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152节

  弘书也没坐等尹继善那不知道靠不靠谱的小道消息,他可是有更好的渠道的。
  “堂嫂该有五个月了吧,情况可还好?”弘书亲手斟了一杯茶,端给对面的人。
  弘暾笑的见牙不见眼:“好,好着呢。”
  弘书打趣道:“堂嫂还没生呢,堂哥你就这般高兴,等堂嫂真生了,堂哥你是不是睡觉都要笑醒。”
  弘暾成婚后脸皮也厚了不少:“现在睡觉就已经会笑醒了。”
  玩笑两句家常,弘书稍微收了些笑容,正经道:“今儿叫堂哥来,是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弘暾挑眉:“殿下这说的什么话,有什么事您吩咐就是,说帮忙就太见外了。”
  弘书道:“这次还真是要用帮忙,因为事涉到十三叔。我想让堂哥你回家帮我问问十三叔,岳总督最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涉及到自己阿玛,弘暾没有再反驳弘书的用词,虽然他是阿玛的儿子、是怡亲王世子,身上也已经打上了太子党的印记,但这并不意味他阿玛身上就同样打着太子党的印记了。
  面对他阿玛,太子目前还是需要敬重对待的。
  “我只能说是问一问,不能保证问到什么。”弘暾谨慎地道。
  弘书颔首:“当然,十三叔最是谨慎,若不愿意说肯定是不能说,我能理解。”
  他请弘暾问这一句,也不是一定非要问出个什么,更多地是想通过十三叔得到一个讯号——岳钟琪的事阿玛是否愿意让他接触。
  阿玛是很宠他不错,他自己在一些事上也得懂得分寸。
  第164章
  弘暾的效率很高,没两天就给他带来了消息。
  “所以,是陕西驻军都统和岳钟琪互劾,而顺承郡王只是报告新疆东南有异动?”弘书若有所思地重复了一遍。
  弘暾点点头:“阿玛说,岳总督和驻陕都统互劾之事不需要保密,但顺承郡王所报告之事不能外传,介时钦差大臣也只会去查互劾之案。”
  弘书点点头,这样就能理解了,原来阿玛是想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样看来,岳钟琪这次的情况倒是没那么危急,看来不用他出手了。
  正式说完,弘书忽然想起之前一直想问但每次都忙忘了的问题:“对了,《聊斋志异》的情况怎么样了?”
  说起这事,弘暾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蒲公子的父亲年前就已经赶到京城了,我没亲眼见到当时情形,但去打听的下人说,蒲公子的父亲一见到蒲公子就动手了,把蒲公子打的三天没下了床。后来王家的人上门探望,听说蒲公子的父亲态度也不甚热络。”
  “我着人请他见面商量出版之事,他也一直推三阻四的,后来总算见了面,但对出版之事也含含糊糊地不给准话。”
  打儿子还能理解,毕竟混账小子一言不发带着先祖手稿失踪,当爹的才知道时恐怕都担心疯了,但对于出版之事含糊其辞就叫人不明白了,弘书奇怪道:“这是不愿意?可是蒲沅洲不是说,他父亲为了给松龄先生出书四处奔波,甚至给人陪笑脸。”
  弘暾也不明白:“我也纳闷呢,所以已经使人去查了,只是如今还没个结果。”
  “那就交给你了,若人家当真不愿意,也就算了,大不了迟个几十年,等未来蒲沅洲能做主的时候再说。”弘书叹气,明明是好事,怎么还这么一波三折呢。
  弘暾诧异地看了他一眼,没想到他对这本书竟然这么看重,甚至愿意等几十年。
  弘书看出他的讶异,解释道:“你没看过稿子吗?松龄先生的这本书可不简单,在我看来,是能传世的作品。”
  弘暾还真没看过:“如今就只有蒲公子手里的那份手稿,您看过后,蒲公子就严严实实地藏起来了,没给人看过。”
  有太子喜爱在前,旁的人自然也不敢强迫他非要看。
  不过殿下评价这么高,看来他得找机会请求一观了。
  问过岳钟琪的事没多久,弘书就被阿玛叫过去。
  “想知道什么就来问朕,不用偷偷摸摸去找你十三叔。”
  嗯?弘书挑了挑眉,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竟然觉得阿玛这话有一点点酸。
  “哪有偷偷摸摸,儿臣就是听见臣下闲谈,见堂哥时提了一句而已。”弘书睁眼说瞎话,“堂哥这人就是太认真了。”
  “哼。”胤禛信他的话就有鬼了,扔出两本奏折,“看看吧,你想知道的。”
  弘书也没客气,翻开奏折看了起来,第一封就是驻陕都统弹劾岳钟琪的折子,嗯,非常中规中矩的罪名以及颠倒黑白的内容。
  第二封,顺承郡王的,嗯?东南,和四川接壤,兵备精良,训练有素,神出鬼没,还屠村灭口,这哪一点都不简单啊!
