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说到这里,他忽然扬眉一笑,胜券在握般道:“不过,背主之人,只要罪证清晰,该怎么判就怎么判,我也没有什么好说。”
  看他这样子,倒像是大公无私一般。
  周涉看着他毫无畏惧的模样,又想起那个被自己关押的汉子。
  仗着有家眷在手,他确实能这样肆无忌惮。
  周涉忍了又忍,还是想继续说下去,然而皇帝听到这里,却忽然抬起了手:“够了。”
  气氛紧张的两人同时偃旗息鼓。
  皇帝用一种无奈的目光打量三皇子,那视线实在太复杂,许久之后,他对周涉道:“过两日张榜,这几天你还要多盯着,先去忙吧。”
  这就是撵人的意思。
  周涉不觉得惊讶,皇帝的决定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毕竟皇帝年岁越大,心肠越软。
  何况家丑,从来不能示之于人,就算真有什么,他也绝不会当着自己的面解决。
  与此同时,北疆明远关。
  庄子谦正在与程卓然清点军械,做最后的交接。
  程卓然等待身边人看完清单,抬了抬下巴:“没问题就收好,庄大人,今天再为你送别,明天一早再出发吧。”
  庄子谦笑着拱手:“本来早该出行,谁知道看这天幕,倒看得忘了时间,就不多耽搁了。”
  两人说笑着走出库房,刚走到营房,就看见远处浓烟滚滚,一个身穿盔甲的将士冲过来,甚至还没站稳:“将军!北狄又来了!”
  两人说笑的心情顿时全无。程卓然身形魁梧,浓眉大眼,闻言眉头紧皱:“什么东西,闲得没事来找我们的麻烦?这回必须给他们吃点教训!”
  京城对此一无所知,还在认真听着天幕:
  【于是他们扒了尸体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假装是回城的援军,一路溜到对面城墙下,开始尝试骗开城门。】
  第50章 骗开城门
  老皇帝站起身,一言不发地抬腿往殿内走。
  他一走,三皇子连忙跟上,父子二人进了殿内,坐到上一次与周涉下棋时的位置,同样掏出一盒棋盘。
  三皇子有事服其劳,殷殷地把棋盘摆好,又将黑子放在父皇手边,冲老皇帝笑了笑。
  老皇帝不接他的茬:“听说你近日一直苦练棋艺,来让朕看看有没有长进。”
  这边父子二人下起了棋,那边天幕还在接着讲:
  【招摇撞骗是一个有风险的操作,如果被逮到,很有可能喜提万箭穿心。】
  周涉也是这么想的,他出了宫门,略一思索,抬腿先往公主府去。
  宫门外马车不能久停,公主府就在中心地带,他干脆自己腿着过去。
  【玩命也不是胡乱玩的。首先咱们要知道,何军和赵军各出三万精兵驻兵布康,其实也才到没多久,作为联军,他们的默契非常不足。
  正好碰上夜深,再仔细一看,前来的援军都是何军,地上倒着的还是个老熟人,这就不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嘛!】
  画面变幻,火光照亮了屏幕。
  中宗换了何军的衣服,随手用泥土和血水糊在脸上,改头换面,连马都换上了何军的蹶子。
  一行人伪装妥当,趁着月色,风尘仆仆往布康城赶去。
  布康城,赵军正在巡逻。巡逻士兵看向城外,只见朦胧月色下,不知何时竟出现了一队人马,个个衣甲残破,满脸血污,狼狈不堪。
  士兵连忙禀告给统领。
  “停步!”中宗一行人离城门越发近了,城头上便冒出半张脸,厉声呵问:“来者何人?报上姓名!”
  众人立即勒马止步。
  因为过于瞩目的脸,为防意外,中宗跟在他的下属孟跃先身后。
  孟跃先同样是演戏的个中老手,他仰起头,月光倒映出他满是血污的脸,脸色惨白:“我乃吴王麾下参将常景先部下,现有急事禀告!”
  吴王正是何景澄,他自立为王时,便称吴王。
  至于常景先,那是常德先的同族兄弟。中宗从他口中,了解到许多何景澄的内部消息,随后便将此人一刀了结了。
  城头上那半个脑袋突然缩了回去,大约是去核实情况,隔了一阵,再冒出来:“将军有令,你们先在城外驻扎,等天明再入城吧。”
  显然是担心有人假冒,干脆不开门。
  孟跃先急了:“我等拼死逃出,战机稍纵即逝,等到天明,若出了纰漏,只怕你我性命难保!”
