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64节

  “咳咳。”眼见吵得差不多了,弘书站出来主持大局,“好,关于这一点,方才顾综、尹继善、杭世骏你们几个说的都很道理,这样,我们先……”
  拿出一个令几方都还算满意的方案,会议终于能进入下一个议题。
  一直讨论到天光全无,也才不过确定下四条大方向。
  宫门马上要关了,弘书不得不叫停:“今天暂时到这里,辛苦大家了,回去好好休息。明日早晨你们先行讨论,我午后便过来。”
  所有人立刻恢复彬彬有礼的样子,恭敬道:“恭送六阿哥。”
  弘书赶在最后一刻进入宫门,回到毓庆宫,回来后还不能立时歇下,他今天的课业还没做,做完课业又思考了一会儿明天的议题,快亥时末才上床躺下。
  陷入沉睡之前,他还在想,已经五六日没去上骑射课了,忙过这一阵一定要好好补一补。
  翌日,弘书又早早起来去上书房,上完上午的课后,再次翘了下午的骑射课,前往鸿胪寺,正午进去,天黑才出来。
  这样过了四五日,才算将所有要上谈判桌的方面定下最新的目标和策略。
  看完徐本整理出的折子,弘书点头道:“可以了,先送去给张大人几位看看,若无问题,我就去见皇阿玛。”
  若有问题,那当然是大家开会再修改了。
  “是。”
  弘书起身,伸了个懒腰,往窗外一看:“咦,今儿天竟然还没黑,稀奇啊。”
  “还真是,没想到臣等还能有‘重见天日’的一天。”刘统勋开玩笑道,“这几日臣还以为自己在坐牢呢。”
  明安图笑道:“我觉得咱们还不如坐牢的犯人呢,起码他们不用干活。”
  这比喻倒是不过分,这几日弘书是午后才来,他们却是每日卯时天还没亮就来了衙门,等到天黢黑宫门快要关才走,披星戴月不说,就连饭都不能准时吃。
  弘书道:“那你们这几日可要好好晒晒太阳,过几日,你们可又要进‘牢房’了。”
  这话惹得室内众人齐齐笑出声,可不是怎的,等跟鄂罗斯人的谈判开启,他们每日‘坐牢’的时间不会比这几日短。
  不过一想到谈判最后会达成的结果,他们又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恨不得立刻开始谈判,然后让自己的名字留在史书上。
  没错,这次谈判必定能青史留名,他们确信!
  告别徐本等人,弘书终于能有一天在天还没黑的时候回到毓庆宫。
  朱意远特别高兴地迎上来:“主子,鸿胪寺那边终于忙完了?”
  这几日看着弘书每日戌时才回,回来后还忙忙碌碌的歇不下,毓庆宫上下不知道多心疼,他们主子对每日睡够四个时辰之事可是很看重的,这几日却都睡不够三个时辰。
  “嗯,总算告一段落了。”
  “那您现在可要用膳?热水都是备好的,您用完膳就可以沐浴,然后歇息。”
  弘书无奈:“现在还不到酉时末。”
  “您这几日都不曾好好休息,奴才瞧您黑眼圈都出来了,好不容易忙完,您就多补补觉吧。”朱意远劝道,“过几日就是皇后娘娘的千秋节,您这几日好好休息,养好精神,才不会让皇后娘娘担心啊。”
  弘书一拍额头,忘了额娘的生辰快到了,还好他几月前就吩咐人开始准备生辰礼,不至于现在才抓瞎:“东西试用的怎么样,有没有人有不良反应?”
