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周缨垂目,继续翻阅着手中的漕运日志。
行船在外,押纲官并未仔细斟酌辞格,文句平实,周缨翻阅得快,不多时便将此次行船记注都看了一遍,确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妥之处,便闲话道:“这押纲官现在何处呢?”
“自然是刑部。”崔述淡道,“薛向自来恃才傲物,入了刑部亦是刚愎自用,谁也不放在眼里,王公贵族走上一遭,亦免不了脱层皮。此次这押纲官虽由发运使亲自担任,官阶比普通押纲官高上不少,但日子恐怕也并不好过。”
周缨侧目看了他一眼:“圣上为何用他替你?”
“永定侯扶立圣上有功,长子左迁岂不合理?”崔述随口一说,未将理由全数道尽。
周缨若有所思地看着更漏,又确认了一遍:“这是抄本还是原本?”
“原本。”
心中有数,周缨又问:“无论户部是否有参与,当务之急,要么人证翻供,要么物证证伪,才能让这个已经陷入僵局的案子寻得突破口对不对?否则此案恐怕要不了了之了。”
“你心中既有判断,不必事事问我。”
周缨长吸了口气,指着那本漕河日志的装订线,认真道:“我不知道这是否与案件有关,但这册子的装订线有问题。”
崔述一愣,接过仔细翻看,摇头道:“用的是官定的靛蓝染线,装订针法与孔距也不见不妥,各页纸墨成色皆无异,页中有钤印,字迹亦无模仿作假之迹,一应事宜并无造假之迹,我倒并未看出来这册子有问题。”
“文书作伪历来是涉官案件的重点侦查方向,薛向也定派人将这册子翻来覆去查了数十遍了,想来并无所获。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听他如此说,周缨这会子却有些不太确定了,只道:“刑部能人众多,若刑部认为没有蹊跷,想必是我想错了。”
“未必。”崔述引她继续往下说,“你未曾习过断案章法,虽可能剑走偏锋,但也因此不落窠臼,更能别具巧思,恰是断案关键也说不定。”
受他鼓励,周缨思虑片刻,肯定道:“按《则例》规定,官府公文簿册皆用靛蓝染线不假,后廷亦同此制,但据我近来接触之文书,官用线材乃京郊产的净蚕线,这册子用的却是宁州的明丝线,两者粗看质地极其接近,若非常事蚕桑者,分辨起来极有难度。”
在心中再度斟酌片刻,周缨极肯定地接道:“但净蚕线质地微糙,公文翻阅频繁,为避免散册,常例用的是六股。明丝线则更韧,市面常售的较净蚕线少一股,也能达到相似效果。总之,即便纸墨字迹钤印皆无错漏,这亦不是发运司给押纲官的那本册子。”
她鼓足勇气,说出自己的猜测:“要么这一开始便是本伪册,要么有手艺精巧的工匠于后拆解,并按原有印迹重新装订过,故看来与真册并无差别。”
崔述将册子翻至一月廿四沉船那日,仔细再阅了一遍当日的记注,“船行至真定县,突遇急雨,水涨两尺三寸,行船沉没九艘,余七十九艘”。
仍旧没有破绽,漕河定例,一船载四百石粮,确沉没三千六百石粮。
然而若周缨所言非虚,这漕运日志下当有蹊跷。
崔述慢慢将那册子攥紧了:“我会将此言转告薛侍郎,若此案告破,首功当是你。”
周缨一笑:“我还不敢论政,是要论功,还是要砍我头还难说吧?”
那笑比案上的娇杏更显春日暄妍,崔述不禁跟着笑了下:“在景和宫做事如何?”
他毫无芥蒂地问来,似乎如方才所言,当真已将易哥儿之事彻底放下,再无半点介怀。
她一时有些懵,间杂半分忐忑,片刻才答:“皇后驭下严肃,也不失宽仁,赏罚有度。”
一派官方说辞,崔述轻嗤:“你倒将这套圆滑世故学得一点不差。”
“我是真心的。”周缨没忍住为自己辩驳。
“圣上信重皇后,章皇后此人亦……”
那话却没有说下去,似他对章皇后了解颇深一般,周缨疑惑地盯着他,崔述却只是道:“算是明主,认真做事,自会得到你想要的。”
他将食盒收好:“时辰快到了,先去准备吧。”
“好。”周缨接过来,往外行了几步,又没忍住回头叮嘱道,“好生吃药,朝事再繁冗,身子也是根基,不可怠惰。”
“好。”他极轻地应了一声。
下午授完课,崔述并未急着回府,距离官员下值还有些时辰,他转道去了刑部公署。
薛向在内署接见他,好奇道:“这个节点来访,崔少师有眉目了?”
