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布料吧,婉晴说给一块布料。”顾言想到昨天李婉晴说的,也没有隐瞒。
“就给一块布料?老三你们条件那么好,你亲妹妹出嫁,就给一块布料?”顾小姑说道。
“怎么?一块布料还嫌少?不知道我大哥,二哥他们给什么?”顾言不满的说。
“你大哥他们跟你能比吗?他们条件不好,能拿出一块布就不少了。
你条件好,我听说你每年都会给婉晴买金银首饰,顾香出嫁你们随便拿出一件给她不就行了。
这样你妹妹的嫁妆也体面一些,而且大家都知道你条件好,这样你在亲戚朋友面前也有面子。“顾小姑说道。
“我条件好我就得多出,这是哪里的道理?
你也别说她是我妹妹,我就应该怎么样?
她的心里根本就没有我这个三哥,但凡她心里有我这个哥哥,我两个儿子出生她作为姑姑都不会一毛不拔。
你也别说她没挣钱之类的,哪怕她用碎布头给孩子做双鞋什么的,也算是她做姑姑的一片心意。
既然她没当我是哥哥,那么现在也不用来跟我说什么兄妹情深。
我媳妇儿能答应让她在庄子上出嫁,已经是仁至义尽了。“顾言把心里憋屈了很长时间的话一股脑说了出来。
顾言自问他对顾香和顾川这两个弟弟妹妹还是不错的。
没想到这个妹妹真是一点儿都没拿他当回事儿。
“嗐,顾香不是还小吗?你跟她计较干什么?
你作为哥哥让着她一些不是应该的。“顾小姑不在意的说。
顾言对顾小姑的谁穷谁有理的理论特别无语,他也不想跟她多说了。
顾言突然之间特别后悔答应顾香在他家里出嫁。
不过既然答应了,他也不想反悔,就这样吧,反正也不是多亲近。
事情跟顾小姑说了,顾言也就不管了。
他现在忙着春耕,可没有闲心一直关注这个事儿。
不过他不想管,可是老顾家却是不会放过他。
也许是从顾小姑那里知道的消息,知道他这几天在庄子上盯着人翻地,顾崇山就带着一家老小找过来了。
真的是一家老小,顾崇山和张大花,还有顾年他们一家五口,顾北和李迎睇,顾川他们一家三口,加上顾香。
带路的上顾小姑,不用说,准是先去的顾小姑家,然后顾小姑领他们过来的。
彼时顾言正在地里看着长工干活儿。
他们现在翻地都不用很多人了,因为他们养了不少牛。
这几年他们一直有进山,牛犊子也没少捉。
不过顾言也没有多养,只养了十头牛。
庄子的地经过这几年的陆续增加,也已经有了一百多亩。十头牛足够用了。
“三表哥,三表哥,我大舅他们来了,我娘让你回去。”大壮跑过来说道。
这几年大壮一直在庄子上做工,顾言虽然没有特殊照顾,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顾言的表弟。
虽然顾言从来没说过什么,但是有些隐形的好处,大壮还是享受到了的。
不说别的,就像是每年冬天,庄子里没有活儿了,其它人都回家了。
林庄头就会把大壮留下,跟他一起照顾牲口。
别小看就是这点儿便利,也能每年给大壮增加几两银子的收入。
说远了,现在再说回来。
顾言一听顾小姑带着一家人过来了,顾言心里就一阵烦躁。
“行了你去干活儿吧,我回去看看”。再烦躁也没办法,也得回去看看。
“林庄头,你看着点儿,我回去了。”顾言说了一声就往回走。
顾言回来的时候,顾崇山他们正在院子里四处看着。
“爹,这房子真好,还是青砖瓦房,这么大的院子就三弟他们一家人住,真是浪费了。”顾年看着三间青砖大瓦房羡慕的说。
“我去,这是牲口棚吧?这么大的牲口棚得养多少牲口?”顾川转悠到后面惊呼出声。
“我听大壮说庄子上养了十头牛,五十多只羊,还有一百多只鸡。
鸭子也有五十多只,大鹅二十只。
鸭子和大鹅平时就放到河里吃小鱼小虾。
我听大壮说下蛋可勤快了。“顾小姑在旁边解释说。
“这么多牲畜要是买了也能卖不少钱吧?”张大花说道。
“那可不,大壮说了,每年这些牲畜再加上鸡鸭鹅生的蛋,就能卖几十两银子。
而且老三他们每年都会捉几头小牛犊回来养。
养大了就卖出去,一头能卖好几两银子呢。“顾小姑说的这些都是大壮回去说的。
“能卖这么多银子?顾年,要不你也去捉几头小牛犊吧?
