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粮仓就是她在镇上的名片和通行证。
  她好声好气地对几个小孩儿说,“我不是告诉过你们吗,主人回来了就不能随便进院子了,这个叔叔就是粮仓的主人,从今天开始他就住在这儿了,别人家是不可以随便进随便看的哦。”
  孩子们个个不高兴的样子,这三个多月来,粮仓已经成了他们的游乐园。镇上没有公共的休闲场所,更没有儿童游乐场,因为孩子少,连学校都合并到隔壁镇上了。
  粮仓内外部施工结束后,村民带着孩子过来看热闹,文伊白都会大方地让他们进来参观室内装修,他们也算是亲眼看着这个房子从毛坯到精装的。现在突然不让进了,对于小孩子来说,就像是被人抢走了正舔着的棒棒糖,而赵澍就是那个抢糖的人。
  文伊白从购物袋里拿出几个小面包分给他们,“天黑了,回家去吧。”
  孩子们拿着面包怏怏地出了院子。
  “我刚才看见赵滔开村长的车走了,他说你一天没吃饭,拜托我买的。”
  赵滔走的急,只给文伊白发了微信,说下次来再拜访工作室,拜托她给赵澍买些生活用品和吃的,最后加了句会好好考虑她的清溪居方案。
  文伊白看在最后一句话的份上才勉为其难地来给赵澍送生活用品。
  赵澍看了看她手上的袋子,“我刚吃过,米酒坊的老板娘送过来的,赵滔又麻烦你,进来吧。”
  赵澍翘着脚跳进屋里,文伊白径直去厨房,把吃的喝的塞进冰箱。想到赵澍就坐在客厅沙发上,竟然有点畏难面对他,她之前一心赚钱的时候可不像现在这样分心又分神。她再次提醒自己,今天先把粮仓尾款结了,再顺便问问清溪居的设计方案有没有希望。
  结果想什么来什么,手机叮的一声,原来是粮仓尾款已到账。她把冰箱门关上,发现赵澍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她身后,斜倚着墙正看着她。
  “收到了吗?“赵澍问。
  “收到了。“
  赵澍跳到冰箱前,从里面拿了两瓶饮料,递给文伊白一瓶,“谢谢你文工,这么短的时间,房子很完美,我也很满意。”
  文伊白心想,满意你也不让我发在网上,粮仓可是我第一个私宅项目,就指着它引流呢,现在倒好还得为你捂着。
  “别客气,应该的,谢谢你的信任。”
  “等我脚好了,一定要请你吃顿饭。”
  “那不急,等到清溪居开业都可以,对了我的设计方案看了吗?”
  “看了,还在讨论中,确定下来就告诉你,石库门不开工吗?你的粉丝都等急了。”
  “啊,那个不急,还是以清溪居为先。”文伊白想,我满脑子都是如何把清溪居的钱赚到,花钱的事根本不在我思考范围内。
  “方案挺好的,但我还得听另一个投资人的意见,这两天会抽空回一趟上海。”
  “清溪居不是你家的吗?”
  “是我家的,但持有者是我姑姑,投资人也是她。”
  “这样啊,那就麻烦你帮我在你姑姑面前多美言几句吧,我的优势你也清楚。”
  “你放心。对了那个鞋架,我不记得我买过。”赵澍指了指门口一个古朴的双层鞋架。
  “你不喜欢吗?那是我用捡来的木料做的,没关系我待会儿拿走好了。”
  “送我的?”
  “我没想到你不喜欢。”
  “我没说不喜欢。”
  “那你一副嫌弃的样子。”
  “我有吗?”
  “你没有吗?你言下之意不就是让我赶紧把这丑东西带走吗?”
  赵澍没绷住嗤笑一声,“文工,你还有这本事。”
  文伊白被他笑得红了脸,有点儿不高兴,心想多亏没给客厅那面空墙挂上画,以后再也不自作多情了。
  赵澍收住笑,“那我连问问来由都不能吗?我又不知道是你送的,更不知道是你做的,抛开这些不说,它一点也不丑,我很喜欢。”
  文伊白没吭声,猜测他这番话有多少是安慰的成分。
  “你没看出来吗,我和你的审美至少在这个阶段还是满一致的,要不然也不可能这么喜欢你改造出来的房子。”
  怎么回事,她从他的语气里听出了暧昧,可惜她心里现在满满当当的都是清溪居,已经塞不下男人了。
  “那意思是我不用拿走了?”
