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普通百姓的家里没了男人,没有水没有粮,待在家里只有饿死,出来外面找草根树皮吃,还能活一段时间。
她想了想,决定还是换回女儿身打扮,目前像这样年轻的男儿身装扮实在是太扎眼了,从过路人的反应就能看得出来。
去到隐蔽的地方,她换成女儿身,脸上抹上一层稀薄的黄泥水,遮掩白里透红的肤色。
以这样的装扮,后面再遇到人,那些人看过来的眼神平和多了,他们家里的男人都抓走征兵了,你居然还好好的,一些人因此心里不平衡。
走到差不多快要到午时了,前方小道边上有一处阴凉地不错,中午就在那儿休整。
她拿出草席铺上,趁着这会儿没人,三五两下吃掉两张饼子,吃完,背倚身后的树干,脑海里过着要走的路线。
再走三天左右能抵达石源县境内一个名叫竹山和竹峰山的地方,两山之间有一个天水湖,从舆图上记载的来看,那个湖挺大的。
前几天她在书肆买书时曾翻看到过记载此湖的信息,它是石源县内面积最大最深的湖。
她打算过去看看,有水的话多囤点。
她在青泽县没有囤到过水,水有问题不敢喝,都是喝的空间里的,吃用方面都要用到水,数做熟食和洗漱用的水最多,平均算下来,每天大概要用八升水左右。
大半月以来,她用掉接近两百升的水,空间剩余的水尚有四百多升。
骄阳似火,她靠着树干眯着眼,歇息会儿。
昏睡之际,有人来了,听脚步声,人还不少。
人群中前段部位的一个年约十五岁,柳眉杏眼的女子抬手擦拭脸上的汗水,夏麦,到底还有多久才能走到啊,那边真的有水吗,林子里很危险,我们真的能走过去吗,要不然,要不然还是回村吧。
夏麦是走在最前面领头带路的人,她跟刚刚说话的女子同龄,但身量高大半个头,浓眉大眼,眉眼间英气外露,她说:冬梅,快了,再走三天就能到天水湖。
有个妇人拉扯着七八岁大的男孩一起走,她停下来,哽咽道:小麦,冬梅说得在理,林中有野兽,光靠我们这些女人小孩,怎能应对,不如回村里等等看,说不定很快就会下雨了,还能等他们回来。
他们指的是被抓去充军的男人。
此言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都停了下来。
夏麦苦口婆心地说:没有水,我们都会渴死,好几个月没下雨了,日日干热,哪里有像是要下雨的样子?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危险,也比待在村子里等死强啊。
夏麦的娘刘三娘道:秋娘,村里没水了,纵使回去了,大人忍得一时,孩子如何忍得?
秋娘就是那个拉着着七八岁大男孩的那个妇人,她闻言,看着儿子稚嫩的脸,泪水汹涌,是啊,回去了只能等死,孩子是家里最后的希望,哪怕是自己死,也要将其守护好。
他们互相打气宽慰。
李冬梅晒得难受,左看看右看看,看到了树底下的宋清绫,那儿有人。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人们看过去,待看见是名女子后,面容肉眼可见地放松下来。
夏麦说:走吧,我们接着赶路。
一行人经过宋清绫那儿时,稍稍停顿,好奇地看了几眼。
待他们走过去,宋清绫睁开眼。
这群人也是以女性为主的队伍,看样子是要去天水湖。
走在最前面的夏麦一下子引起了她的注意,对方的背上挎着两把弓箭。
无论何时何地,除非自己本身足够强,乱世中的妇孺是处于劣势的,生存环境更为恶劣,体能不及男性,这是不争的事实。
第113章 到天水湖
宋清绫没有急着赶路,此时太热了,走不了多久得晒脱一层皮,还不如歇一歇,养精蓄锐,下午好有更好的精力赶路。
歇了小半个时辰,她起来赶路。
腿伤已好了八九成,不耽搁走路了。
申时初,她遇到夏麦那群人了,他们坐在树底下歇息。
夏麦手里拿着刀在削木头,像是要做弓箭,她看到走过来的宋清绫,抿了抿唇,有点欲言又止。
宋清绫目不斜视地走自己的路。
傍晚。
林子里生长的是那种细长密集的树,枝丫细,树叶少,宋清绫在小道边找到合适的驻扎地,一切弄好,周边无其他人,坐着吃了烤山药和馒头当做晚饭。
坐着削了会木箭,消食消得差不多了,她指间捻着树叶练习。
两刻钟后,有脚步声走来,她收掉树叶,接着削木箭。
来的是夏麦他们。
他们看看四周,最后选择在离宋清绫有一段距离的地方驻扎,点火堆,铺草席。
忙完,所有人坐在草席上,从行囊里掏出干粮吃。
夏麦啃着饼子,看着宋清绫那边,瞧见对方手法利落地削木箭,双眼亮了亮。
宋清绫削好一根木箭放下去,面前地面上倏然出现一抹身影。
你也有弓箭,你会射箭?夏麦神色惊喜。
宋清绫沉默不语。
我们是从村子里逃荒出来的,要去天水湖找水,我看你是一个人,独行很危险,之前我跟我爹我哥他们出来打猎,在林子里遇到了野狼,它们很凶猛,动作敏捷。
夏麦说得认真,脸色凝重。
宋清绫抬眸看她一眼。
眼神明明平静无波,夏麦见了,心里没由地突突跳了两下。
她有点奇怪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没多想,语气低落下去,你的亲人也是被抓走充军了吧,我们也是。
我没有恶意,就是见到你一个人独行,咱们都是女子,在外不易,我们要不要一起走,互相有个照应?
