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屡次三番对陛下不敬,霍统领,你还不快将他拿下!”
  霍济皱了皱眉,抬头望向庆明帝,等待庆明帝的指示。
  曹修易猖狂地大笑两声,对着吴德勇,尖锐地讽刺道:
  “吴德勇,你这条狗,叫得这么欢做什么?
  你以为你们扳倒了我,就能让萧宇顺理成章地当上太子,再当皇帝?做梦!”
  他转过身,面朝群臣,伸手指向孟瑾,揭露了一个惊天秘密。
  “只要他还活着,萧远就不会选将皇位传给其他人!
  老臣说的没错吧?元熙皇太子殿下?”
  第344章 元熙皇太子
  曹修易的话,如一道惊雷,劈在大殿中的众臣头上。
  议论声停止,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曹修易指向的孟瑾身上。
  就连一直在指责曹修易的吴德勇,也惊异地瞪大了眼,震惊地望向孟瑾。
  原本已经瘫坐在地上的二皇子,突地直起身体,猛地扭头朝孟瑾看去。
  三皇子也是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怔怔望向孟瑾。
  而孟瑾本人,在众人的瞩目下,一如往常地坦然站立,仿佛没有听到曹修易的话,也感受不到众人惊诧的目光。
  孟蕊嘴唇微微发白,但神情不变,坚定地站在孟瑾身边。
  吴德勇最先反应过来,打破一殿沉寂。
  “曹修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那元熙皇太子是……”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曹修易看着众人惊愕骇然的表情,满意地说。
  “元熙皇太子,是你们陛下和心爱的宸元皇后唯一的孩子,据说是夭折了,但这里的诸位,你们谁又见过元熙皇太子的尸身?
  他没有死,只是被你们的陛下藏了起来,好端端地长大,还争气地高中状元,入朝为官。”
  曹修易昂起头,看向安坐龙椅、不动如山的帝王,嗤笑道。
  “萧远,陛下,你可真能忍呐!
  把自己的亲儿子,藏在外面十多年,都不接回自己身边,是为了防谁?该不会是为了防着老臣我吧?
  这十多年来,你扶持吴家,一点点蚕食我曹家的势力,等到孟瑾进入刑部,又拉下一个个支持曹家的大臣,想让我们孤立无援,任人拿捏?
  呵呵,你们父子俩当真是煞费苦心,不灭我曹家不罢休啊!”
  曹修易迈步向前,嘴角挂着渗人的笑,一步步走向孟瑾。
  他所过之处的大臣们,不由自主地纷纷后退,为他和孟瑾让出地方。
  孟瑾身姿挺拔地站立着,平静地看着曹修易走近,扯了扯嘴角,似笑非笑道:
  “曹大人过奖了,你们曹家几十年来把控朝堂、横行霸道,害死了多少忠臣良将,你算过吗?你们才是煞费苦心,孟某自不敢与你相比。”
  “害死忠臣?你在说谁?你的外祖吗?”
  曹修易在孟瑾面前站定,盯着他冷笑。
  “看来,谢馨果然是魏正廷的小女儿魏颖,你在为你外祖父一家,向我报复?”
  曹修易眼角皱纹舒展,对着孟瑾挑眉。
  “重查魏正廷旧案,是你在负责吧?查出什么证据了?”
  孟瑾对上曹修易的挑衅,眼神冷冽,沉声道:
  “三十年前,是你的弟弟曹修昱,派去杀手,刺杀了魏正廷。
  京城魏宅的那场大火,是你的长子曹泽主使。
  你作为曹家家主,对这些,全都知情。”
  曹修易冷笑,“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你有什么证据证明?”
  “用不着什么证据了,凶手不是都已经死了?”
  孟瑾冰冷的眼神中,瞬间迸发杀意。
  “十六年前,你的弟弟和两个儿子,全都死了,你会觉得伤心吗?”
  曹修易脸上的得意之色骤然消失,老谋深算的眼中,快速闪过惊愕和不确定。
  他的亲弟弟曹修昱,长子曹泽,次子曹洵,以及曹太后的亲生儿子五皇子,全都在十六年前的京城大乱中丧命。
  当年,京中遭此劫难的世家贵族不在少数,皇族都被屠戮,当时在宫中的曹修昱等人,也难逃一死。
  曹修易不是没怀疑过,还派人调查过,但那时太乱,始终没有找到有用的线索。
  这么多年来,曹修易一直以为是乱军所为,但此刻听到孟瑾的话,让他心绪大乱。
  “他们的死,和你有什么关系?”
  曹修易盯着孟瑾,急切地质问。
  “你做了什么?”
