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大哥,我没有不舒服,就是吹了会儿风,觉得有点凉而已。”
  孟瑾面不改色地收回手,目光扫过孟蕊身上单薄的衣裳,眸色一暗。
  “如今天寒风大,你还穿这么少,走,为兄先陪你回去添衣,再去用膳。”
  说着,孟瑾走到孟蕊身畔,与她并肩而立。
  孟蕊刚知道孟瑾的真实身份,此刻心中一团乱麻,又免不了心虚自己偷听之事,不想与孟瑾同行,怕被聪明的孟瑾发现了端倪。
  “大哥,我自己回去添衣便好,你快去陪父亲用膳吧。”
  孟蕊弯了弯嘴角,露出一个乖巧的笑。
  “晚膳我和华筠姐姐她们一起吃。”
  孟瑾温柔地注视着孟蕊,轻笑道:
  “蕊儿你忘了?今天是腊月二十六,再过三天就要过年,明日纪小姐要回永宁侯府,父亲希望我们一起吃顿饭,就在今晚。”
  孟蕊这才想起来,谢清源很早之前就说过,纪华筠回家之前,全家人一起吃顿饭。
  当时谢清源是想着孟天回京后,他们这对公婆,一起表达对纪华筠这个未来儿媳的重视。
  不过到现在为止,孟天都没有回京,其间又发生了许多其他事,孟蕊也就淡忘了这件事。
  “不是要等娘亲回京后,再一起用膳吗?”
  孟瑾道:“母亲今日来信,她有事在路上耽搁,要大年初二才能到京城,那时纪小姐早已归家,所以便将宴席定在今晚。”
  “原来是这样……”
  回家后的第一个新年,不能和娘亲一起守岁,孟蕊有些失落。
  “走吧,快去添加衣物。”
  孟瑾温柔地催促着。
  “别着了凉,也别让父亲他们久等。”
  孟蕊点了点头,与孟瑾并肩而行,回到自己的院子。
  她快速换了件锦缎夹袄,担心孟瑾又念叨她,又披了件狐裘披风,才带着吟夏和吟秋,和外间等待她的孟瑾一起出门,去往饭厅。
  饭厅中,谢清源、孟瑜和纪华筠,都已经到了。
  纪华筠看看冷着脸的孟瑜,又瞅瞅苦恼的谢清源,得出结论:
  “谢大人,你又和阿瑜吵架了?”
  见父子俩都不回答,纪华筠摆出一副很懂的样子,对着他们指点道:
  “我懂,父子之间,吵吵架,没多大事儿。
  我哥之前在京城的时候,也总和我爹吵架,我爹脾气大,逼着我哥什么都要听他的,我哥受不了,直接跑回南境了。”
  纪华筠颇有深意地瞄了眼谢清源。
  “我爹现在想见我哥,也见不到,我哥连封信都不给他写,你们说,我爹他后悔吗?”
  第310章 君子如玉
  谢清源听出来,纪华筠是在借纪家父子的事,帮孟瑜说话,故意点他呢。
  永宁侯与嫡子纪华笙之间的关系,谢清源也略知一二。
  纪华笙和纪华筠兄妹俩,从小跟随纪老将军在南境长大,十几岁时才被永宁侯夫妇接来京城生活。
  永宁侯对这一双儿女寄予厚望,以京中规矩严苛教导。
  纪华笙受不了京城的奢靡风气,和书院中那些不知民生艰难的纨绔,更不想听永宁侯的要求与他们交朋友。
  在京中待了一年,纪华笙就找机会,偷偷逃出了京城,投奔了南境军中的二叔。
  现在的纪华笙,已经凭借军功,被皇帝封为三品昭勇将军,不可谓不优秀。
  永宁侯与谢清源吃酒时,谈起各自的儿女,常常后悔自己脾气太冲,逼走了同样倔强的儿子。
  在与儿子关系不佳这一点上,谢清源和永宁侯倒是同病相怜。
  谢清源看了眼面无表情的孟瑜,认真对纪华筠说:
  “为了你兄长的事,你父亲挺后悔的,就是他身在高位久了,拉不下脸来说,你与你兄长关系亲近,写信劝劝他,该与家中多联络。”
  “多联络做什么?好让我那对势利眼爹娘控制他?”
  纪华筠撇撇嘴,不赞同道。
  “谢大人,你是不知道,要不是我哥瞒着京城这边,在南边先斩后奏娶了亲,有了娃,他就娶不到现在心爱的嫂嫂了!”