我没有想要跟别人组队一起走的想法,我要睡觉了。
看得出宋清绫态度坚决,且发出了逐客令,夏麦有眼力见,她点点头,那你在路上多加小心。
夏麦走回去,心里纳闷地想:她一个人不会害怕吗?
回到自己人这边,夏麦拿出从家里带出来的几把弓箭,教他们使用并现场教学。
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为了活下去,她们认真地学习。
除了李冬梅一家四口,他们躺在一边的草席上,跟孩童们一样睡觉。
白日赶路那么辛苦,他们都不想动弹了,而且不愿意学弓箭,都觉得干那个动作粗鲁,那是男人该干的事情。
一夜过去。
次日天微亮,宋清绫起来赶路,夏麦他们才起来,连续的赶路,让孩童们吃不消,浑身酸痛,哭闹着说想歇一歇。
宋清绫越走越远,甩掉身后嘈杂的声音。
中午,她吃了午饭午歇时,夏麦等人走来了。
孩童们走不动,大人背着抱着,顶着烈日走,人人脸庞热得红扑扑的,心力交瘁。
夏麦看到宋清绫,心里好奇起她会去哪儿,居然又碰到了。
小麦,停下来歇歇吧,我们都累得不行了。
是啊,再走下去要暑热晕倒了。
李冬梅的娘黄菊香抱着只有几岁大的儿子,一屁股坐到树底下,就是,我们不走了,都停下来歇一歇,累死个人。
李冬梅姐妹俩紧跟着坐下去,手里摇起蒲扇,互相抱怨天热,还是在村子里好。
眯了会儿,宋清绫起来赶路。
此后的两天时间里,宋清绫是走得快,但一天下来除了赶路,还会休息,她跟夏麦一行人每天会碰到过一次。
每次都是晚上宋清绫睡着了的时候,夏麦一行人才姗姗来迟赶路走到这儿。
看得出宋清绫的疏离和冷淡,夏麦识趣的没有再找她,带着人去到更前面的地方驻扎休息。
这天上午,宋清绫钻进竹林走山路,前往天水湖。
此山名为竹山,漫山遍野的竹子,没干旱之前,想必是绿竹修长,叶片簌簌,风景美不胜收。
可惜现今太干了,竹林都枯死了,通体发黄,地面铺起一层厚厚的竹叶,踩上去松松软软的。
途中,她看到有不错的竹子,给砍下来收进空间,再收些断掉的干竹子干竹叶当柴烧。
在竹林穿行一个多时辰下山,走上一条羊肠小道,对面有一座高山,名为竹峰山,看着近,实则远,湖就在两山之间。
天色擦黑,她钻出树林,终于来到湖边。
举着火把照明,面前的坑就是湖里了,但是是边缘位置,干涸得裸露出沙土石子,沙土龟裂成无数往外延伸的缝隙,她走下去,想看看走多远能找到水。
三刻钟后,脚下开始出现泥泞,这是有水的迹象,得再朝前走。
走了好一会儿,斜前方出现的根根火把赫然映入眼帘,她警觉地扫看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