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其实心里还是暗暗担心,毕竟他没进过学校学习过,功底差。到时候肯定很多人报考,他没信心能竞争得过别人。
  于向念看出了他的担忧,又说:“你现在的水平已经超过很多高中毕业生了。你现在的弱项是英语和数学,这个假期我好好帮你补补,绝对不比任何人差!”
  程景默相信于向念的水平,可对自己他还是有些不自信。
  刚好这时候,可可在屋里哼唧,程景默又赶紧去哄娃。
  第二天,于向念给程景默做了一张学习计划表,分阶段的完成学习目标。
  每天学习四个半小时,每门课程都学习到。
  早上早起半小时,背英语单词和政治。
  晚饭后六点到八点,让保姆和小杰带着孩子出去,于向念带着他学习两个小时,答疑解惑。
  八点到九点陪孩子,把孩子哄睡着后,再学习两个小时。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程景默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想要引起于家顺注意的时光。
  那时候他为了见于向念拼搏努力,现在,他为了和于向念和孩子团圆而刻苦努力。
  一晃就到了八月初,南城的气温已经高的人坐着不动都会流汗的地步。
  安安和可可每天只穿薄薄的褂子和短裤,都热的不行。
  这种天气下,两人最喜欢的就是玩水,稍不注意,两人就会爬到小院的水龙头下,打开水玩水,高兴的直拍手,每天都要湿好几身衣服。
  小杰以前认识的那些朋友,大都离开家属院了。
  一方面他没有了朋友玩,另一方面他知道程景默要学习,他主动担负起了程景默以前的家务活,洗衣服。
  保姆主要负责做饭、打扫卫生。
  八月的天气让人浮躁,可也让人兴奋激动!
  程景默终于等来了那个期盼已久的好消息:军校要从各个部队招收优秀军人。
  现在,全国只有三所陆军学校,北城、西城、滨城各一所。
  每个陆军学校招收一百人,总的也才招三百人,可全国有那么多的军人。
  所以,这次的招生条件很是苛刻,年龄、身体素质、文化水平、平时表现、所立战功等各个方面都有要求。
  而且,每个战区都有名额限制。
  南部战区的陆军部队现有两万人左右,只给了五百个报考的名额。
  全国有七个战区,估计有十五万人,只招三百人。
  这难度,比全国各地毕业生考上京大的难度还难。
  首先第一步,自然是各军区按照条件进行内部筛选。
  条件那么苛刻,自然很多人在初步筛选的时候,就淘汰了。
  程景默很庆幸,差一点他就要面临淘汰。
  军校对年龄的限制是三十岁以下,他马上就二十九了,这要是今年考不上,明年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
  部队将筛选出来的五百个名额公示,公示结束后再上报上级。
  程景默和于向阳都通过了初步筛选,接下来就是文化考试,文化考试在一个月后,统一在北城进行。
  自此,两人开启了疯狂学习模式。
  每天下午,于向阳到程景默家里蹭饭,蹭完饭一起学习。
  有于向念这个老师指导,两人的进步很大。
  用于向念的话来说,两人现在的文化水平,考个大学绝对没问题。
  但两人考的不是一般的大学,两人的目标都是北城的陆军学校,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从未有过的挑战。
  有了明确的目标,两人每天都过得充实而忙碌,很快就到了八月二十号。
  家属院里,来了一位“老客人”。
  吴晓敏来探望姨夫、姨妈,时隔近三年,她再次踏进了家属院。
  很多认识她的家属都已经离开了,她看着没有往日喧闹的家属院,唇角勾起冷笑。
  冯爱芹对自己的侄女考上京大,特别的骄傲。
  这天下午,她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招呼吴晓敏。
  席间,吴晓敏听苏明亮说了军校招生的事,程景默和于向阳都初步通过了。
  苏明亮说:“你想想,全国那么多军人才招三百个,这可是按照后备干部培养的。这要是考上了,以后可谓前途无量。”
  苏明亮叹口气又说:“可惜我年纪大了,没这个资格,不然我都想去拼一拼。”
  吴晓敏听后,眼珠转了转,“姨夫,我跟你讲个事。”
  “你说。”
  “我听说了你们的抗战事迹,很是感动。前段时间,于向阳在北城住院,我本是好心去看望抗战英雄,可不知道为什么,于向阳对我很有敌意。”
  冯爱芹瞪她一眼说:“那还不是怪你自己!你编排人家父母,他还不得讨厌你!”