  弘书给额娘准备的生辰礼是染发膏,会准备这个是因为他过年去请安时发现额娘在染发。
  乌拉那拉氏长白头发了,不多但也不少,这其实没什么,她今年虚岁四十七,若是弘晖还在,她都是当奶奶的人了,这个年纪在这时候白头很正常,按说是不需要染发的,但乌拉那拉氏还是染了。她不是想要保持年轻,她只是看着自己的白发有点恐慌,弘书才十岁,甚至都还没有开始议亲,她的身体却不再精力充沛,夜里常常惊梦,沉睡的时间越来越短,用膳也逐渐没有胃口。白发仿佛是一个信号,告诉她身体正在加速老去,说不定等不到弘书娶妻生子,她就在某天去了。
  乌拉那拉氏不能接受,所以她染发,试图掩盖白发发出的讯号。
  弘书并不知道额娘的担心,他只以为额娘还是爱美的,所以看额娘用的土法染发膏效果不太好后,就想着自己做一个染发膏给额娘。实验室出来的东西免不了有一些科技,虽然用量很少,但弘书还是担心额娘的身体,所以做出来后除了让太医院的人帮忙检测,还在毓庆宫挑了一些人试用。
  当然是给足了赏银,凭人自愿报名的。
  “没有,主子放心,每日都有医女给她们诊脉。。”朱意远肯定道,“效果也很好,染一次发能保持一个月的效果,掉色也并不严重。”他没说的是,报名试用的几个小宫女这阵子不知道多嘚瑟,其他没抢上名额的要不是知道这是做给皇后娘娘的贺寿礼,早就跑来求主子了,有的甚至表示愿意花银子买。
  “那就好。”弘书点头,“既然没问题,就挑好盒子装起来吧,盒子要瓷器的,精美些。”
  “主子放心,内务府新烧的瓷器都会送来给咱们先挑的,您要是都不满意奴才再去让内务府的人现做。”
  “那倒不必,不过一个容器罢了。”弘书摇头道,“你挑个合适的就是,额娘也不是爱奢华的人。”
  “嗻。”
  “对了,这几日造办处的人有没有来过?”这几天太忙,弘书都没来得及过问那边,不知道他们的试验做得怎么样了,印刷机有没有出问题。
  “周总管每日都会来送来印刷机的试验记录,奴才问了,他说这个不着急,奴才看您这几日太忙,就没有向您汇报。”朱意远道,“记录奴才都在您的书房放着。”
  弘书脚步一顿,转身就要往书房走:“我去看看。”
  “主子唉。”朱意远拦住他,“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您还是先用膳吧,啊,奴才求您了,不然皇后娘娘遣人来问奴才都不敢回话。”
  朱意远也是全心为他好,弘书无奈妥协,用了膳才被放去书房看记录。
  从记录上完成的进度可以看出,造办处的人每日都从天亮忙碌到天黑,一刻都不曾放松。弘书怀疑,若不是他提前交代过,造办处上下恐怕会大开夜灯,直接两班倒,用最短的时间将他交代的试验完成。
  周业交上来的不止是试验记录,还有印刷机这几天出的各种故障,以及他们的解决方法。
  “问题还是不少啊。”弘书翻看一遍,喃喃道,“大部分故障都是因为零件精度不合格,果然,纯手搓还是太难了,唉,什么时候才能把车床流水线搞出来呢。”
  做了一会儿流水线生产的美梦,弘书摇摇头,让自己认清现实,立足当下:“没关系,现在就当培养熟练工人了,第一台车床还不是手工搓出来的,现在的投入以后肯定会有回报的。”
  “明天就去造办处看看,还有允禧那边,人手已经找的差不多了,文章不知道练得怎么样,嗯,明天让人去拿一些回来看看,要是行的话,就开始做模板,开始准备第一期报纸的内容。”
  “报纸名字就叫《京城周报》吧,等人手培养熟练了,印刷机多做几台,再改成日报,嗯,要不要找皇阿玛题个字?算了,太夸张了,还是我自己题吧,嘿嘿,大清第一份现代报纸,这次印出来的第一份要好好收藏,以后搞个博物馆,放进去……唉,当初做的第一块蜂窝煤怎么忘了留下来呢,这也能放进博物馆啊……玻璃也忘了,还好,幻灯机这些都还留着,以后都放进博物馆……”
  “……我不止要出现在《清史》的帝王本纪中,我还要出现在历史的各个角落。”弘书碎碎念,发下宏愿,“后世学子们,为我的名字颤抖吧!”
  之后几天,弘书按照计划去造办处看过,又检查了《京城周报》的预备编辑们和记者们按他要求写出来的文章,虽然味儿还有点不对,但也达到了他的要求,念给完全不识字的人都能一遍听懂。
  这天,是千秋节,虽然胤禛按惯例停了前朝的行礼宴席,不过后宫还是办了一场小小的庆贺宴,邀请了宗室里关系亲近的入宫参加。
  允禧当然在也在邀请之列。
  弘书在给额娘送上贺礼祝过寿后,便来找允禧:“婶婶,我借禧叔一用。”
  允禧不满他的用词:“你当我是物件呢。”
  祖氏捂唇笑:“随意用。”
  弘书带着骂骂咧咧的允禧回到自己的座位,给他倒了一杯蜜酒:“行了,快把嘴甜一甜吧,你这副样子你那群光风霁月的画友文友笔友们知道吗。”
  允禧某方面也是奇才,自从弘书知道他和郑板桥交好后,就经常关心他的交友情况,这才发现,这位借着郑板桥搭的桥,竟和扬州等地的文人们成了笔友,只靠书信来往就已经彼此引为至交,如今,紫琼崖主人这个名号在扬州的文人圈子里也算是人人皆知,据郑板桥回信说,都是正面名声。
  ——当然,这其中有多少是因为允禧宗室的身份就不好说了。
  不过宗室身份带来的也不见得全都是好处,无论如何,允禧能在从未去过扬州的情况下闯下偌大名声,属实不错。
  允禧哼道:“我的挚友们可不会像你一样用词粗鲁。”
  “啧。”弘书摇摇头,面都没见过,就是挚友了?恕他不懂古人的挚友标准。
  还是说正事吧:“编辑们写的文章我都看了,还不错,勉强能达到我的标准。宫里的印刷机也试验的差不多了,我已经画好了报纸的模板安排,你一会儿带回去,和他们商量商量,看有没有需要改动的,然后就开始准备第一期登报的新闻吧。”
  “第一期的新闻,务必要保证真实性,决不能出现错误的信息,模棱两可的也不行,给你半个月的时间,咱们争取六月就发出第一期,能做到吗?”
