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军嫂,养崽日常 第132节
最后,赵静舒又拿了二十个鸡蛋,一块给他们送过去。
收拾好,等到天黑下来,赵静舒就让北笙和陆向明两人,帮自已拿着一部分东西去了建军家。
轻声敲了敲门,很快门从里面打开。
“静舒婶子?”建军看着赵静舒一脸疑惑。
平时这个点,赵静舒一般不会出门的,今天怎么来自已家了?
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
“你不用紧张,就是明明想来找你玩,我看天色晚了就送他过来。”
听着赵静舒的解释,建军这才松了一口气。
“那婶子快进来吧。”闪身让开位置,建军就朝着屋里喊了一句:
“姐,是静舒婶子他们来了。”
孙海棠听到是赵静舒来了,赶忙从屋里跑出来。
“婶子快进进屋,我去给你倒水。”孙海棠热情的打招呼。
“海棠不用了,我不喝,你来我跟你说点事。”赵静舒来可不是为了喝水的。
听到人家找自已有事,孙海棠讪讪的回过身,一双眼睛紧张的盯着她
“婶子,什么事啊?”见赵静舒一脸正式的样子,孙海棠警惕的问道。
几个人去了屋里,孙海棠姐弟三人,看到他们手里都拎了布袋子,不免好奇这都是什么东西。
一坐下赵静舒就开口“老家给寄来不少粮食,你们陆叔叔和你们爸爸有任务离开家一段时间,想着这些东西都放不住,就给你们送些过来吃。”
一边赵静舒一边说,北笙和陆向明两人就负责把袋子打开。
看到袋子里露出来的南瓜、红薯、小米、白菜、萝卜,竟然还有鸡蛋,姐弟三人瞪大了眼睛。
他们家现在就只有几斤玉米面,其他的蔬菜粮食都没有,这几天孙海棠都害怕做饭。
就那点玉米面,要是蒸窝窝头的话两顿就吃完了。
为了节省点粮食,这两天她和弟弟就只能喝玉米糊糊。
但就是只吃这个,家里的玉米面也支撑不了几天了。
这两天,他们天天盼着爸爸快点回家,好去买点粮食。
但是孙海棠心里也清楚,爸爸是去了很远的地方执行任务去了,一时半会回不来。
家里没钱没粮,她都想着明日去姥姥姥爷家去借点先吃着,等爸爸回来再去还给他们的。
现在静舒婶子送来了各种吃的,要是他们收下的话,就还能撑好多天,说不定那个时候爸爸就回来了。
这样想着,孙海棠忍不住多看了好几眼,但还是把想要留下东西的想法给掐断了。
“婶子,这些东西都要不少钱才能买到,我们家不能要。”
孙海棠是那种坚强的女孩子,这次来,赵静舒也知道孙海棠可能会拒绝自已的好意。
但是,这不能让她眼睁睁的看着几个孩子受苦。
自从她当了妈之后,就看不得孩子受苦受累,就算是别人家的也会觉得心疼。
何况,这几个孩子都跟自已家关系好,更不能袖手旁观。
“都说了是老家寄过来用不了什么钱,你只管先吃着,等过几天我再来给你们送。”
孙海棠好想要拒绝,但是被建军拦下了。
“姐,婶子这是帮我们家呢,等爸爸回来咱们让他去给婶子钱。”建军拉着姐姐的手,开始劝她。
之后,又看向赵静舒“婶子,谢谢你,我们一定会报答你的。”说完,建军还深深鞠了一躬。
“建军别这么客气,咱们都是邻居,你和北笙明明也都是好伙伴,咱们不说这个。”
看着建军突然这么正式,赵静舒还有点不习惯。
之前的建军虽不是小大人的模样,整日里乖得很,但是像现在这副一本正经的样子还是不符合他这个年纪的。
看到这,她也只能感叹一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建军这孩子比以前懂事了不少。
建军也没有再说什么,但是他心里都明白,赵静舒是好人。
他也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会回报人家,绝不能白欠人家的情义。
孙海棠看弟弟都这么说了,也不好在拒绝,把东西都收下了。
但是她怎么都觉得过意不去,一直都在跟赵静舒道谢。
