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军嫂,养崽日常 第146节
这已经不是赵静舒第一次来送药酒了。
一般每隔半个月,她就会来 。
有时候,陆志国也会跟着一起来。
杜建林家里要是有什么好吃的,也会让刘婶给她送过去。
两家人一来二去也熟了。
“这倒是巧了。”赵静舒点点头 。
刘婶看着她的肚子,嘱咐道。
“你现在身子重,出门不方便,以后我去找你就成了。”
“我这段时间时间月份大了,也不怎么出门,这次来也是有大嫂陪着我。”赵静舒解释。
她现在的确不适合经常出门,但是偶尔一次还是没问题的。
还有这一次来,她直接一次性过带过来了六瓶药酒。
别说短时间内杜建林喝不完,就是三五个月都够他喝的。
“你先坐着歇歇,我去给你们倒杯热水暖暖手。”
刘婶转身去厨房倒水。
客厅里,赵静舒坐在沙发上,一转头就看到了放在电视机旁边的相框。
上边有五个人,两个老人中间抱着一孩子,其中一个是杜建林。
在他旁边有一个年纪相仿的女人,应该是他的爱人。
在两个人身后站着一对年轻男女。
这个赵静舒听陆志国说过,是杜建林的儿子和儿媳。
最吸引赵静舒的是,杜建林怀礼怀里的孩子。
孩子还小,但是从衣着上能看得出是个男孩。
孩子乖巧可爱,双眼明亮好看。
赵静舒怎么看,怎么都觉得这个孩子很眼熟,总觉得在哪里见过。
刘婶倒水出来,看到赵静舒看着照片发呆。
“这是老首长的全家福,前几日刚从京都寄过来的。”
听到刘婶的话,赵静舒点了点头,这才收回视线。
心想:怪不得之前没有看到这个照片,原来是从京都刚寄过来的。
“杜叔还没有放弃找杜风吧。”杜明就是杜建林给孙子起的名字。
听到她问这个事,刘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哪那么容易放下啊。”
七八年了,孙建林从来没想过放弃。
毕竟这是一个老人,对自已的血脉最后的寄托了。
赵静舒也没有再多问,和刘婶简单聊了两句之后,杜建林就回来了。
在他心里,赵静舒和陆志国都是好孩子,也很优秀。
他一直都把陆志国当自已的接班人培养,对赵静舒也是打心底里喜欢。
看到赵静舒来了,杜建林脸上的褶子都笑的深了不少。
“静舒来了,怎么没有带明明和北笙一块来玩。”
家里就他一个孤寡老人,平时就喜欢孩子。
总觉得有孩子的欢声笑语在,他的杜明总会有一天能回来一样。
“杜叔真是年纪大了,今天是周三,他们都要上学的。”赵静舒调皮一笑。
听到她这么说,杜建林也才反应过来,今天是周三不是周末这事。
但是他就是想见两个孩子了。
“那你就不能等他们放学了,带他们一起过来?”
“行,等下次,我带他们一起来。”赵静舒无奈的妥协。
不过这次,杜建林却是给拒绝了。
“你现在身体也不方便,还是在家安全些,等这周末我自已去。”
对此赵静舒也没有什么意见。
这是这次来,她不光是送东西的,还有一件她最关心的事要问杜建林。
赵静舒刚要开口,杜建林就摆了摆手。
“你要问什么我心里清楚,那边的事短时间内还不能解决,但是人暂时是安全的你可以放心。”
杜建林哪能不知道赵静舒担心什么,只是太多的他也不能多说。
唯一能告诉她的,就是人现在是安全的。
听到是这个答案,赵静舒也没有再问什么。
她知道规矩,不能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
而且这个答案,也在她的意料之中。
看杜建林的意思,怕是自已到了预产期,陆志国都不一定能回来。
这个结果,在她预料之内,但心里还是有点失落。
这是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做妈妈,可是等她开生孩子的时候,身边没有自已的男人,这怎么能让她不担心。
杜建林也看出来她的心思,也只能安慰,没有其他办法。
“我会尽量和那边沟通,争取早日结束,尽量让志国赶在你预产期回来。”
“不用!”赵静舒赶忙拒绝。
“我可是,就是一时想到了一些事分了神。”赵静舒解释。
“一切都按计划行事就好,对我来说什么都不重要,只要志国能安全回来,比什么都强。”
第205章 生根发芽
见赵静舒这么说,杜建林也欣慰的点点头。
这孩子是个懂事的,这样他也就放心了。
聊着聊着,时间是已经将近八点。
赵静舒看着黑下来的天色,就和周文娟走了。
出了杜建林家的门,周文娟这才松了一口。
“大领导就是不一样,那气场都压的我喘不过气来了。”
赵静舒听到她这么说,无声的枭雄:
“杜叔人很好的,你多接触几次就习惯了。”
“哎!对了,你们之前说什么杜风是怎么回事啊?”
周文娟早就好奇了,只是刚才在人家家里,她才一直没好意思问出口。
说到这个,赵静舒就把杜建林家的事跟周文娟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周文娟很是惊讶。
她没有想到,杜建林家里竟然发生了孩子被拐走,儿子儿媳还没了。
杜建林可就一个儿子,在没有其他孩子。
儿子没了,孙子还丢了,这样的事情全发生在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身上,周文娟心里也是感慨不已。
“只盼望杜师长能早点找到他的孙子,让爷孙两人团聚。”
“希望吧。”赵静舒淡淡的回道。
今晚的月色清冷明亮,赵静舒和周文娟两人的身影被拉的很长。
此时两人心中,都盼望杜建林能够早日找到杜风,他们也能早日家人团聚。
第二日一早,开始刮起大风,吹的人出去都站不稳。
眼看着马上要下雪了,北笙和陆向明两人,在赵静舒的首肯下跟学校请了假。
“看样子,下的雪估计不会小,怕是要提前放寒假了。”
虽然家里距离学校远,但来回路上也要不少时间。
要是雪真的下大了,学校是会提前安排放假的。
北笙和陆向明不去上课,最高兴的就是丰年和丰山二人了。
他们两个自从来这里之后,家属院里的孩子都上学,他们两人都找不到玩伴。
“大嫂,你就没想过让丰年和丰山去去上学吗?”
赵静舒只知道,丰年上过几天学,后来就不愿意上了。
现在陆丰年十岁;陆丰山八岁,正是上学的年纪,天天在外边瞎跑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说到这,周文娟就一肚子气。
“我怎么不想,我恨不能天天让这俩臭小子去上学,可你也知道,家里上学不方便。
村子里也没有几个孩子去,要是只让丰山一个人去,我这心里还不踏实。”
至于为什么没有提陆丰年,那是因为这小子打死都不愿意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