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210节

  “…大…婚……”
  “…登…基……”
  艰难的憋出这几个字,胤禛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儿子,传递着“朕的太子一定可以”的讯息。
  弘书扯了扯嘴角,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好,听阿玛的,我一定能行。”
  第一时间得到太子回京消息的允祥、鄂尔泰等人立刻赶入宫中,见到了仍旧一身风尘仆仆的弘书。
  “参见太子殿下。”
  弘书坐在阿玛平时坐的位置,表情平静:“诸位大人请起。”
  大臣们起身。
  却没人说话,殿内忽然陷入难言的沉默。
  最终还是允祥站出来:“殿下可见过皇上了?”
  能在场的都是知情人,弘书点点头:“见过了。”
  允祥拱手道:“皇上早有旨意,他身体不适,若太子归来,便请太子监国。”
  “皇阿玛与孤说过了。”弘书道,“十三叔,如今京城情况如何?有多少人知道皇阿玛的病情?”
  允祥一一汇报完毕。
  弘书微微颔首,压低眉眼,环视在场大臣:“诸位大人,皇阿玛身体不适,需要修养一段时日,这段时间就由孤来监国,还请诸位大人如辅佐皇阿玛一般,鼎力相助。”
  “遵太子殿下懿旨,臣等定竭尽全力。”
  第239章
  知情人都是胤禛点头过的,所以弘书可以放心大胆的用,这些人也明白太子继位板上钉钉,甚至可能近在咫尺,此时有机会名正言顺的亲近太子,一群人精子自然不会掉链子,都积极主动的向弘书靠拢。
  弘书用他们,也没忘了自己的老班底。
  还有自己的兄弟。
  阿玛病了大半个月了,虽然消息封锁的严实,外边并不知道他病的如此严重,但总归还是有一些异常,让一些人心中有所猜测。
  比如福惠。
  “六哥,你终于回来了!”福惠的表情除了惊喜,还有委屈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此时面对弘书,虽然语气上还是习惯性的亲近,但稍显局促的肢体动作却表露了他内心的不安与生疏。
  小七从小就是敏感的孩子,弘书叹了口气,招手:“过来,脖子酸,给我按按。”
  鼻头的酸涩一下压过了其他所有情绪,福惠不自觉的微踮着脚走过去,嘴上嘟囔:“一回来就使唤我。”动作却是利索的很。
  弘书享受着弟弟的服务,张口就问:“去给皇阿玛请安了没有?”
  脖子上的手一下顿住,安静半响,身后才传来福惠闷闷的、带着鼻音的声音:“没有。”
  不止今天没有,之前的大半个月他都不曾见过皇阿玛一面。
  弘书当没有听出他的哭腔,只道:“那先去给皇阿玛请安吧。”
  福惠站在后头一动不动,嘴唇嗫嚅半响,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弘书索性吩咐苏培盛:“苏公公,带小七去见皇阿玛。”
  “嗻。”苏培盛上前,“七贝勒,您请。”
  福惠这才抬脚,脚步却拖拖拉拉的,不过走了几步就变的利索起来,快到门口时甚至有迫不及待之感。
  良久,福惠才回来,眼睛红红的,一看就哭过。
  “六哥。”喊出这一声,福惠又忍不住想哭了。
  一开始听说皇阿玛生病,他求见被拒绝之时,福惠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毕竟他一向身体不算好,大家都知道的,苏培盛说皇阿玛是怕过了病气给他,理由很正当。隐约察觉宫里气氛不太对,再次求见皇阿玛又被拒绝的时候,福惠有些茫然。在被人接连不断的试探之后,他意识到了些什么,这时候还只是有些担心皇阿玛病的到底有多严重。直到又一次求见被拒绝,甚至还被隐晦提点让他在南三所待着,没事莫要出门的时候,福惠不仅惶恐,还觉委屈。
  皇阿玛就这么不相信他吗?不说他与六哥这么多年的感情,岂会做什么,就说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很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根本撑不起那个位置。
  弘书走过去,摸了摸这个他看着长大的弟弟的头。
  福惠今年实岁十四、虚岁十六,只比他小两岁,但个头却只到他的肩膀,都说古代孩子早熟,皇宫里的十六岁更是会被提防的年纪。
  但弘书却很难把他当成大人看,更遑论提防他。不止他,便是弘时和弘昼,弘书都很难提起提防之心,这不是他自大,而是这么多年一步一步走下来的自信,如果他一个回锅肉经营了十几年还抵不住几个小孩的话,那这个皇位他趁早别坐了,坐上去也是害人。
  “六哥这阵子会很忙,给皇阿玛和皇额娘侍疾之事,就交给小七好不好?”弘书语气温柔的哄孩子。
  福惠嘴一撇,差点又要哭出来,好歹忍住了,鼻音满满的点头答应:“好。”
  “乖,那先去御膳房看看今日的膳食吧。”弘书叮嘱道,“带着太医一起,看着别叫有什么与汤药相克之物。”
  “好。”福惠打起精神去了。
  弘书继续看折子,自从他回来并开始监国后,奏折较平常时候一下子多了三分之一,这些多出来的,基本都和这次苗疆之事有关,给张照求情的,依旧认为应该放弃苗疆的,孜孜不倦弹劾鄂尔泰的,弹劾岳钟琪的……
  嗯?这种时候还有弹劾岳钟琪的?
  弘书仔细一看,哦,原来还是拐弯抹角想让他纳后宫的。
  我阿玛额娘现在都病着,你让我广开后宫?