赵静舒被她这客气样弄得浑身不自在,还是早点离开的好,免得这几个孩子这么拘谨。
临走,她还不忘嘱咐:
“要是有别人问起,你们就说我是带北笙和明明来找你门玩的,至于这些东西就不要提了。”
自已给他们送东西这事,还是不要让别人知道的好。
不然有个别的人,心里憋什么坏主意,到时候两家都麻烦。
趁着现在才刚开始,就把这种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也是防患于未然吧。
孙海棠、孙建军都连连点头,赵静舒的意思他们都懂。
孙建党人还小,不明白为什么不能说送东西的事。
但是看到哥哥姐姐都点头答应了,他也赶紧点头答应。
自从妈妈抛下他离开后,哥哥和姐姐对他一直都很好,他也要听话才是。
看三个人都明白了自已的意思,赵静舒也就不再逗留了。
今天出门的时候是等天黑才来的,说了一会话,现在时间都快九点了。
北笙和陆向明两个人已经开始犯困了,反倒是赵静舒精神的很。
她今天睡到了中午才醒,现在自然不觉得困。
看着两个小家伙没精气神的样子,就带他们回家。
小孩子早睡早起,这样才能长得高,长得壮。
第187章 打算去部队
接下来的日子,赵静舒每天晚上都会联系陆志国一次,报个平安两人心里都踏实。
在三天前,陆志国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赵静舒知道后,先给他送过去一批物资,这里边包括穿衣用度、日常用品、吃食药品。
这段日子下来,她现在也能睡个安稳觉,不再像之前一样,整晚整晚的睡不着。
陆志国那边的事情暂时没啥问题,赵静舒就想着趁着现在还没有下雪,给老家寄点东西回去。
等天气越来越冷了,她的肚子也一天比一天大,要是再下了雪,那就更不敢出门了。
现在路上还好走,寄东西这事需要尽快办。
这天一大早,等两个孩子吃完饭去上学后,她也随后出了门。
赵静舒是走着去邮局的,不是她不想骑自行车,主要是现在肚子大了不方便。
好在要寄走的东西都可以放在空间里,这倒省了她不少麻烦。
在邮局门口,看着四周没什么人,把东西都拿出来。
然后再一点点的拎进去,来回七八趟这才拿完。
邮寄员看赵静舒拿了这么一大堆东西进来,都瞪大了眼睛。
他们见过不少寄东西的,但是一次性向赵静舒寄这么多的,还是很少见的。
再仔细看去,只见这个寄东西的女人还怀着孕,真不知道这么多东西是怎么拿来的。
有两个热心的人,还帮着赵静舒拎了两袋东西。
袋子里是一些海货、腊肉、腊排骨这些。
东西都是分做了两份,陆家一份,赵家一份,两家都是一样的,不多不少。
至于粮食,赵静舒每隔一段时间就让牛大牛二帮忙,送到酒厂里去。
这样,赵大勇和陆志富几人都能回家的时候带回去,比她邮寄的方式方便多了。
清河村,陆家。
马上冬至了,白菜萝卜可都要收了,不然冻坏了,咱们今年可就没菜吃了。
陆母一脸担忧的说道。
一旁的李彩霞怀里抱着小壮,旁边是坐在摇篮里的大壮。
“咱们家今年种的白菜个个都结实,肯定比往年多收不少呢,吃菜的问题是不用愁了。”
家里冬天的蔬菜也就是白菜萝卜,就算是单调也很不错了。
等天气冷了,家里做了豆腐,到时候切上两片五花肉,放上点豆腐炒个白菜,这样的日子她想想就觉得舒心。
可听婆婆说起了家里收菜的事,她又开始担心赵静舒的情况。
“也不知道静舒在部队有没有这样的白菜吃,我听别人说,北方人冬天都缺少青菜,不知道这么新鲜的白菜萝卜能不能吃到。”
她的话一字不落的传进了陆母的耳朵里。
她可是记得,以前她这个儿媳妇最喜欢吃酸菜包子了。
北方冬天的青菜多不多她不知道,但是赵静舒不会腌酸菜这事,她是知道的。
就算有很多白菜,可要是不会腌制酸菜,那也不可能吃上啊。
这样想着,陆母就开始打起了家里摆了满院子白菜的主意。
或许,她可以腌制些酸菜,到时候给他们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