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张英山把他所知的告诉了王雪娇,跟小意说的出入不大。
  只有一点不对,小满被人打伤躺在床上,不是因为他要回到墓穴捡陪葬物,而是他想知道自己的父母哥哥到底是为什么会死的,正好遇上了一伙正在摸东西的人,对方以为他是半道来截胡的,就把他打了一顿,差点没打死。
  “不过这也是他自己说的,是不是真的,无从考证。”张英山咬了一口烙馍,转身把炒的油辣椒倒进去夹着吃。
  王雪娇看着他:“如果这案子是绿藤市的,你是不是就会去考证了?”
  “那当然。”张英山回答得十分干脆。
  “你是真的闲,你那会儿不是到处盯人嘛,怎么有空去管淮海省的事?”钱刚大惑不解,他是被张英山盯得最久的一个,甚至超过了曾局。
  钱刚一度以为自己的女朋友是不是张英山的前女友,由于自己魅力无敌,让女朋友离开了张英山,妒火中烧的张英山伺机报复,想找机会坑自己一把。
  后来张英山好像就忽然放弃盯他了,也不知道为什么。
  钱刚简直是莫名又其妙,只能理解为自己的人格魅力太强大,让张英山不得不折服,认命地接受前女友跟着自己跑了的无奈现实。
  结果,局里人人都说张英山好像总是在盯着他们,套他们说话,烦死了云云。
  最后大家一致认定,张英山可能是在那十年里,精神受过什么刺激,所以习惯性的挖人黑料,握在手上,准备随时检举揭发。
  自从王雪娇出现后,张英山的大病似乎完全被治愈,市局众人一致归因为“爱的力量”,钱刚已经完全释然,可以把这事随口问出来。
  张英山知道自己的名声不好,他毫不在意的回答:“看案件通报而已,又不需要我破案,不过是几分钟的事情,吃饭的时候就能看完了。”
  “吃饭的时候,就不能好好吃饭吗非得看个什么东西?”钱刚摇头。
  王雪娇举手:“你们不觉得,吃饭的时候看东西,吃饭更香吗?”
  魏正明把牛肉咽下肚,给出评价:“你们俩真是天生一对没救了。”
  王雪娇从兜里拿出小意送给她的香包,问他们:“这个上面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这下连张英山都不知道,他接过看了半天,又闻了闻味道,摇摇头:“只闻到了艾叶和炖肉料的香气。”
  “哈哈哈,不愧是你。”王雪娇笑出声,川芎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用来炖肉骨茶的,白芷是用来烧羊肉的,说是炖肉料完全没毛病。
  正在说笑的时候,忽然有人敲门进来,是程明风的助理:“余小姐有空吗?明风想请你过去一下,对一下明天早上的戏。”
  “啧啧,他对工作是真爱,马上来。”王雪娇应了一句,人家男主角这么认真,身为女主角,也不能落后。
  现在程明风不良于行,已经被换到了另一个旅馆,那个旅馆一楼的房间很大,有套间,方便别人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王雪娇进门后,助理给倒了一杯茶就出去了,里间的门打开,程明风坐着轮椅出来,后面推着他的是张平。
  “你们两位~是什么关系啊?”王雪娇疑惑地看着他俩。
  总不能是签定下一部戏的演出合同吧?
  张平笑道:“余小姐,既然你已经跟况家有往来,咱们就明人不说暗话了。况家的人摸货有一套,但是,他们经常真假掺着卖,不像我们,多年信誉保证,童叟无欺。”
  王雪娇满心困惑,发生什么事了,怎么忽然就踩一捧一了?
  你们走私文物的竞争这么激烈吗?
  不是,为什么突然自爆?
  再迷茫,也得继续往下演,王雪娇佯作镇定:“要是况家像你们说得这种德性,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名头。”
  张平一脸痛心:“余小姐,你可能刚接触这行,还不了解,他们家刚开始的时候是好的,然后,有了名气,便起了歪心思,赚到的钱就拿去发收买鉴定师,国内有名的鉴定师或多或少都收过他们的好处,国外鉴定师么,到底不是一个文化背景,又有几个懂中国的文物,把真的看成假的,把假的看成真的也不止一次了。”
  “可是,我是在淮南的地头遇到况家人的,那里可是有三十多座大墓,难道他们去收了货,然后扣在手里不卖,专门留着打版呐?”王雪娇说话的话都是标准骗局受害者的腔调因为不愿意相信自己被骗,所以积极主动地为骗子找补。
  张平沉痛点头:“是的,他们的真货,就是用来做仿货,等仿货卖出去好多件之后,再把真货卖给出价最高的人。”
  “你这么说,有什么依据?”王雪娇平静地说。
  “那个香包,就是证据。”张平非常笃定,“请余小姐把香包拿出来,一看就知道了。”
  王雪娇将香包拿出,张平摸了摸那块卷曲的花纹:“没错,就是这个,况家就喜欢拿这种东西送给客人当信物,下面这个白玉饕餮,他肯定告诉你是真正的战国货,其实”
  张平冷笑一声:“全都是假的,最多是去年生产的,连玉料我都知道是从哪儿出的,不是蓝田玉,就是独山玉。”
  他将香袋递给程明风,王雪娇看着程明风苍白清瘦的脸,十分迷惑:“你也是盗墓的?”
