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为免美国人往船上偷摸塞什么洗衣粉、虫子、尸体,老爵爷安排了几个人全程扛着摄像机跟着,旁边的卡塔尔和阿联酋电视台也不愿错过如此有趣的事情,全程跟拍。
  在线报提供的货柜中,美国大兵们,发现了几十桶聚乙烯醇缩甲醛,俗称“刷墙用的大白”,以及那两个铁盒,以及,那封遗嘱。
  ……
  当天晚上,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以“看出殡的不嫌殡大”的气势,抢先发布了这条消息。
  并以特写镜头放出了接受者的名字,还有那两大箱子的古罗马钱币和古代首饰。
  马上就有一位古罗马史研究专家认出了箱子里的几件首饰都是大英博物馆,从未展出过的藏品,他曾参与过研究和修复,绝对不可能认错。
  ·
  ·
  在无人在意的洋面,“金海号”懵懵懂懂穿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了波斯湾,在伊朗港口卸完货,就开开心心回家了,路上还有《兰花草》听,没有酱油都能向“兰花草”借,真开心。
  ————————
  真实事件:1993年,大英博物馆的古罗马钱币和首饰失窃。
  第212章
  五角大楼背着中情局直接开启行动,连个招呼都没打。
  他们的目的就是一战成名,让国会老爷们看看:你们以前花钱养的中情局,都是什么玩意儿!古巴耐杀王死了吗!索马里局势平定了吗?本拉登完蛋了吗?
  中情局只会要钱!
  不像我,只会心疼合众国!
  快,把他们的经费给我!
  我们要自建情报部门!
  于是,五角大楼求仁得仁。
  他们想搞个大新闻。
  卡塔尔电视台就给了他们一个大新闻。
  从搞钱的层面来说,利用遗嘱来“合法”获取古董文物算是一种常规操作。
  只要死者愿意,他想给远房亲戚就给远房亲戚,想给朋友就给朋友,给朋友的女儿也是正常操作,谁还能管死者跟遗产接受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感情?
  反正人死都死了,总不能叫来会通灵的巫师,把灵魂叫出来打听:“出来出来出来,你那堆玩意儿是哪儿来的?你为什么要给她?”
  只要没有人认出来,说自己就是罗马正统,这些文物都是祖上传下来的,谁也不敢说什么。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次的文物不是直接从土里刨出来之后,送到贵族老爷的桌上,而是经过好几个专家学者的研究,最后归入大英博物馆库里的东西。
  不仅有登记入册、有照片、甚至还发过论文,收在某位古罗马史教授的作品集里。
  这……就很尴尬了。
  总不能说专门写了遗嘱送的东西都是仿品吧?还是罗马皇帝什么东西都喜欢搞双份?
  英国群众群情激愤,表示要求严查,这么多东西是怎么丢的。
  美国群众倒不是很激愤,他们只想拥有同款的亲戚,突然给自己塞价值二十五万的遗产。
  大英博物馆对此事并没有民众想象的那么热衷调查,官方甚至直接宣布:你们弄错了,这些东西不是我们馆丢的。
  然而,过了几天,法国各大媒体,都收到了厚厚的邮件包。
  里面有这批钱币和珠宝被发掘出的新闻、被英国人带走的新闻、某某学者捐赠给大英博物馆的新闻。
  全都有照片和当时的报纸为证,只要想,一定能从这些媒体的档案馆里找到。
  还有在大英博物馆内被调取的次数、都有谁看过、谁用它们研究出了什么东西,发表了什么论文,发表在哪里……
  详细到不能再详细。
  人证物证都有,人证里还有活着的!
  要说全世界有谁最喜欢发英国人的丑闻,那必然是法国人。
  英法百年战争的恩怨,实在影响深远。
  于是,《世界报》《费加罗报》《巴黎竞赛画报》,法新社、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抢先播发了这条消息。
  其他没有收到线索包的中小媒体紧跟着转载。
  这个年代没有互联网,但是有无线电啊,全世界人民凭着电视广播和报纸,也能做到每天实时吃瓜,看热闹。
  事情实在闹得太大,英国再不想查,也没办法了。
  最终的调查结果是:这批东西确实是从大英博物馆里被偷出去的,那个死者是真的,但遗嘱是伪造的。
  下面压力就来到了美国方面:谁要送东西给你?还是你花钱买赃?
