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呜……阿瑜,你真好!”
纪华筠不顾谢清源和孟蕊在场,直接扑进孟瑜怀里抱住他。
“我为了你,也可以不回京城的,我们一起浪迹江湖,也能过得很好。”
旁边内心泛酸的老父亲谢清源,及时出声阻止这个可怕的念头。
“孩子,咱们家有那个条件,我保证永宁侯不能再逼你嫁给其他人,咱就在京城成婚,别再说去浪迹江湖了,好不好?”
第282章 赐婚圣旨
第二日一早,谢清源就进了宫,直到下午才回来。
与他一同到的,除了给纪华筠和孟瑜赐婚的圣旨,还有永宁侯和永宁侯夫人。
谢府正厅,看到孟瑜身边的纪华筠,永宁侯指着谢清源没好气道:
“我就知道,定是你这个老匹夫,把我女儿藏起来了!昨晚还不承认!”
永宁侯怎么都没想到,他还没找到纪华筠,纪华筠就被赐了婚。
接到赐婚圣旨时,永宁侯都懵了。
那一刻,永宁侯想了很多,最担心的是陛下察觉了他想要站队二皇子的心思,给他女儿赐婚,是为了敲打他。
但在听到赐婚对象是谢清源的二儿子孟瑜时,永宁侯又松了一口气。
谢清源是陛下心腹,纪家和谢家结亲,意味着陛下信任纪家,定然不是敲打的意思。
可是,如此一来,少了姻亲关系,他再要站队二皇子,总是无法形成坚定的同盟。
对谢清源破坏他的计划,很难不生气。
“纪侯爷,以后咱们就是亲家了,说什么藏不藏的?”谢清源心情颇好地说。
孟瑜和纪华筠成了婚,以后在京城定下来,谢清源高兴还来不及,不会为了永宁侯的一点指责生气,还亲热地拉着永宁侯说话。
“赐婚圣旨已下,咱们来谈谈两个孩子的婚期吧?”
“哼!”永宁侯余怒未消,甩开谢清源的手,自行坐下。
永宁侯夫人跟随永宁侯,坐在他身边。
看着亲密坐在一起的纪华筠和孟瑜,永宁侯夫人心知皇命难违,婚事已定,与其把关系闹僵,不如顺其自然。
再说,孟瑜的条件也不差。
他自己在羽林军中当差,得陛下看重。
父亲是陛下的近臣心腹,管着陛下的钱袋子。
兄长是状元及第,现任刑部郎中,妹妹是陛下亲封的县主。
更不用说,他的祖父是陛下的恩师谢太傅,大伯是工部尚书,二姑父郭宪是刑部侍郎……
唯一美中不足的,只有孟瑜的母亲孟天,是个不安于室,下九流混江湖的,但好歹是陛下承认的救命恩人,诰命夫人,勉强也拿得出手。
而且孟天不常在京,府中没有婆母约束,纪华筠嫁过来的日子也好过。
这么一想,永宁侯夫人觉得,这也是桩不错的婚事。
关键是她女儿纪华筠,看起来很满意孟瑜,不会再和他们闹。
昨天纪华筠在祠堂闹的那一场,还有纪华筠冲出去飞檐走壁逃跑,永宁侯夫人现在想起来,还感觉后怕。
能看到女儿安然无恙地在眼前,她知足了。
“侯爷,您看,华筠和孟家二郎站在一处,多般配。”
永宁侯夫人打着圆场,为孟瑜说好话。
“您之前在家,不也常夸孟家二郎武功好,现在快要成一家人了,是喜事呀!”
永宁侯脸色稍缓,他对孟瑜是满意的,对这门亲事也并不反对,而且赐婚圣旨已下,他反对也没有用。
孟瑜牵着纪华筠走过来,对着永宁侯夫妇恭敬行礼。
永宁侯看到纪华筠,气闷地摆了摆手。
他现在见不得这个忤逆不听话的女儿,怕忍不住火气,又和她吵起来。
之后,两家开始商议婚事的具体事宜。
按永宁侯夫人的想法,还想再多留纪华筠一年半载,三书六礼都可以慢慢准备。
谢清源表示尊重,只要孟瑜肯留在京城,婚期他主要看两个孩子和亲家的意见。
但纪华筠,恨不得明天就嫁给孟瑜。
在昨日和永宁侯吵过之后,她不想回永宁侯府,不想面对暴躁蛮横的永宁侯,和对她一堆要求的永宁侯夫人。
最终,两相权衡,婚期定在明年秋天,具体还要请人看好日子再定。
两家人一起用了晚膳后,纪华筠不情不愿地跟着爹娘回了永宁侯府。
“感觉就像做梦一样。”
送走了永宁侯一家,孟蕊跟随父兄往府中走。
她特意走到孟瑜身边贺喜,“恭喜啊,二哥,祝你和华筠姐姐百年好合。”
“谢谢小妹。”孟瑜笑着应道。
孟蕊看到二哥不再是以前那张面无表情的冰块脸,不禁感叹纪华筠的魅力之大。
孟瑾也向孟瑜道喜,孟瑜客气回应:
“长幼有序,我的婚事已经定下,你也要抓紧了。”
“没关系,我不着急,二弟你成婚不必顾及我。”
孟瑾下意识看了一眼孟蕊,淡淡道。
“刑部的案子太多,这一两年都有的忙。”
听到刑部,孟蕊想到许南音的事,“对了,大哥,听说今日许御史在朝堂上弹劾晋国公,这件事现在什么结果?”