  弘书一脸冷漠的将这封折子扔到待收拾的那一堆折子里。
  下一封。
  “嗯?”弘书不由自主坐直了身体,看完全文后,露出点点讥讽的笑意。
  沉思了一会儿,弘书去见胤禛:“阿玛,让三哥和五哥入宫给您侍疾吧。”
  胤禛眼神疑问。
  弘书坐在床边,顺手就拉起他的胳膊,按照叶桂教的一边按摩,一边说:“有人上了折子,言八叔、九叔有罪,其子孙却无辜,叫我看在亲亲之情上,赏赐两人子孙为红带子,入玉牒。”
  虽然两人已经死了快十年了,但胤禛一听到这两人的名字还是厌恶的皱起眉头,不悦的吐字:“不……许!”
  弘书连忙哄他:“儿臣自然不会答应,阿玛你现在可不能生气。”
  胤禛也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何况俩人恐怕都只剩下骨头了,没什么好生气的。
  弘书见他恢复了平静,接着道:“这是有人试探儿臣呢,想看看儿臣是不是急于登基,所以儿臣想,不如让三哥和五哥入宫来。”
  “一来,儿臣自有自己的亲兄弟可以表示亲亲之情;二来,也免得有人揣测,您一直不见人,是不是被儿臣软禁了。”
  消息虽然暂时还不能公开,但稍微扩大一下知情人的范围还是可以的,当然,前提是这些人弘书都能控制的住。
  不过,臭小子也太口无遮拦了,什么软禁的话也敢说,也不怕起居注上记一笔,到时候好好的名正言顺都要被传成篡位了。胤禛瞪了儿子一眼,眨眨眼睛,同意了儿子的提议。
  弘时和弘昼在宫门口碰面,面面相觑,弘时主动问道:“五弟,可知皇阿玛缘何召见?”
  弘昼面上一片茫然:“不知道啊,弟弟这段时间都在家照顾福晋呢。”吴扎库氏已经孕晚期了,随时都有可能生,才夭折了一个儿子的弘昼对福晋这一胎很看重。
  “三哥,你不是与太子关系不错吗,你也不知道?”弘昼反问。
  弘时抿抿唇,他与太子关系是还不错,但那是和弘昼比起来,要是和太子身边的其他人比,他还排不到前面去,更何况这两年纳了梁怀雁后,他为了子嗣折腾,连太子交给他的工作都懈怠了不少。
  太子虽然没说什么,但见他的次数明显少了。
  何况这次回来,太子忙的连允禧等人都还没来得及见,他又能从哪里去打听消息。
  弘昼瞥一眼近年来越发喜欢忧愁的弘时,悄悄撇了撇嘴,不走心的安慰道:“应该没什么事,说不定是皇阿玛身体好转了,所以开始见人了。”
  他们在宫中传出胤禛生病的消息时,都求见过,被拒绝也没觉得有什么,他们都被拒绝习惯了。
  这次想起来见他们,说不准还是太子劝的。
  弘昼冷眼看着,他们皇阿玛对儿子主打一个爱的捧上天、不爱的忽视到底,反倒是太子,似乎对给皇阿玛塑造爱子的形象颇为上心,让他们这些不受宠的儿子偶尔也能吃上两口父爱的残羹冷炙。
  忧虑的弘时和无所谓的弘昼,在看见胤禛的那一刻,都惊呆了。
  “皇、皇…皇皇阿玛…”弘时直接结巴了,“您您这是……”
  弘昼比他反应快,啪的就开始跪下痛哭:“皇阿玛、皇阿玛,怎会如此!儿臣竟什么也不知道!儿臣痛!儿臣悔!儿臣……”
  胤禛被他吵的直皱眉,要不是现在说话困难,他肯定要将这个不着调的儿子骂一顿。
  弘时也反映过来,呜呜咽咽地跪下跟着哭:“皇阿玛病重至此,儿子竟不曾听闻,是儿不孝,儿……”
  唢呐和琵琶二重奏,胤禛眉头皱的更深了,连嘴都懒得张,给弘书丢眼色。
  “咳。”弘书无奈,上去扶起两位哥哥,“三哥,五哥,皇阿玛的病需要静养。”
  弘昼立时收声,也不用弘书扶,麻溜爬起来:“是我的错,吵着皇阿玛了,不会有影响吧?”
  弘时抽抽噎噎的被弘书拉起来,还没反应过来:“儿子……啊?”
  “没事。”弘书安抚两人,“皇阿玛如今已经好多了,不过还是需要休养,这次召见三哥和五哥,也是为了侍疾。”
  “五哥,听闻五嫂快要临盆了,你此时入宫侍疾,会不会有影响?”弘书也是刚刚被人提醒,才想起来吴扎库氏怀着孕呢。
  “不影响,府里那么多下人,能有什么影响。”弘昼连忙道,“再说,为皇阿玛侍疾,是为人子的本分,如何能因他事耽搁。”
  弘时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连忙跟着表决心:“我也是!”
  这天起,两人开始日日入宫侍疾,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博得了一片孝心之名。
  而随着弘时、弘昼两人的侍疾,暗地里的一些猜测也消弭于无形。
  马齐在书房坐了半响,最终叹了口气,提笔开始写折子:…年老无力…请乞休。
  而处理完这件事的弘书揉揉手腕,拿起刑部上的折子,盯着上面的名字,眉目深沉。
  也是时候,该见血了。
  第240章
  伊都立,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伊桑阿第三子。妻子兆佳氏,是十三福晋之姐,有子福僧额,娶了怡亲王允祥的第二女。
  可惜弘书的这位堂姐在雍正四年就去世了,年仅20岁。
  此后,允祥与这位连襟几乎不怎么来往。
  伊都立几年前就被坐事夺职过,不过那次罪名不算重,等风头过了,用家里的关系起复,也没遇到什么阻碍。
  对于这些有功的老臣之后,胤禛还是愿意给机会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