崔述将那两本簿子搁于案上,不答反问:“薛侍郎抓了户部的几名仓官,不知有无进展?”
“拷问了一番,一口咬定当日确实装载了三万五千石粮,与太仓出入库记录核实无误,倒让我迷惑了。”
他身上还沾染着淡淡的血腥气,应是刚从牢室出来,坐久了闻着便有些刺鼻,崔述眉间轻轻蹙起。
薛向观他神情,低头看了看手背上未及清理的血沫子,召来小吏呈上帕子慢条斯理地擦着,戏谑道:“听闻崔少师先任此职时,最厌刑求,凡事只以证据为要,物证为主,人证次之,一时朝野之中赞誉不绝。
“然而最后却栽在苦主口供上,翻供重审,证物一新,亲谳结论全部推翻,甚至因此获罪,堪称给刑部上下的一记当头棒喝。”薛向笑道,“这世间刁民蠹吏甚多,唯有震慑之道,最快,最可靠。”
话不投机,崔述淡道:“条法之下,薛侍郎自便。若有逾制,自也难逃弹劾制裁。”
“崔少师教诲,下官必当遵行。”
崔述这才打开那本漕河日志,将周缨之言相告:“装订线有异,此簿用宁州产五股明丝线,而非京郊所产六股净蚕线。京中公文簿册皆为后者,薛侍郎可任取几册来比较。”
薛向凛神,仔细探看了半晌,似是存疑:“胥吏已查看不下百遍,皆无疑,崔少师如何笃定?”
崔述略想了想,这般答道:“家中女眷机缘巧合下得知,信与不信,拆解可证。至于要掩盖的是什么,则静候薛侍郎佳音。”
薛向沉沉看他一眼,抱拳道:“我必全力以赴。”
待崔述走后,薛向召来属吏,一行往市面上购来两种新线,一行则请来绣娘将漕运日志与其余公文的装订线拆解分辨,到日暮时分,答案已然分明。
薛向当即前往刑部大牢,提审发运使钱令。
被严刑拷问数日,钱令早已支撑不住,脸色灰败得无一丝血色,时已日暮,被刑部大牢暗沉沉雾蒙蒙的灯光一照,有些诡异的发青。
役卒将其拖行至审讯室,薛向敛袂于主位落座,居高临下地看来。
气势凛然的一眼,钱令猛地又咳出一口血来,血沫子飞溅开来,薛向嫌恶地乜他一眼,立时便有役吏执杖在他脊上重重一击。
原本就跪得艰难,此番被重击,钱令当即五体投地,向前呕出一大口鲜血来。
“薛向,我好歹也是五品官身,岂容你如此糟践?”钱令伏在地上,边吐着口中的血沫子边不齿道。
薛向垂眸睨他一眼,似是悲怜,却又蒙着薄薄一层狠戾:“我既敢将李长定打成半残,糟践你又如何?”
“除了刑讯,你还会什么?”钱令断断续续地笑起来,不怀好意地觑着他,“崔少师调任户部,令你这卑鄙小人接了此位。当初崔少师获罪离京,多少人虽不解其动机,暗地里仍免不了为他慨叹可惜。
“但你如今接任此职才短短四月,在朝在野名声却已如一滩烂泥,便是想夸你,怕都得成你肚中蛔虫,方能找出一星半点来。也是朝中无人,竟让尔等鼠辈也能霸占要职。”
薛向慢条斯理地等着他说完,嘴角甚至还噙了丝笑,语气平平地吩咐道:“既污耳,烙舌罢。”
左右皆是一惊,烙刑常有,但烙舌却是酷刑中的酷刑,连钱令也嚎啕起来:“奸人!刑部如此,必将冤案连天!”
话音未落,钱令已被人绑缚至刑架上,拿铁钳夹了舌。
滚红的烙铁猝不及防地烙上舌尖,钱令猛地嚎叫起来,身躯止不住地抽搐起来。
薛向垂着眼,目光落在那漕运日志上,待那头动静消停了,抬眼见人已晕厥了过去,淡漠开口:“泼醒。”
“啊!”又是一声惨叫,连日伤口碰着盐水,钱令硬生生痛醒过来。
钱令痛得神志不清,眼神发虚,慢慢才能定睛看向薛向,眼里含着炽烈的恨意,辱骂之言欲要出口,却只变成了含糊不清的嘶哑之音。
薛向这才问道:“漕运日志有作伪,你认还是不认?”
嘶哑的痛哼声短暂地停了一拍。
薛向心领神会,起身走至刑架前,拿笔在他心口重重一戳:“入了我手里,不死也要脱层皮。我耐心有限,不想与你在此耗功夫,给你一晚的时间,将你所知道的一切写下来。”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oht.html" title="林叙然"target="_blank">林叙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