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可我偏偏没有那个气量,我这个人,受不了一点气!
宋清绫冷漠地说,她手持射中兔子的那支箭矢,箭头上的血迹还没干,手握箭尾,也就是木头的那端,用箭头那端抽打珠儿的嘴。
尖利的箭头轻易划过细嫩的肌肤,顿时有血水冒出来,打了第一下之后,珠儿痛得啊啊大叫,声音凄厉。
目睹女儿被打,中年男人下意识地推宋清绫,可是手还没有碰到她一点,反被她一脚踹倒。
哎哟。中年男人在地上打了个滚,等他爬坐起来,看到宋清绫一手抓着女儿的头发,一手在抽打,女儿嘴巴的那圈部位被打得血肉模糊,自知不是宋清绫的对手,他立马跪地磕头,祈求饶恕。
珠儿毫无反抗之力,呜呜大哭起来,脸上糊了一脸的泪水血水,方才傲慢的气焰偃旗息鼓,只剩下嘴里一遍遍的求饶:我错了,我说错了,我不该说你,是我错了呜呜我错了
抽打次数还未过十,宋清绫嗅到一股骚臭味,低头一看,珠儿裆部的裤子已经湿了,她停止抽打,往后倒退数步,神情平静如水。
她倏地举起手里沾满了血的箭矢,狠狠往下扎进珠儿的脖子。
哭喊声戛然而止,珠儿瞪大眼,满脸痛苦,却连一声都没来得及发出。
啊!珠儿!中年男人崩溃大叫,跪行朝女儿爬过去。
宋清绫拔出箭矢,血水直飙,有一些撒到手臂衣服上,手背上了,她恍若未闻。
中年男人扶住女儿着急大喊,边喊边准备抱起女儿逃命。
可是,他终究是晚了一步,宋清绫拿着匕首,一刀抹了他的脖子。
她给所有人补了刀。
后患不除,无穷无尽。
这几个人没带行囊,有可能是逃上山的过程中不小心弄掉了,或者是被抢了,倒是搜身搜出来一些散碎银钱,约有十二两多。
半个时辰后,宋清绫来到一处还算阴凉的地方,找了块大石头坐下去,脱掉布鞋,让脚透透气,破掉的泡那里皱巴巴的,一片通红。
歇了会儿,她根据观察植被的鲜活度行走于林中,林子里不是草就是树,哪哪看起来都差不多 ,走一段距离就在沿途的树上画上记号。
一路走下来,她找到一把灰灰菜马齿苋,别的没了。
太阳毒辣,晒得树木的叶子打起卷,还缩水了,使得洒照下来的热光变得更多。
唧唧蝉鸣叫声为林子增添了些许生机热闹。
走了半天,没看到有水源,她抬头看天,应该是午时了,找个相对阴凉的地方坐下,端着水碗喝水,一口气喝完一碗,干痒灼热的喉咙得到滋润,没那么难受了。
午时是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先吃饭,歇一歇再走。
她拿出早上剩的另外半只鸡,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吃完有个七八分饱,她靠在身后的树上,想着得做点干粮储存起来,后面山上的人越来越多,不方便开火,做好了南下赶路时也能吃。
她决定下午要是找不到水源,找一个地方驻扎,多做些干粮。
昨天在溪边,她接满了半缸水,约有三十多升,烧好用作喝的水有一锅,有六升左右,够喝几天了。
从宋家收来的水有三桶,但水质不好,颜色浑黄有沙子小石子,得经过过滤才能喝。
得做个过滤器。
这会儿正好有空,她准备好一个最破旧的木桶,在其底部凿几个洞,上端左右两侧各凿两个洞,串一条绳子进去,系牢固,当做把手,接着往桶里依次放入木炭,碎石,沙子,桶的最上面罩上纱布。
一个过滤器就做好了。
提起过滤器的把手挂在有一定高度的树干上,对应的地底上放一个干净的容器用作接滤出来的水。
那两桶比较脏的水被她缓缓倒进过滤器,像体积比较大的断枝叶片石子等杂物滤在了最上层的纱布上,流下去的水会经过层层过滤滤下来。
第13章 备食锻炼
过了会儿,有水从过滤器的底部流下来,滴到下方的木盆里。
目测滴落的水,颜色不黄了,挺干净的。
两刻钟后,木盆里有指甲盖那么深的水了,水很清澈。
滤水的时候,她没闲着,在附近找到一些晒干了,柔韧性不错的草,用镰刀割了很多放到空间里,它们可以用来编织成草鞋草帽。