  城头短暂地沉寂片刻,这次再出现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可有凭证?”
  孟跃先掏出扒来的令牌,趁他们检查的时间,他频频后望,焦急大喊:“如果当真担心,不如叫人来验明身份!!吴王殿下得知此事,也不会轻饶尔等!”
  他装得太像,甚至还自由发挥了一段。城头守将听完,嗤笑一声:“吴王……”
  他们又不是吴王麾下。不过双方联手,若惹出事端,他们也不想担责。
  说完他又问属下:“吴王麾下有常景先这人吗?”
  “确实有这人。”
  “那令牌可是真的?”
  “那是何军的令牌……”看着是真的,可要是有造假,那也认不出来啊。
  守将迟疑片刻,终于叹息道:“我带兵出去看看。”
  要是真有战机,因为他溜走,陛下能把他活撕了。
  一声轰鸣,城门开启。守将带着一千精兵出城查看情况,然而迎接他的并不是吴王的部队,而是埋伏在后的精锐骑兵。
  【布康城沦陷,一个多月后何赵两军才得到消息。但是这时候生气也来不及了,只好偃旗息鼓,再做打算。
  同时,中宗在城中发现了一个堪为良才的官员。】
  皇宫中,弘安帝又下了一颗棋子。
  三皇子棋力显然不如父亲,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只有认输:“父皇,儿臣败了。”
  弘安帝抬起头:“败了吗?”
  他看着棋局,白子颓势已现,但如果继续下下去,并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
  “父皇棋力日盛,儿臣下不过父皇。”三皇子轻轻拍了个马屁,笑道,“儿臣不善棋,教父皇失望了。”
  “确实。”老皇帝语焉不详地道,“朕失望,但不是因为此事。”
  或者说,不只是因为此事。
  观棋可见人心。他喜欢下棋,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可以从中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周涉与他下到最后一刻,不到定局绝不认输。
  老三看见败势选择放弃,不硬耗。
  其实都不算错,只是相对来讲,他更喜欢周涉的风格。
  三皇子似乎没有听懂,转移目光,将白子收拢,却听见皇帝徐徐问:“谢朝显与你相交莫逆。”
  “啪——”
  白棋落入棋盒,声音清脆。
  三皇子勉强笑了笑:“是,当年他赴京参考,儿臣见他有才,确实有些关照。”
  虽然说得镇定,但他实则心中发慌。
  “嗯。”老皇帝没有多说,拂袖道,“你走吧。”
  三皇子不敢迟疑,连忙起身告退。殿内一时冷清,唯有天幕的声音还响着。赵文端着茶水,小心翼翼走上前来。
  他放下茶杯想走,忽然听见皇帝的声音:“赵文,你猜猜朕这几个儿子,谁最荒唐?”
  赵文:“……”
  他刚才听得一清二楚,老皇帝嘴上不说,对三皇子已经非常不满。
  但这不是他能说的,只好讨巧道:“几位殿下对陛下之心,都是真心。”其实只有老六看起来像个正常人。
  “呵呵。”皇帝淡淡一笑,“玩弄权术,将朝廷的抡才大典视作他争权夺利的地盘……确实是真心。”
  【布康城临江,何赵联军原定计划是伺机偷袭,没想到反被偷袭。
  中宗入城后,第一天清算旧账,城中官员纷纷而降。唯有赵军官吏有人不愿投降,是不愿意投降,也是不敢投降。
  原因很简单,虽然他们败了,但是家眷还在赵家手中,不想灭门就只有忍住。】
  周涉路过顺天府衙时,刚好撞见有人找他。
  是谢朝显派来的人,见他路过,顿时喜出望外:“周大人,我家主人有事相商,想请大人一叙。”
  周涉有些惊讶,跟着往里走,几天不见,谢朝显比从前还瘦了些,见他进来,起身迎上前:“周大人。”
  自从天幕说过他面前这位谢朝显大人的英勇事迹,周涉就很难将他视作寻常文弱书生。
  几天前,谢朝显在他这里的印象还是一个油滑的官员。
  谢朝显请他坐下,说的还是春闱的事情:“我听说,春闱当天,搜出一份小抄?”
  周涉觉得有点意思,含糊地应了一声。
  谢朝显盯着他:“陛下怎么说?”
  “当然是严查。”周涉满不在乎地回答,“抡才大典,怎么能用来成为攻击政敌的武器?”
  谢朝显点点头,他沉默片刻,又道:“明大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