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崔述摇头,默然一阵,又道:“但能猜到一些。”
  崔则在旁如品珍馐般地吃着那盘寡淡青菜,慢悠悠道:“既是冲着你来的,便不可能一直潜伏,总要让你此趟无功而返,乃至损兵折将、付出惨痛代价才行。”
  崔述“嗯”了声:“这是自然。但子扬率兵排查数日,也没有结果,应当不在城内。”
  “那便只有两个可能,要么人数太多,城中藏匿不下,要么所谋之事在城外。”周缨分析道。
  崔则附和道:“要么两者兼而有之。无论是哪一种,恐怕都很棘手。”
  崔述目光越过窗棂,望向乌云压顶的天幕,猛地站起身来,快步行至外衙,取来舆图细看。
  绥宁县地处山间河谷地带,整体地势西北险峻,东南平坦。北接开阳县,越开阳县往北为鹿鸣山主脉,西北、东北方向为余脉所环绕,南与清嘉、度吉二县接壤。西南毗邻永定县,入县官道便从此西行前往盘州。东南临乐亭路,发源于开阳县境内的宜令河绕城而过,于此折往东南汇入南定河。
  崔则与周缨也顾不得吃饭,快步跟过来,一并仔细观摩起这张舆图。
  崔述擎着灯,周缨凑得近,不期然便要被跳跃的火苗燎到,崔述将手伸长,以小臂将她往外稍拦了半寸。
  灯火倏然远离,崔则顺势看过来,便见着周缨往外退开两步,不自在地与自个儿对视一眼,又埋头看起舆图来。
  他往崔述那头看去,崔述只作浑然不觉,换右手执灯,将灯举得更远了些。
  光线昏昏,字迹细小,崔则看得吃力,眼睛都有些发酸,无奈瞪他一眼,伏低身子,重新埋首图册之中。
  端详数遍后,三人目光不约而同交汇于宜令河。
  “荒唐!”崔则怒不可遏,“为一己之私,竟要以一县百姓生计性命为赌注,简直荒诞。”
  庭院中树叶哗哗作响,这些时日天气一直闷热得厉害,甚少起风,外头郭谕喜得冲进院中跑圈,欢呼道:“起风了。”
  火药,暴雨将至,宜令河绕城而过,几乎不必深想,也能知晓歹人打什么主意了。
  崔则道:“难怪这帮人如此安静,连赈灾都未曾阻止,原来是有更阴狠的计划。我现在就命人去传讯,将驻守各地的官兵都调回来,沿河搜查。”
  “来不及了,暴雨将至。”周缨看向风云暗涌的天幕,叹道,“对方数日不露面,想必已准备得差不多了,只待疾雨一至,便可毁堤淹民。绥宁县地势低,一旦溃堤,被淹没也不过是顷刻间的事。非但只祸及一县,恐怕乐亭路西部州县也要遭殃。”
  “但也没有别的法子了,敌暗我明,来不来得及,总得试一试。”崔则大步往外行去。
  “二哥。”崔述唤住他。
  崔则脚步一顿,却没有回头。
  崔述又唤了一声:“二哥。”见他仍不动,改道,“搜查也得议个法子,盲目去搜,得搜到什么时候去?”
  崔则这才回转至内堂,正要开口,又听崔述转头同周缨道:“你先去歇息,此事机密,我与二哥单独商议。”
  周缨唇翕张了下,微咬下唇,将头垂下,道:“好。”
  待目视她穿过中庭进了内院,崔则道:“何必避她?”
  “二哥猜到了不是么?”崔述直白地拆穿他,“你知道还有第二个法子,为何不肯用?”
  “为何不肯用?你是我亲弟弟,你要我亲眼看着你去赴死?”崔则怒视着他,额上青筋暴起,“你知晓背后到底是谁了么?你就要去送死。以自个儿一条命换一城百姓安宁,你自以为很了不起是不是?”
  “知道,所以才要去。以他之心性,我若不露面,绥宁县必会为我陪葬。”
  崔述微垂眼帘,低声道:“人无贵贱,事有轻重。再者我并非是白白去送死,让斥侯跟着我,应当能探知地点,抢先行事。”
  “你如何敢肯定,那帮人抓到你之后,不会立时杀你,反而会让你知道具体地点?”
  “定然不会让我知晓,但疾雨将至,贼人不会驻扎太远,但凡现身,沿周边盘查,便会快上许多。”
  “那便是奔着送命去,我不同意。”
  “二哥。”崔述只再唤了一声,并未再度相劝。
  “即便你舍命探知其所在,倘若我方抢先不及,贼人杀你之后,也未必会放过绥宁百姓。人死灯灭,是非黑白不过胜者几句编排之笔,整个绥宁县的覆灭,不更值得天子一怒么?”