脚上这双布鞋坚持不了多久,她准备多做几双草鞋,两顶草帽遮阳。
开做之前,得往干草上撒些水,使其湿润,然后是捶打,如此它们才会柔软好编织,看看下午能不能找到水源,她舍不得用空间里的水来弄。
瞅着时间差不多了,收拾收拾赶路。
下午明显比上午更热,她摘了几片大片叶子举在头顶,没过一会儿就蔫得缩水,脸上的汗水几乎没停过,幸好脑门上的伤正在结痂,好得差不多了。
走走停停,每歇一次喝两口水,她想找些驱蚊的草药做蚊香,不然晚上又得被咬了,艾草有驱蚊的功效,还有菖蒲薄荷丁香等草药也有同样的功效。
她迫切希望全天下的蚊子都死光光。
通过不断努力搜寻,她在一处斜坡上找了茅草,茅草根有特殊的香味,是蚊子不喜欢的味道。
斜阳西下,她挥舞锄头挖茅草根,能看到的都给挖了,有几把,暂时够用了。
一天的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又快天黑了。她觉得今天都没干什么事情。
今天就先这样吧,把蚊香干粮做出来。她自言自语地说,朝背对阳光的那一面走,走到最高大,树叶最茂盛的那棵大树底下。
傍晚之后,蚊子将会出没,她首先制作蚊香,所需要的材料要用到木炭,干艾草,干茅草根,所有材料捣碎。
她手拿干艾草,咦,放到哪里捣碎?
有了,鸡槽。
鸡槽是一块椭圆形的大石头,中间部位凹陷,是宋家用来喂鸡,装水装鸡食的。
她拿的是装水的那个石槽,看起来比较干净一点,干艾草丢进去,用石头捶打。
三样材料反复捶打成粉末,她的一双手酸软得不行,脸上的汗水淌个不停,大口喘粗气,虚啊,太虚了。
抬手擦擦脸上的汗,她把三种粉末全部倒进石槽和匀,随后缓慢多次倒水下去,倒至能和面的程度就不添水了。
和好的材料黑漆漆的,闻着有浓烈的艾草茅草根味道,这两样材料的比例放得比较多,木炭是起到黏合燃烧的作用。
黑面团搓成筷子粗细的长条,搓到适宜长度,将其一圈圈盘起来,她一口气搓完盘好,天都黑了,共做出四十多盘蚊香,全搁在大铁盘里的。
这还没算完,得把它们烤干或者晒干才算完工。
已是晚上,晒是晒不了,只能烤。
白天赶路时她看到途中有不错的干柴,都收进空间了,此时她无需去找,拿一些出来生起火堆,上方架上一个三角铁架子,架子上放一个半径约有二十厘米多宽的大铁盘。
看着正在烤的蚊香,她很庆幸当初还好去了一趟铁匠铺,在那里收的很多铁制品都派上了用场,那天在那里收的东西多,时间紧急,没来得及细看有什么,等有空了再好好看清楚。
蚊香让它烤着,她弄了点水洗马齿苋和宋家收来的野菜,洗菜的水没有倒掉,留着能冲个脚,洗洗手什么的。
洗净的野菜焯一遍水,拧干水切成细末,放进大盆里,倒适量玉米面,加了些许粗盐的水,全部和匀,玉米面的分量要达到能和成面团的程度。
野菜玉米面窝窝头一个个捏好备用,她用白面,加了红糖的水做成红糖馒头,没有发酵的东西,只能做成死面的。
拳头大的窝窝头有五十多个,同样大小的馒头四十多个,做好了上锅分批次蒸,用的是宋家的三层蒸笼蒸的。
做这两样干粮,玉米面和白面各用掉十斤左右。
她拿着根林家人给的黄瓜啃着生吃,脆甜多汁,清香美味,咯嘣脆,一边吃一边用另一只手翻铁盘里的蚊香,有一面已经烤干水分了。
许是蚊香的香味飘散出去了,她周边没有响起那讨人厌烦的嗡嗡声。
蒸完窝窝头和馒头,她留下今晚吃的,其余全收进空间,后面吃的话,拿出来还是温热的新鲜的。
做完这么多活儿,她累得腰酸背痛,好在窝窝头红糖馒头都做得很好吃,前者咸香,后者微甜。
晚饭吃了两个窝窝头,一个红糖馒头,七分饱。
从今晚开始,每天早晚她要加强体能训练。
刚吃饱,不适合运动,她坐着准备用于体能训练的东西,将两个大小适宜的麻布袋子里装进细沙,这才刚开始,每袋装三斤,后面逐量增加。
装好沙子的布袋用针线缝好,明天赶路了绑在腿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