许御史言出必行,果真写了折子,上了朝堂弹劾。
他要求彻查吏部和晋国公府,保护御史及其家眷的安全。
这一提议,得到了御史台所有御史的联名上书,在早朝上闹出了不小的动静,一直闹到快中午,早朝才结束。
“陛下已经下旨,要刑部和大理寺共同彻查晋国公及其亲眷所犯恶事,一旦查证属实,严惩不贷。”
孟瑾不紧不慢地说,言语中透着一丝冷意。
“晋国公惹了御史台的众怒,他就算能挺过这关,未来也难在朝堂立足。”
孟蕊明白,御史台的御史们,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若都紧盯晋国公的错处,晋国公在朝堂上束手束脚,很难再有建树。
“只查晋国公府吗?许御史提出要彻查吏部……会查吗?”孟蕊问。
“没有彻查吏部的旨意。”
孟瑾语气平静,眼眸深沉。
“曹家树大根深,不是那么容易能动的。”
孟蕊深有同感,连永宁侯就想要攀上曹家的大树,可见其在朝中势力深厚。
她不禁回忆起前世,尽管朝中立储的呼声很高,但直到孟蕊身死,都没听说陛下有立太子的消息。
曹家支持的二皇子,想当太子,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孟蕊也不想姜瑶支持的三皇子当太子。
想到姜瑶,孟蕊心中浮起几分怪异的感觉。
一个月前,吴贵妃征得陛下同意,给三皇子定下了皇子正妃,是吴贵妃的侄女、户部尚书嫡女吴宁清。
而在前世,三皇子妃这个位置,是姜瑶的……
第283章 关心的事
接下来的几天,刑部和大理寺彻查晋国公府,引起了轩然大波。
首先是晋国公夫人和齐月佳,在永宁侯府构陷许南音清誉的案子。
刘管事和齐月佳的丫鬟,禁不住受刑都招了,证实是晋国公夫人指使二房,使出此等下作手段。
他们要毁了许南音的清誉,一来,是为了报复许御史弹劾晋国公,要让最在乎名声的许御史颜面扫地;
二来,是为了杜绝齐大公子齐辕对许南音的心思,让齐辕乖乖和赵雅娴定亲。
然后,是调查晋国公府这些年来的往来账目,以及晋国公在吏部任职时的违规行为。
被晋国公安排前途的大公子齐辕和世子齐轩,首当其冲。
他们一个被安排进了吏部,一个被安排进了翰林院,都是艳羡旁人的官职。
晋国公为了齐轩的官职,给翰林学士送了一个名贵的古董屏风,虽然做得隐蔽,但还是被刑部查了出来。
如此一来,齐辕和齐轩都被停职,勒令回府自省。
晋国公府一大家子,都被关在府中,接受调查。
与其交好的世家,纷纷避而远之。
不少与晋国公府交情过深的,担心被牵连,到处打听消息,其中不乏有找上孟瑾的。
孟瑾对来者全都不假辞色,这些人又打起了孟蕊的主意,让家中女眷设宴邀请孟蕊。
孟蕊为了躲避麻烦,这些日子都没有出门,每日除了习武,就是了解京中这半年以来的各种大事小情。
孟蕊五月初离开京城,归来已是冬月末,再过一个月,就要过年。
这半年时间,除了吏部贪腐案外,京中没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过孟蕊关心的事,倒是有几件。
安乐侯夫人沈氏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自从孟蕊与安乐侯府断绝关系后,安乐侯府的产业回到了沈氏手中打理。
沈氏本就不善经营,又身体柔弱不能自理,没有足够的精力来管理田庄铺面,更不用说像孟蕊那样及时更新货品款式,四处收集商业信息,买低卖高,赚取高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