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小哥,有两种棉,你看看。
  掌柜的打开箱子。
  一口箱子装着的正是打好的白花花的棉被,纯白无瑕,一箱就是一床。
  另外一口箱子装的是散的棉,看起来跟前者略有不同,摸起来软乎乎的,她问道:这是?
  掌柜的解释说:这是木棉,比棉花便宜,是本朝就有的。
  看起来都不错,天冷了把棉花被铺盖到床上很暖和。
  木棉可以用来塞进月事带,她个人觉得比草木灰好,手里有钱又有货,得买一点,否则不就是没苦找苦吃吗,况且特殊时期本就难受,有能力做到舒适一点,何乐不为。
  她询问道:有多少货,价位如何?
  木棉一箱二两,棉花被尚有三箱,如果你想买,一箱按七两算。掌柜的见她皱起眉,忙道:小哥,这个价位算是便宜价了,往年买到十两也是有的。
  这么热的天儿,不知道今年冬天是个什么景象,掌柜的想脱手卖掉棉花被,一直攒在手里是亏本的,他思索了一下,道:这样吧,你要是全买了,我额外多送你三条品质最好的月事带。
  品质最好的月事带一条要三十文钱。
  那好吧,棉花被和木棉我都要了,另外月事带有多少要多少,油布有多少,有多少就要多少。
  不管月事带的品质好不好,只要有,都买了,就怕后面没机会买到。
  油布可防水潮湿,下暴雨时有大用。
  掌柜的听到了,高兴坏了,油布有,有十多匹!
  空间里衣服多,不过都是破烂的,日后若是有机会独处,还是穿好一点的舒服点的衣服为好,她挑选了几套做好的成衣。
  全部买下来花掉七十多两银子。
  掌柜的热情地帮忙搬抬东西到手推车上,两人搬了好几趟才搬完。
  第69章 买药配药
  所有东西搬完,宋清绫跟布匹店掌柜的打听一些事儿,做生意的,接触的人多,认知广泛一些。
  了解到一些事情,她推着手推车走了,绕着去到僻静无人的小巷子收掉车上的东西。
  集市上还有一家布匹店,宋清绫去了这家,买下两箱棉花被,六箱木棉,做好的布鞋六双,以及所有的月事带和油布。
  之后前往药铺,上午她来来回回的,逛了两圈,知晓药铺在哪里,集市上有一家,主街有两家。
  进入药铺,里面有一些人在排队买药,她排着等了会儿。
  轮到她,她说出提前想好要买的东西,伤寒风热,腹痛胃痛,治疗外伤,消炎镇痛,防蚊虫蛇蚁等药,无论是内服配的汤包还是外敷的,一样多要点儿,另外还报了一长串所需的药名,让药童写在单子上。
  高温天气,路上有很多死人尸体,空气里有腐败的浊气,滋生病菌,容易爆发疫病,古代医疗水平有限,她不知道针对疫病的医疗技术发展到哪一步了,如果真的爆发疫病了,普通穷苦人家买不起药,只能等死。
  为了预防疫病,她专门配了两个药方子,一副预防,一副治疗。
  前世末世爆发前期,她住在自己的小区,后来跨城去到阿姐的旧宅,那里除了食物,别的物资种类齐全且丰富。
  阿姐很喜欢搜罗各种各样的东西,专门用不同的房间规整好,其中就有关于医毒方面的书籍,那些书都不是市面上常见的,而是价值不可估量的孤本。
  那时,高温极热期间就有爆发过疫病,传染性强,当时虽然医疗技术发达,但药品资源稀缺,不少人因为得不到救治死了。
  她手里没有特效药,不过她观察到不断攀升的高温天气,提前想到了日后会发生疫病,搜罗出阿姐留给她,相关的一些书籍,再凑凑药材,经过试验配出了药方子。
  末世期间,除了外出找物资和睡觉,其余时间她都是在家里利用那些物资钻研求生和可保命的法子。
  她报出很多药名,一个药童忙不过来,又加了两个人过来,三人对着单子从药柜找药,忙得脚不沾地,有些药材没有,做下记号,有的都包起来。
  大半个时辰过去,药铺的人总算归纳好那些药材并用麻袋包起来,装放至宋清绫的手推车上。
  买药这里花去九十多两银钱。
  不论是何时,药都贵,还有一些药买得少,或者是没有的,她前往主街买,贵也没办法,买了囤起来心安。
  买的药材中有花椒八角桂皮陈皮丁香草果小茴香等香料,在古代,它们常用作于入药,价格不便宜。