  王雪娇也很期待,想知道这两口子要怎么解释。
  夫妻本是一体,现在嘴硬说“这是我老婆背着我干的,我什么都不知道”,也没有意义,民众不会相信的。
  万万没想到,神通广大的贵妇人的解释就一句:“我不知道这件事,我也不认识这个人,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把遗产给我。”
  这么拙劣的一句话,自然不能让民众满意。
  司法部一直在说:在查了,在查了,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待。
  确实是在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们给得太多了。
  至于民众……民众很重要吗?
  所有的新闻媒体仿佛一瞬间都对索马里的局势无比在意,每天的新闻焦点都聚在联合国又给索马里送吃的了,吃的又被军阀抢了,索马里的人民好可怜,我们的美国大兵又去索马里增援啦,他们生活条件好艰难,身处的环境好危险……
  其他部分由日本人杀鲸鱼、中国人杀北极熊、查尔斯出轨卡米拉,戴安娜王妃忍气吞声默默流泪……以及等等来填补。
  果然,美国国内也无人在意那两大箱古董文物到底是谁的、到底为什么会有那份遗嘱。
  新闻新闻,当然要说最新的八卦,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了,谁在酒吧里说老掉牙的事情。
  太不fashion了。
  ·
  ·
  中央情报局内部高层秘密会议上,几位高管十分高兴。
  “先生们,很高兴我们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次行动,充分证明了我们才是美利坚合众国最棒的情报机构!五角大楼只配听我们的指挥。”
  “军情六处的那群蠢货,我们把资料都收集完了,他们还在做梦呢。”
  “跟他们这群蠢货并列在一起,简直是对我们的侮辱。”
  不管是商场,还是官场,都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只有粉丝思维入脑的疯粉们才会觉得所谓的“对家”抓到机会一定会弄死竞争对手,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合纵联横的可能性。
  因此才会逮着“对家”疯咬,抓着“对家”疯狂举报,哪怕让自家哥哥陪着“对家”殉葬都在所不惜。
  中情局有时候脑子不清楚,当面对搞钱搞权这种大是大非问题的时候,还是脑子很清醒的。
  他们把精英探员都投入在搜索贵妇人与古董之间的关系上,成绩显著。
  放给法国媒体的厚厚邮包,仅是与英国有关的部分。
  与美国有关的部分,则拍在了有关人士的面前:“哦~我尊敬的先生,您也不想您太太的事情,出现在媒体上吧。”
  ·
  ·
  国会驳回了五角大楼要求加大对军方自建情报部门的费用申请。
  五角大楼一怒之下,打算结束与提供错误情报“蠢货”之间的联系。
  但是这个“蠢货”之前还是提供了不少情报的,那些钱还没结呢。
  就这么赖了?
  要是他气急败坏传出去,说五角大楼让人干活不给钱,拖欠工资,那军方的脸往哪儿搁。
  有一位英才提出建议:“死人还要什么工资?”
  “你是说,暗杀他?”
  “不,可以不用脏了我们的手,也一样可以做到。”
  ·
  ·
  羊城,远洋船务公司。
  杨仲松看到了国外的新闻,但是他觉得这事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在接到任务的时候,他就已经告诉上线金主,那家工厂不是军工厂,也没有军工背景,申报的产品就是聚乙烯醇缩甲醛,他甚至贴心地告诉他们,那就是刷墙用的大白,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是普通的化工原料,离化学武器十万八千里。
  但是,上线金主爸爸非得说那绝对就是化学武器,哪个走私犯会如实申报化学武器的名字。
  还说他们有证据,绝对不会错,要求他一定要查出准确的物流信息。
  于是杨仲松跟王雪娇套近乎,从王雪娇那里拿到了船名、出发日期和货柜信息,再按流程报给上线金主。
  报的是聚乙烯醇缩甲醛,最后查到的也是聚乙烯醇缩甲醛,这有什么问题吗?
  王雪娇没说谎。
  他也没说谎。
  里面为什么会多出两箱古钱币和珠宝,这你问船务公司和港口啊!谁知道是谁塞的,关我什么事?
  在集装箱里夹带走私品,这不是第一次,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
  神通广大的贵妇人没事,贵妇人的丈夫没事,国会没有揪着这一点进行弹劾,没有要他马上滚蛋下台的意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