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纪华筠也是知道晋国公府近况的,不由感叹。
“或许她听晋国公的,远远嫁到外地,说不定能遇上真心人,日子也能过得不错。”
孟蕊没有纪华筠那么乐观,她了解晋国公的狠毒,平静而冷漠地说:
“嫁到外地的前提是,齐月佳能平安活到出嫁。
她能做出算计皇子这种与虎谋皮的危险之事,很可能是因为,她在晋国公府,感受到了某种威胁,不得不这样做。”
纪华筠一点就通,惊诧道:“晋国公会那么狠?齐月佳是他亲侄女呀。”
“连亲弟弟和枕边人,都能送出去顶罪的人,能有多心善?”
孟蕊想到心狠手辣的晋国公,微微叹息。
“可惜刑部和大理寺没有找到证据,让晋国公逃过一劫,只是丢了官,连爵位都还在。”
如此也可见曹家在朝中的势力之深,盘根错节,把晋国公的罪证藏匿得干净。
“慢慢来,今日过后,又要是不一样的情景。”孟瑜笃定道。
远处,二皇子的侍卫牵来了马车,曹家私兵将宅门口围观的百姓驱散,护送二皇子上了马车,看方向,是往曹家而去。
那些杜家派来的人,被曹家私兵捆绑起来,关在宅中。
“看样子,二皇子是要去曹家,找曹尚书他们商议对策。”
纪华筠猜想道,她抬眸问孟瑜。
“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
看到那处宅院人群散去,只余曹家私兵看守,孟瑜关上窗户,拉着跃跃欲试的纪华筠,坐回椅子上,无奈地说:
“什么都不用做,我们今日只是来此用餐,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不知道。”
纪华筠亮晶晶的眼眸盯着孟瑜,欲言又止,纠结之下,终是把想说的话憋了回去。
孟蕊赞同地点头,“二哥说得没错,我们今日只是出来用餐,碰巧遇到了秦世子,其他的事,一概不知。”
话是这样说,但孟蕊心里清楚,今日二皇子和齐月佳这遭事,其中肯定有二哥和秦仲棋的参与。
至于他们做了什么,参与了多少,他们不说,孟蕊也不问。
孟蕊感觉心里暖暖的,二哥今日突然带她们来曲生楼用餐,估计就是为了让她亲眼看到二皇子的丑态,给她出气。
他们又在雅间中坐了一会儿,闲聊起来,默契地不再说关于二皇子的事。
从孟瑜和秦仲棋的谈话中,孟蕊才知道,这座曲生楼,是孟瑜和秦仲棋合伙的产业,怪不得他俩能一人定一个三楼的雅间呢。
“二哥,你居然和秦世子一起做生意,真是令人想不到。”
孟蕊瞥向秦仲棋,这厮总是有意无意地看向翠柳,那副贼心不死的样子,让孟蕊不爽。
她才不会把单纯可爱的翠柳,交到这种相好一大堆的纨绔浪荡子手里。
秦仲棋听到孟蕊提到自己,顺溜地接话。
“这有什么想不到的?五年前,我和孟贤弟在京中初识,就一见如故。
孟贤弟为人仗义,听说我做生意缺银子,他出手就是一千两银票,帮我解了燃眉之急。
我当时就承诺,那一千两,是孟贤弟入股的银子,这家曲生楼,我和孟贤弟一人一半,文书俱全,童叟无欺。”
孟蕊眸光一滞,望向孟瑜,问:
“二哥,五年前,你就来过京城了?怎么没听你说过?”
第306章 早就相识
孟瑜回望孟蕊,眼神深邃深沉,隐含着几许愧疚。
见孟瑜沉默不语,只一味地凝视孟蕊,秦仲棋看不过去,接过话茬,喋喋不休地说:
“何止是五年前,阿瑜几乎每一年,都会来趟京城,去年,我和他在西市逛,远远瞧见过你。
我当时跟他说,你做生意很有一套,还好安乐侯府只是开些绸缎庄米铺之类的生意,不然我们酒楼的生意,都要被你抢跑了。”
孟蕊听着秦仲棋的话,双眸一眨不眨地看向孟瑜。
她张了张嘴,却感到喉头艰涩,话到嘴边,说不出来。
她想问二哥,秦仲棋说的,是不是真的?
他们兄妹俩,竟然那么早,就见过面了吗?