  买一些香料备着,以后独处了可以改善口味。
  主街上有两家药铺,她一家家地去,购买所需的药材和成品药,然而这两家也是缺少某些药材,尤其是治疗外伤的药。
  有多少买多少,一番买下来,又花去一百六十多两银子。
  买得差不多了,已是未时末,她去到暗处将手推车上的东西都收进空间,推着车回客栈,将车交给小二处理,补交了一天的房费。
  像没买到那么多,或者没有的药材,她回到客栈,拿细木炭写在草纸上。
  毛笔有是有,但用不惯,写出来的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忍直视。
  列完单子,她将防疫病,治疫病的药分配出来,弄成一包包的,到时候直接熬煮就成。
  忙完,她饿得有点食欲了,晚上看看客栈里有什么菜。
  趁着有空,她闭上眼睛,动用意念查看昨天晚上从县令府书房收的那些书。
  后面的路程没有舆图不好走,关键是古代不能私自贩卖国家舆图。
  她费了些精力看完那些东西。
  好消息是找到舆图了。
  坏消息是舆图只记载着原阳县境内各地的地形状况。
  与之相关的还有关于各地风土人情的民俗大全。
  她单独把那些书罗列出来,没准儿以后会经过那些地方。
  余县令身为本朝官员,按理说手里有舆图是正常的,这是他管辖的区域,但是别的区域不属于他管,自然没有那边的舆图。
  手无舆图,等同于两眼抓瞎一抹黑,她目前只知道身处原阳县,隆州有临海城镇,今儿通过打听,大概知道在其周边有哪些县城。
  对于此后的路程,她早就想好了,自原阳县穿行至隆州最近的临海城镇,走海路寻找羊皮卷上记载的那个神秘岛屿。
  羊皮卷另外半张图除了画出神秘岛屿的路线图,背面记载着文字内容,是江氏舵公历经失败后,重回故土,总结经验,花费一段时间做足充分准备,在某一天,也就是一个多月前再次踏上寻找岛屿的路程。
  只可惜,他运气不好,在临近陀鸣山的途中经过山上村庄,被三毛他们给害死了,羊皮卷落到了三毛手里,此刻在她手上。
  若是能找到羊皮卷上的神秘岛屿,远离险恶的尘世,独自隐居一方,她光是想想都觉得很美好。
  海岛资源丰富,在去之前,她多多囤一些陆产物资,去到岛上之后就不用担心了。
  宋清绫手里拿起半张羊皮卷看起来,羊皮卷上只画出了隆州靠海一角的地方,只知道镇名,不知县名。
  若想得到更全面的舆图,也不是不可能。
  她想到了洪勇他们。
  商队常年走南闯北,不仅知晓有些地方的官道路线,连一些小路都知道。
  她琢磨着去了解接触一下县城里的商队,从他们那儿入手。
  古代律法严苛,犯了罪,满门抄斩,株连九族,采用连坐制,像商队之人若是私画舆图,一旦抓住,必是重罪,此刻隆州还未彻底乱起来,秩序井然,常人哪敢冒这么大的风险干这事儿。
  她已经想到了别的法子来解决。
  肚子很饿了,她打开房门出去,过道上的一盏盏油灯亮起一簇簇光芒,外面天黑了。
  她叫来小二,通过了解得知客栈能供应哪些食物。
  价格都很贵,小二的解释说城里的水越来越少,要去买水凑水才供应得上,所以物价飞涨。
  最后她要了米饭和两个荤菜,盐水鸡炙猪肉,外加一壶酒。
  素菜也有,只不过比肉还贵。
  点好菜,小二问她是不是把菜端到她房间去。
  无须,我在楼下大堂吃。
  大堂是客栈堂食的地方,设有桌椅,那里人来人往,其中就有商队的人出没。
  商队一般人多,平时赶路很辛苦,在客栈住下后,喜欢聚在一起喝酒聊天。
  宋清绫走下楼,目光环顾一圈,迈脚走向三张大桌子拼在一起,围坐着二十多个人的那伙人侧方的一张桌子,走到了之后,故意面朝他们那一面入座。
  第70章 醉酒打听
  那伙人是今天下午她回来时曾在客栈大堂碰见过的,那时他们刚来到这儿,办理入住客栈,有过一面之缘。
  等了会儿,宋清绫点的饭菜和酒逐一上上来,她没有急着吃饭,倒了一杯杯喝下肚,边喝边摇头,叹息出声,神色颓然,一副伤愁不已的样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