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吴老师是谁?”
  是一个本地的年轻女老师,教初中数学。
  王雪娇对少年们说:“篮球以后再玩吧,陈俊住哪儿?”
  少年们积极为她指路:“那边,黄房子!”
  王雪娇问花姐:“你认识陈俊家的人吗?”
  花姐摇摇头。
  王雪娇对她说:“那你不要去了,我有点生意想跟他们家谈谈。”
  花姐猜想王雪娇是想忽悠陈俊的妈妈去给她走货,女人带货比男人容易。
  人家要谈生意,自己凑一边听,确实不合适。
  花姐对王雪娇说:“早点回来吃饭。”
  便自己走开了。
  王雪娇本来想着,去陌生人家,怎么也得拎点东西。
  在市集上转了一圈,买了一点海原香水梨,又买了一点柿饼,这才进了院门。
  陈俊的妈妈在家,得知是周大的朋友,来看看她,王雪娇是个年轻女人,手里还拎着礼物,陈俊妈妈便没有多想,让王雪娇进门了。
  屋子本身装修挺豪华,但是屋子里很空,不像别人家有电器有很多家具,他们家里只有必要的一些桌椅和床铺。
  王雪娇叹了一口气:“哎哟,这是都收走了啊?”
  “唉,就留下这么一点。”
  她向王雪娇絮絮说起丈夫和大儿子死后,日子如何如何的难过,小儿子如何如何的不体贴,她一个妇道人家多么的不容易。
  “你都这么辛苦了,他还不体贴,为什么?”王雪娇故作痛心疾首状。
  “他啊,唉,要不是他,他哥也不会死!我叫他去,他就是不肯去,我实在没办法,家里活不下去了,总得有人去,我只能叫他们哥去。”女人低下头,眼泪叭哒叭哒往下掉。
  王雪娇给她擦眼泪:“陈俊?那个后生不是挺好的吗?他为什么不愿意去?”?
  女人告诉王雪娇,他们家在赚到钱以后没有像别人家那样疯狂乱花,而是存起来,想着给两个儿子买房娶媳妇,将来好好过日子。
  陈俊他爸被枪毙之后,存款也被罚没了,房子和家具家电还在,她也试着做小生意,韦州镇人均富裕,做生意是可以活下来的,但是毕竟不如贩毒暴利,起早贪黑赚来的钱,不过是贩毒百分之一。
  刚好镇上有相熟的人又要去“撞命”了,见她们家孤儿寡妇没有生计来源,便让她叫两个儿子跟着他们一起出发。
  女人心动了,原想是叫小儿子去,小儿子年纪不大,但是很机灵,相比之下,大儿子就有点木讷。
  但是无论她怎么说,小儿子陈俊就是不肯去,还说她烦死了,再叨叨他就离家出走。
  她没办法,只好让大儿子去了,大儿子在东部贩毒的时候,被人抓个正着,堵在宾馆房间里,这傻小子讲义气,让同乡先走,他来垫后,连开几枪,打伤了两个警察。
  于是贩毒数量巨大,再加上袭警,他就走上了他爸的老路,枪决,立即执行。
  那个带她大儿子出去的同乡也一直在外面躲着,不敢回来,就偷偷给自己老婆寄点钱,根本就不管陈俊他妈的死活。
  本来是想搏一把,结果把大儿子的性命也赌输了。
  她很崩溃,抱怨都怪小儿子不好,如果他去的话,他哥没事,他也没事。
  陈俊当即离家出走了,企图走到银川,不过身上没钱,只能徒步过去,在路上被出来找他的邻居拎回家。
  正说着,陈俊回来了,他冷冷地看了一眼王雪娇,没吭声,便径直上楼去了。
  他妈妈皱着眉头:“噫,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礼貌。”
  她对着楼上大声喊:“下来叫人!”
  回答她的是甩上门的声音。
  “哎,这孩子……本来就闷,他哥死了以后,就更不愿意跟人说话了,跟我一个星期都说不了两句。”他妈妈拧着眉头。
  王雪娇问道:“他上学吗?”
  “上,哎,那书有什么好读的嘛,读来读去,做县长一个月才一百几十块,还不如他大抽几包烟。”
  王雪娇又问:“他多少岁啦?”
  “十六岁。”
  王雪娇一愣:“啊?看不出来啊?”
  “虚岁,十四还差几天咧。”
  王雪娇扯扯嘴角:“哎哟,这可不兴虚岁的啊,要是陈俊真的十六岁,去前线撞命也跟他哥一样,被公家人抓到要枪毙哒。”
  “啊?”陈俊妈妈惊呆了:“不是十八岁吗?”
