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军嫂,养崽日常 第210节

  再说那些进局子的,那更没有可能帮上忙。
  刚开始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后来知道这些事不好办,康连海也没有这么大作用那些人才消停。
  可是刚消停没两天,就有人开始刷新花样。
  工作的事办不成,他们就拐着弯的说家里缺这个少那个,想要康连海帮着买。
  康母听说后根本不把这事当作是人家要占他们家便宜,只觉得这是人家觉得自已儿子有能力。
  这不就大到自行车、收音机;小到奶粉、水果、碗筷。
  林淑芬不是一次抗议了,可是每次都被康母给臭骂一顿。
  时间久了,林淑芬都懒得开口再说。
  可是,她要是不去买,康母就一个劲的给这边寄信催促。
  林淑芬有时候就忍不住问康连海:
  “你到底是不是你娘亲生的儿子,哪有亲娘这样坑儿子的?”
  第282章 梁大娘
  康连海也知道这些事都是他娘做的不对,可是他就是一个愚孝的人,根本就拒绝不了他娘的要求。
  这些年爹娘养育一大家子人不容易,他现在也只能尽力满足。
  林淑芬现在都习惯了,毕竟每次跟康连海吵架她也烦了。
  就算康连海不乐意,他娘也一样死性不改。
  有时候林淑芬也跟她较真上了,你写你的信,反正我就是不搭理你,看你能怎么办。
  这要是一般人这样,那这事也就算了,可是康母可不是一般人。
  要是她寄信过来,在家里等上十天半个月的没见到东西,就会立马跑过来,对林淑芬康连海夫妻二人大打出手。
  “每次她来都闹得全家属院都知道我们家那点事了,我可不想被那些人家当茶余饭后的谈资。”
  “你这么一说我还挺同情你的。”赵静舒实话实说。
  不过她同情归同情,可并不认同林淑芬的做法。
  这婆婆太讨人厌了,要是她早就跟这种人闹掰了,根本轮不到做这些出力、出钱还不讨好的事。
  不过话说回来,康连海也太不算个男人了。
  平时她看着这人还不错,老实、话少,没想到是个妈宝男。
  “你同情我,我羡慕你。”林淑芬话里是掩饰不住的羡慕之情。
  陆母在这里住的时候,她没少往赵静舒家跑。
  每次见陆母不是在厨房帮忙;就是看孩子做家务,就没有闲着的时候。
  人家话还少,不会管这管那。
  又有时候陆志国跟孩子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等人都走了,赵静舒还躺着睡得正香呢。
  就是这样,陆母也从来不会说赵静舒的不是。
  林淑芬还记得,她之前也有一次起的比康连海晚了点,她婆婆妈的那叫一个脏啊。
  “我可不惯着他们,不过话说回来,我婆婆一家人都不错。”
  陆家对她真的没得说,这些赵静舒心里都有数也记着。
  “你说我下辈子能不能有你一半的福气?”这辈子林淑芬没指望了,只能期盼下辈子了。
  “下辈子太远了,你还是想想这辈子怎么对自已好点吧。”赵静舒无情打破她的幻想。
  林淑芬也知道这辈子都指望不上的事,下辈子就更不可能了,只是她总要有个寄托不是吗。
  两个人聊着聊着就到了林淑芬说的卖鱼干的人的家门口。
  “就是这里了,他们家我之前来买过几次海货,东西干净价格也合适。”
  赵静舒听林淑芬这么说,心里也很好奇,这家的东西到底跟别人家的区别有多大。
  林淑芬直接走进家门,赵静舒一起跟着进去。
  一进院子,赵静舒就开始打量这里。
  茅草盖的房子;黄泥垒起的墙面;这些无一不在诉说这个家的穷困。
  屋里半天都没人出来,林淑芬也不着急,跟赵静舒介绍这家人的情况。
  “前几年梁大娘的儿子跟儿媳妇出海打鱼,遇到了大风都没回来,好在还有一个小孙女,这两家祖孙二人相依为命,不然梁大娘早就没了活下去的念想了。”
  听林淑芬说完,赵静舒心里一阵唏嘘,这个家的日子也是艰难,一会她就多买点海货,就当是做好人好事了。
  “我进屋看看小丫头在不在。”林淑芬看老半天不见人,也等着急了。
  赵静舒觉得人家不在家,她们这样贸然进去不合适,就拉住了林淑芬。
  “怎么了?”被拉着了胳膊,林淑芬不解的问。
  赵静舒还没说话,就见大门口处进来一个十三四岁女孩。
  这个女孩子给赵静舒的第一感觉就是瘦,一眼看去估摸有一米五左右的身高,可是看身形指定不超过七十五斤。
  赵静舒在这个女孩子身上体会到了白幼瘦种的两种,给人一种刮阵风人就被吹跑了一样的感觉。
  看到来人,林淑芬笑的一脸高兴。
  “小穗这是去哪了?”