  崔则眼眶微红,顾忌着怕旁人知晓,勉力压低声音:“你若当真在此丧命,朝中难有继任者,数年艰辛恐要毁于一旦。就这般功亏一篑,你在地下便能安心了么?”
  “绥宁县占地不小,辖下各乡偏远,一夜之间转移众多百姓不过是天方夜谭,我便留在城中,也不过是等死。旁的不说,只说若在我全权处置县务期间,当真令一县覆灭,无论圣上如何包庇,那也是难逃一死的大罪,否则不足以平民愤。所以,无论如何,都当一试。”
  崔述嗓音平静极了:“二哥不会想不明白,如何勘不破?”
  崔则拂袖往外:“你若在与我一处时丢了性命,我还有何面目回家见父母亲和蕴真?反正我不同意,这两日我不会让你出县衙大门。”
  “二哥,你说的确有可能,贼人确有可能在杀我之后,仍不肯放过绥宁县百姓,所以得做两手准备,一定要赢。”
  崔述郑重道:“我出城后,你便是城中官阶最高者,我以钦差之名,命你暂代县务,主持排查河堤隐患并转移民众事宜。既然兵马不够,若遇险情,不要与贼人硬碰硬,务必舍弃营救我,以保证百姓安全为先。”
  崔则闻言顿住脚步,冷声道:“你要拿品秩压我?”
  “是。”崔述不怒自威,“我是钦差,我命如同皇命,你违抗不得。若有违令,我会授权龙骧卫将你槛送回京受审。”
  不待他再开口,崔述冷声道:“清平路转运使崔则听令,即刻拟出迁移法子,与我看过,再行执行。”
  崔则几乎要将牙咬碎,半晌才拱手应下:“下官谨遵崔相之令。”
  崔则转头进入户房,翻阅起这些时日已翻阅数遍的绥宁县户籍册,对照着舆图,计算各地的最佳转移方案。
  崔述慢慢走回内院。
  周缨房中没有亮灯,他进得自个儿房间,却在朦胧光影中瞧见她安静地坐在西窗下。
  “商议出法子来了么?”见他进来,她也只这么淡淡问了一句。
  “二哥在拟转移的法子,你这几日,”他想了一想,道,“还是与束关待在一处吧。可以帮忙照顾奉和,若有险情,束关也能护你周全。”
  “你呢?”周缨微咬着唇,却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来。
  “你若当真闲不住,便还是做二哥的帮手,只是若遇到紧急情况,还是要以自己为先。”
  “嗯,我知道。我向来惜命得很,你不必担心我。”周缨又问,“你呢?负责巡查河堤么?”
  崔述颔首:“快天亮了,让官兵们都再休息上片刻,待天亮再去。”
  “好。但有一计能成,也可免一县百姓流离之苦。”周缨说着话,却已倦乏得厉害,长睫扑闪了两下,不自觉地阖上了眼帘。
  崔述随手拿起一旁的蒲扇,轻轻扇了两下,见她仍旧沉沉地睡着,迟疑片刻,将蒲扇搁下,俯身将她抱起,往外行出两步,忽地鬼迷心窍,转向将她抱进里间,放入内室榻上。
  替她脱下鞋子,卸去簪冠,他在榻边落座,沉沉地望着榻上酣睡中的人。
  半晌,他忽然伸手,将她的右手握住,手上不经意用了两分力道,吓得又赶紧松开,末了,又重新轻轻握住,极轻柔地摩娑着。
  窗外乌云层叠,屋内静谧宁和。
  数日奔波,跨越两千余里山水,自玉京抵此处,又整日忙碌于各处赈灾,原本精心养护的芙蓉面已添了几分风霜的痕迹。
  崔述直愣愣地盯着那张沉睡中的脸,俯下身来,在她唇边轻触了下,留下极轻的一个吻。
  鼻尖微酸,他微微仰头,敛去所有情绪,松开她的手,慢慢站起身来,走至屏风处时,回望了一眼。
  漆黑的双瞳里,蕴满十二分的不舍与歉疚。
  但到底是没有停留,极轻的脚步声转过屏风,出得厢房,往前头去了。
  厢房之外,虫鸟啼鸣。
  厢房之内,暗室昏昏。
  两行清泪自紧闭的双眼中滑落。
  周缨再压抑不住,轻轻啜泣起来,却强逼着自己咬紧牙关,没有发出任何一丝声响。
  第95章
  ◎昔年之志,今安在否?◎
  天方明不久,待官兵起身,崔述点了十名身手极佳的年轻小伙与他一同出城。
  一行人从城东沿宜令河溯源而上,逐步排查是否有挖掘掩埋之迹。
  行出两个时辰,太阳虽潜藏在乌云后,但天气仍是燥热,众人大汗淋漓,行至一处水位稍高之地,崔述吩咐就地休息。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oht.html" title="林叙然"target="_blank">林叙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