  听到了之前不知道的轶事,谢清源双眼一亮。
  “具体怎么回事?详细说说。”
  孟瑜无语地睨了一眼谢清源,当目光移到纪华筠身上时,又变得柔软。
  纪华筠见他们都想听,兴致勃勃地讲述起来。
  “我跟你们说,我爹娘原本是想给我哥挑一个京中贵女联姻的,但我哥威武,根本不理会他们,直接与心爱的姑娘成亲生子,把我爹娘气得不行。
  嫂嫂是南境军中武官的女儿,身份自然没有京中贵女高,但她与我哥自小青梅竹马,感情非常好。
  不过,我哥的完全不听话,却害惨了我。
  我娘对我管束越来越严,我哥不娶高门贵女联姻,我就得嫁到更高门第的人家,还想要我争着去当二皇子的正妃,我才不稀罕呢!
  被他们逼急了,我也跑,看他们怎么办?”
  纪华筠说到高兴处,咧着嘴,对着孟瑜笑得畅快。
  “阿瑜,你爹要是管你管得紧,让你不高兴了,我就陪你一起跑,闯荡江湖比待在京城,有意思多了!”
  “咳咳……”
  谢清源故意咳嗽,打断纪华筠要带跑孟瑜的话。
  “我和阿瑜没有吵架,只是因为一点小分歧,稍微讨论了一下,现在已经解决了,你们放心,我都会搞定,不会让阿瑜不高兴。”
  谢清源和蔼地对着纪华筠笑。
  “华筠啊,你和我们阿瑜明年就要成亲了,这成亲之前,可不能再乱跑了,三书六礼繁琐,我们两家都有好多事要忙,你们也要好好准备啊。”
  提到成亲,纪华筠与孟瑜对视一眼,露出几分小女儿的羞怯。
  “成亲有那么忙吗?我还想着开了春后,和阿瑜出去玩一趟再回来成亲。”
  “那怎么能行呢?”
  谢清源急切地想要打消他们离京的想法。
  “成亲一事,不能马虎,更何况你们俩是陛下赐婚,更要重视!”
  纪华筠眨了眨眼,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好吧,那就等我们成亲以后,再出去玩。”
  “这……”谢清源头疼扶额。
  未来儿媳妇怎么总想着要把他儿子拐出京城啊?
  就不能留在京城,陪陪他这个可怜又卑微的老父亲吗?
  “阿瑜还在羽林军当差,不能离开京城……”
  “他不是不干了吗?”纪华筠疑惑地看向孟瑜,“对吧,阿瑜?”
  孟瑜淡定点头,“对,不干了。”
  “不干是好事啊,宫里规矩森严,各宫勾心斗角,麻烦得很,哪有外边肆意潇洒?”
  纪华筠每多说一句,谢清源的脸色就暗沉一分。
  纪华筠开心地说着,最后还专门对着谢清源问道:
  “谢大人,你是阿瑜的父亲,你一定也希望他过得快乐,对吗?”
  谢清源一噎,他当然希望儿子快乐,但不想儿子离开自己。
  他眼巴巴地瞅着孟瑜,慈爱地说:
  “当年给阿瑜取名,最先用的是愉快的‘愉’字,我和你娘,不求你有多大出息,只想要你健康快乐地长大。
  是你祖父听说后,专门让人来传话,说你可以不姓谢,但名字要从谢家这一辈的玉字,所以才给你改名为‘瑜’。”
  小时候的孟瑜,确实如谢清源和孟天期盼的那般,是个活泼快乐的孩子。
  但经历变故后长大的孟瑜,日常冷着一张脸,一副生人勿近的架势,很难从他冷峻的脸上,看到愉悦的神采。
  “原来阿瑜的名字,是这样来的?”
  纪华筠双手托着下巴,听得津津有味。
  “我还以为是取自典故‘怀瑾握瑜’,分别挑了字,给孟瑾和孟瑜做名字。”
  谢清源眼中闪过微不可察的紧张,随即笑道:
  “没想到华筠你不但武功好,学问也不错,你讲得不错,我两个儿子取名时,也有参考典故。”
  谢清源有些后悔自己一时真情流露,说了孟瑜的名字由来。
  真实情况是,孟瑾的这个假名,是后来根据孟瑜的名字取的,为了让他们的名字听起来像兄弟,参考了纪华筠所说的典故。
  “你们在说什么典故?”
  恰在此时,孟瑾带着孟蕊走进饭厅,在桌边落座。
  孟瑾和孟瑜一左一右坐在谢清源身边,孟蕊坐在纪华筠身边,两边隔了两人位的距离,分开了男女席。
  “没什么。”
  谢清源想要跳过这个敏感的话题,对下人招了招手。
  “人都到齐了,快上菜吧,我都饿了。”
  孟瑜无视谢清源的眼神示意,自孟瑾进门,便眼神犀利地盯着孟瑾。
  “父亲在说,你和我名字的由来,大哥,你可知道是何缘故?”
  孟瑾回望孟瑜,温和地答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