  程明风淡淡一笑:“不,我只是对古董稍有研究。”
  “哪种?古董那么多,你不会样样全能吧?”王雪娇现在的表现更像是不甘被骗,拼命挑刺的人了,仿佛证明程明风是假专家,就能证明她找的古董贩子况家卖的是真货。
  程明风低着头检看着白玉饕餮,从容道:“不敢说全能,只对玉器和字画略有了解。”
  “还挺谦虚,都跨两门了。”王雪娇眉毛微扬,多少大师一生浸淫于一门,都有被打眼的时候,跨两门,还装什么略懂。
  原本漫不经心的程明风的手一顿,轻声对张平说:“麻烦给我一个放大镜。”
  张平伸手探向自己的腰间,从钥匙串上取下来一个小盒,盒里是一个折叠式的小型放大镜,小盒底下似乎还有一些花里胡哨的小工具。
  王雪娇可喜欢这种小东小西了,她勾着头看,张平笑道:“这些都是古董行用的小东西。”
  说罢,他大方地把小盒子从钥匙串上拿下来,给王雪娇看。
  盒子里面有一个一寸来长的小紫光灯,可以测试荧光反应;一个手电筒,很小,但光线很强,可以用来看翡翠原石;有一个钮扣大小的磁铁,可以测试含铁的矿石反应,最底下还垫着一块抛光布。
  “有意思这些东西还得自己随身带?”王雪娇问道。
  张平叹了一口气:“这些东西如果不自己准备,很容易被别人动手脚,把假的当成真的。”
  “看来张导很有心得。”
  张平苦笑一声:“人教人百遍无用,事教人一遍入心。”
  “你们这行还真不好干,行业生态真差。”王雪娇的脸上写满了同情。
  张平随意地问道:“余小姐这行也不好干吧,是不是每次出货的时候都要验货?要是出货量大,得多少人送货才够试货的?”
  “怎么?张导想做我的分销商?”王雪娇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眼睛斜瞟,嘴角似笑非笑。
  张平连连摆手:“做不来,做不来,我只擅长做一些促进中外历史文化的交流的微小工作。”
  卖文物比卖粉安全多了,那化学药品的味儿,不仅要防着人,还得防着狗。
  想发财,就得大剂量的卖,大剂量被抓就是个死。
  他倒倒文物,有的是狡辩的机会,到了境外也没人管了,被抓也不至于立马枪毙。
  张平只想借余小姐的人脉和关系网认识认识客户,可以高价卖出一点货,那些大毒枭赚了这么多钱,往家里摆几个文物欣赏欣赏很合理吧。
  他是想赚钱过好日子,不是想过刀尖上舔血、亡命天涯的日子。
  “张导莫不是看不起干我们这行的,是嫌没有文化底蕴?”王雪娇微笑着问道。
  张平心中叫苦,早听说过余小姐阴晴不定,一阵一阵的发疯,原先还没觉得什么,现在这是就开始了?
  他忙回答:“不是不是,我的化学水平粗浅的很,最多理解一下怎么应用在文物上,要是跟余小姐做生意,我一个连面粉和白粉的分不清的人,不用等警察来抓,我就已经破产了。”
  “呵呵呵呵呵很简单的,只要抽上一回,你就会深深记住它的味道,永远忘不掉它给你的极致快乐。”王雪娇的表情十分陶醉。
  张平害怕极了,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听说金三角的各位,自己是不抽的?”
  “怎么?你觉得自己的身份能与他们平齐?”王雪娇含笑看着他。
  哎哟我的妈,一个僭越的大帽子就这么扣上来了,张平忽然觉得自己直接找上余小姐实在是过于激进了。
  以前张平接触到的买家,至少是表面上看起来文质彬彬,优雅端方的文化人,余小姐实在是让他精神紧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