  “没问题。”允禧一副你别小瞧我的样子,“我们这两个月将京城每条巷子都摸透了,发展了不少线人,已经掌握了不少新闻,你看的那些练手之作都是我们这阵子挖出来的。”
  “不过还有个问题。”
  “什么?”弘书问道。
  “办公的地方啊!总不能一直在我府上吧。”允禧道,“再怎么说咱们也是个正规的衙门,不能连个办公的地方都没有吧!”
  “额…”弘书有些尴尬,报社都临近开业了,他竟然忘了给手下大将解释他们所做事业的性质。
  “…咱们不算是正规的衙门。”
  ——真的是忘了,绝对不是忽悠。
  “什么?!”允禧眼睛一瞪,他还指望着这事办好了升郡王呢,你现在说这不是正规衙门?
  “这不是皇上交代的差事?钱都皇上掏的?!难道你是骗我的!”
  “你小声点。”弘书嘘了他一声,解释道,“我当然没骗你,这事是皇阿玛答应了我才做的,造印刷机的钱也是从皇阿玛私库拿的。但咱们这个报社不是朝廷直接管辖的衙门,只能算是皇庄一样的半官方商号。礼部如今新成立一个报业司,以后会专管咱们这些报社,不过他们也只是审查一下办报人的资质,发放办报资格,偶尔抽查一下咱们发行的报纸的内容有没有违规之处。咱们内部怎么运行,发什么新闻,挣的利润怎么分,他们都是管不到的。”
  但这落差对允禧来说还是有点大,他道:“等等,你让我捋捋,咱们这报社只是跟皇庄一样的商号的话,所以就相当于皇上是主家,你是管事,我是掌柜的?”
  额,总结的还挺贴切。
  弘书勉强点点头:“差不多是这么个意思。”
  允禧一口将杯中酒闷了,攥着酒杯问道:“我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
  “那恐怕是来不及了。”弘书无辜道,“我都跟皇阿玛报告过了。”
  允禧吐出一口气,拿起酒瓶就开始一杯一杯的灌自己。
  “好了。”弘书看不下去,“这是蜜酒,你今儿就是喝两坛子,也醉不了。”
  “呜呜。”允禧嘴一撇,开始假哭,“我堂堂一个贝子,竟然变成掌柜的,早知道我绝对不会心急上你的贼船,我应该再等一等,上书求皇上分派差事,就算不能去修书,哪怕去修陵也好啊。”
  弘书无情道:“你去修陵,还不是相当于管事?”
  “就算是管事,那也比掌柜的大一级,好听多了。”允禧破罐子破摔道。
  弘书无语,只能安慰道:“好了,这只是暂时的,又不会让你管一辈子这个,你要是做的好了,以后肯定能主管报业司,看在你是我亲叔的份上我才会说,你别看报业司现在只是礼部下属的一个衙门,主官才是五品的主事,皇阿玛对报业司的期望大着呢,预备以后将它发展成跟鸿胪寺一个品级的衙门。”
  “真的?”允禧将信将疑。
  “当然是真的。”弘书眼也不眨地道,“这可是我跟皇阿玛两个人当面说的。”
  只不过是我给阿玛说的,阿玛也没提反对意见,这可不算骗人,毕竟以后我妥妥的上位,宣传部、新闻办公室、新闻出版署这些肯定是要搞起来的。
  你问报业司要多久才会升级成宣传部?放心,在我有生之年一定会的。
  至于我的有生之年会有多久,嗯,我争取活他个一百岁。
  不行的话,向天再借二十年。
  第51章
  稳住允禧,弘书开始考虑自家报社的办公地点,虽然不是允禧期望的正规衙门,但也不能连个地方都没有,好歹未来也是要留名史书的,窝在允禧家未免有些不太像话。
  弘书想了好几个地方都觉得不合适,忽然灵机一动:“要不,雍王府吧?与其以后变成喇嘛庙,不如拿来做大清第一家报社,以后升级成国宣部驻地,这不比最后变成佛教寺院更有意义。”
  决定了,就选它!
  允禧听他在碎碎念,问道:“你念叨什么呢?”
  “咱们报社的办公驻地,我已经选好了。”弘书说的底气十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