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在美国的毒贩最多守一个税法,免得被国税局武装上门收税。
  王雪娇在心里骂骂咧咧,她在这查账有什么用,她能让港岛的警察抓人吗?1997以后她都不能。
  见王雪娇神色不虞,皱着眉头冷冷地翻看着账本,沈林康觉得自己的冷汗都要下来了。
  难道她发现什么了?不可能啊,他已经把账做得天·衣无缝,除非,她能把他下面的小拆家也一个一个搜罗起来。
  厚厚的账本,就算一页一页翻,也得翻上好几个小时。
  王雪娇对查账全部印象来自于《审计风云》:一群人手提着行李箱,穿着黑西装,大步流星,走路带风,走进一个单独的会议室,把文件和计算器一字排开……再后面,就全靠听剧中人解说他们发现了什么。
  毕竟她只考过了初级会计。
  注会那是人考的吗!单一本《会计》就七百多页,子弹都打不穿。
  关键是,王雪娇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来查什么的。
  可是,她又不能直接问。
  一向只有查账的人突然降临,被查的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胆战心惊等待结果。
  哪有查账的人问被查的人:“我来查什么?”
  那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了。
  王雪娇一边查账,一边沉痛思考沈林康认为她到底是来查什么。
  首先确定身份:她是厂家,沈林康是经销商。
  厂家查经销商的理由,一般有这么几种:串货、价格、销售数据是否真实、是否守法、资金与回款、促销活动有没有按规定执行。
  卖毒品不存在守法的问题。
  买货卖货也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存在回款。
  王雪娇也没听说卖毒品的还要搞促销。
  串货……没听说贩毒还搞分区域销售,反正大家都知道产地特别便宜,越是大城市越贵。
  价格……也不太可能,本来这行当的价格就是随波逐流,美墨边境掐断了十三条线,第二天纽约的毒品价格飞涨。
  要是沈林康搞低价倾销,搞得同行都出不了货,都轮不到自己来查他的账,他就已经被愤怒的同行们架走喝茶去了。
  那么,就只能是销售数据的问题了:
  采购进来的数,跟卖出去的不一样。要么是囤货想要祸乱销售体系,要么是贴牌卖假。
  王雪娇知道有经销商囤货是为了挣得更多的返利。
  比如大名鼎鼎的安利,只是随便买买,就是纯花钱。
  如果买2500块的东西,就能得到3%的奖励,再往上更多。
  如果这个卖2500块钱东西的人,是别人介绍进来的,那么3%之外,安利还会给介绍人一笔费用。
  这笔费用的多少,与介绍人的等级有直接的关系,
  在那个“安利”还不是动词,而是名词的时代,真有很多人为了冲“银章主任”的等级,而买很多很多东西。
  安利公司的营业网点经常缺货,有实用价值的肥皂、洗发水之类的,都得靠抢。
  就有人成箱成箱地往家里搬分装瓶,就是空的、分装瓶。
  可是,金三角难道还搞了金字塔型的分销系统?也没听说卖毒品还有返利啊?
  这一点不存在。
  囤货还有一个目的,是经销商掐指一算,知道这东西要涨价了,囤积居奇。
  毒品要涨价,要么是天气不好,毒源地减产。
  这不可能,余小姐的人这段时间毁了那么多罂·粟田,也被罗亚星毁了很多田。
  每一块田里的作物都长得欣欣向荣,要是真减产,她也不用买那么多百草枯……哦,不是她买的,是恽诚买的。
  要么是大消费国突然出了严格的禁毒政策。
  这也不可能。
  离港岛最近的就是大陆,新中国对禁毒的态度非常稳定的严格,世界其他国家的态度也是严的,起码没有搞出美丽坚官营大·烟馆,泰兰德满街绿叶子。
  要么是准备火拼其他贩毒团伙?像美墨边境那样?导致毒品缺乏货源而被“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往上涨价。
  港岛帮派林立,14k确实牛逼,但是也没牛逼到能把其他帮派搞死,自己垄断市场的地步,要是他们有这个能耐,他们早在1949年刚来的就干了,也不会等到其他帮会已经壮大了才干。
  排除掉一切不可能,最后就只有“贴牌售假”这一个可能了了。
  王雪娇对这事很熟悉,她经常去的一家奶茶店就因为这个而被取消加盟资格,那店换了一个名字继续干。
  事情很简单:厂家要求加盟商必须从厂家拿原材料,但是厂家的原材料太贵,于是奶茶店偷摸从别的地方进了便宜的原材料,只从厂家进了五分之一。
  厂家巡店的人来查账,发现进货量跟出货量不符,进了一杯的料,卖出五杯,这实在太明显了。
  只有这一个可能,是王雪娇能想到与自己有关,且自己有资格来查账。
  刚才沈林康说,余小姐供给他的货,比其他人便宜,而且,他还想继续争取价格优势,可见是还想合作的。
  那么,他应该能知道是谁用行李箱这么低俗的手法往港岛带毒,影响他的生意吗?
