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44节

  胤禛重新提笔:“又想要什么东西。”
  弘书叫屈:“我没想要东西。”
  “真没想?”
  弘书听他那意思是可以想,转了转眼珠子,想起什么,道:“以前您说有机会给我看看宫里的幻灯机的,现在有机会了不?还有鸟枪,我想拿回毓庆宫。”
  “鸟枪想都别想。”胤禛叫苏培盛,“带六阿哥去东库,看看里面那些洋人进献的玩意儿。”
  对弘书:“要什么就拿。”
  这话真帅,怪不得女孩子喜欢听,他也喜欢!弘书快乐地跟着苏培盛走了。
  胤禛无奈的摇摇头,提笔在方才落下的污迹处写到:【朕安。此朕之六阿哥顽皮不慎所污,恐汝恐惧,特谕!】[注1]东库不算大,里面放的都是康熙留存下来的、而胤禛暂时不用的东西,因此有些落灰。
  苏培盛对这里面不熟悉,叫了负责打扫库房的小太监柴玉来。
  柴玉没一会儿就将东西在弘书面前摆了一排。
  幻灯机、地球仪、望远镜、天球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显微镜、钟摆、初代计算器、钟摆、水温计等,一堆西洋乐器里还有一架古早钢琴。
  弘书看着这些熟悉的东西,有些感慨。
  然后小手一挥。
  “我都要了!”
  空手而来,满载而归。
  听到儿子差点把库房搬空的胤禛:……
  果然还是为了要东西吧。
  继续批折子,看到允祉的折子,说已修整好府邸,请接荣太妃出宫。
  胤禛想了想,落笔写下一个‘准’字,然后吩咐道:“将恒亲王、淳郡王等人的折子找出来。”
  翻出来一看,果然不是允祉一个上书,允祺、允祐、允禩、允祹等够资格的都上折请接各自生母或养母出宫。
  这是早就定好的事,胤禛也一一写下准字。
  批完这些,胤禛又想到自己的亲亲十三弟,十三弟可怜啊,别人都高高兴兴地接自己额娘回家,他额娘却早早没了,做了亲王又如何呢。
  脑补允祥眼巴巴看着兄弟们热闹的胤禛大笔一挥,追封皇考敏妃为皇考皇贵妃。
  然后才满意的吩咐:“去跟皇后说,准备送太妃们出宫。”
  皇后对此早有准备,在钦天监定了吉日后,便有条不紊的将能出宫的太妃们一个个送走。
  太妃们离开时走的是神武门,声响按说传不到上书房来,允禧却像是被噪音吵到一般,整个早上都在走神,集中不了注意力。
  弘书当然要关心叔叔:“禧叔,怎么了,昨晚没睡好?”
  “不是。”允禧看着他,欲言又止。
  弘书挑眉:“您有话就说。”
  允禧犹豫了一下,还是摇摇头。
  因为天热,下午的骑射课就只练射箭,拉弓两轮后,弘书到阴凉处休息。
  允禧走过来,蹲在弘书身边。
  弘书无奈:“禧叔,你有事就直说呗,你老这样,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怎么猜得到你在想什么。”
  允禧又犹豫了一会儿,才吞吞吐吐的道:“小六,你说,我、我怎么样才能让皇兄封我个郡王呢?”
  想到今天出宫的太妃,弘书道:“你想接你额娘出宫住?”
  其实这根本不需要问,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就算母子之间感情淡薄,为了名声也得表现的孝顺。
  允禧叹气点头:“我以前没想过这个问题,这回一想,发现我想要封郡王恐怕没什么希望。我年龄不够,能力也不出众,就作诗作画能拿得出手,可靠作诗作画怎么可能封郡王。”
  “我都好久没去给额娘请过安了。”
  以前这座紫禁城的主人是他阿玛的时候,他时不时的还能去后宫见见额娘,但如今紫禁城换了主人,他作为先帝皇子没有旨意不好四处走,已经有大半年没见过他额娘了。
  弘书陪他蹲着,闻言有些惭愧,枉他自诩在上书房跟允禧关系最好,却从没关注过这位叔叔的难处和愿望。
  拍拍允禧的肩,弘书道:“别担心,封郡王还不简单,你看十七叔,监工修个景陵就封郡王了,等你出宫开府能办差事的时候,我跟皇阿玛说,让你去监工修皇阿玛的陵,修完了肯定也能封个郡王。”
  “……”允禧无语的看着他,“我真想把你这话告诉皇兄。”
  弘书一脸无辜:“怎么了,我说错啥了,皇帝在位时给自己修陵寝不是惯例吗?”
