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如果是一个人出的主意,另一个人反对,但出主意的人非得这么干,那产生的损失由出主意的人自己承担。
  张英山同意了。
  “哦。”张英山又转过头,继续埋头洗碗,“那你看着办吧,我们不是说好了么,财务由你全权负责。
  对了,你如果要鲜奶油的话,明天给他们打电话,当天就能送过来。”
  “好,你把名片给我。”
  张英山洗完最后一个碗,把手擦干去找名片,王雪娇看着他的手背被泡得发白,手指却很红,问了一句:“怎么红成这样?”
  “水有点冷。”
  “调热一点呗。”王雪娇说完,愣了一下,“是不是没装热水器?”
  张英山点点头:“钱不够,租完房,买完这些设备,还要管每天的菜钱。”
  所以,买两箱啤酒,不是没有规划好,所以才备少了,而是真的没钱。
  能挤出来余钱摆两箱啤酒,已经算思想相当先进。
  打烊之后要考虑的事情还真不少,比如明天要备多少菜,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以及,做蛋糕是不是应该挪个地方,免得烤蛋糕的甜香被霸道的辛香味盖住,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无形宣传。
  第二天,早上六点,这边的菜场开门,张英山起得早,拿着王雪娇开好的单子去买菜,顺便带回来几个菜贩子的call机号码,菜贩子清晨和下午会去批发市场各进一次菜,可以给他们留言,让他们把菜送来。
  七点半,王雪娇起来了,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名片。
  名片上印了两个号码,第一行是固定电话,第二行是9开头的九位数,应该是大哥大。
  现在大哥大接电话都要钱,她就买两瓶鲜奶油,不仅要人送,还要人付电话费。
  王雪娇的良心有那么一点点不安,便拨通了固定电话,让他们送两瓶过来。
  对面表示:“两瓶?不送!一箱起送,两瓶你自己过来拿!”
  咦?跟说好的不一样啊?
  可能当时递名片的人是在跟张英山吹牛也说不定,男人在酒桌上什么牛都敢吹。
  看来还是得自己去一趟,王雪娇无比怀念同城闪送业务,唉~要不怎么说,职业细分代表着社会的发展呢,小农经济才是自己什么都干。
  今天是星期一,人民群众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理论上来说,开在居民小区的小吃店午餐时段应该没什么生意。
  王雪娇抓紧时间,去找鲜奶油,对方直接给报了一个惊天巨价。
  “你们给金玄也是这个价吗?”王雪娇觉得不太可能,这成本也太高了。
  对方觉得王雪娇在无理取闹:“金玄要的货多啊,一买就是七八箱,你才要两瓶。”
  王雪娇说:“不是说可以给我们按大货批发价给的吗?”
  “谁答应的?”
  “这个人。”王雪娇拿出名片,对方忽然客气起来:“哦哦哦!哎呀,您怎么不早说,下回,您要的话,打下面那个号码,一瓶我们也送。”
  王雪娇看见桌上敞着的名片盒,名片上印的名字,跟她手里名片上的名字、职位一模一样,就是电话号码只有一行固定电话。
  看来大哥大是vip的至尊服务专线。
  行吧,懂了。
  她拿着鲜奶油回去,张英山正在厨房的水池边洗菜,择菜,做预处理。
  王雪娇拧开水龙头,准备洗手,水流下来的整体感觉,就跟南极游船的著名项目跳海一模一样。
  先是像被无数小针扎,然后瞬间冷意穿透皮肤,好像要把肌肉、骨骼、血管都冻住。
  关节部分立刻就麻了,只能稍稍动一动。
  然后,血液冲到皮肤表层的毛细血管,为身体保暖,导致整只手发红、肿胀。
  王雪娇在哪个世界都没吃过这种苦!
  她在两个世界的家,都有热水器。
  只要她想,水龙头里,必然出的是热水。
  再看张英山的手,早已肿得像个胡萝卜,想到昨天他不让自己洗碗,王雪娇心里过意不去,没有谁是应该吃苦受累的。
  “我去买个热水器。”
  张英山只听见她回来,又听见她说了句什么,再转头,人不见了。
  她要买什么?
  热水器?
  是不是幻听了?