  王雪娇机械地翻看着精心做平的账本,眼里根本没有账本上的数字。
  办公室里的冷气开得很足,只有空调压缩机发出的嗡嗡声,王雪娇在思考自己到底是来干嘛的时候,偶尔抬头看一眼,从沈林康到他手下的七个会计,瞬间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动不动,像八尊泥菩萨。
  生怕自己跟别人稍有不动,被余小姐注意到,然后点名起来回答问题。
  与此同时,张英山的脑子里也在快速判断为什么沈林康会喜迎余小姐来查账。
  他也没有学过会计,不过他曾经办过一起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和死者都是一家大型国营企业的人,一个会计和一个采购,两人合伙捞油水,结果因为分赃不均,一个威胁另一个要去告发,最终出了人命案。
  在那个案子里,张英山跟着专业审计人员折腾了一段时间,最终搞明白了杀人动机和他们贪污的手法。
  进便宜货,卖好货的价格,这一点是全球所有奸商的常规操作。
  能让本身只是合作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的人过来合情合理查账,似乎也就只有这么一种可能了。
  张英山看着王雪娇的侧脸,等待着她的判断。
  王雪娇似乎在很认真地看着账本,手指还时不时在某处划一道横线,好像那里有什么问题,但是张英山看出来,她的眼神空空,视线从上到下这么一划,根本就没有横向扫视的过程,她其实在走神。
  “看看人家。”王雪娇把账本翻到一半,不想翻了,抬手把账本放在张英山面前。
  “这才叫做账,你得好好学学,万一哪天你不想在我这干了,想去安达信当穿西装打领带的老实人,就得有这手法,不然连门都进不去。”
  张英山不知道安达信是什么,不过可以猜到是与会计相关的工作,遂微笑接话:“是,不过,太漂亮的账,也不太好。应该留点小毛病,让人挑一挑,不然,反而会引人怀疑。”
  听见“老实人、太漂亮的账”,沈林康只感觉到头皮发麻,难道被她看出来了?她怎么看出来的?她是不是在诈我?
  他连忙解释:“我这些账都是据实做的,从来不做假,不信我带你去仓库看!”
  “好啊!”王雪娇与张英山交换一个眼神,张英山懂她的意思,扬唇微笑。
  毒贩主动给警察看账本,还带警察去仓库,这在哪个国家都算得上是奇闻一件。
  仓库在一个码头附近。
  几人走进仓库,两个保镖上前开锁,拉开门,巨大的仓库里堆满了木箱,仓库里嗡嗡作响,是几台大型工业抽湿机在运作。
  “放在前面的是白糖,四仔在这里。”沈林康殷勤地带着王雪娇和张英山往仓库深处走去。
  保镖撬开木箱,箱盖落地,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用“火凤凰缠地球”图案的塑料袋装着的白·粉。
  保镖连撬了五个,准备再撬第六个的时候,王雪娇摆摆手:“不用了。”
  “您看,我们卖的,都是从您那里进的货……”沈林康伸手从一个木箱子里拿出两包,展示给王雪娇看。
  王雪娇笑笑:“以前呢,只要这样,我就信了。现在啊,哎,只能说前人砍树,后人遭殃。我的人上个月查了在大陆的一个库,他们也是这样给他们看的,然后……”
  王雪娇的嘴角扬起,眼神里满是不屑的笑意:“你猜怎么样?”
  在这阴暗的仓库里,王雪娇的声音和笑意更加瘆人,见惯了杀人放火大场面的沈林康心里都不由得一颤,他陪着笑脸:“他怎么了?”
  “他啊,在我的人验完货之后,马上就把货运到下一个要检查的仓库,还勾结了交警,让去查库的人一路遇到红灯,等我的人到了仓库,他已经把货都已经摆好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