  同样的,赵小穗看到林淑芬也是一脸高兴。
  “林姨来了!快屋里坐,站在外面太热了。”
  “我去后山的荒地里挖了点野菜,中午做野菜疙瘩汤,林姨也尝尝我的手艺。”
  “好。”林淑芬一口答应,只是心里可从来没打算留下来吃饭。
  他们一家本就困难,就是野菜也来之不易,她可不会吃。
  “对了,这是跟我一起来买海货的邻居,说来你们两个还是一个姓呢,还挺有缘的。”
  听了林淑芬的介绍后,赵小穗很有礼貌的喊了一声“赵姨好。”
  赵静舒温和一笑。
  “小穗长得真好看。”
  小姑娘听到这话后,脸不自觉地红了。
  “小穗,你奶奶呢,今天怎么没见她?”林淑芬好奇,平时梁大娘这个时间都是在家的。
  说到这个,小姑娘的眼眶瞬间红了。
  “奶奶她……她病了……”
  “病了?怎么回事?”林淑芬跟梁大娘两个人关系不错,虽然平时交情不多,但是现在听到人病了,心里还是很担心。
  “前两天奶奶听到隔壁林奶奶家的孙女去上学,就想让我也去,可是家里没钱,奶奶就偷偷瞒着我出海打鱼,奶奶年纪大了身体根本承受不住每天在海上的日子。”
  “再加上打鱼需要大量的体力,奶奶好不容易撑着回来,可是第二天她就病倒了,我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说奶奶是劳累过度加上血压低才会这样的。”
  “人现在还在医院?”赵静舒问道。
  “嗯,奶奶心疼钱,可是我不放心就还在医院住着。”赵小穗小声说道。
  见到这样的情况,林淑芬也待不下去了。
  跟赵静舒两个人都买了两大包海货就回去了。
  他们也没什么能做的,只能多买点东西算是给这个家多一点创收吧。
  回去的路上,林淑芬就跟赵静舒说起了梁大娘家的事。
  “赵小穗父母出事的时候她才七岁,梁大娘为了孙女就跟着年轻人出海打鱼,可是这些年下来你人年纪大了身子也不行了。”
  “小穗这孩子不错,看不得奶奶太辛苦,随着年纪大了点,就给附近的人家做缝缝补补的活也能挣俩钱。”
  赵静舒一边听着,心里也不是滋味。
  她不用想都知道,家里没了壮劳力,这些年祖孙二人过的有多难。
  现在梁大娘病了,以后怕是更不容易了。
  第283章 相似的身世
  从梁大娘家买了不少海货,赵静舒一会去,就拿出来一半寄回家。
  剩下一半,赵静舒还给回了北京的冯玉兰。
  要不是冯家老太太要过八十六岁的生日,冯玉兰可不舍得回去,毕竟北笙在这里,他这个做奶奶的一刻都不愿意离开。
  老太太的生日在农历的七月二十八,到时候赵静舒也会带着北笙过去。
  冯玉兰想要等到了日子跟前再回去的,到那时就能带着北笙一起回去。
  可是冯家事情多,她大哥工作上的事情分不开身,只能她回去安排准备。
  冯玉兰走的时候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过的,一定要带着北笙去北京。
  老太太年纪大了,过完这个生日下一个还不知道有没有,今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再见北笙这孩子一面。
  冯家家大业大,家里孩子都能让她放心,唯独北笙。
  这个孩子不论是杜健林夫妇觉得亏欠,就是他们冯家也觉得对不住这个孩子。
  现在冯老老太太天天念叨着北笙,北笙,就想多看看孩子。
  赵静舒之前还跟北笙商量过,问他要不要回北京上学。
  冯家的事自已也跟他说了,可是这孩子就是不想回去,说想要跟弟弟他们在一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