  “谢谢你送的礼物,没想到你还会木工,我一定要请你吃一顿饭。”
  文伊白心急地想,我又不缺一顿饭,要是真心喜欢我造的房子,真心想感谢,就把清溪居让给我做好了。
  “你喜欢就好,那木料是金丝楠木,原来是个装鸡饲料的木槽,村民不识货当废品扔出来的。你要是不想要就还给我,千万不要扔出去。”
  “你言下之意不会是想让我把它让给你吧。”
  “那倒不用,我早就想开了。”
  文伊白刚做好的时候确实不舍得送他,但送别的又怕他看不上,毕竟粮仓里连污水池的水龙头都是从海外运回来的。
  文伊白把饮料原封不动地放回冰箱里,心想你省着点儿喝吧,我可没时间天天给你送货。
  “不打扰你了,我走了,你早点休息。”
  “我送你。”
  文伊白瞥了一眼他的脚。
  “我可以在门口目送。”
  “不用麻烦了,我会有压力。”
  赵澍也不再坚持,说实话他单脚跳了一晚上也确实是跳不动了。
  第10章 禁止窥探
  因为楼上的卧室被赵滔霸占了一天一夜,再加上脚疼,文伊白走了之后,赵澍才第一次上楼。他一进自己的卧室,就看到一盏硕大的野口勇纸灯,低低地垂于床的正上方。他开灯,淡黄色的暖光氤氲,衬着床头的暗纹壁纸像阴天里的月亮,让人无端地想睡觉。
  他倒出一粒平时吃的安眠药,掂量一番后又塞回瓶子里。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看着纸灯透出的温柔的光,想起和文伊白关于卧室装修的争论。
  他说卧室不要装主灯,四壁涂成墨蓝色,窗帘要最厚的遮光帘。文伊白不同意,说虽然可能会助眠,但不透气也会影响睡眠,她会想办法平衡助眠和透气。她的办法是给两扇窗安上黑色木质百叶帘,只贴天花板和床头一面墙的暗纹壁纸,吊一顶暖白色纸灯,暗的层次分明又呼吸感十足。
  他不觉嘴角一弯,换了个舒服的姿势,秒睡过去。
  赵澍睡前为了散掉屋内的酒气,开了一扇窗。凌晨五点一过,早起农忙的村民从他窗下路过,吆喝声、吵嚷声以及鸡鸣狗叫声一股脑从窗外传来,又一次把他吵醒,只是这次再没人把他当成小偷儿。
  他起床关窗后辗转难眠,发现脚底的伤口愈合的很好,已经不疼了。好的睡眠是可以治愈伤口的,而过去的一年如果没有药物的帮助他是没法如此安稳地睡上一觉的。他此刻心情很好,就像关窗时看到的天边那一抹朝霞,既透亮又灿烂。
  他索性起床下楼做早饭。
  简单的早饭做好后,他特意拿到落地窗前的小几上去吃。文伊白坚持留下的落地窗,果然如她所说把稻田、天空和阳光最大程度地引入室内,成了他的风景,当然也方便了路过村民们时不时地窥探。
  这一餐早饭可谓吃的跌宕起伏,他每回鼓着腮帮子往窗外一看,准能和某个大爷大妈或某条狗对视上几秒,最后他不得不挪到餐厅去把剩下的咖啡喝完。
  饭后他心血来潮把跑步机推到窗前,想一边看着窗外的风景一边跑步,结果还没跑上十分钟就陆陆续续有村民站在窗前驻足观看,有个大叔一边走一边扭头看他跑步,竟一头撞在了路边的歪脖树上,众目睽睽之下他实在是没有心情跑了,不得不把跑步机又挪回了健身房。
  整个下午无论他在窗前做什么都会有人探头探脑,即便是翘着脚躺在沙发上学习也能时不时感觉到来自窗外的猎奇目光,他也因为频繁分神把一本《民宿项目可实施性报告》看的是颠三倒四。
  等到了晚上他已经不堪其扰,甚至连一楼的灯都不敢开了,担心昨天那几个小鬼头再来扒窗户。
  文伊白提醒过他开放式庭院并不适合中国农村,中国农村和美国农村是不一样的,可惜他非但没有去了解一下国情,还十分固执己见地连木栅栏都不许围,因为不喜欢封闭式围墙。
  现在可好,他和他的家就像在光天化日之下裸奔一样,全无隐私可言。但若让他现在立刻就建起高高的围墙,他也是不愿意的。他喜欢站在窗前就能一览无遗地看到大片稻田和远处的群山,一旦建起围墙,挂上遮光帘,那他和住在粮仓里的老鼠还有什么区别。
  赵澍苦思冥想一个晚上,拆了一个装冰箱的纸箱子,用厚纸板和装修余料做了三个“禁止窥视”的立式架,分别立在窗前和门前。他把字写得足够大,不怕他们看不见。又打电话给赵滔让他买几个摄像头,打算安在房前屋后,想必也会起到震慑作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