  再和岳钟琪逗留四川不出现联系起来……弘书眉心紧拢,他先前想错了,岳钟琪这回,危机大了去了。
  “看完了?”胤禛道,“说说,怎么想的?”
  “驻陕都统纯粹是颠倒黑白。”弘书对这一点毫不犹豫,“不说岳家的家风和岳总督往常的名声,就说从川陕军里调去他地做教官的士兵就能证明,岳总督绝不可能克扣士兵的粮草。”
  士兵想要能力素质高,除了训练方法好外,更重要的是要给士兵吃饱吃好,弘书敢说,大清现在的军队,有百分之八十的士兵吃的都不咋样,一天连训练的消耗都不够。
  胤禛点点头,这点他倒是和弟弟儿子一样,没怀疑过岳钟琪。
  弘书看见阿玛的态度,心里一沉,这只能说明,阿玛在别处十分怀疑岳钟琪。
  “至于顺承郡王所奏,儿臣以为,此处弄鬼的人有可能是扎尔鼐等人的余孽,他们之前不是跑到廓尔喀了吗?儿臣不信他们没有带人,但廓尔喀当初交出来的却只有扎尔鼐几人,当时大家默认扎尔鼐等人的人手都被廓尔喀收编了便没有追究,如今想来,可能他们没能收编成功,让这些人又跑回来了。这群人没有地方去,只能东躲西藏的流窜。”
  弘书提出猜测,并且不止一个:“除了他们,也有可能云贵川三地跑掉的苗人等部落,这两年鄂尔泰和岳钟琪在当地建树颇多,但肯定也不可能全部收编,有人不愿意坐以待毙,偷偷跑掉也是很有可能的。这些人在当地没少与军队纠缠,或许累积了经验,学了些手段也未可知,毕竟他们只是野蛮,又不是傻子。”
  这两个角度很新颖,也很有道理,胤禛知道这两个可能不是没有,但……儿子的猜测不是真的猜测,是在表明他对岳钟琪丝毫没有怀疑。
  儿子凭什么这么相信岳钟琪?就凭曾经那短短两三个月的相处?
  胤禛探究的看着儿子,却没有问出来。
  ——问了不就等于明说他在怀疑岳钟琪吗,虽然儿子肯定猜出来了,但猜的和他直接挑明区别还是很大的。
  至于岳钟琪偷偷向儿子效忠,不是他相信岳钟琪,而是他相信儿子,真有这事,儿子早就跟他说了。就像现在的“太子党”一样,都是儿子来问过他的意见,确定这人没有大毛病才收入麾下的。
  他想了想,道:“你觉得谁适合做这个钦差大臣?”
  弘书心中了然,阿玛这是给他机会,让他推自己人上位,除了替他巩固势力外,恐怕也有一点想要他自己看清岳钟琪的意思。
  弘书也想抓住这个机会,只是,他一时半会儿还真没有个好人选:“儿臣需要回去斟酌斟酌。”
  儿子有哪些人手他还是清楚的,胤禛也没非要儿子立时就给答案,点点头道:“想好了可以先去问问你十三叔的意见。”
  本来说好交给好弟弟的,突然空降儿子的人,虽然好弟弟可能不在意,他却也不想让儿子和好弟弟中间留下一丁点疙瘩。
  “是。”正事算说完了,弘书没忍住打趣他阿玛,“那我这次去找十三叔,不算偷偷摸摸吧?”
