我们去找她?”
孟蕊稍稍安心,虎毒不食子,吴家应该不会拿吴宁清怎样。
孟瑾颔首,“是,我们去找她,反而会将她置于不利,不如暂且放一放。”
“不对啊,大哥,”孟蕊眉头拧紧,“当时在我面前,喊吴宁清离开的,是吴贵妃宫里的宫女,那此事是吴贵妃主谋?可是我觉得,吴贵妃并不想对付我们。”
孟蕊昨日见到的吴贵妃,一直在向她和娘亲示好,没有为难的意思,反而是淑妃和曹太后,不动声色地指使人,对她们发难。
“那名宫女,是吴贵妃宫里的二等宫女,在被调去伺候吴宁清之前,一直是照顾三皇子萧宇的。”
孟瑾不紧不慢地丢出更多消息。
“昨日吴夫人和吴宁清出宫后,三皇子的亲信也跟着出了宫。”
孟蕊双眸一亮,“是三皇子派那名宫女,来叫走了吴宁清?”
若不是吴贵妃,那么,只有三皇子,既能命令贵妃宫里的宫女做事,同时也能支使得动吴尚书和吴夫人。
“该不会,姜瑶也参与其中?”
孟蕊心跳加速,睁大双眼,一眨不眨地注视着孟瑾,等待对方回答。
三皇子和姜瑶的关系,已经抬到了明面上,三皇子帮姜瑶对付孟蕊,不是不可能。
“蕊儿真聪明!”
孟瑾轻轻揉了揉孟蕊的头,目含赞赏。
“安乐侯府的探子也传回消息,他们在外院已经三日没见过姜瑶了,而姜瑶所住的院子守卫森严,被三皇子的人围得铜墙铁桶一般,我们的人进不去,你看,这是不是也有古怪?”
“姜瑶,会不会已经不在安乐侯府了?”孟蕊突发奇想。
说完,她期待地望向孟瑾,等待大哥的点拨。
孟瑾眼神明亮,带着期许鼓励,“蕊儿继续,大胆说出你的推论。”
“大哥,我觉得,无论是安乐侯强调姜瑶受伤很重,还是三皇子的人严格把守姜瑶的院子,都是欲盖弥彰的行为,他们在掩盖姜瑶已经离开安乐侯府的事实。”
孟蕊越分析,越觉得自己的猜测有道理。
“吴宁清在宫里陪伴吴贵妃,也许是在三皇子那里听到了什么消息,嗯……很可能是他们要对付我的计划。
为了报那日之恩,吴宁清通过诗句给我传递消息,露出马脚,被三皇子发现。
三皇子派宫女找借口把吴宁清叫走后,在吴家的协助下,把她秘密藏了起来,不让我们有机会见到她。
而姜瑶,为了对付我的计划,已经离开安乐侯府,不知去向,她要去的地方,难道就是吴宁清要我小心的孟家?”
孟蕊满腹疑团,好在已经逐渐理出了头绪。
“他们越是隐瞒,越是说明,吴宁清传递的消息,非常重要。”
小心孟家……孟蕊在心中一遍遍默念。
她虽然对吴宁清不够熟悉,但知道吴宁清是吴家精心养育的才女,是按照未来太子妃、乃至皇后的标准培养,蕙质兰心,聪慧过人。
吴宁清通过那首五言诗传递的消息,必是能让孟蕊锁定那个她所指的孟家,而不是没有方向地大海捞针,难道说……
“大哥,吴宁清说要我小心的孟家,不会是……孟家堡吧?”
孟蕊迟疑不决地说出自己的猜测。
“吴宁清是个聪明人,她若真心传递消息,一定是有明确指向性的,能让我们一下想到的孟姓人家,除了我们自己,就是江湖名门‘孟家堡’了。”
渝州孟家堡,是孟天长大的地方,也是孟天的娘家。
十六年前,孟天带着一双儿女消失后,谢清源每年都会去孟家堡一趟,拜访岳父孟家堡堡主孟剑雨,询问妻子是否有回过孟家堡,或与孟家人联系,但皆无所获。
孟蕊原本以为,娘亲是为了躲避爹爹,才不与娘家联系。
但早晨从李管家嘴里套出的那些话,让孟蕊发觉,事实或许没那么简单,娘亲和孟家堡之间的关系,似乎并不和谐。
“可是,就算是这样,孟家堡也不该帮姜瑶来对付我呀?”孟蕊再次陷入苦恼。
按血缘关系,孟蕊是孟家堡堡主的外孙女,姜瑶是一个毫无关系的外人,孟天这些年没与孟家堡来往,姜瑶应该与孟家堡也没什么渊源才对。
“大哥,你觉得我说得对吗?”
孟蕊求助地望向孟瑾,伸手扯了扯孟瑾的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