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军嫂,养崽日常 第68节
“你们稍等,我看看。”
医生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女医生,听到来看病的是不足月就生了双胞胎的人,赶紧起身走到床边查看两个孩子的情况。
她仔细地观察着孩子们的呼吸、心跳和皮肤颜色,然后轻轻地抚摸他们的身体,检查是否有异常。
接着,她又询问了李彩霞一些关于分娩时的情况以及孩子们出生后的表现。
在了解完孩子们的状况后,医生转向李彩霞,开始为她做全面的身体检查。
她用听诊器听了听心脏和肺部的声音,测量了血压和体温,并详细询问了李彩霞的产后症状。
整个过程中,医生都非常认真负责,没有丝毫马虎。
“目前看,两个孩子除了体重轻点外,其他方面暂时没有什么问题,但毕竟是早产儿,还需要留院观察一段时间。”
赵静舒和李彩霞听完医生的话后,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
“那大人呢?”
“大人的情况也还好,生产过程还算顺利,但还是要多注意休息,补充营养,避免感染。
如果有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医生叮嘱道。
赵静舒连忙点头表示明白:“好的,我们会按照您说的做的。谢谢您,医生!”
“不客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医生微笑着回答。
最后,医生离开病房前再次提醒赵静舒和李彩霞,如果有任何疑问或者需要帮助,可以随时找她或者其他医护人员。
赵静舒感激地点头道谢,心中对这位负责任的医生充满了敬意。
找医生办了住院手续,陆志富把钱交上,两个孩子检查一番后没有什么问题,就被送到了保温箱内。
李彩霞也去做了一些检查,她身体没有问题,医生说她没有住院的必要。
李彩霞听到孩子没有事,她自已也不用住院花冤枉钱,一下子松了一口气。
“不住院,住院干啥,我就说我身体没事吧,你们还不信,现在好了,钱都白花了。”
“二嫂,你这叫什么话,你这意思是做检查就要检查出身体有问题才叫值得?”
对于那些做完检查没有查出病症就是白花钱的说法,赵静舒不认同。
她觉得,该做的检查都做了,只要不是罕见病,没有发现问题那就是值得高兴的事。
李彩霞明白赵静舒这是为自已着想,可是她就是觉得检查费太贵了,没有事情是真的觉得这钱用的没有价值。
但是人家是好心,她心里都知道,可是现在又有一个新的问题。
“我不需要住院,可是两个孩子需要留院观察,这可怎么办?”
“二嫂,你不用住院就回家坐月子好好养养身体,孩子的事你和二哥都不用操心,有我和志国呢。”
李彩霞才刚生完孩子,是肯定不能让她在医院陪着孩子的。
陆志富回去照顾媳妇,她在城里还有别的事情,正好留在这里照看孩子。
对于赵静舒说的话,李彩霞和陆志富觉得她太辛苦,还想要说些什么,可是被陆志国打断了。
“二哥二嫂,你们就按静舒说的吧,有我们在孩子你们只管放心。”
“可是孩子在保温箱里也要吃奶吧,这个要怎么办?”李彩霞眉头微皱,一脸担忧地说道。
尽管她的奶水并不充足,但至少还能够勉强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然而,如果她不在身边,那两个小家伙岂不是只能靠奶粉喂养了?
