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天色晚了,圣彼得堡大学的教授们又到猛虎分校上班来了。
今天有人对王雪娇推荐一位特别牛逼的电子电路教授,拿过很多奖,按推荐人的话说:“那是国宝级的人才。”
遗憾的是,在现今的俄罗斯,国宝级人才得不到国宝般的待遇。
猛虎夜校给他们一个月的课时费都超过他们半年的工资了。
王雪娇欣然同意,请这位教授试讲一次。
然后……就悲剧了。
这位教授同志,在有专业翻译(翻译同学的教授)的情况下,讲的东西,都无法让猛虎帮的人明白。
他教的学生都是有基础,且基础相当不错,不然也考不进圣彼得国立大学。
猛虎帮众的电子电路水平……属于去王建国的铺子里,都只能先从学徒工开始。
整整一堂课,就很灾难。
猛虎帮众,主打的就是一不要脸,二不内耗。
不知道应该怎么提问,只是觉得有什么地方有问题,不好意思提问?
不存在的。
觉得自己提的问题太蠢,问出来丢脸?
不存在的。
教授:“这个很简单,就不讲了。”
猛虎帮众:“啊???哪里简单了,请细说!”
猛虎帮众:“老师,这个怎么就应该划到这边来呢?”
教授:“因为@#?%*,所以@?%@&*,看我画的这条线,很清晰,一看就知道。”
猛虎帮众:“啊?看什么能知道?我怎么看不出来呢?”
教授:“这个怎么会不明白呢?”
猛虎帮众:“这个怎么就能明白呢?”
教授的呼吸似乎有些紊乱,啊,这症状有点眼熟。
王雪娇是个善良的好人,猛虎帮的药箱里没有速效救心丸,她不想把教授给气死。
上了半节课以后,王雪娇提议让教授先生坐在旁边休息休息,喝点水,请程中盛继续。
程中盛的风格完全不一样,他说的内容,猛虎帮众都能听懂。
坐在一边的教授看他们师生和乐融融,正常推进教学计划的样子,他怎么都想不通,自己到底缺在哪。
旁听了全程的王雪娇解释道:“你不是缺了什么,是你太强了。”
教授:“……不用安慰我,请有话直说。”
王雪娇:“真的是你太强了,你肯定从小就是天赋非常强的人,题目一看就会,甚至都不用想它到底为什么是这样,就能得出正确答案,但是我们的人,不是这样的。
他们不仅是按部就班,而且还会在一些你绝对想象不到的地方突然有了自己的想法,你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那么想,当然也没有办法解释清楚啦。”
教授确实是个从小就天赋异禀的孩子,数学、物理都超强,自己翻翻书,之后一整个学期都逃课也照样全年级第一。
程中盛:“我以前和他们一样,有很多地方不理解,不明白。我初一的理科成绩都很差,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后来初二换了一个老师,我就好像一下子全懂了,不然也不会有今天。”
王雪娇笑眯眯:“程老师太客气了,你还是有天赋的,没天赋的根本到不了你的高度。”
程中盛摇头:“不,我现在做的事情,还没有到需要天赋的地步。只要愿意多投入时间,就可以安按步就班完成。就像下围棋一样,我没有能力下出自己的棋路,但我背下所有棋谱,也总能有一点成就,不是吗?”
王雪娇:“……能背下所有棋谱,也算是天赋的一种了。”
程中盛接过杨爱金递上来的水杯喝了一口:“每个人一定都有自己的天赋所在,只是不一定在哪,也许一直到死,都没有机会展露。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多试试,一条路不行,就换一条路走,条条大路通罗马。”
猛虎帮众们激动万分:当初帮主也是这么说的!
她说,她希望大家不要怕辛苦,要多学一些东西,然后找到自己擅长的、喜欢的事情,她不希望有人的才能被埋没,到老了再后悔。
如今的猛虎帮又是种地、又是经商、又是航海、又是航空……那个b2轰炸机的飞行员在金三角当教练都当得舍不得走了……
不愧是帮主!
等其他人都散去,王雪娇让程中盛留下来:“程老师,我的人是不是给你一块电路板?”
“是的,是不是你们要收回去?我放在办公室里了。”
“不不不,不用,那个已经坏了,我就想问问,你从那块电路板上,看出了什么问题?”
