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姜见黎什么都不会问,而她,也恰好什么都不想说。
  可今日姜见黎提到了傅缙,在她提到傅缙的时候,她的心里头有片刻的晃神,她不明白这一刻的晃神是为什么,亦或是说,是为了谁。
  所以在姜见黎的注视下,她失语了。
  “臣僭越了。”姜见黎收回目光。
  “你不想知道朕会问你什么吗?”
  姜见黎往壶中丢了一块糖,才回答道,“陛下不愿继续问下去,那么下面的话,便不是臣能听的,臣,有自知之明。”
  萧贞观有些恼火,她很想问姜见黎她有何自知之明,但是终究不曾问出口。她来此处,不是为了让自己更加恼火的,今日晨间在太极宫里发生的事,已经让她十分恼火了。
  话已至此,不吐不快。
  “太上皇近日频频召见傅缙,姜卿,你猜是因为什么?”
  “臣愚钝,若是勉强猜测,臣只能回答陛下,大约是因为择婿一事,”糖在壶中化开,腊梅的清香之中混杂了一丝甜香,姜见黎给萧贞观换上加了糖的腊梅饮,继续开口,“可陛下不是对太仓令,青眼有加吗?”
  “朕表现得就那么明显吗?”萧贞观倍感疑惑。
  姜见黎不说话,只朝她笑了笑,一切尽在不言中,萧贞观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大臣们劝陛下早日择婿,怕也是为了早日落定东宫,”姜见黎道,“王朝的稳固才是文武百官心中头等大事,这无可厚非。”
  “你也要劝说朕听从太上皇,听从百官的安排?”
  “若陛下没什么想要的,不妨听一听,”姜见黎漫不经心地又问,“可是陛下您,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吗?”
  萧贞观不知道,所以才会如此为难。
  第一百零二章
  寒鸦掠过村庄,留下令人惊悸的叫声。
  魏延徽怕黑,每日入睡之时,屋子里都要留着一豆灯光。被寒鸦的叫声中惊醒后,她便再也睡不着,侧躺在踏上,盯着对面墙上的光影发呆。
  灯火在寂静的深夜里跳动,影子落在墙壁上,犹如要将人吞噬的怪物,而那怪物的口,正冲着她的头。恐惧后知后觉地席卷全身,尚且寒冷的冬夜里,她因害怕出了一身汗。
  过了许久,守夜的连序才发觉了异样,她去高桌上取来油灯,灯火凑近,照亮了魏延徽苍白的脸庞,连序紧张地差点打翻手中的油灯,“娘子?娘子?”
  轻声唤了两句,魏延徽有所反应,目光直直地看了过来,连序才知晓,娘子并没有在做噩梦,可这副模样又不像无事,那便只能是病了。
  “婢子去唤医师过来。”连序急忙搁下油灯,不顾魏延徽用虚弱的声音在身后发出的劝阻,火速打开了屋门。
  屋外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正惊讶地盯着她。
  “县主?!”连序难掩惊诧,惊呼的声音在黑夜里格外清晰,“您怎么此时过来了?”
  姜见玥拨开连序,径直踏入屋内,魏延徽听见了动静,直起半个身子朝门外看来。
  “阿徽,”姜见玥三两步上前按住了意欲起身的魏延徽,仔细瞧了瞧她的面色,“不是说崴了脚?怎的脸色还是这样白?莫不是还伤到了内里?”
  “阿姊,我只是……”
  “祁奉御,”姜见玥不给魏延徽继续说下去的机会,转头唤道,“有劳您替小妹诊脉。”
  “阿姊,祁奉御怎会来此?”魏延徽惊得不是一星半点,搁在被衾外的手腕下意识往被子里头缩。
  “你受伤的消息传回王府后,杨长史生怕你有个好歹,立刻入宫将消息递到了阿姊手中,结果被太上皇与太后知晓,太后便指派了祁奉御前来为你诊治,”姜见玥安抚似的拍了拍魏延徽的肩,起身给祁奉御让开了位置。
  祁奉御上前恭声道,“臣奉命给魏娘子诊脉,请魏娘子露出手腕。”
  魏延徽进退两难,迟疑地将手腕露了出来,祁奉御搭脉片刻,下了断言,“魏娘子受了惊,有着了风,加上伤势,需得静养。”
  这诊断让魏延徽松了口气,她哀戚地望着姜见玥,“阿姊,深更半夜的,你何必走这一趟……”
  “你都受伤了,阿姊还能不来瞧瞧,”姜见玥小心翼翼地将魏延徽的手放回被衾中,“你先好生休息,阿姊去去就来。”
  “阿姊……”魏延徽抓住姜见玥的宽袖,不想让她走。
  “只一小会儿。”
  等到自己被人抬上了马车,魏延徽才知晓阿姊离开的一小会儿是做什么去了。
  苏后想见她,太上皇便下令命她入宫养伤,她的阿姊是星夜兼程赶过来,是来接她入宫的。
  魏延徽入宫之后地第二日,京中便发生了一件大事。
  久不归京的江宁郡主许清如,回京了。
  郡主回京回得悄无声息,猝不及防,等人到了太极宫外,拿出了独属于江宁郡主的符牌,当值的监门卫仿佛见了鬼,愣在原处好半天。
  许清如这一走就是五年,五年未曾回来过,太极宫前的监门卫都换了好几轮,识不得她也并不意外。
  “你拿着符牌入宫通报便是,陛下眼下可在宫里头?”