想到这里,她不禁感到一阵焦虑和不安。
毕竟,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而奶粉又需要花费不少钱。
如果两个孩子都只能喝奶粉,那这笔开销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她越想越觉得心头沉重,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这个简单,我们不是有自行车嘛,我和志国每天回去一趟,二嫂你奶水有的时候就放到奶瓶里,我们回去取来用热水温一下给孩子喝不够的话就喝奶粉。”
赵静舒并不觉得孩子的口粮问题是个事,现在天气冷,奶水存放一到半天时间是可以的。
他们有自行车,来回一个小时多点的时间,也不算远完全可以接受。
“可是这样太麻烦你和志国了,这样让你们二哥送过来,你们在医院看着孩子就已经很好了,这么冷的天怎么能让你们来回跑呢。”
“是啊,我说志国还有静舒,你们就听你们二嫂的,我来送不需要你们回去拿。”
陆志富也和李彩霞想的一样,他作为孩子的父亲,别说一天送一次母乳了,就是一天送十次百次他都愿意。
第94章 工作名额
最终,还是按照李彩霞说的办法来,每天让陆志富来送母乳。
赵静舒之前买的自行车一直都放在家里,把家里的钥匙给陆志富,两个人就走了。
等人一走,赵静舒去看了看两个小宝贝。
两个小家伙这会躺在保温箱里,看着陌生的环境,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奇的打量着四周。
孩子在保温箱里,她和陆志国也没有什么事做,于是赵静舒决定去找刘庆国。
陆志国想要跟着,可是医院里万一有啥情况也不好没人,没有办法他只能看着媳妇消失在医院外的拐角处。
医院距离机械厂家属院还是有段距离的,赵静舒又从空间里买了一辆自行车。
还买了两样水果,今天去人家家里,刚过完年总不好空着手去。
到家属院用了没多长时间,这一次看门的李大爷见是赵静舒,没有任何阻拦就放人进了家属院。
今天是正月初二,刘庆国和王永珊都还在放假期间。
赵静舒去的时候,老两口正在做午饭。
听到自已家门被人敲响了,王永珊在厨房,让一旁的刘庆国去开门。
门一打开,见是赵静舒,刘庆国很是激动。
“静舒你来了,快请进。”
“刘叔过年好,我带了两样水果给家里孩子尝尝。”
看到赵静舒手里还提着东西,刘庆国觉得这个小姑娘太客气了。
赵静舒进了屋,坐在了沙发上,王永珊听到是她来了,从厨房出来倒了两杯水。
“静舒今天来城里,是走亲戚吗?”
大年初二多半都是回娘家,或者是走亲戚的日子。
“没有,我去医院有点事,就顺便过来看看,上次刘叔说有事和我说,我现在来了,刘叔您说吧。”
听到赵静舒是为了上次自已说的事情来的,刘庆国了然。
“静舒啊,我有一个闺女过两天就要出嫁了,婆家是京市的,她在机械厂有份工作,可是嫁人之后就没有办法再继续工作了。
“我想着把我闺女的工作名额给你,你看怎么样?”刘庆国一脸认真地说道。
自已的命是人家救的,按理说早应该报答人家,可是一直没有机会。
现在闺女嫁人了,家里几个孩子都有了自已的工作,他正好可以把这份工作给赵静舒。
他也知道,一份工作并不能报答人家的救命之恩,但是这样也能让自已心里好过一点。
“机械厂的工作转让给我?”赵静舒愣了。她完全没想到对方会提出这样一个建议。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打得她措手不及。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工作可是极其稀缺的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以说,每一个工作机会都是如金子般珍贵的存在。
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计,更是关乎着一家人的生活和未来。
失去了这份工作,就意味着他们将面临饥饿、贫困甚至流离失所的命运。
而且,工作对于人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来源,更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让人们在社会上立足,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而没有工作,则会被视为无能或失败者,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排斥。
赵静舒是真没有想到,刘庆国会把自已闺女的工作给自已。
就算刘庆国家里条件好,可是也还没有到了工作随便挑的地步。
要知道机械厂的待遇工资都不低,相比一些其他工厂,机械厂里的工作可就好多了。
只是这个工作对她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
再过两个月,她就要跟着陆志国去部队了,这里的工作她根本没有办法去。
“刘叔,真的感谢您把这个工作留给我,可是我过段日子就要去北方随军了,这边机械厂的工作,我没有办法到岗。”
刘庆国第一反应就是惊讶,他没有想到赵静舒会拒绝。
不过在听到她要去随军后,他就理解了。
嫁给一名军人,能去随军做一名军嫂,也是一件让人值得敬佩的事。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会把这个工作收回来。
“你不去工作,可以把这份工作给家里人嘛,没必要急着拒绝。”
刘庆国知道赵静舒是乡下人,家里一些兄弟姐妹肯定不少,都会需要一份工作的。
“这样可以吗?”
赵静舒一脸震惊,她没有想到还可以给家里人。
“当然了,工作给你了,怎么支配是你自已的权利。”刘庆国一脸肯定的说道。
得到确认,赵静舒心情瞬间激动,她现在也是有工作的人了。
“谢谢刘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