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明伊啊,有个事我想跟你商量一下。”
  “周老师,有事您说。”
  “是这样的,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收集当年望川盐商的一些资料。你们顾家那可是当年的大盐商,我就想,你顾总什么时候有时间,咱们好好聊聊,聊一聊你祖上那些事。”
  “周老师,你可别叫我顾总,我受不起呀。至于祖上那些事嘛,你也知道,我年纪小,过去的事知道也不多。我想,我大伯和奶奶知道的应该多一些。”
  “明伊,不瞒你说,我呢,已经找过你大伯,被他拒绝了。他说上面还有长辈,祖上那些事,轮不到他一个晚辈来说东道西。我也去找过你奶奶,”周老师叹了口气,摇摇头,很显然也被顾七娘给拒绝了。“所以,就想找你聊一聊。你虽说年轻,可是如今是你掌管顾家,这祖上的事哪能有你不知道的。”
  “周老师,还真不是我不愿意帮你。这一来呢,我年纪轻,确实知道得不多。二来呢,既然大伯都说了,上面且有长辈在,他尚且不便说东道西,我这个晚辈更没资格。你也知道,我们顾家的规矩大,我们家老太太那也不个好惹的人,您啦,还是放过我吧!”
  周老师有点失望,但是,毕竟盐商的事确实也关系了他们顾家祖上的一些隐私,要人家把自己祖上的隐私说出来,那确实有点难为人了。不过,周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他自己收集这些资料,只是想给后人留下更完善的望川历史,让后人知道望川的前世今生。
  “周老师,你要是想知道当年望川盐商的事,去民俗博物馆啊,当年建馆的时候,他们应该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应该对你有帮助。”
  “我也去过啦,他们那里的资料还不如我知道得多。”
  周老师无奈地叹了口气。快七十的人了,他是与新中国的同龄人。周老师也是土生土长的望川人,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教了一辈子书,儿女们早已经离开这里去了城里生活,可是他却离不开这个地方。
  退休之后,除了说书这个爱好,闲的时间里收集望川的历史。这里曾经是繁华多年的水陆码头,南来北往的商旅在这里留下了脚印,也留下了他们的故事。他想把这些记录下来。不只是望川盐商,还有粮商、土司、会馆、马帮等等。
  “明伊,要不你再跟你奶奶说说,我也不是要揭谁家的隐私,就只是想留下一些资料。当年你的祖上曾经在望川最辉煌的时光,你难得不想让顾家载入史册,让更多的后人知道?”
  顾明伊点点头,但并没有要去顾七娘那里游说的意思,仅仅只是礼貌性的。
  顾家,曾经确实有过辉煌的历史。可是,顾家也有不堪的岁月。记录历史的人,不会只记下那些辉煌,同样也会记下那些不堪。
  从镇上回到顾家院子,顾七娘屋里还放着川剧。顾明伊习惯性地会先到老太太屋里坐一会儿,说几句话,然后才去忙自己的事。
  “哟,画画呢?”
  顾明伊瞧了一眼拿着毛笔挥毫泼墨的老太太,这可是许久不见的情景。她突然想起来,再过几天便是爷爷的祭日。
  “怎么样?”顾七娘微笑着回头问道。
  “我说好没用,得爷爷说好才行。”
  “哎哟,这个画,怕是你爷爷看不上。”说着,便把那已经画好的顾家院子一把揉成了纸团,手上还沾了些墨汁。“重来,重来,不能让你爷爷看了笑话。”
  每年,明伊爷爷祭日的时候顾七娘都会画上一幅画,然后在祭日那天随纸钱一并烧去,说是这样爷爷就能看到画了。当初,在他们结婚仅有的几年时光里,完全不会画画的顾七娘是这样被老公手把手教会画画的。几十年了,好像他留给她的只有这画画的技艺而已,再无其他。
  “奶奶,其实啊,你画什么爷爷都喜欢。”
  “你是不知道,我要画不好,你爷爷就会一直念叨我。他那个人啊,什么都好,就是对画画很执著。想当年,咱们这厅堂里还有几幅画是你爷爷亲手画下的,后来那些画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如今是连个念想也没啦……”
  “那什么,奶奶,你接着画,我上楼去做事。”
  顾明伊有点害怕奶奶跟她提到爷爷,因为那是奶奶心底最柔软和敏感的地方。又快是爷爷的祭日了,每年爷爷的祭日,老太太的心情都有些低落,而她想到的不只爷爷的祭日,还有奶奶的生日。爷爷的祭日在奶奶生日前一天,所以这些年来,奶奶从来不过生日,也就没人记得奶奶的生日了。
  回到自己房间,手机上有新消息进来,看了一眼之后,顾明伊坐到电脑前面。
  片刻之后,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张漂亮的脸蛋。这张漂亮的脸蛋依旧那么趾高气昂,依旧拿着下眼皮看人,一副高高在上,永远高人一等的姿态。
  “顾明伊,已经一个星期了,考虑得怎么样?”