  允禧翻了个白眼:“你到皇兄面前说惯例去。”
  弘书的安慰卓有成效,允禧立刻不走神了,开始积极给自己想出路:“其实我可以去修书啊,三哥当初不也是修书修的不错封爵的嘛。”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弘书为小伙伴高兴的同时,也没忘了去提醒阿玛,隔段时间就让上书房的叔叔和堂哥侄子们见一见亲娘。
  花了两个晚上,弘书才亲手把从阿玛那里薅来的羊毛整理清楚。
  幻灯机就不必说了,跟他想的一样,是自动多镜头的;地球仪,和上辈子差不多,细节当然是比不上后来的,有许多错漏之处;天球仪,这个倒有点意思,用一个空心球套着另外一个,在空心球上标注星座、星团、赤道等,用来演示天体的运动;赤道经纬仪和黄道经纬仪,都是观测天体的;初代计算机,弘书一开始都没认出来,这玩意儿样子差别太大,他试用了一下,老实说,没有算盘好用。
  其他小件放的时间太久,不是不准就是没反应,钢琴也是,放的太久,音准全无。
  最后要说的是,这些因为是做出来献给康熙的,所以用料都十分舍得,像那个地球仪,底座和轴都是金子做的。
  发财了,嘿嘿嘿。
  弘书将它们摆在书房的各个位置,看着心情就好。
  哦,忘了,那一堆西洋乐器不算在内。
  欣赏完新增加的资产,弘书终于开始想另外一件事。
  或者一个人。
  戴梓,留名后世的火器制造家。
  他是康熙朝的人,弘书只知道他被南怀仁陷害后被流放,不知道他现在还活没活着,所以打算打听一下。
  “找人去御前侍卫的值房处给周业传话,让他有空来找我。”
  周业是第二天下值后来的:“主子吉祥。”
  弘书叫起:“我想让你帮我打听一个人。”
  周业满口答应:“您说,奴才一定给您找到。”
  弘书点点头:“你练鸟枪的,应该知道,先帝时期的戴梓,我想找他。你帮我打听打听,他还活着吗。”
  周业闻言神色有些古怪。
  “怎么了?”弘书问,“有什么问题?”
  “不敢瞒主子,奴才就是觉得太巧了些。”周业道,“奴才昨日休沐,被朋友拉去给一人帮忙。”
  “那人姓戴,叫做戴亨,是康熙六十年的进士,却颇为穷困。听我那朋友说,皆是因为他父亲的缘故,他父亲便是戴梓。”
  弘书瞪大眼,万万没想到会这么巧。他都做好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准备了,结果现在得来全不费工夫?
  急切问道:“那他父亲还活着吗?”
  周业摇头道:“奴才不知,那天只是去给我朋友帮忙,我本不认识戴亨,朋友也只是随口提了两句,并没有说太多。”
  “那你今天就去问问!”弘书迫不及待道。
  周业刚要答应,弘书又问道:“等等,你说他考中了进士?没有供职吗?”
  “不曾,听我朋友说,他是三甲同进士,一直在京中候缺,但一直没有消息。”
  “好,那你先去问问戴梓的事。”弘书叮嘱道,“你先去问问你朋友,别直接去问戴亨。”
  “主子放心,这点人情世故奴才还是晓得的。”周业道。
  弘书点头:“那就好,你如今鸟枪可还有继续练?”
  周业为难:“奴才如今不在火木仓营,配枪早被收回,所以许久没有训练了。”
  唉,也不能怪他,弘书微微叹气,道:“如果有机会还是尽量训练一下,保持手感,还有你以前在火木仓营的同僚,也莫要生疏了,多多来往。”
  主子一连交代两个任务,周业自觉受到了重视,当即答应的信誓旦旦:“是,奴才定同他们维持好关系。”
  “也别什么人都来往,还是要挑一挑品行的。”
  “是!”
  周业走后,弘书开始思考自己向阿玛保举戴亨的可能性。
  他是能保举人的。
  胤禛在前两个月就连下好几道谕旨,要求臣子保举人才,求贤若渴的胤禛甚至还召见了弘书兄弟几个,询问他们觉得上书房的侍读和谙达有无可用之人。
  当时弘书提了蔡世远的名字,弘历提了谙达海兰。
  现在蔡世远已经升做侍讲,海兰则被调往不知道哪路军中。
  弘书顾虑的主要问题是,不知道阿玛对火器发展是个什么看法,他贸然保举戴亨、招揽戴梓会不会犯了阿玛的忌讳。
  ——虽然现在内心已经把雍正当做父亲对待,但他还保有理智,知道雍正作为皇帝,和普通的父亲是不一样的,不能用对额娘的心态去对雍正。
  火器肯定是要大力发展的,但在他还不够强大的时候,他不介意蛰伏起来忍一忍,忍个十来年,等大权在握了再去研发,也不会落后主流。
  所以,怎么才能试探到阿玛内心对火器发展的真正看法呢?
  弘书有些愁。
  直到周业带来戴梓还活着的消息,他也没能愁出个结果来。
  “唉。”
  “唉。”
  允禧放下捂耳朵的手,痛苦道:“我的好侄儿欸,是啥事情把你难住了,你倒是说啊!”
  “从一坐下你就开始叹气,叹了两刻钟了,问你你又不说话,叔叔我术数本来就不好,你一直叹气我脑子都成浆糊了。”
  现在不是正经上课时间,他两人在这里是因为允禧找弘书给他补习术数。好学生的尊严,哪怕不喜欢的科目,也要学的比别人好——弘书不算。
  “唉。”回答他的还是叹气。
  允禧崩溃道:“你要是实在不想说,你算卦啊,把你的铜板拿出来摇一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