  胤禛斜他:“看朕心情。”
  咳,阿玛你怎么能无理取闹呢?弘书用控诉的眼神看他阿玛,却发现他阿玛脸颊上长了东西。
  凑上前去:“皇阿玛你脸上长的这是什么?”细细打量,“上火长痘痘了?”
  胤禛摸了摸颊侧的小凸起:“可能,这两日是有些上火,早起漱口有些出血。”
  “那你这几日可要多吃些下火的。”弘书道,“中午让御膳房做道清炒苦瓜吧。”
  胤禛虽然爱吃素,但不代表他爱吃苦,可在儿子面前,他怎么好意思说苦瓜太苦了呢,只能风轻云淡的答应一声,心里却打定主意一会儿将这道菜赏给苏培盛。
  苏培盛:……他吃完可能会上火。
  打算是好的,可惜……
  “还不走?詹事府没事?”胤禛虎着脸道。
  弘书一边翻看分给他的请安折子一边道:“没什么急事,皇阿玛,我就在这儿把这些批了吧,免得还要来回搬,一会儿再陪您用个午膳,我都多久没陪您用膳了。”
  “……”反对太奇怪了,胤禛只能沉默。
  儿子也确实有一段时间没陪他用膳了。
  弘书就这样在旁边搬了张小桌子开始批折子,批着批着,他突然道:“对了皇阿玛,宗学和旗学有决定好谁来管吗?”
  胤禛八分心神批折,分出两分心思给他:“自然是宗人府和八旗都统来管。”
  弘书放下笔,皱眉道:“这样不是太分散了吗,而且各旗都统总管一旗,本就事务繁忙,哪还有时间在这上面费心思,到时候旗学的质量只能指望那些都统指派的手下,这些人良莠不齐,又以武将居多,哪能将旗学管好,如此一来岂不是白费力气和资金。”
  胤禛分出三分心思给他:“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弘书想了想:“我觉得可以像官学归国子监管辖一样,统一收归礼部管辖。还有现在这些咸安宫官学、景山官学、算学馆等,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管一个那管一个,混乱的很,很该统一管起来。”
  越想越觉得不错,这样先统一管起来,然后慢慢改变,等时机到了单独拎出来,不就是现成的教育部。
  胤禛放下笔:“其他不说,你觉得宗学能受礼部管辖?”
  宗室要是能接受朝廷管辖,还设立宗人府干什么?皇家威严还要不要了。
  “这还不简单。”弘书不假思索地道,“派个身份足够的入职礼部,单管这一摊子呗。”
  “身份足够?谁?”胤禛道,“你十三叔?他够忙了。”
  弘书摇摇头,看了他阿玛一眼,提出一个人选。
  “我觉得三哥可以。”
  第165章
  对于弘书提议的弘时,胤禛最终也没有表明态度,只道:“此事没有那么简单,回头再说。”
  弘书耸耸肩,也知道这事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定下的,决定回头先跟詹事府的属臣商议商议。
  午膳时,清炒苦瓜果然被摆在了离自己最近的地方,胤禛盯着它看了两秒。
  苏培盛敏感察觉,第一时间布菜。
  胤禛:……
  若无其事地塞入口中,幅度很小的嚼了两下就咽了下去。
  苏培盛再布。
  胤禛再咽。
  苏培盛还要布……胤禛瞟了他一眼。
  筷子已经张开准备挟菜的苏培盛硬生生让手腕拐了个弯,转到旁边的冬笋玉兰片上。
  弘书正在努力干饭,没有注意到这一幕。
  不过吃完的时候他还是发现清炒苦瓜几乎没被动过的样子:“皇阿玛您怎么没吃?”
  胤禛面不改色地道:“有些老,牙疼,咬不动。”
  “是吗?我尝尝。”虽然现在不是苦瓜的正常上市季节,但御膳房可是有暖房专门在冬日培育蔬菜的,不能一个嫩的苦瓜都挑不出来吧?难道是暖房培育的方法不对?弘书伸筷子就要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