  “卖海洛因不一样哇,是十四岁就要判啦!”
  现在十四岁贩毒是不是要枪毙不确定,反正胡说八道又不会有人投诉她。
  王雪娇语重心长:“让孩子读点书还是好的,懂法很重要。”
  起码知道自己几岁就可以被枪毙了。
  “我可以去看看他吗?”王雪娇主要是好奇,这个叛逆小子到底为什么叛逆。
  “哎,他还小,不懂事,你看他刚才那样……”
  “没事,小孩子都这样。”
  王雪娇想了想,拿了一个冻梨用碗泡着,连着碗一起端上楼,她敲了敲门,门里传来暴躁的声音:“写作业呢!烦死了!”
  王雪娇柔声细气:“我可以进来吗?”
  “不行!”
  “吴老师说你的成绩还可以提一提,让我来问一问你要不要试试做奥数题。”
  屋里沉默了一会儿,陈俊把门打开了,稚气未脱的脸上满是困惑:“你怎么认识吴老师?”
  “我是来你们这里调查教育情况的,你们这里的同学……好像都不怎么喜欢学习啊,他们都说只有你喜欢学习,我就去找你们吴老师,她说你数学最好,可惜……”
  “可惜什么?”陈俊迫不及待地问。
  “因为你们学的东西太简单了,现在她也不知道,你是真的聪明,还是学的内容简单,我想如果你对学习有兴趣的话,我可以给你一些奥数题,你试着做做。”
  陈俊颇有兴致:“要!”
  王雪娇点点头:“像你这么爱学习的人真不多。”
  像她就不爱做数学题……什么题都不爱做……青年大学习都不爱做。
  因此对于爱做题的人由衷的佩服,那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像王雪娇就觉得炒菜比做奥数好玩多了。
  搞奥数题来不难,银川的新华书店就能买到。
  从韦州镇到银川打个来回也要不了一天。
  先有了共同的兴趣,继续往下聊就不难了。
  王雪娇关切地问:“你怎么今天心情不好吗?回来就板着脸。”
  陈俊低垂着眼睛:“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
  王雪娇问道:“你在想你爸爸和哥哥?”
  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结,陈俊紧绷着嘴唇,许久才咬着牙:“他们都不听我的,妈妈也不听我的,非要往死路上走,非要说马伯伯不会害我们家的。他自己都不敢回家!”
  听他的语气,似乎并不像镇上其他人那样对贩毒抱以一种憧憬向往的态度。
  王雪娇试探道:“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知道,吴老师说,他们是在害人!”陈俊愤愤。
  很多人会认为十三四岁的人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有自己的是非观、有自己的认知,秦代的甘罗十二岁为上卿,出使赵国游说赵王,近代有儿童团。
  这个年纪是最热血,最纯粹的,有时候会显得有些用力过猛,因此才会有“中二”这个词,中学二年级,十四岁。
  陈俊对毒品深恶痛绝:“以前我大在外面做生意,家里又不差,非要做害人的事,我叫我哥不要去,我妈一哭,我哥就听话了。”
  王雪娇叹了一口气。
  陈俊家这里是一哭,大儿子就去贩毒了。
  城里不少则是父母一哭一催婚,儿女就随手抓一个活的异性结婚了,婚后不幸,离还离不掉,就都是自己的事啦。
  有些话能听,有些话真不能听啊。
  陈俊的梦想是高中住校,大学考到外地:“她这么相信其他人,不相信我,就认别人当儿子去。要是考不上,我就去南方打工,反正这辈子都不回来了。”
  难怪他这么努力学习,是真的有一个不成功便成仁的劲。
  王雪娇又问道:“你说的吴老师,是本地人吗?”
  “嗯,是县里的。”
  王雪娇不由对吴老师产生了好奇,一个在贫穷中长大的女孩子,会有这么与众不同的想法,并且传达给其他人,属实难得,有机会得见见她。
  与陈俊聊到缓在水里的冻梨都化了,王雪娇想知道的都了解得差不多了,她与陈俊告别。
  到楼下,陈俊的妈妈十分不解:“他跟我都不说话,怎么你跟他说了这么长时间。”
  王雪娇笑道:“陈俊是个好孩子,他就是爱学习,想多做题,你不让他学习,还不让他做题,他就不高兴啦。孩子愿意学,是好事呀,你就让他学呗,别拦着,学习不好,连撞命都只能给人当跑腿的,你看周大,那么多人被抓了,枪毙了,独独他跑了,到现在都什么事都没有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