这样也能多卖点儿银子,咱们也可以早点儿搬出大山。“张翠花拽了拽顾年的衣袖。
“你当那牛犊是那么好捉的?能碰到牛群那得靠运气。
而且就算是碰到了,我也不一定就能打到。
山里的野牛力气多大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单枪匹马一个人可不敢招惹。“顾年没好气的说。
顾北和李迎睇也在说着悄悄话。
“老三这是真发达了,这么大一片地都是他的,这到了秋天得收多少粮食啊?”李迎睇看着外面一眼看不到边的田地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
顾北也羡慕,而且顾北还想的更多一些。
他听小姑说顾言他们不住在这里,而是住在县城。
那顾言他们就一定是在县城有房子。
想到顾言有这么大的庄子,县城还有房子,顾言的儿子听说去年已经送去念书了,顾北心里就嫉妒的不得了。
第172章 商量养老钱
“爹娘,你们怎么过来了?还有大哥二哥你们怎么也都跟着一起来了?”顾言看着眼前这一大家子人就头皮发麻,不过还是上前打招呼。
“我们是来镇上给顾香买东西置办嫁妆的。
这不就想着到你这里看看,你小姑说你同意顾香在这里出嫁了?“顾崇山说道。
“嗯,婉晴同意了,成亲那天你们过来就行。”顾言点头说道。
“老三,这一大片地都是你们的?这一年得打多少粮食啊?”顾年说道。
“是啊,老三,咱们家里就你最有出息了。”
“老三,听说你们平时是住在县城的?县城的房子在哪里?哪天请我们去你家看看。”
“三哥,三嫂和轩轩怎么没回来?”
……
好家伙,这么多人一人一句顾言根本就回答不过来。
干脆顾言也不回答了,直接打开房门让他们进来。
“行了,大家都进来吧。有什么事儿进屋说。”顾言打开屋门。
好在屋子够大要不然这么多人还真盛不下。
不过就算是都进来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座位。
“你们这么多人过来就想过来看看?有什么事儿就说吧。”顾言可不相信他们就是过来看看,肯定是有什么目的。
“真没别的事儿,就是给顾香买点儿东西,顺便过来看看。
我们出来一趟也不容易,早就听你小姑说你这个庄子多大,多好,我和你娘还从来没来过呢?
就想着来看看,你大哥二哥他们知道了也说一起来,我们就一起来了。“顾崇山解释道。
“那行,你们看也看过了,就回去吧,我还忙着呢。”顾言点头说道。
顾言一点儿也没觉得自己说的不对,既然没什么事儿,那就该干嘛干嘛去。
他可是忙着呢没时间陪他们胡扯。
“不是,老三我们才刚来你就让我们走,这是不是有点儿忒过分了?”顾北没忍住说道。
“过分什么?我一点儿都不觉得过分,我又没请你们来。”顾言怼道。
“你……。”
眼看他们又要争执起来顾崇山赶紧打断他们。
“行了,别吵了,老三,我还没去你的地里看看呢?要不你带我们去看看吧。”顾崇山说道。
顾言看顾崇山想出去看,他即使心里不愿意,也不直接反驳,只能说:“那走吧。”
“从那里到河边都是,现在正在翻的是水田,翻好地就能放水了。
那边是旱地沙地,今天准备种花生,大豆。
那边是冬小麦,现在看着绿油油的,是因为麦苗返青了。
再远一点儿的地方种玉蜀黍,这东西抗旱,不用挨着河边也能种。
田庄外面这一片也都是我们的不过都佃出去了,我们就是收租子。“顾言一路走一路介绍。
“老三,早就听说你买了不少地,你这也太多了。
这么多地,一年得收多少粮食?“顾年羡慕的说。
“三哥,外面的地都佃出去了?一共有多少亩地啊?”顾川也跟着问。
“也没有多少,一共三四十亩吧,具体的我也记不清了。”顾言不在意的说。
“嘶~,三四十亩还没有多少?老三你这是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