程中盛半天没说话,似乎在斟酌用词,最后吐出一句:“设计那块电路板的人,如果不是太愚蠢,就是别有用心……我现在更偏向于别有用心,其他地方都设计的很好,唯独一个地方……愚蠢的好像初学者。”
————————
只有kgb三个字母的难找医院,确实存在~确实便宜~确实令人感到迷惑
第279章
王雪娇怀着对八卦的十二万分的热情,竟然忘记了自己压根不懂电子电路的事情,积极向程中盛请教:“哪不对啦?”
程中盛见她如此热心,也不吝倾囊相授:“你看!这是个*?的单片机,搭配了一个@*?%的晶振,这个走线就非常的诡异,走线居然要绕到电感的旁边,过来匹配电容……”
说了半天,王雪娇就听懂了几件事:
第一,单片机和晶振是导弹最重要的部分。
第二,电感分为屏蔽电感、半屏蔽电感和非屏蔽电感。
如果是屏蔽电感,就没事。
如果是半屏蔽或非屏蔽电感,会造成大量磁力线外溢,进入其他回路和滤波元件之中,造成晶振和陀螺仪的通讯不畅,导弹就会失灵,打歪,或是丢失目标、中途坠毁。
老师认为这是故意的。
王雪娇虚心求教:“有没有可能是笨蛋画的?我不懂电子电路,不过我知道编程,有学生水平就是很差啦,一道简单的数据库查找、搜索功能,应该是半页代码就能搞定的,他写了二十多页。”
俄罗斯现在江河日下,说不定他们的电路设计工作也是层层外包,最后找了业务能力不行的新人。
王雪娇甚至已经在脑补:有没有可能,是两年前从王建国的店里辞职的那几个学徒?
当时老师傅们教他们修寻呼机和大哥大,他们总是会出一点这样那样的事故,老是挨骂,后来就辞职不干了,听说去了其他地方讨生活,过得还不错,能往家里寄钱。
虽然随时提高警惕是好的,不过有时候太警惕也会把原本是某个人的无心之失闹成严重的国际问题,就像无数的冷战时期的故事:“他们一个蕞尔小国凭什么敢硬刚我们?后面必然是美国/苏联在给他们撑腰!他们是代理人!别管代理人了,直接干美国/苏联!!”
在元器件是屏蔽电感的情况下,这么画只能叫学渣行为,不能算间谍行为。
王雪娇只能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国内的事情她插不了手,便把这事汇报给冯老,请其他同事跟踪与国内相关的线。
当她得知那间被冒名的工厂真的接了订单之后,王雪娇心中的担忧更上一层:原来这事50%的可能是学渣犯糊涂,50%是间谍在搅局。
现在她已经觉得是30%学渣犯糊涂,70%是间谍在搅局。
电子工业园里的台资企业是正大光明注册的,接订单也完全合理合法,国家还非常支持。
只要运的东西不是海关禁品,就可以直接从铁路运输进入俄罗斯,比起兜一个大圈中转,要便宜快捷。
等到俄罗斯这边使用以后发现有问题,这口锅就甩到工厂头上了……而且工厂还很难摘干净。
因为工厂,就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王雪娇曾经在一个以保密措施很严厉的公司待过,被派遣去工厂待了几个月催货,见识过很多神操作。
比如负责采购材料的人人会把绝对保密的零件参数和零件发给她,只因她的英文名和设计部的总监一模一样,而公司邮件都是个人名字,加姓氏,如果实在重名了,再有123456……
那个人发了不止一次。
王雪娇真怕自己被内部审查部门当成间谍给干掉,严肃发邮件让那个人下次发邮件的时候看清楚再发。
那个人发了一个道歉邮件过来……过了几个月,王雪娇又收到了最新款的零件信息……
所以,大西洋月刊总编莫名被拉进也门轰炸群的时候,王雪娇心有戚戚。
工厂的工人也是神人备出,为了保密,工厂里的人进车间,是要过安检门,检查衣服里面有没有夹带东西,女工都不敢穿有钢圈的文胸,免得上班麻烦。
但是,就是有人有本事把最新零件夹带出来,包裹好,扔进厕所里面,外面有商业间谍蹲在化粪池旁边捞。
真笨蛋共真间谍一色,做事昏头昏脑和认认真真窃取情报齐飞……混杂在一起,很难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