  吴晓敏垂下头,弱弱的说:“我那时候年纪小不懂事才会做出那样的傻事,我也知道错了。我现在特别佩服的,就是姨夫这样英勇的军人。”
  苏明亮听出了她的言外之意,“你是想跟于向阳处处看?”
  吴晓敏摇头否认,“姨夫,我没想这么多。我那么佩服他,可他却讨厌我,我心里挺难受的。”
  苏明亮问:“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第348章 唯物主义
  林韵怡已经买好了去南城的火车票,计划在南城待上四五天,然后接着于向念和孩子他们回家。
  出发前一天晚上,林韵怡早早就睡下了,半夜里,突然被痒醒了。
  她开灯看了看,手臂和小腿发痒的地方长了几个大小不一的疙瘩,她没在意,擦了点清凉油继续睡觉。
  可躺下没一会儿,全身都痒了起来。
  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她全身都长满了疙瘩,有些疙瘩连在一起成了大片的肿块,就连脸上、眼皮上都肿了。
  宋怀谦又去外地考察去了,家里就剩她、林也、还有佣人小姜。
  此时是凌晨两点,林韵怡全身痒的受不了,只能去叫醒林也,让林也带她去医院。
  林也骑着单车,后面载着林韵怡,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疾驰而去。
  三点多时,两人来到医院的皮肤科。
  “医生!医生!”林也拍着医生办公室的门大喊。
  对面的门打开,林也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大半夜的,拆门呢?”
  林也转头,惊喜的说:“孟医生,你值夜班,太好了!”
  孟一鸣可是最好的皮肤科医生。
  孟一鸣扣着白大褂的扣子,眉眼间的满是疲惫,他疑惑道:“林也?你哪里不舒服?”
  “不是我,是我妈!”
  这时候,林韵怡才从楼梯口上来。
  她真是服了林也这个粗心鬼!
  她的眼睛肿成一条缝,都快要看不清路了,本以为林也会扶她上楼。
  哪知道,林也单车都未停稳,就风风火火的跑上楼找医生了。
  孟一鸣看了一眼扶着墙走过来的林韵怡,对林也说:“去扶着患者来检查室。”
  孟一鸣检查了林韵怡腿上手臂上的疙瘩,又看了看她的喉咙,问了林韵怡几个问题。
  孟一鸣得出结论,“患者得的是急性荨麻疹,需要进行输液治疗。”
  林韵怡惦记着去南城的事,现在离火车出发时间只有五个多小时了,她问:“医生,能吃药或是打屁股针吗?”
  孟一鸣蹙眉,“你的情况有点严重,已经出现了喉头水肿的情况,最好还是输液治疗。”
  林韵怡为难的说:“可我赶早上的火车。”
  孟一鸣说:“这可能来不及。荨麻疹会反复发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高烧或是呼吸困难,鉴于你的情况,建议先治疗彻底,再外出。”
  林也一听起个疙瘩还会引起这些病,也重视起来,“妈,先把病治好再说,这要是在火车上发病了,怎么办?而且,还有十多天就收假了,到时候你又可以见到嫂子和孩子了。”
  林也说话的时候,孟一鸣淡淡的瞥了她一眼。
  可能是来得急,林也的头发胡乱的扎着,头顶乱糟糟的,两边的鬓角被汗浸湿,贴在耳旁。
  她身上的外衣扣子也扣错了,衣角一边长一边短的。
  那椭圆形的小脸,鸭蛋一般,眉毛浓密,眼珠漆黑清澈。那双眼睛,一看就知道对人没一点防备。
  林韵怡考虑了一会儿说,“先按孟医生的建议治疗吧。”
  至于去不去南城,病好了再看。
  输液时,林韵怡问林也,“我看你跟你跟孟医生很熟?”
  林也当然是不会说出她撞了孟一鸣的事,只是说:“他是给于向阳做手术的医生。”
  林韵怡听她这么说,也没怀疑,还很欣赏的说:“没想到他这么年轻!”
  “林韵怡的家属,孟医生让你去办公室一趟。”护士喊道。
  林也滴溜溜的又跑到了办公室。
  孟一鸣坐在办公桌前,桌上摆着几瓶药。
  他看着林也走近,那衣服扣子还没改过来,他实在忍住不提醒道:“你的亲家打错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