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不出意外的话,后面岭南道各州府都要推广!”
  “?”杨大郎吃惊的看着苏樱,“我们真的能行?”
  拿到县衙、州府的工程就够震惊了,居然还想拿到岭南道其他各州府的,真敢想!
  “当然!水泥、修路技术都在咱手里,特别是这种山路,我们修了两条。
  技术成熟,经验丰富,又有水泥在手,谁能竞争得过我们?”苏樱十拿九稳。
  “我问一下大家,修了这么久的路,大家都想歇一歇!”杨大郎有些意动。
  不过这些时日,天气渐热,大家都变得有些烦躁。
  这路修完,跟着收割稻谷,紧接着又要翻耕,开始下一季栽秧。
  就是头牛,也不是这么累的。
  要不是这一年来大家吃上饱饭,这么高强度的劳作,早把人累垮。
  “不急,杨大叔,收割完庄稼,大家歇一歇,缓一缓。
  咱们这些人出去是做管事、技术指导,不是下苦力。
  施工人手由各县提供,或徭役、或雇佣,当地自己解决。
  我们派出去的人负责工程质量、水泥烧制等,但这都需要不少人。
  村里改成大豆榨油、绿豆制粉丝,也需要人手。”苏樱说起后续规划。
  “阿樱啊,你可真能折腾!”杨大郎好笑。
  “一年不到,荒沟村、梧县就不够你折腾,如今州府还没动工,又盯上岭南道!”
  “岭南道山路艰险,不打通道路,始终制约岭南发展。
  将来岭南道打通,会有更多客商往来,到时岭南不再偏远,也不再是人人畏惧的蛮荒之地,瘴气缭绕。
  而是媲美江南的富饶之地,是大唐的又一颗明珠。”
  来自后世的苏樱知道岭南有多富饶,因为道路阻隔,多少好东西运不出去。
  一旦两车道的水泥路建成,岭南道的荔枝、柑橘等将源源不断运送到内地。
  不再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人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特别是大庾岭,汉武帝时,庾胜将军筑于此,因名庾岭,是南岭中的五岭之一。
  在江西大余、广东南雄交界处,为岭南、岭北交通咽喉,自来是出入岭南的门户。
  “南扼交广,西拒湖湘,处江西上游,拊岭南之项背”的大庾岭,既是古代军事重要隘口,又是广府人南迁的重要通道。
  道路险峻难行,长期未加改造,阻遏岭南与中原的商贸、文化等交流。
  唐开元四年,左拾遗张九龄监督开凿新路,命道旁多植梅树,故又称梅岭。
  这条路的凿通,打通了岭南与中原的交通梗死,加强岭南与中原的联系。
  对岭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岭南内其它道路苏樱可以不管,但大庾岭一定要凿通。
  不是跟百年后的开元名相张九龄争功,而是大庾岭这条道路太重要,不打通,岭南产出的粮食只能转道广州港运出。
  岭南道粮食专署区的重要作用被削弱,更别说政治、文化交流。
  开发岭南将成为空谈,始终与中原隔着一层纱。
  思及此,苏樱决定给父亲去封信,让卢大人向朝廷建议,凿通大庾岭。
  就不知卢大人有没有这个胆量?这可是前无古人的举措。
  第299章 这些该她穿
  “阿樱,还不歇息?”杨春华推门进来,苏樱还在奋笔疾书。
  “二婶,快坐!”苏樱忙起身。
  杨春华小腹微微凸起,已显怀,端着一碗蜂蜜水进来。
  “辛苦了,趁热喝了吧!”杨春华满面喜色。
  丈夫终于研制出水泥,这技术呈报上去,将留名千史,作为妻子,有荣与焉。
  “谢谢二婶!正好口渴!”苏樱端过碗,一口气喝光。
  “写啥?这么多还没写完?”杨春华好奇,洋洋洒洒七八页,还没有停笔的意思。
  “几封信,给县令大人的,给阿耶的。”苏樱揉了揉手腕。
  中午写了几封,晚上又写,纸张小,只能一笔一划写,繁体字笔画多。
  要是有钢笔多好,行楷随手体,书写速度极快。
  杨春华拿起翻看,给胡县令的是呈报水泥研制出来的喜讯,以及梧县官道改造升级的准备工作,进度安排等。
  给苏步成的则是州府内道路建设的布局,以及整个岭南道道路建设规划。
  其中首要工程便是凿通大庾岭,不但有工期、人工、费用等预算,还有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深远意义。
  “凿通大庾岭?”杨春华很惊诧。
  这不是官府、朝廷该考虑的事儿么?苏樱一个女娘,竟能考虑那么长远。
  千百年来,都知道大庾岭道路险峻,从未有人提出凿通。
  可惜了阿樱一身才华,要是郎君,凭这身本领,小小梧县、梧州哪里困得住?