  商场六楼是电器专柜,里面的大件,随便就要干掉一个人两三个月的工资。
  现在整层楼空荡荡,营业员是顾客的好几倍,都闲站着,或发呆,或聊天。
  王雪娇想起在自己的时代,她工资八千的时候,一台挺大的液晶屏电脑,一千出头,冰箱也是几百到一千多就能搬一台走,她不由得再次感叹九十年代这个邪性的物价。
  热水器的可选项不多,这会儿没有电热水器,都是直排燃气式的,不用考虑多少升。
  万家乐牌960块钱,玉环牌800块钱。
  营业员看了一眼王雪娇,完全不觉得她是大家电的购买决策者,便懒洋洋地动了动,表示一下存在,都没有迎过来的意思。
  王雪娇像买路边烤红薯一样,指着万家乐:“买这个,今天能安装吗?”
  “能,现在买,下午就能上门。”
  “好,开票吧。”
  第26章
  此时这家国营百货公司的营业员还是拿死工资,提成是大锅饭制,她并不惊喜于卖掉了一台热水器,而是担心这小姑娘是不是偷拿了家里的钱,先斩后奏,后续会不会有老人跑过来撒泼打滚,要求退货。
  她买得太痛快了,什么都没问,颇有一种拿了别人的钱,花着不心疼的潇洒。
  营业员反复提示:“拆开以后,没有质量问题是不退的哦。”
  “我知道。”
  七天无理由退换这种好事得等很久以后,竞争激烈时代才会推出。
  “你成年了吧。”以前有孩子拿着压岁钱跑来买游戏机,家长说孩子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非得要退,闹得不可开交。
  “嗯。”
  “是现金吧?”以前有骗子拿着转账支票过来,说是公司要买,转账支票要三天之后才知道钱有没有到账,但当时没人懂,看着支票是真的,上面填的数字也没毛病,就让骗子就把货提走了,在那之后,全单位集中培训金融知识。
  “是现金。”
  王雪娇都奇怪,这人哪来这么多问题,就差问她支付的钱是不是真的,从人民银行里出来的了。
  此时送货是不免费的,王雪娇自己在楼下叫了个蹲生意的师傅,花了五块钱,连人带货一起运到店里。
  听见动静的张英山出来一看,地上躺着一个大大的纸盒,愣了一下:“你刚才说要买热水器是真的热水器?”
  “不然呢,你以为是热得快吗?那玩意儿不好用。厂家下午过来安装,以后咱们一开水龙头就有热水咯。”
  王雪娇笑道:“干嘛这副表情,我只是去买个热水器,有什么好惊讶的。”
  想当初,她一个同事午休出去吃饭,回来说刚全款买了一套房子。
  还有加班途中,有个男同事说“你们先忙”,然后消失了两小时,回来说他刚才出去结了个婚。
  那才值得震惊好不好。
  王雪娇通过热水器产品卡上的电话,打给了万家乐的门市部,问他们有没有洗碗机卖。
  得到的回复是:有,不过得从公司总部的仓库里运过来,这边的门市部没有。
  倒也不是不能理解,别说是在现在,就算是在王雪娇所在的世界里,洗碗机都没那么普及,占地面积和传统观念限制了它商业版图的扩张。
  目前,万家乐只有一种洗碗机,柜式,单层,就是普通家庭用的那种,也不带杀菌功能。
  按昨天一桌的平均点单量,一次最多洗三桌客人的碗筷,耗时四十分钟,还不算把碗里残渣倒掉,把重油擦掉的工作量。
  就这,还得一千五百块。
  张英山终于皱起了眉头:“太贵了,算了吧。”
  “要是咱们能雇佣洗碗工,那是可以算了,我们又不可能雇佣一个外人过来。洗三桌也可以了,是我们桌数的一半,能省一点事,是一点事,再说,他们平均一顿饭大概是吃一个多小时,等翻台的时候,它好歹能洗出来一批碗,不然我跑堂,你炒菜,碗不够了,还能让顾客自备碗筷来吃饭吗?”
  与王雪娇猜测的差不多,中午确实没有什么人过来,但是她注意到,有很多脖子上挂着钥匙的小朋友放学回家。
  过了一会儿,看到有飞奔回家的成年人,不过回家的成年人数量与小朋友不成正比。
  到了晚上,来店里吃饭的人也比昨天要少很多。
  大多数人习惯休息日好好的犒劳犒劳自己,钱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哪能天天这么大吃大喝。
  不过,店里的小炒深得人心,附近有不少居民打包一些在家里不方便做的菜,比如“宽油警告”“猛火警告”系列,回家添个菜,打打牙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