  孟瑾只冷漠看着他着急的样子,不置一词。
  曹修易很快否定了自己的问题,“不对,你当年还是个孩子,做不了什么……”
  他立刻转身,瞪向高坐龙椅的帝王。
  “萧远,是不是你!你趁乱杀死了他们,是不是!”
  庆明帝也没有回答,用和孟瑾一样冷漠的眼神,像看死人一样看着曹修易。
  殿上的大臣们,在震惊中,逐渐理清了曹修易和孟瑾的对话。
  曹修易说孟瑾是陛下和宸元皇后唯一的儿子——元熙皇太子。
  孟瑾没有否认,陛下也没有说话,那么就是默认。
  曹修易还说,宸元皇后谢馨,不是谢馨,而是魏颖,是三十年前遭遇刺杀的巡察御史魏正廷的小女儿。
  而三十年前,魏正廷担任巡察御史,正是在调查完当时的南州知府曹修昱后,于返京复命的路上遭遇山匪而死。
  不久后,魏正廷在京中的家人,也都死于一场大火。
  这些,都不是意外!
  魏正廷,是曹修昱派人杀的。
  烧死魏正廷家人的大火,是曹泽派人放的。
  那场大火中,或许只逃出了一个魏颖,她不知怎的,成了谢太傅的女儿,后来嫁给了当年还是七皇子的庆明帝,生下了孟瑾。
  而害死魏正廷及其家人的凶手,已于十六年前的京城大乱中丧命。
  现在,曹修易怀疑他们是被陛下报复杀死,正在质问陛下……
  大臣们都被这些如山洪暴发般汹涌的消息,震得不知所措,反应过来后,忍不住和相熟的同僚小声交换消息。
  “孟瑾真是元熙皇太子?陛下怎么舍得把他一直养在外头?名不正言不顺的。”
  “宫里头有曹太后、曹嫔她们在呢!要是太子殿下养在宫里,不一定能活到现在。”
  “说的也是,以曹家人的狠劲,对巡察御史及其家人都敢杀人放火的,确实要多多防备。”
  “你年纪轻不知道,曹家以前的势力,比现在大多了,可谓是只手遮天。”
  “没错,我记得当年陛下登基,本不想尊德妃为太后,但迫于曹家在朝堂上施压,才不得不纡尊降贵,亲自请曹太后入慈宁宫。”
  “是啊,我也记得,曹家一贯强势,直到后来有了新起的吴家掣肘,加上这几年曹尚书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又后继无人,才渐渐势弱。”
  ……
  大殿正中,曹修易指着庆明帝,执着地要一个答案。
  “萧远,你回答我!十六年前,到底是不是你杀了我三弟他们?
  乱军能攻入皇城,是不是也有你的手笔?回答我!”
  第345章 胆敢造反?
  又听到一个震撼消息的大臣们,视线齐刷刷投向庆明帝。
  十六年前的京城大乱,是朝野内外甚少拿到台面上讲的事。
  因为那场大乱,起源于天灾,爆发于人祸,差点造成大齐皇室的灭顶之灾、天下大乱。
  那年,南边大旱,颗粒无收,出现了大量灾民。
  那时的先帝,正沉迷于追求长生,在宫中养了一批道士炼制丹药,对朝政漠不关心。
  京中的皇子们,为了皇位,相互倾轧、争斗、算计,无人在意水深火热中的百姓。
  得到灾情的消息后,先帝拨出赈灾款和赈灾粮,却被贪腐的官吏层层盘剥,能发到灾民手上的,已所剩不多。
  没有粮食,老弱妇孺饥饿而死,能抢到粮食的青壮男子,集结成乱军,一路烧杀抢掠,涌向京城。
  乱军杀到京城,兵临城下时,先帝正吃下一枚丹药。
  他听到消息,一着急,药性发作太快,当晚就驾崩了。
  先帝死得突然,没有留下遗诏,也没有立过太子。
  众皇子为了皇位,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宫中各方势力乱作一团。
  就在这时,乱军杀入京城,直冲皇宫而来。
  乱军杀红了眼,皇宫侍卫很快不敌。
  宫门被破,平日里养尊处优、高高在上的宫中贵人们,不论身份,乱军见一个杀一个,皇宫沦为血海地狱……
  曹太后等很少一部分妃嫔和宫人,躲藏得隐秘,没被乱军发现,逃过一劫。
  早前被兄弟排挤,被先皇打发去看皇陵的七皇子萧远,因事发时不在京中皇宫,保住了性命。
  最后,七皇子萧远,在谢太傅和赶来平定叛乱的厉老将军的扶持下,登上了皇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