  “是啊,岭南道一两年内两季稻将堆满仓,若不尽快打通大庾岭,粮食靠广州港转运太慢。
  行走不便,到岭南开荒的人进不来,大片荒地不能及时垦出来。
  大庾岭阻隔的不仅是通行,更影响朝廷对交广的掌控,中原文化与岭南的交流。”苏樱道。
  “阿樱,这些不该是朝堂上的官员们考虑的吗?”杨春华不解。
  “你能想到,走过大庾岭的人都知道,为何就没人提?”
  当年自己一大家子从大庾岭翻越,悬崖峭壁上一条小道,极其难走,更别说商贾的马队。
  “肉食者鄙!”苏樱想起《曹刿论战》中的一句话。
  “促狭!”杨春华被逗笑。
  “二婶,咋样,肚子里小家伙有没有在动?”苏樱看着二婶腹部,笑嘻嘻道。
  “嗯!”杨春华眉眼里尽是温柔,轻抚微凸的腹部,“在动了!”
  三个月已过,村里人都看出来了。
  郑娘子那日悄悄拉着她打量,替她开心,喃喃道。
  “可算齐全了,有孩子,这辈子有依靠,心里也踏实!真好,真好!”
  苏家的重活都不让自己沾手,喂猪、喂牛啥的,都不让碰。
  就连喂蚕,自己也只有干看的份儿,最多就是撒点儿桑叶、喷洒糖水。
  其余的都是妯娌、孩子们去做,那种被人呵护、关怀的感觉真好!
  “是弟弟还是妹妹?”苏樱覆手上去。
  “男娃、女娃都好!”杨春华轻柔道,“我都喜欢!”
  那苦的看不到未来的日子里,从未想过自己还能苦尽甘来,老天又给自己一个孩子。
  “对!男娃、女娃都好,以后都留在二婶跟前,将来在村里寻一户人家,天天都能看到!”苏樱幻想着美好未来。
  “嗯!”杨春华很满意现在日子。
  不用那么辛劳,还能教孩子们念书,又养彩丝蚕。
  就彩丝蚕都够一辈子吃香喝辣,子孙不愁。
  有阿樱这妖孽般奇才在,三代以内,荒沟村都能过上富足日子,一辈子待这里也挺好的!
  看着苏樱,杨春华感叹,“真希望能生个跟你一样聪慧的女娃!”
  “像我?像我有啥好?”苏樱笑得莫名,“我宁愿她像小桃一样无忧无虑!健康快乐成长!”
  原身聪慧,翻遍典籍,协助父亲灭蝗。
  被猪队友苏荷所累,满门流放,卢家当众退婚羞辱。
  毕竟不过十三岁的孩子,高傲的心受不住这等羞辱,一下子被击倒。
  高热不退,被千百年后的苏樱魂穿过来替代。
  要不是为了活下去,现代魂的她也不想崭露头角,宁愿做个混吃等死的庸才。
  这里有许多天然材料可用,整个村子穷哈哈的,自家那点儿口粮吊命都不够。
  不想办法改变现状,过不了开春,就得挂几个。
  这种看不到未来的地方,只改变自己一家不现实。
  荒郊野外,靠一家人力量显然不够,必须联合整个村子的人共同努力,人多力量大。
  就这样,全村人一起扑棱,总算有了些成就。
  “当娘的当然希望孩子长乐无忧!可人这一辈子,谁又能知道后面的路是啥样?
  要是像你一样博学多识,有见识有胆量,哪怕一无所有,也能东山再起!
  像我这种从小受父母、兄姐呵护、宠爱,无忧无。
  落难了只会吃苦,却无力改变现状!”杨春华不赞同道。
  每个人的际遇不同,感悟不同。
  苏樱听了,无言以对。
  “反正不管是弟弟,还是妹妹,我猜肯定像二婶一样温柔、美丽!”苏樱笑道。
  世家大族培养出来的女儿,教养好,举手投足间沉稳大气。
  哪怕是落魄,衣衫褴褛,浑身气度不减。
  “哪有你说的那么好!”杨春华脸色微红。
  “在我眼中,你就是最好的二婶,与二叔天作之合!”苏樱调皮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