  监门卫迟钝地摇了摇头,“陛下才出的宫,去,去太康宫了。”
  “太康宫?”许清如离去时,大晋的天子还是萧承乾,太康宫中可无人居住,于是她又问,“而今何人住在太康宫?”
  “是太上皇与太后。”
  许清如闻言从监门卫手中抽回了符牌,“不必通禀了,吾直接去见太上皇。”
  她虽在关外,但对朝中只是也有所耳闻,知晓大晋五年内换了三帝,而今坐在皇位上的,是那个倒了大霉的德阳公主。
  萧九稷这孩子果真不怎么靠谱,白瞎了那颗七窍玲珑心,满脑子谋略不用在治理天下江山上,只想着怎么坑自己的妹妹。
  独自驾着马车来到太康宫前,将腰间的福牌隔空抛给监门卫,许清如扬声道,“快些进去通禀,就说江宁郡主许清如求见。”
  宣华殿中,太上皇正在同萧贞观对弈,太后与姜见玥姊妹在一旁观战,黑白二子正打得激烈,就听宫人急匆匆地进来禀告,“陛下,上皇,江宁郡主求见。”
  “嗯,让她进来吧。”太上皇稳稳落下一枚白子,吃掉了萧贞观的黑子,还没来得及露出笑意,陡然惊醒了过来,“等等,你说何人求见?!”
  萧贞观抬起头,眨了眨眼睛,她从不曾见到她的阿耶这般大惊失色,一时觉得新奇不已,遂提醒道,“好似是,江宁郡主?额,郡主阿姊。”
  许阿姊许久不回京,她差点忘了她们之间的辈分。
  “那,便请郡主入殿吧。”太上皇意识到自己的反应过于惊讶,正想给自己寻个台阶下,一转头瞧见姜见玥姊妹两个的神色,顺势问道,“你们姊妹有多久不曾见过这位姨母了?”
  姜见玥先一步从错愕之中醒神,回忆了一番道,“臣女约莫五六年不曾见过郡主姨母,阿徽的话,还要久些。”
  “是啊,阿徽从前一直待在楚州,更是难得见到。”苏后接过话茬道,“也不知郡主此番回京能在京中待上多久。”
  正说着,许清如就在宫人的引导下入了殿。
  “臣参加陛下,参见上皇,参见太后。”
  上一回见许清如之时,萧贞观还是德阳公主,甚至连德阳长公主都还没当上,而今许清如回来,她都已经当了一年多的女皇了,不禁有些白云苍狗的感叹,起身虚扶了许清如一把,“阿姊坐吧。”
  “阿玥给姨母请安。”姜见玥起身福了福,魏延徽腿脚不便,只能坐在贵妃榻上点头行礼。
  许清如顺着声音看过去,笑道,“是阿玥和阿徽啊,阿徽怎的入京了?”
  “阿徽从未来过长安,而今也及笄了,该来让我们见一见了。”苏后笑答。
  “也是。”许清如的目光始终含着笑意,从魏延徽的面上浅浅掠过,魏延徽似乎认生得厉害,不自在地将头撇向一旁。
  “怎么不见阿瑜和阿黎?”
  “阿瑜如今是摄政王了,代贞观巡视甘州,至今还没回来呢,”太上皇顿了顿,问道,“郡主离开五年,对朝中之中可还有所耳闻?”
  “上皇若说我大晋五年帝位更迭两回,换了三个皇帝这事儿,臣岂能不知。”既然提到了这事儿,许清如就不得不问上一问,“上皇居然没将阿稷绑回来?任由他带着颜钦安跑了?”
  这事儿不能提,提了就是触犯了太上皇的逆鳞,可提这事儿的是许清如,许清如年轻时可是胆敢指着他鼻子骂他的,少时还救过他的命,且又为大晋沟通东西南北的商路,居功至伟,在她面前,太上皇总是心虚,不自觉矮了一头,哪里又敢发火,只能冷哼道,“心不在此,绑回来又有什么用,这个江山他不要,多的是人想要!”
  萧贞观默默地往口中丢了一颗瓜子。
  太上皇斜睨过去,“他既然离了长安,这辈子就是在那沂东山里待到死,也别想再回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