  从前,顾明伊是极厌恶这张脸的,就是现在也说不上喜欢。她微微一笑道:“明筝姐,不瞒你说,除了你之外,其他几个哥哥姐姐也跟我联系过。你说,我这突然变得抢手了,还真有点不适应。”
  “顾明伊,你是聪明人,跟谁合作更有利,不需要我教你吧?”视频中的顾明筝随意地看着手上刚做的指甲,那指甲漂亮得耀眼。身后是装修得金碧辉煌的办公室,完全就是用钱堆砌起来的豪华。
  “也对,你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小小年纪来我家,既没少受白眼,也没少受罪,如今能混到这个份上,也算能耐。不过,你想要更大的世界,跟我合作才是最好的选择。你看看我那两个哥哥和姐姐,他们除了投胎投得好,有什么能耐?当初,爷爷从中国来这边开疆扩土,这些年打下的江山,总不能落在那几个无能之辈手里吧。就说你吧,排在你前面的哥哥姐姐多了去了,这顾家不是最终还落在了你的手里。所以,能者居之,你明白这个道理,老爷子难道不明白?”
  “明筝姐既然这么有自信,哪里还需要与我合作?”顾明伊四两拨千斤,顾明筝那张漂亮的小脸便有些不好看。
  堂姐顾明筝,泰国大伯的第三位夫人生下的小女儿。三位夫人?所以,有钱人的世界是一般人无法去想象的。泰国虽然是一夫一妻制,但也承认事实婚姻。所以,这第三位夫人虽然没有正式嫁给她的大伯,可是却一起生活了很多年,就连这第三位夫人的名字也写进了顾家的族谱。不过,标注为妾。
  顾明筝比明伊大上十来岁,已经快四十了,可是那张脸看着却像是二十几的女孩,足可见人家往那脸上是砸了不少钱的。
  “明筝姐,我呢,其实跟谁合作都一样。不过,你既然提到了二爷爷当年开疆扩土不易,那么,我会以整个顾家作为考量,你也好,其他哥哥姐姐也好,你们谁有本事入了大伯的眼,我就跟谁合作。”
  “你……明伊,你可别不知好歹!”顾明筝在屏幕上的小脸越发难看。
  “明筝姐,别生气嘛!大伯有一句话说得,他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所以,谁想当这个家,那就拿出各自的本事来,我站在赢的那边。”
  顾明筝气急败坏的挂断了视频电话,明伊不屑地一笑,心想着你们几个争家产,还非得拉我下水,我又不傻。当初,她去泰国的时候,这位堂姐也没有对她客气,说的话那也是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一个从中国山沟里去的穷亲戚,而且就血缘来论,还与他们很远了,人家已经是富甲一方,不待见也就不奇怪了。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穷人,怎么跟一帮富人好好玩耍呢?
  当然,除了这位堂姐,其他几位对她也无好感。不过,就商场上来论,没有永远的朋友,自然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在商言商,顾明伊选择跟赢的那个人合作,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她虽然并不能左右大伯把家给谁,但是,以大伯对她的信任,她肯定比那几个哥哥姐姐更先得到关于继承的相关信息。有了可靠的信息,才能知道在哪些地方努力,然后由劣势改为优势。这些哥哥姐姐,论心眼和手段都是行家。不过,要真的论个人的能力,倒是这位顾明筝更有能力。
  顾明筝,从出身来讲,为妾所生。就算她与母亲都被写进了家谱,可是这妾就是妾,即便是在泰国,这妾的身份也高不到哪里去。虽然为妾所生,又是家中最小,但这十几年来,由顾明筝负责的产业做得比那几个哥哥姐姐都要好。所以,就从能力来看,顾明伊更看好顾明筝。当然,至于他大伯那只老狐狸心中怎么想的,如何来确定继承人,她确实无法确定,毕竟以他大伯那个年纪的人来讲,重男轻女还是有的。偌大的家业未必舍得让女儿来继承,毕竟女儿始终是外姓人。不过,她还是觉得顾明筝的机率很大,这是用商人的眼光来看。
  第42章 他换了工作,是为那个人而来吗
  人流涌动的高铁站,在这个国庆前一天的下午已经达到了当日人流量的高峰。许多外出工作的人,大凡在这天下午返回来过节,还有一些在外地读书的孩子也行走在人群之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