“对不起,蕊儿。”
孟瑜先开了口,沉声道歉。
“我应该早点找到你的,但我……”
“你不用对我道歉。”
孟蕊嗓音沙哑,善解人意地说。
“二哥,我知道的,你心里也不好受,你不想做的事,没有人可以逼你。”
孟蕊知道孟瑜话中的意思,如果孟瑜五年前就与谢清源父子相认,他们或许能早点发现孟蕊与姜瑶抱错的事。
那样的话,孟蕊可以早些回到谢府,不用为安乐侯府起早贪黑地做生意赚钱,不用照顾安乐侯夫人和姜铭昊那个便宜弟弟……
可是,谁又说得准呢?
或许,姜瑶看中谢府富贵,隐瞒身份,不愿意换回来?
有或许,随着情况改变,两家女儿被抱错的事,一直没有被发现?
这些都不好说,况且,孟蕊很清楚,孟瑜不愿意认谢清源这个父亲。
甚至非必要,孟瑜从不唤谢清源父亲。
父子之间的隔阂,并没有因为这半年的相处而消散,反而如一道看不见的墙,一直矗立在孟瑜和谢清源中间。
孟蕊理解孟瑜的心情,设身处地而论,孟蕊若是孟瑜,也很难原谅抛弃妻儿的谢清源。
京城大乱时,孟瑜才三岁,乱军冲入家中,他依赖的父亲不见踪影,是身怀六甲的母亲,将他绑在背上,一路杀出城去……
孟瑜既然五年前就来过京城,就不会不知道谢清源一直在重金寻找妻儿的消息。
他坚定地不认父亲谢清源,可见他不愿原谅谢清源的态度。
其他人没有经历过他的苦,也没有资格,逼他做他不愿意的事。
听到妹妹如此善解人意的话,孟瑜眼中的愧疚更浓。
“蕊儿,以前是我考虑不周,以后,只要有我在,就绝不会让人再欺负你。”
“嗯!我相信二哥。”
孟蕊微笑着应下。
今天的二哥,不就是在帮她向污她名声的二皇子报仇吗?孟蕊感受得到二哥对她的真诚。
“说起来,二哥你每年都会来京城,入伙了秦世子的生意,那你和华筠姐姐,该不会也早就认识了吧?”
孟蕊的目光在纪华筠和孟瑜身上来回逡巡,她记得纪华筠曾说漏嘴,在京城认识孟瑜的事,马上纪华筠又说她口误,孟蕊当时没有多想。
现在看来,纪华筠和孟瑜很有可能早就认识,他们初识的地点,就是京城。
孟瑜和纪华筠对视一眼,情意泛着波光流动,是早已两情相悦的欢愉。
“是,我和华筠,也是在五年前于京城认识。”
孟瑜原本冷峻的面容,如冰雪消融般,浮现怀念的笑意。
“那一年,我十四岁,随师父游历江湖,师父将我带到京城,告诉我,谢清源一直在找阿娘和我的事,他让我自己决定,要不要认回父亲。”
孟瑜看向孟蕊,眼含歉意。
“我那时年少气盛,果断拒绝了认亲,师父让我留在京城一个月,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我便在京城暂时住了下来。
期间,我认识了秦世子,他父亲病重,叔伯凶悍,生意周转遇急,我便帮了他一把。
之后,秦世子为了报答,要带我见识京中繁华,我跟着他去参加过几次京中高门大户的宴会。
在其中一次宴会上,遇到了躲在花园假山里的华筠,当时她在……”
“啊——!打住!别再说了!”
纪华筠羞恼地打断孟瑜的话。
“那么久之前的事,不要提了嘛!”
孟瑜好笑地看着她,见纪华筠不满地撅起嘴,瞪着一双美眸警告他,孟瑜顺从地颔首,没有再说。
孟蕊看到纪华筠这样,心中产生了好奇。
纪华筠现在的性子大大咧咧,有什么说什么,很少有这般难以启齿的时候。
五年前的纪华筠,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姑娘,她和二哥初遇,发生什么事了?
孟蕊努力回忆,那时的自己才十一岁,年纪还小,安乐侯府没落,也没那么多宴会邀请他们,完全想不起来与纪华筠或是孟瑜有过交集。
“县主,柳姑娘,你们是不是很想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
秦仲棋突然插话,献宝似的对孟蕊和翠柳说。
孟蕊和翠柳,齐齐看向他,都是一副很想知道的样子。
“你知道?”
秦仲棋点头,桃花眼含水带情,引诱着对翠柳说:
“京中的这些家宅隐秘,我知道的可多了,下次来书肆,我细细讲给你听啊。”
“不必了!”孟蕊替翠柳拒绝,“我们不想知道。”
“哎,那就可惜了……”秦仲棋耸了耸肩,故意做出惋惜的表情。
“秦世子,都说不该背后论人长短,你倒好,当着我的面,就肆意编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